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神经认知语言学的连通主义理论为理论依据,试图以泰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为例,探讨对外汉语的语音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nlightenmen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of Nerve for Chinese Phonetics Teaching
——Take Thailand Overseas Students Study Chinese Phonetics As An Example
WANG Jiangli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92)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 the connected socialist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of nerve as the theory basis, trying to take Thailand overseas students to study Chinese phonetics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phonetic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Key wordsphonetic teaching; Thai; connected teaching
第二语言学习时,学生母语会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影响,怎样尽量避免负迁移的不利影响而充分发挥正迁移的积极作用?本文试图以神经认知语言学的连通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母语为泰语的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为例,探索一种利用学生母語语音知识和经验来学习汉语语音的方法,以便充分发挥母语语音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1 神经认知语言学的连通理论
当一种新的语言信息进入已有语言信息系统时,人脑神经网络语言信息系统就要让相关网络系统(即连通主义网络)处理信息,这首先需要学习。这种学习在两个水平上进行,神经细胞的加权学习和神经网络的连接学习。前者的学习可以使承担信息传递功能的细胞传导递质性能的改变,增大传导能力,使神经细胞很容易激活。后者的学习可以增加信息加工激活的路径,构建并调整新的连接。
2 连通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连通教学法
连通教学法就是通过学习不断扩展人脑神经网络的连接,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母语语言系统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学习目的语的教学方法,从而在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建立连接。这有助于学生在建立新的语音系统时就形成自我监察机制,知己知彼,了然于心。同时也有助于减少语音偏误化石化产生的可能。
连通教学法还可以避免模仿教学存在的弊端。教学时,机械的示范模仿,有时使学生感知不到有些语音的细微差别,或感知到细微差之处却无法控制发音器官组合发出相应的音。这是由于有些音位在学生的语音系统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学生单凭耳朵无法辨别语音的细微差别。帮助学生建立这些语音的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的连接点,能使学生更容易地发出较难的语音。例如,英语中送气[p‘]和不送气[p]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学生凭听觉无法感知两者的差别,但英语中有[t‘]/[t]这组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教学时,可让学生先发[t‘]与[t],感知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再引入[p]/[p‘]。
连通教学法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对学生母语和汉语语音系统作全面的对比,找出它们相同、相异、相近及对比空缺的音,并分析学生母语中那些音可引导出相应的语音。
3 汉、泰语音系统对比分析
