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式英语(Chinglish)是中国人英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最常犯的一种错误,也是阻碍中国人说地道英语的一大障碍,严重影响了个人乃至全民族英语水平的提高。中式英语的形成有其深层原因,本文主要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究,并试图在此基础上为英语学习者克服中式英语提供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字】中式英语 成因 母语干扰 中西文化 思维方式
1.引言。关于什么是中式英语,目前已有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早在1980年,英语界的前辈葛传槼先生就指出:“各国有各国的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需要表达。”如科举(Imperial Examinations)、四书(Four Books)、八股文(Eight-legged Essay)、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中草药(Chinese Herb)、和谐社会(Harmonious Society)等。葛先生认为,上述英语不是英语本族人的惯用词语,应当称作“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而“中式英语”是介于中国学习者的不规范语言与规范目的语之间的“中间语言”(Inter Language),即旧时人们常说的“洋泾浜”英语(Pidgin)。如把“汉字”译成“Chinese Word”,“中国国务院”译成“the State Department”,“跑江湖”译成“Run Across Rivers and Lakes”,等等。
国外学者琼•平卡姆指出,中式英语是畸形的、混合的语言,既不是英语,也不是中文,但可能被形容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Joan Pinkham,2003)。
从上文列举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式英语(Chinglish)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使用英语的过程中,由于受母语及其文化和交际习惯的干扰,出现的不符合规范英语表达方式或是交际方式的英语。它是有别于“中国英语”的。前者影响正常的英语交际,绝不能成为英语学习者的目的语。而后者,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的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李文中,1993)。它是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表达中国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特有的事物,是有益传播中国文化而又能被规范英语操持者所接受的英语,是“洋为中用”的典型范例。
2.中式英语成因分析。中式英语在语音、词法、句法、语篇及语用的层面都有所表现,其中语音层面表现在发不出英语中的某些音位时,中国英语学习者倾向于使用汉语中的某些发音部位类似或听起来类似的音代替英语发音;词法层面具体主要表现在生搬硬套,用词不当,词汇搭配不当,重复和累赘,过多使用修饰词,褒贬误用等;而句法层面的问题主要有不适当的省略,不注意词类转换,句式使用过于单一,否定形式使用不当,次序错误,词态错误等;而语篇上,主要的问题有前后文内容不一致,层次不清,篇章逻辑性差,缺乏必要的过渡和连贯,于是写出汉语式的英语作文;最后,在语用层面上,中国英语学习者屡屡出现歧义误解、语用失误的现象,导致中国式英语的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打招呼和告别,赞美和答谢,称呼语。
关于中式英语的成因问题,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由于母语习惯的干扰,如语音、词汇、语义、短语、习语、典故、句法规则、篇章结构和文本风格的影响;其次是汉语的交际方式、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准则的钳制。因此,中式英语即可理解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当中由于受母语汉语以及其特有的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干扰而产生的中介语,属于二语习得研究的范畴。
中国学生语言输出过程中语言因为母语干扰而石化的现象最为普遍(Rod Ellis,2000)。毫无疑问,这些因为汉语言及其文化与思维的影响而导致的中式英语都可理解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习得中产生的中介语,并由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引起。
而庄绎传认为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原文理解不透;二是对英语的特点不熟,沿用汉语的搭配和结构。而本文暂且撇开中介语、石化理论及语言特点等问题,尝试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两个方面探讨中式英语的形成原因,希望能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准确地使用英语,顺利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2.1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中式英语的产生。王佐良先生曾指出:“不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英语学习中语言与文化的割裂是中国式英语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的灵魂。任何民族的语言都负荷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都是它所属文化的一部分。东西方文化虽说相通相融,但确也存在很大差异,文化差异反映在语言上便产生了语言表达方式的相异。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会陷人中式英语的尴尬处境。
2.1.1 价值取向的差异。欧洲国家经过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以及18世纪下半叶的启蒙运动使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根深蒂固。而中国沿袭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集体主义的观念。社会是第一位的,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反映出这一价值观念。英美人重视个性的发展,普遍把个人主义视为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在西方文化中明显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汉语中常常含有贬义,与无组织、无纪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等联系起来,是与中国正统观念相悖的。因此雷锋同志的名言“对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中的“个人主义”就不能翻译成“individualism”,而应翻成“selfish acts”,这样既符合原意又容易为西方人所接受。
