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高中的数学课和初中、小学的数学课不一样,不应该仅仅追求课堂的热闹,而应该用数学的魅力去征服学生,应该多一些数学的本质和内涵,应该高于生活。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 数学 魅力 内涵
Informal essay on the course reform of the senior mathematics
Du Jing
【Abstract】The senior mathematics under the new course reform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junior and elementary mathematics, because it should not seek for the busy class, but should conquer students with the charm of mathematics, teach them more essence and connotation of mathematics and should be higher than life.
【Keywords】New course reform Se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harm Connotation
在经历了几百年的传统教育之后,新课改正在中国这片热土上轰轰烈烈的进行着。它结束了教师满堂灌的历史,把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变为“教师为组织者、引导者,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揭开了教育界新的一页。
小学、初中新课改的时间较长,已经趋于成熟,高中的新课改今年才在第一批课改地区纳入高考,大家都是忐忑不安,心里没底。
小学、初中课改后课堂上有小组探究、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下自主学习。高中课堂改革后也在效仿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多了许多情景、讨论、探究等活动,使得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多样化了。但高中和初中、小学毕竟不一样,这样的照搬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采用这种方式呢?如何积极有效地采用讨论式教学呢?如果不采用这样的方式是不是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模式又回到老路上了呢?学生的水平毕竟有限,思维的活跃并不能代表知识掌握的程度也相应的加深,因此,教师对于知识点的点拨程度就值得探讨了,点拨得太多,有“一言堂”的嫌疑,点拨的过少,实际的知识传播不足。且目前高中新课程教材的容量很大,对于数学课时安排不足。这样的现实使得教师在處理教学上处于两难的境地。
偶然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茅塞顿开。“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新课程关注的核心是如何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和如何适应人的发展需要。这就是说高中数学教育要与实践联系,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联系,高中数学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它有一定的抽象性,生活化数学要适度,而且高中数学教学要防止‘去数学化’现象,即在上课中,数学本质、内涵的东西少了,所谓的情景、生活化的游戏多了,片面强调探究、合作,让学生追求教学的外在表现,而不是对数学概念、内容的深层思考。课堂虽然热闹了,但学生参与的思维深度不够。数学本身是有魅力的,要用数学的本质吸引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个度的把握,过犹不及。而这个度的把握正是新课改中教师应该钻研的地方。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 数学 魅力 内涵
Informal essay on the course reform of the senior mathematics
Du Jing
【Abstract】The senior mathematics under the new course reform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junior and elementary mathematics, because it should not seek for the busy class, but should conquer students with the charm of mathematics, teach them more essence and connotation of mathematics and should be higher than life.
【Keywords】New course reform Se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harm Connotation
在经历了几百年的传统教育之后,新课改正在中国这片热土上轰轰烈烈的进行着。它结束了教师满堂灌的历史,把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变为“教师为组织者、引导者,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揭开了教育界新的一页。
小学、初中新课改的时间较长,已经趋于成熟,高中的新课改今年才在第一批课改地区纳入高考,大家都是忐忑不安,心里没底。
小学、初中课改后课堂上有小组探究、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下自主学习。高中课堂改革后也在效仿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多了许多情景、讨论、探究等活动,使得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多样化了。但高中和初中、小学毕竟不一样,这样的照搬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采用这种方式呢?如何积极有效地采用讨论式教学呢?如果不采用这样的方式是不是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模式又回到老路上了呢?学生的水平毕竟有限,思维的活跃并不能代表知识掌握的程度也相应的加深,因此,教师对于知识点的点拨程度就值得探讨了,点拨得太多,有“一言堂”的嫌疑,点拨的过少,实际的知识传播不足。且目前高中新课程教材的容量很大,对于数学课时安排不足。这样的现实使得教师在處理教学上处于两难的境地。
偶然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茅塞顿开。“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新课程关注的核心是如何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和如何适应人的发展需要。这就是说高中数学教育要与实践联系,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联系,高中数学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它有一定的抽象性,生活化数学要适度,而且高中数学教学要防止‘去数学化’现象,即在上课中,数学本质、内涵的东西少了,所谓的情景、生活化的游戏多了,片面强调探究、合作,让学生追求教学的外在表现,而不是对数学概念、内容的深层思考。课堂虽然热闹了,但学生参与的思维深度不够。数学本身是有魅力的,要用数学的本质吸引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个度的把握,过犹不及。而这个度的把握正是新课改中教师应该钻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