对于学习第二语言语音的学生,部分目的语音素的发音是最大的难点,因为这些语音有别于学生习惯了的母语语音的发音方法,且学生发音器官自主控制已僵化。一旦学会了有发音难度的音素,音节就将变得相对容易。因此,本文的汉泰语音系统对比主要以单元音、单辅音和声调为主,并凸显出学生学习的难点,将其作为教学的标记音。
3.1 汉、泰辅音系统对比分析(见表1)
通过汉泰单辅音对照表,可以看出泰语的唇齿浊擦音[v]、喉音[]、浊颤音[r]和舌尖中浊擦音[j]在汉语中空缺。汉语舌尖前音不送气[ts]送气[ts‘]、舌面音不送气送气,以及舌尖后擦音清浊在泰语中空缺。
图1 汉泰元音舌位对照图
3.2 汉、泰元音系统对比分析(见图1)
通过对汉泰元音舌位图展示,可以清楚地看到泰语单元音包含了大部分汉语单元音,但汉语有泰语没有的前高元音y[€黓、前低元音 []、后低元音[]。汉泰单元音完全相同的部分可直接进入学生待建的汉语单元音系统。可以作为教学标记的语音包括汉语的前高y[€黓、前低元音 []、后低元音[]。
3.3 汉、泰声调系统对比分析(见图2)
图2汉泰声调调位图
汉语的高平调与泰语的中平调都属于平调类调型。泰语中平调调值[33]低于汉语的阴平调调值[55]。汉语的中升调与泰语的高平调都属于声调类调型。汉语的中升调音高从中音升高到高音,其调值是[35],稍微低于泰语的高平调调值[45]。汉语的低曲调与泰语的升调都属于曲折调调型。汉语的低曲调音高从中音降到低音又升到中音,调值是[214]。泰语的升调的频差小于汉语的上声调。泰语的高平调是一个高曲折调,调值是[14]。汉语的高降调与泰语的高降调、低平调都属于降调类调型。汉语的高降调调值是[51],泰语的高降调的调值是[41],两者都属于降调类调型。汉语高降调从最高音降到最低音,降差稍大于泰语的高降调。泰语的低平调是一个低降调,调值是[21],音高大约从中音逐步降到低音,降差比较小,跟汉语的半上声较接近。轻声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音变,泰语没有轻声现象。可作为教学汉语声调标记的是低曲调和调值音高的把握。
4 利用学生泰语语音系统知识引导学生建立汉语语音系统
通过以上对两个语音系统元音、辅音及声调的对比分析,可知两个语音系统中完全相同的音可以直接进入要建立的汉语语音系统中。对于两个系统中相近、相异、和空缺的语音,则需要建立两个语音系统的连接点,加以模仿练习,最终形成目的语语音系统。下面举例说明连通理论在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
(1)辅音部分。泰语中有舌尖前清擦音[s],汉语中不但有这个音,还有发言部位相同的塞擦送气和不送气音[ts‘][ts],这是学生要学会的两个音。可先让学生发[s]音,突然气流受阻,再突破阻碍,发出[ts]的音。保持[ts]的发音方法和部位,送出更多气流,发出[ts‘]的音。汉泰语音都有舌尖后塞擦音送气和不送气音和[ts‘],但泰语中没有相同发音部位的擦音清音和浊音,保持发的音,逐渐放松喉咙,使气流不受阻,发出的音。泰语中舌尖中浊颤音[r]与汉语舌尖后浊擦音相近,让学生发[r]音时舌头逐渐上卷顶住上齿龈并保持舌头不颤动,然后舌尖偏离上齿龈,留出一条缝使气流出来,发出音。泰国学生的难点是泰语中空缺的舌面清塞擦音和清擦音,可由泰语中对应的塞擦音[ts‘][ts]引导学生练习这三个音。让学生发泰语的[ts]音,舌尖逐渐放平抵住下齿背,唇形稍拉平,发出音,保持的发音方法和部位,放松喉咙,发出音;同理,先发[ts‘]音,舌尖逐渐放平抵住下齿背,唇形稍拉平,发出音音。泰语中有喉音清擦音[h],在学习汉语舌根清擦音[x]时,先发喉音[h],然后口腔逐渐合拢,发出舌根清擦音[x]。
(2)元音部分。泰语中有前高不圆唇元音[i],没有汉语中的前高圆唇元音[€黓。教学时可由[i]引导学习[€黓,让学生保持[i]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将嘴唇逐渐合拢,发出[€黓的音。泰语中有央[A],没有汉语中的前 []和后[],让学生保持发泰语央[A]的发音方法和部位,舌头稍前移发出前 [],稍后移发出后[]。
(3)声调部分。声调与音高有关,音高提高则声调提高,音高降低则声调降低,声调的调值类似于音乐从哆到嗦的音阶。汉泰声调都有平调、升调、降调和曲折调,故学生汉语升调学习时最大的困难是调值不到位和不能保持调值。教学时可用音阶做比喻并向学生展示汉泰升调示意图。泰语有五个声调,其中4个跟汉语 的声调很相似。泰语的第一声略低于普通话的阴平,调值为33。学习时,先发33调,再提高音高,发出普通话的55调。泰语第三声为降调,调值41,跟汉语的半三声相似。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发泰语中类似汉语半三声的第二声,然后声调上扬,形成后半三声。练习时,让学生逐渐缩短两个阶段的间隔。第四声调高平,调值为41。
参考文献
[1]傅增有.泰语300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陈晨等.语音偏误标记与语音对比.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增刊).