2.1.2 社会背景下词的联想差异。大多数英语单词既有字面意义,也有引申意义,即词的隐含意。对于讲汉语的人来说,要学好英语,就意味着不仅要掌握好单词的字面意义,更要知道其引申意义,才能避免犯语言错误。如我们常说的“peasant”一词,汉语是“农民”的意思,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没有丝毫贬义,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但英语中的“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表示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英语的“peasant”带有贬义,相当于汉语里的“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和“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之意,因为英美国家较早进入工业社会,重商轻农。再如“politician”和“statesman”两个英语单词都有“政治家”的意思,但是,“politician”含有貶义,指有才能的职业政治家或政坛人物。在美国英语中,多含贬义,特指玩弄阴谋、勾心斗角以谋取私利的政客、政治骗子。“statesman”与“politician”相反,常用于褒义,指有远见,为国为民的正派的政治家,既着重才能,又侧重身居要职。所以,我们常常把“杰出的政治家”翻译成“an outstanding politician”其实是万万不行的。
2.1.3 风俗礼仪的差异。传统的中国人在伦理上注重“以和为贵”,社会结构上注重“等级分配”。知识分子以“君子”为理想典范,以礼为大。因此在语言上,就是以一种“君子风度”维持等级关系,使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在谈到自己的时候过于谦卑,谈到对方时过于尊重。称呼对方时用“尊”、“贵”等字眼,如“请问贵姓?”“请问尊姓大名?”如在英文中说“May I know your honorable surname and grand personal name?”就会让西方人莫名其妙。当受到赞美时中国人的自谦也常让西方人摸成头脑,相关的笑话大家也都听到得不少。当接受感谢时,中国人倾向于“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但“No, that’s what I should do.”这种说法其实是很不地道的,一句简单的“It’s my pleasure”就好,就够了。
2.2 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中式英语的产生。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思维的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影响着英汉语不同的表达形式。中国深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英国的哲学背景则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以及16世纪到18世纪弥漫于欧洲的理性主义。不同的哲学背景造成了英汉不同的思维方式,并反映在语言上。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是产生中式英语的一大原因,其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差异。从总体上看,传统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具象性,而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这种不同的侧重和选择,根植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尚象”,中医以“观面象察舌色”诊治疾病,汉字以“象形”推衍构字之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观“天象”预测气候变化。美学则以“意象”为中心范畴,将“意象具足”视为普遍的审美追求。而西方文化秉承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尚思”,试图从具体物象的类别中概括出该类物象的的共性。汉文化“尚象”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偏重具象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尚思”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偏重抽象的思维方式。
东西方民族之间因具象和抽象思维存在的差别明显影响到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艺术构思,这一点从马致远的《秋思》前三行与其译文的对比中可得到明证: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
下面是许渊冲先生的译文:
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fly evening crows;
‘Neath tiny bridge beside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
原诗中用九个名词并列构成了九种意象,而译文根据英语句法结构增添了冠词、介词和动词,句式工整,词义贴切,语句顺畅,韵律和谐自然。原句中的具象组合换成三个完整的逻辑语句,这既是英语遣词造句的语法要求,也是严密的抽象逻辑思维表达形式的需要。
2.2.2 综合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的差异。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东西方民族形成了“东方重综合,西方重分析”的思维习惯。“所谓‘分析’,比较科学一点的说法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许多部分,越分越细。……所谓‘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部分连成一气,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季羡林)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英汉语的结构形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英语具有明显的词形变化、多样的语法形式以及灵活的语序结构,而受综合型思维影响的汉语无词形变化,语法形式的表达主要靠词汇手段、语义逻辑和动作发生的先后时间顺序。如以商贸函电中的这个句子为例:
若贵方能让我方在销售季节之前提货,我方将不胜感激。
We would be very grateful if you could let us take delivery before the selling season.
