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写作的前提,它既能训练思维,发展能力,又能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知识,从中掌握学习方法,形成一种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阅读;自主性;语文教学
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提出和实施,打破了长期以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静态局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教学框架。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倡导运用自主性阅读教学,必然使语文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必然能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保证阅读时间,以读激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足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老师首先要认识到“读”的重要性.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文本。这正如我们认识一个人,初看识他的概貌,细看辨他的特征,这样才能较全面完整地认识这个人,阅读文本自然也是如此。要完成对所读文章从整体感知到研讨要点的全过程.没有充足的时间保障是不行的。只有让学生反复阅读、揣摩、体味文本,才能较全面地把握所读文章的内容和要点,疑难处经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才会心领神会,享受到阅读的快乐,阅读兴趣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二、创设自主课堂,努力创设意境
在阅读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离不开教师灵活的教育设计,离不开发散式的创造性阅读,离不开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的读写结合。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分重视基础教育性,也就决定了语文教师把钻研课文的重心落在了语言基础上,并不追求文学鉴赏的高深层次,这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细分析课文,力求能够把课文的内容全部、透彻深入地告诉给学生。这样,教师的分析就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容易形成“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初中生每日的课程又比较多,要让学生真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较大收获,教师创设一堂课的意境是很重要的。创设课堂教学的意境可以从朗读、讨论、反思等方面入手,也可以从课前新闻复述、讲故事、背诵诗歌等展开课程。利用电教设备定期播放适合学生观看的故事片、科普片、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读来激发阅读兴趣。其次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可以把学生带入丰富的语言世界,用心灵去贴近美妙的语言、去感悟语言以带来丰富的精神享受,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加强学生自主创造性。
三、正确把握自主性阅读,进行创造性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自主互动,平等互助” 的教学理念,也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应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讨论,师生共同质疑探讨。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构建“自主合作”的阅读教学方式。
学生发扬个性,培育出求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能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在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总而言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根据学生阅读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性阅读,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艺术之境,才能激活并创造具有生命力的、生机勃勃的语文阅读教学。只要持之以恒,注意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语文阅读教学的前景必将春光无限。
四、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學习必须与思考问题相结合,学问学问,边学边问方有长进。阅读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智慧与潜能的发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阅读量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强。但不经常练习写作的同学有时也会无话可谈,甚或是“江郎才尽”,经常练习的同学则能很及时地把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运用,达到挥洒自如的程度。因此,应鼓励学生多写学习心得或读后感,懂得如何评价作者及作品,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新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即是为了不教”。要求我们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上下功夫。阅读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欣赏文学作品应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五、学会评价,提高效果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该能够对自己的阅读过程和结果进行精确雨深入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就是评价。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能否进行评价。对阅读活动的进行、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评价,可以检验阅读活动开始时所确定的目标是否妥贴恰当,评价阅读活动是反馈调节过程的重要手段,它使整个阅读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认识到对阅读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哪怕是极其单一的一项学习活动,也应该有意识地注意自我评价,进行反馈调节。
六、“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创造,在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课堂反映作为课堂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并激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想法,哪怕这个问题在别人看来是多么的滑稽和可笑,但是学生能够提出来就说明他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对这个比较感兴趣。老师应在充分肯定学生提出问题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尽量给予正面回答,并对一些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鼓励他继续探究。
七、结语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也不是靠教师单纯的教能获得的,而是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借助语文实践活动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我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尝试,只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激发学生探究的内在动机和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进贤县第一初级中学 江西 进贤 331700
关键词:阅读;自主性;语文教学
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提出和实施,打破了长期以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静态局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教学框架。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倡导运用自主性阅读教学,必然使语文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必然能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保证阅读时间,以读激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足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老师首先要认识到“读”的重要性.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文本。这正如我们认识一个人,初看识他的概貌,细看辨他的特征,这样才能较全面完整地认识这个人,阅读文本自然也是如此。要完成对所读文章从整体感知到研讨要点的全过程.没有充足的时间保障是不行的。只有让学生反复阅读、揣摩、体味文本,才能较全面地把握所读文章的内容和要点,疑难处经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才会心领神会,享受到阅读的快乐,阅读兴趣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二、创设自主课堂,努力创设意境
在阅读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离不开教师灵活的教育设计,离不开发散式的创造性阅读,离不开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的读写结合。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分重视基础教育性,也就决定了语文教师把钻研课文的重心落在了语言基础上,并不追求文学鉴赏的高深层次,这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细分析课文,力求能够把课文的内容全部、透彻深入地告诉给学生。这样,教师的分析就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容易形成“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初中生每日的课程又比较多,要让学生真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较大收获,教师创设一堂课的意境是很重要的。创设课堂教学的意境可以从朗读、讨论、反思等方面入手,也可以从课前新闻复述、讲故事、背诵诗歌等展开课程。利用电教设备定期播放适合学生观看的故事片、科普片、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读来激发阅读兴趣。其次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可以把学生带入丰富的语言世界,用心灵去贴近美妙的语言、去感悟语言以带来丰富的精神享受,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加强学生自主创造性。
三、正确把握自主性阅读,进行创造性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自主互动,平等互助” 的教学理念,也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应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讨论,师生共同质疑探讨。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构建“自主合作”的阅读教学方式。
学生发扬个性,培育出求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能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在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总而言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根据学生阅读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性阅读,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艺术之境,才能激活并创造具有生命力的、生机勃勃的语文阅读教学。只要持之以恒,注意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语文阅读教学的前景必将春光无限。
四、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學习必须与思考问题相结合,学问学问,边学边问方有长进。阅读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智慧与潜能的发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阅读量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强。但不经常练习写作的同学有时也会无话可谈,甚或是“江郎才尽”,经常练习的同学则能很及时地把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运用,达到挥洒自如的程度。因此,应鼓励学生多写学习心得或读后感,懂得如何评价作者及作品,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新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即是为了不教”。要求我们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上下功夫。阅读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欣赏文学作品应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五、学会评价,提高效果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该能够对自己的阅读过程和结果进行精确雨深入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就是评价。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能否进行评价。对阅读活动的进行、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评价,可以检验阅读活动开始时所确定的目标是否妥贴恰当,评价阅读活动是反馈调节过程的重要手段,它使整个阅读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认识到对阅读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哪怕是极其单一的一项学习活动,也应该有意识地注意自我评价,进行反馈调节。
六、“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创造,在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课堂反映作为课堂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并激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想法,哪怕这个问题在别人看来是多么的滑稽和可笑,但是学生能够提出来就说明他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对这个比较感兴趣。老师应在充分肯定学生提出问题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尽量给予正面回答,并对一些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鼓励他继续探究。
七、结语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也不是靠教师单纯的教能获得的,而是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借助语文实践活动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我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尝试,只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激发学生探究的内在动机和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进贤县第一初级中学 江西 进贤 33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