[3]潘德鼎.泰语基础教程(第一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6]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语言的神经认知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nlightenmen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of Nerve for Chinese Phonetics Teaching
——Take Thailand Overseas Students Study Chinese Phonetics As An Example
WANG Jiangli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92)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 the connected socialist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of nerve as the theory basis, trying to take Thailand overseas students to study Chinese phonetics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phonetic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Key wordsphonetic teaching; Thai; connected teaching
第二语言学习时,学生母语会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影响,怎样尽量避免负迁移的不利影响而充分发挥正迁移的积极作用?本文试图以神经认知语言学的连通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母语为泰语的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为例,探索一种利用学生母語语音知识和经验来学习汉语语音的方法,以便充分发挥母语语音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1 神经认知语言学的连通理论
当一种新的语言信息进入已有语言信息系统时,人脑神经网络语言信息系统就要让相关网络系统(即连通主义网络)处理信息,这首先需要学习。这种学习在两个水平上进行,神经细胞的加权学习和神经网络的连接学习。前者的学习可以使承担信息传递功能的细胞传导递质性能的改变,增大传导能力,使神经细胞很容易激活。后者的学习可以增加信息加工激活的路径,构建并调整新的连接。
2 连通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连通教学法
连通教学法就是通过学习不断扩展人脑神经网络的连接,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母语语言系统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学习目的语的教学方法,从而在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建立连接。这有助于学生在建立新的语音系统时就形成自我监察机制,知己知彼,了然于心。同时也有助于减少语音偏误化石化产生的可能。
连通教学法还可以避免模仿教学存在的弊端。教学时,机械的示范模仿,有时使学生感知不到有些语音的细微差别,或感知到细微差之处却无法控制发音器官组合发出相应的音。这是由于有些音位在学生的语音系统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学生单凭耳朵无法辨别语音的细微差别。帮助学生建立这些语音的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的连接点,能使学生更容易地发出较难的语音。例如,英语中送气[p‘]和不送气[p]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学生凭听觉无法感知两者的差别,但英语中有[t‘]/[t]这组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教学时,可让学生先发[t‘]与[t],感知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再引入[p]/[p‘]。
连通教学法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对学生母语和汉语语音系统作全面的对比,找出它们相同、相异、相近及对比空缺的音,并分析学生母语中那些音可引导出相应的语音。
3 汉、泰语音系统对比分析
对于学习第二语言语音的学生,部分目的语音素的发音是最大的难点,因为这些语音有别于学生习惯了的母语语音的发音方法,且学生发音器官自主控制已僵化。一旦学会了有发音难度的音素,音节就将变得相对容易。因此,本文的汉泰语音系统对比主要以单元音、单辅音和声调为主,并凸显出学生学习的难点,将其作为教学的标记音。