英译中用动词的虚拟语气陈述我方观点,使语气委婉,语意含蓄,这样更有利于在平等友好的气氛中达到自己的目的,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
2.2.3 本体型思维和客体型思维的差异。我国古代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本文化。这种文化最终形成了汉民族本体型的思维方式,即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和研究事物。而西方人的哲学观是二元论,他们严格区分主体和客体,既强调客观事物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又认为人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自然界作为人类对立面,是人类观察、分析、研究的中心。因此西方文化以自然为本位。这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反应在语言形态上,其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当涉及到行为主体时汉语常用表示人或生物的词(animate)作主语,而英语常用非生物名词(inanimate)作主语。如以下这个例句的翻译:
她一看到这些信,就想起了她的儿子。
(1)As soon as she sees the letters, she thinks of her son.
(2)The sight of the letters always reminds her of her son.
从以上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译句(2)改换了主语,更加符合英语的民族思维逻辑和表达习惯。在翻译此类句子时,必须根据句子的语境或语义增添或改换主语,使译文语句行文流畅,结构规范,符合英语民族的思维逻辑和表达习惯。
2.2.4 螺旋式思维和线性思维的差异。这表现在两方面:句型结构和语篇模式。从句型结构方面来说,英语复合句较多,句子结构多为重心在前。西方人喜欢直截了当,习惯上把主要信息置于开头,然后再将其他信息补进,句式呈直线型,即英语句子以主—谓为核心结构,然后借助连词、介词、副词等来安排状、宾、补语及从句等成份,由主到次,次递叠加。汉语多用短句或简单句,多为后重心,句子习惯于在开头从侧面说明外围环境,最后画龙点睛,点出最重要信息,句式呈螺旋型,即先交待旁枝末节,诸如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等,层层铺开,然后点题。汉语句子大量采用兼动式或连动式结构,动词较多。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容易产生中式英语。例如:
揭穿这种老八股、老教条的丑态给人民看,号召人民起来反对老八股、老教条,这就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个极大的功绩。
根据英语民族线性思维方式这段文字的英文表达应为:
A tremendous achievemen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was its public exposure of the ugliness of old stereotype and the old dogma and its call to the people to rise against them.
3.中式英语的克服。中式英语的克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它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下面提供的一些建议和对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克服这一问题。
3.1 注重模仿。英语的学习如同骑自行车、转呼啦圈,是一种新技能或习惯培养,只不过它是心理机制更为复杂的一种活动。它同样必须通过“正确的模仿,反复的练习,大量的实践”才能熟练地掌握,自如地运用。通过模仿可以掌握地道的英语,提高英语灵活运用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及教材中的语料是学生的主要模仿对象。因此,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语音面貌,英语语言的组织及表达能力;教材的编写者应保证教材中语料的正确,避免学生因模仿对象的不正确而出现错误。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练习。有条件的话,学习者尽量使自己融入到英语母语者中间去,为自己创造一个模仿的环境。
3.2 纠错和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所说的中国式英语,特别是出现频率较高的错误,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并及时纠正,让学习者充分了解中式英语的成因,并从词汇、句法、语篇、语用等不同层面罗列常见的中式英语错误,使学生的英语在不断的犯错、改错中逐步提高,最终达到避免中式英语现象。同时注重汉英语言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两种语言的异同,利用语用的正向迁移,摒弃负向迁移,而且通过比较,对于有可能出现的语际负向迁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但是这种对比应通过语言的操练来进行,必要时辅助以讲解和分析。只有通过聽、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反复实际训练,才会达到语言的习惯渐成自然。
3.3 文化知识的导入。学习一门语言并不等于语言+词汇十语法,或者只具备说出合乎目的语的语法规范的句子的能力,所以单靠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练习是不够的。掌握一门语言应获得这种语言的交际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语言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本质属性是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在学习语言中,文化的因素是决不能忽视的。王佐良先生曾指出:“不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中国学生学外语,由于语言环境的局限性,缺少与目的语文化直接接触的机会及对其文化背景的了解,结果就常常是想当然地去理解对方的文化,以至误会产生。因此,英语学习中语言与文化的割裂是中国式英语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还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将文化知识寓于词汇、语法、课文讲解、课后练习中,将技能培养与文化知识的介绍同步进行;指导学生阅读英文报刊、杂志、文学作品,观看英文电影,定期参与文化讲座,对比汉英文化的差异,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增强对语言本身及其文化的认识。
