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反映了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复习课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聚集于核心知识,把握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助力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词】任务 梳理 核心 结构 思想 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43-02
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复习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复习课在于“理”与“清”,通过知识的梳理,沟通联系、弄清区别,进而构建知识网络。基于此,我们应聚焦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复习课的深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数学方法和策略的提升,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从双基向多元发展。
一、问题驱动,自主梳理
传统的复习课教学模式: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对于学生而言,没有经历主动建构的过程,抑制了思维和智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复习课的教学中,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回顾梳理知识,沟通联系,能提升挑战性,激发学生主动研究的意识。
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总复习”中,课前让学生对下面三个问题进行研究:
1.想一想,理一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2.你是怎样找等量关系的?举例子具体说说。
3.假如有一天,“算术解”遇上了“方程解”,猜猜它们都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回顾、梳理列方程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再次经历寻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课上,便组织学生将课前研究中的想法、发现、困惑与同学分享。他们各展其能,有的结合具体的例子画图把数量关系具体化;有的借助题目中的关键句;有的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常见的计算公式来列方程等,这些寻找等量关系的经验,真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宝鼎。“假如有一天,算术解遇上了方程解,它们都会说些什么?”, 童话般的命题使他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精彩纷呈,学生基于对算术解和方程解的理解上,比较方程解和算术解的异同,知道两种解法的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用方程解的优越性。
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全面梳理,找联系,寻区别,建立起一个较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对“旧知”又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提高。
二、聚焦核心,优化结构
在小学数学的知识體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数学核心知识,是为数不多的最基本的概念、原理、法则、性质、公式和数量关系等。为此,我们应该适当放大核心知识的作用,进一步理清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基于核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层次结构,形成以核心知识为联结点的具有生长活力的认知结构。
如: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复习,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并想办法说明计算的道理。再进行交流是“怎样算的”以及“为什么这样算”。适时追问:“整数相加减,相同数位对齐,意味着什么?”“对于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又是意味着什么?”明白了整数、小数的加减运算道理之后,再抛出问题“分数的加减法在算的道理上,和整数、小数加减法在算的道理上是否是一回事呢?”学生自然想到“先通分”,此时引领思考:把异分母变成了同分母,实际上是明确了什么呢?通过讨论得出: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很明确,很统一,而分数的计数单位却总在变化,为此要通分统一计数单位。
以上的活动,学生弄清了这些运算的本质是一致的——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不仅知道怎么算,还知道了这样算背后的道理, 优化了知识的整体结构。
三、彰显思想,提升素养
有位著名教育家说过:“真正的教育在于即使学生把教给他的所有知识都忘记了,但还有能使他获得受用终生的东西,这种教育才是最高最好的教育,这是受用终生的东西”。在数学中就是指“数学基本思想方法”。为此,在设计复习课的教学预案时,要善于把握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以之为中心,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努力做到提纲挈领。
如“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让学生回顾小学阶段曾经学过的图形面积推导过程。长方形是通过用面积单位度量,得出计算公式;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就得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和圆的面积都是转化成长方形进行推导;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都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的。通过梳理基本图形之间的联系,逐步明白要求一个后续图形的面积,可将其转化为先前学过的图形,推导后续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真正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精髓。
由此可见,我们只有用思想方法观照下的核心知识来组织数学复习课,学生才能真正把握数学的本质。
复习教学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应能给学生带来一个新的视角冲击。在回顾、激活已有知识储备的过程中,沟通联系、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的数学素养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
黄雪梅,又名黄建凤,生于1977年12月30日,女,福建省第一中学附属小学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关键词】任务 梳理 核心 结构 思想 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43-02
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复习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复习课在于“理”与“清”,通过知识的梳理,沟通联系、弄清区别,进而构建知识网络。基于此,我们应聚焦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复习课的深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数学方法和策略的提升,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从双基向多元发展。
一、问题驱动,自主梳理
传统的复习课教学模式: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对于学生而言,没有经历主动建构的过程,抑制了思维和智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复习课的教学中,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回顾梳理知识,沟通联系,能提升挑战性,激发学生主动研究的意识。
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总复习”中,课前让学生对下面三个问题进行研究:
1.想一想,理一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2.你是怎样找等量关系的?举例子具体说说。
3.假如有一天,“算术解”遇上了“方程解”,猜猜它们都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回顾、梳理列方程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再次经历寻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课上,便组织学生将课前研究中的想法、发现、困惑与同学分享。他们各展其能,有的结合具体的例子画图把数量关系具体化;有的借助题目中的关键句;有的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常见的计算公式来列方程等,这些寻找等量关系的经验,真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宝鼎。“假如有一天,算术解遇上了方程解,它们都会说些什么?”, 童话般的命题使他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精彩纷呈,学生基于对算术解和方程解的理解上,比较方程解和算术解的异同,知道两种解法的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用方程解的优越性。
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全面梳理,找联系,寻区别,建立起一个较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对“旧知”又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提高。
二、聚焦核心,优化结构
在小学数学的知识體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数学核心知识,是为数不多的最基本的概念、原理、法则、性质、公式和数量关系等。为此,我们应该适当放大核心知识的作用,进一步理清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基于核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层次结构,形成以核心知识为联结点的具有生长活力的认知结构。
如: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复习,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并想办法说明计算的道理。再进行交流是“怎样算的”以及“为什么这样算”。适时追问:“整数相加减,相同数位对齐,意味着什么?”“对于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又是意味着什么?”明白了整数、小数的加减运算道理之后,再抛出问题“分数的加减法在算的道理上,和整数、小数加减法在算的道理上是否是一回事呢?”学生自然想到“先通分”,此时引领思考:把异分母变成了同分母,实际上是明确了什么呢?通过讨论得出: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很明确,很统一,而分数的计数单位却总在变化,为此要通分统一计数单位。
以上的活动,学生弄清了这些运算的本质是一致的——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不仅知道怎么算,还知道了这样算背后的道理, 优化了知识的整体结构。
三、彰显思想,提升素养
有位著名教育家说过:“真正的教育在于即使学生把教给他的所有知识都忘记了,但还有能使他获得受用终生的东西,这种教育才是最高最好的教育,这是受用终生的东西”。在数学中就是指“数学基本思想方法”。为此,在设计复习课的教学预案时,要善于把握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以之为中心,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努力做到提纲挈领。
如“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让学生回顾小学阶段曾经学过的图形面积推导过程。长方形是通过用面积单位度量,得出计算公式;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就得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和圆的面积都是转化成长方形进行推导;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都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的。通过梳理基本图形之间的联系,逐步明白要求一个后续图形的面积,可将其转化为先前学过的图形,推导后续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真正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精髓。
由此可见,我们只有用思想方法观照下的核心知识来组织数学复习课,学生才能真正把握数学的本质。
复习教学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应能给学生带来一个新的视角冲击。在回顾、激活已有知识储备的过程中,沟通联系、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的数学素养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
黄雪梅,又名黄建凤,生于1977年12月30日,女,福建省第一中学附属小学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