3.1 汉、泰辅音系统对比分析(见表1)
通过汉泰单辅音对照表,可以看出泰语的唇齿浊擦音[v]、喉音[]、浊颤音[r]和舌尖中浊擦音[j]在汉语中空缺。汉语舌尖前音不送气[ts]送气[ts‘]、舌面音不送气送气,以及舌尖后擦音清浊在泰语中空缺。
图1 汉泰元音舌位对照图
3.2 汉、泰元音系统对比分析(见图1)
通过对汉泰元音舌位图展示,可以清楚地看到泰语单元音包含了大部分汉语单元音,但汉语有泰语没有的前高元音y[€黓、前低元音 []、后低元音[]。汉泰单元音完全相同的部分可直接进入学生待建的汉语单元音系统。可以作为教学标记的语音包括汉语的前高y[€黓、前低元音 []、后低元音[]。
3.3 汉、泰声调系统对比分析(见图2)
图2汉泰声调调位图
汉语的高平调与泰语的中平调都属于平调类调型。泰语中平调调值[33]低于汉语的阴平调调值[55]。汉语的中升调与泰语的高平调都属于声调类调型。汉语的中升调音高从中音升高到高音,其调值是[35],稍微低于泰语的高平调调值[45]。汉语的低曲调与泰语的升调都属于曲折调调型。汉语的低曲调音高从中音降到低音又升到中音,调值是[214]。泰语的升调的频差小于汉语的上声调。泰语的高平调是一个高曲折调,调值是[14]。汉语的高降调与泰语的高降调、低平调都属于降调类调型。汉语的高降调调值是[51],泰语的高降调的调值是[41],两者都属于降调类调型。汉语高降调从最高音降到最低音,降差稍大于泰语的高降调。泰语的低平调是一个低降调,调值是[21],音高大约从中音逐步降到低音,降差比较小,跟汉语的半上声较接近。轻声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音变,泰语没有轻声现象。可作为教学汉语声调标记的是低曲调和调值音高的把握。
4 利用学生泰语语音系统知识引导学生建立汉语语音系统
通过以上对两个语音系统元音、辅音及声调的对比分析,可知两个语音系统中完全相同的音可以直接进入要建立的汉语语音系统中。对于两个系统中相近、相异、和空缺的语音,则需要建立两个语音系统的连接点,加以模仿练习,最终形成目的语语音系统。下面举例说明连通理论在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
(1)辅音部分。泰语中有舌尖前清擦音[s],汉语中不但有这个音,还有发言部位相同的塞擦送气和不送气音[ts‘][ts],这是学生要学会的两个音。可先让学生发[s]音,突然气流受阻,再突破阻碍,发出[ts]的音。保持[ts]的发音方法和部位,送出更多气流,发出[ts‘]的音。汉泰语音都有舌尖后塞擦音送气和不送气音和[ts‘],但泰语中没有相同发音部位的擦音清音和浊音,保持发的音,逐渐放松喉咙,使气流不受阻,发出的音。泰语中舌尖中浊颤音[r]与汉语舌尖后浊擦音相近,让学生发[r]音时舌头逐渐上卷顶住上齿龈并保持舌头不颤动,然后舌尖偏离上齿龈,留出一条缝使气流出来,发出音。泰国学生的难点是泰语中空缺的舌面清塞擦音和清擦音,可由泰语中对应的塞擦音[ts‘][ts]引导学生练习这三个音。让学生发泰语的[ts]音,舌尖逐渐放平抵住下齿背,唇形稍拉平,发出音,保持的发音方法和部位,放松喉咙,发出音;同理,先发[ts‘]音,舌尖逐渐放平抵住下齿背,唇形稍拉平,发出音音。泰语中有喉音清擦音[h],在学习汉语舌根清擦音[x]时,先发喉音[h],然后口腔逐渐合拢,发出舌根清擦音[x]。
(2)元音部分。泰语中有前高不圆唇元音[i],没有汉语中的前高圆唇元音[€黓。教学时可由[i]引导学习[€黓,让学生保持[i]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将嘴唇逐渐合拢,发出[€黓的音。泰语中有央[A],没有汉语中的前 []和后[],让学生保持发泰语央[A]的发音方法和部位,舌头稍前移发出前 [],稍后移发出后[]。
(3)声调部分。声调与音高有关,音高提高则声调提高,音高降低则声调降低,声调的调值类似于音乐从哆到嗦的音阶。汉泰声调都有平调、升调、降调和曲折调,故学生汉语升调学习时最大的困难是调值不到位和不能保持调值。教学时可用音阶做比喻并向学生展示汉泰升调示意图。泰语有五个声调,其中4个跟汉语 的声调很相似。泰语的第一声略低于普通话的阴平,调值为33。学习时,先发33调,再提高音高,发出普通话的55调。泰语第三声为降调,调值41,跟汉语的半三声相似。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发泰语中类似汉语半三声的第二声,然后声调上扬,形成后半三声。练习时,让学生逐渐缩短两个阶段的间隔。第四声调高平,调值为41。
参考文献
[1]傅增有.泰语300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陈晨等.语音偏误标记与语音对比.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增刊).
[3]潘德鼎.泰语基础教程(第一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6]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语言的神经认知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