总之,语言教学与文化渗透并重,是帮助学生克服中国式英语,尽快掌握规范英语的一个重要手段。
4.结束语。这篇文章虽然不能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彻底摆脱汉语思维的束缚,但笔者衷心希望本文能唤起广大英语学习和使用者对汉语母语干扰的意识,并决心加强自身西方文化意识,培养用西方思维方式思维的习惯。广大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有必要了解汉语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干扰中国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并依此刻意去排除母语的干扰,刻意去纠正因母语干扰而造成的“中式英语”类的偏误,使我们中国人讲的英语更加地道,更加标准,更加系统,更加规范,从而尽快提高个人乃至全民族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Ellis.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Joan Pinkham.中式英语之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 曹淑萍.从中介语石化的成因谈高职外语教学对策[J].职教与经济研究,2005
5 戴炜栋、蔡龙权.中介语的认知发生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9)
6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7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8 吕叔湘.中国人学英文[M].北京:开明出版社,1947
9 李文中.中國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4):18~24
10 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40~48
11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8
12 林绪肃.大学生中式英语的成因分析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华中示范大学,2008.第8期
13 王弄笙.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J].中国翻译.2002(2): 31~35
14 庄绎传.也谈中式英语[J].中国翻译.2000(6):7~10
【关键字】中式英语 成因 母语干扰 中西文化 思维方式
1.引言。关于什么是中式英语,目前已有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早在1980年,英语界的前辈葛传槼先生就指出:“各国有各国的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需要表达。”如科举(Imperial Examinations)、四书(Four Books)、八股文(Eight-legged Essay)、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中草药(Chinese Herb)、和谐社会(Harmonious Society)等。葛先生认为,上述英语不是英语本族人的惯用词语,应当称作“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而“中式英语”是介于中国学习者的不规范语言与规范目的语之间的“中间语言”(Inter Language),即旧时人们常说的“洋泾浜”英语(Pidgin)。如把“汉字”译成“Chinese Word”,“中国国务院”译成“the State Department”,“跑江湖”译成“Run Across Rivers and Lakes”,等等。
国外学者琼•平卡姆指出,中式英语是畸形的、混合的语言,既不是英语,也不是中文,但可能被形容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Joan Pinkham,2003)。
从上文列举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式英语(Chinglish)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使用英语的过程中,由于受母语及其文化和交际习惯的干扰,出现的不符合规范英语表达方式或是交际方式的英语。它是有别于“中国英语”的。前者影响正常的英语交际,绝不能成为英语学习者的目的语。而后者,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的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李文中,1993)。它是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表达中国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特有的事物,是有益传播中国文化而又能被规范英语操持者所接受的英语,是“洋为中用”的典型范例。
2.中式英语成因分析。中式英语在语音、词法、句法、语篇及语用的层面都有所表现,其中语音层面表现在发不出英语中的某些音位时,中国英语学习者倾向于使用汉语中的某些发音部位类似或听起来类似的音代替英语发音;词法层面具体主要表现在生搬硬套,用词不当,词汇搭配不当,重复和累赘,过多使用修饰词,褒贬误用等;而句法层面的问题主要有不适当的省略,不注意词类转换,句式使用过于单一,否定形式使用不当,次序错误,词态错误等;而语篇上,主要的问题有前后文内容不一致,层次不清,篇章逻辑性差,缺乏必要的过渡和连贯,于是写出汉语式的英语作文;最后,在语用层面上,中国英语学习者屡屡出现歧义误解、语用失误的现象,导致中国式英语的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打招呼和告别,赞美和答谢,称呼语。
关于中式英语的成因问题,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由于母语习惯的干扰,如语音、词汇、语义、短语、习语、典故、句法规则、篇章结构和文本风格的影响;其次是汉语的交际方式、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准则的钳制。因此,中式英语即可理解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当中由于受母语汉语以及其特有的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干扰而产生的中介语,属于二语习得研究的范畴。
中国学生语言输出过程中语言因为母语干扰而石化的现象最为普遍(Rod Ellis,2000)。毫无疑问,这些因为汉语言及其文化与思维的影响而导致的中式英语都可理解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习得中产生的中介语,并由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引起。
而庄绎传认为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原文理解不透;二是对英语的特点不熟,沿用汉语的搭配和结构。而本文暂且撇开中介语、石化理论及语言特点等问题,尝试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两个方面探讨中式英语的形成原因,希望能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准确地使用英语,顺利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2.1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中式英语的产生。王佐良先生曾指出:“不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英语学习中语言与文化的割裂是中国式英语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的灵魂。任何民族的语言都负荷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都是它所属文化的一部分。东西方文化虽说相通相融,但确也存在很大差异,文化差异反映在语言上便产生了语言表达方式的相异。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会陷人中式英语的尴尬处境。
2.1.1 价值取向的差异。欧洲国家经过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以及18世纪下半叶的启蒙运动使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根深蒂固。而中国沿袭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集体主义的观念。社会是第一位的,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反映出这一价值观念。英美人重视个性的发展,普遍把个人主义视为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在西方文化中明显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汉语中常常含有贬义,与无组织、无纪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等联系起来,是与中国正统观念相悖的。因此雷锋同志的名言“对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中的“个人主义”就不能翻译成“individualism”,而应翻成“selfish acts”,这样既符合原意又容易为西方人所接受。
2.1.2 社会背景下词的联想差异。大多数英语单词既有字面意义,也有引申意义,即词的隐含意。对于讲汉语的人来说,要学好英语,就意味着不仅要掌握好单词的字面意义,更要知道其引申意义,才能避免犯语言错误。如我们常说的“peasant”一词,汉语是“农民”的意思,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没有丝毫贬义,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但英语中的“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表示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英语的“peasant”带有贬义,相当于汉语里的“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和“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之意,因为英美国家较早进入工业社会,重商轻农。再如“politician”和“statesman”两个英语单词都有“政治家”的意思,但是,“politician”含有貶义,指有才能的职业政治家或政坛人物。在美国英语中,多含贬义,特指玩弄阴谋、勾心斗角以谋取私利的政客、政治骗子。“statesman”与“politician”相反,常用于褒义,指有远见,为国为民的正派的政治家,既着重才能,又侧重身居要职。所以,我们常常把“杰出的政治家”翻译成“an outstanding politician”其实是万万不行的。
2.1.3 风俗礼仪的差异。传统的中国人在伦理上注重“以和为贵”,社会结构上注重“等级分配”。知识分子以“君子”为理想典范,以礼为大。因此在语言上,就是以一种“君子风度”维持等级关系,使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在谈到自己的时候过于谦卑,谈到对方时过于尊重。称呼对方时用“尊”、“贵”等字眼,如“请问贵姓?”“请问尊姓大名?”如在英文中说“May I know your honorable surname and grand personal name?”就会让西方人莫名其妙。当受到赞美时中国人的自谦也常让西方人摸成头脑,相关的笑话大家也都听到得不少。当接受感谢时,中国人倾向于“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但“No, that’s what I should do.”这种说法其实是很不地道的,一句简单的“It’s my pleasure”就好,就够了。
2.2 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中式英语的产生。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思维的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影响着英汉语不同的表达形式。中国深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英国的哲学背景则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以及16世纪到18世纪弥漫于欧洲的理性主义。不同的哲学背景造成了英汉不同的思维方式,并反映在语言上。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是产生中式英语的一大原因,其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差异。从总体上看,传统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具象性,而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这种不同的侧重和选择,根植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尚象”,中医以“观面象察舌色”诊治疾病,汉字以“象形”推衍构字之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观“天象”预测气候变化。美学则以“意象”为中心范畴,将“意象具足”视为普遍的审美追求。而西方文化秉承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尚思”,试图从具体物象的类别中概括出该类物象的的共性。汉文化“尚象”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偏重具象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尚思”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偏重抽象的思维方式。
东西方民族之间因具象和抽象思维存在的差别明显影响到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艺术构思,这一点从马致远的《秋思》前三行与其译文的对比中可得到明证: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
下面是许渊冲先生的译文:
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fly evening crows;
‘Neath tiny bridge beside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
原诗中用九个名词并列构成了九种意象,而译文根据英语句法结构增添了冠词、介词和动词,句式工整,词义贴切,语句顺畅,韵律和谐自然。原句中的具象组合换成三个完整的逻辑语句,这既是英语遣词造句的语法要求,也是严密的抽象逻辑思维表达形式的需要。
2.2.2 综合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的差异。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东西方民族形成了“东方重综合,西方重分析”的思维习惯。“所谓‘分析’,比较科学一点的说法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许多部分,越分越细。……所谓‘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部分连成一气,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季羡林)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英汉语的结构形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英语具有明显的词形变化、多样的语法形式以及灵活的语序结构,而受综合型思维影响的汉语无词形变化,语法形式的表达主要靠词汇手段、语义逻辑和动作发生的先后时间顺序。如以商贸函电中的这个句子为例:
若贵方能让我方在销售季节之前提货,我方将不胜感激。
We would be very grateful if you could let us take delivery before the selling season.
英译中用动词的虚拟语气陈述我方观点,使语气委婉,语意含蓄,这样更有利于在平等友好的气氛中达到自己的目的,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
2.2.3 本体型思维和客体型思维的差异。我国古代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本文化。这种文化最终形成了汉民族本体型的思维方式,即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和研究事物。而西方人的哲学观是二元论,他们严格区分主体和客体,既强调客观事物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又认为人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自然界作为人类对立面,是人类观察、分析、研究的中心。因此西方文化以自然为本位。这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反应在语言形态上,其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当涉及到行为主体时汉语常用表示人或生物的词(animate)作主语,而英语常用非生物名词(inanimate)作主语。如以下这个例句的翻译:
她一看到这些信,就想起了她的儿子。
(1)As soon as she sees the letters, she thinks of her son.
(2)The sight of the letters always reminds her of her son.
从以上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译句(2)改换了主语,更加符合英语的民族思维逻辑和表达习惯。在翻译此类句子时,必须根据句子的语境或语义增添或改换主语,使译文语句行文流畅,结构规范,符合英语民族的思维逻辑和表达习惯。
2.2.4 螺旋式思维和线性思维的差异。这表现在两方面:句型结构和语篇模式。从句型结构方面来说,英语复合句较多,句子结构多为重心在前。西方人喜欢直截了当,习惯上把主要信息置于开头,然后再将其他信息补进,句式呈直线型,即英语句子以主—谓为核心结构,然后借助连词、介词、副词等来安排状、宾、补语及从句等成份,由主到次,次递叠加。汉语多用短句或简单句,多为后重心,句子习惯于在开头从侧面说明外围环境,最后画龙点睛,点出最重要信息,句式呈螺旋型,即先交待旁枝末节,诸如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等,层层铺开,然后点题。汉语句子大量采用兼动式或连动式结构,动词较多。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容易产生中式英语。例如:
揭穿这种老八股、老教条的丑态给人民看,号召人民起来反对老八股、老教条,这就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个极大的功绩。
根据英语民族线性思维方式这段文字的英文表达应为:
A tremendous achievemen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was its public exposure of the ugliness of old stereotype and the old dogma and its call to the people to rise against them.
3.中式英语的克服。中式英语的克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它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下面提供的一些建议和对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克服这一问题。
3.1 注重模仿。英语的学习如同骑自行车、转呼啦圈,是一种新技能或习惯培养,只不过它是心理机制更为复杂的一种活动。它同样必须通过“正确的模仿,反复的练习,大量的实践”才能熟练地掌握,自如地运用。通过模仿可以掌握地道的英语,提高英语灵活运用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及教材中的语料是学生的主要模仿对象。因此,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语音面貌,英语语言的组织及表达能力;教材的编写者应保证教材中语料的正确,避免学生因模仿对象的不正确而出现错误。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练习。有条件的话,学习者尽量使自己融入到英语母语者中间去,为自己创造一个模仿的环境。
3.2 纠错和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所说的中国式英语,特别是出现频率较高的错误,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并及时纠正,让学习者充分了解中式英语的成因,并从词汇、句法、语篇、语用等不同层面罗列常见的中式英语错误,使学生的英语在不断的犯错、改错中逐步提高,最终达到避免中式英语现象。同时注重汉英语言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两种语言的异同,利用语用的正向迁移,摒弃负向迁移,而且通过比较,对于有可能出现的语际负向迁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但是这种对比应通过语言的操练来进行,必要时辅助以讲解和分析。只有通过聽、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反复实际训练,才会达到语言的习惯渐成自然。
3.3 文化知识的导入。学习一门语言并不等于语言+词汇十语法,或者只具备说出合乎目的语的语法规范的句子的能力,所以单靠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练习是不够的。掌握一门语言应获得这种语言的交际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语言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本质属性是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在学习语言中,文化的因素是决不能忽视的。王佐良先生曾指出:“不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中国学生学外语,由于语言环境的局限性,缺少与目的语文化直接接触的机会及对其文化背景的了解,结果就常常是想当然地去理解对方的文化,以至误会产生。因此,英语学习中语言与文化的割裂是中国式英语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还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将文化知识寓于词汇、语法、课文讲解、课后练习中,将技能培养与文化知识的介绍同步进行;指导学生阅读英文报刊、杂志、文学作品,观看英文电影,定期参与文化讲座,对比汉英文化的差异,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增强对语言本身及其文化的认识。
总之,语言教学与文化渗透并重,是帮助学生克服中国式英语,尽快掌握规范英语的一个重要手段。
4.结束语。这篇文章虽然不能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彻底摆脱汉语思维的束缚,但笔者衷心希望本文能唤起广大英语学习和使用者对汉语母语干扰的意识,并决心加强自身西方文化意识,培养用西方思维方式思维的习惯。广大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有必要了解汉语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干扰中国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并依此刻意去排除母语的干扰,刻意去纠正因母语干扰而造成的“中式英语”类的偏误,使我们中国人讲的英语更加地道,更加标准,更加系统,更加规范,从而尽快提高个人乃至全民族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Ellis.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Joan Pinkham.中式英语之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 曹淑萍.从中介语石化的成因谈高职外语教学对策[J].职教与经济研究,2005
5 戴炜栋、蔡龙权.中介语的认知发生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9)
6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7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8 吕叔湘.中国人学英文[M].北京:开明出版社,1947
9 李文中.中國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4):18~24
10 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40~48
11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8
12 林绪肃.大学生中式英语的成因分析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华中示范大学,2008.第8期
13 王弄笙.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J].中国翻译.2002(2): 31~35
14 庄绎传.也谈中式英语[J].中国翻译.2000(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