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语录:
●鲁迅这些能极大唤起儿童阅读兴奋感的作品,它不像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品那样去讨好儿童,迎合儿童,它没有装腔作势地去模仿儿童的语气来说话,博人一笑。它就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在面对孙子,细细地讲述自己曾经拥有的“烂漫童年”。
●鲁迅对闰土的羡慕、敬佩、思念,以及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孩子们会慢慢地品味出。鲁迅所要的正是我所需,鲁迅所盼的正是我所盼,鲁迅所爱的正是我所好,鲁迅所厌的正是我所恶,“鲁迅是和我一样的人”。
在大多数读者的印象里,鲁迅先生的文字作品一直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或者说,就是为了反映当时社会的一些现状。结合历史是还原作者思路、揭示作品衍生、理解作品内涵的有效手段,特别是鲁迅先生作品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要在当时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才能较为清晰地展现出来。对于鲁迅先生作品的认识一直停留在这个层面,直到阅读了《亲近鲁迅》这本书。
《亲近鲁迅》一书的内容多为“落地麦”——刘发建老师语文课堂中涉及的鲁迅先生的作品,全书包括《思想篇》、《课堂篇》、《教材篇》三部分。《思想篇》主要围绕“小学语文视野中的鲁迅教学”展开,着力让鲁迅回到儿童的中间,让孩子“自觉”地成为鲁迅的“伙伴”;《课堂篇》主要讲述了“走近鲁迅的故乡——《少年闰土》、走近鲁迅的童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近鲁迅的亲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走近鲁迅的朋友——《有的人》”;《教材篇》则是从“可爱的鲁迅,可亲的鲁迅”这一角度选编了鲁迅作品、鲁迅故事和纪念鲁迅文章的25个文本。
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基于历史背景的深度体现。在思想内容的理解方面,中学生都比较困难,而小学生就更加相形见绌。所以,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小学阶段的选取与教学就比较有难度。刘发建老师的一句话震撼了钱理群老师,他说:“小学鲁迅教学几乎沦为被鲁迅研究专家们遗忘的角落,基本上处于无序的自然教学状态。”可见,刘老师在教学鲁迅先生作品过程中的艰难。但即使这样,刘老师仍然认为:一个伟大的鲁迅不能赢得孩子的青睐,不管有多少理由,对于每一个语文老师来说,都有一种难以释怀的不安。所以,刘老师进行了近乎拓荒式的试验,来让鲁迅回到小学生中间,也进而出现了刘老师反复强调的:鲁迅教学的一个首要前提,就是“融隔(融解隔膜)”。这个“融隔”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教师,首先要破除“虚化鲁迅”的思维。所以,在走近鲁迅的故乡——《少年闰土》课堂篇中,“我”和紫色圆脸的闰土雪地捕鸟、瓜地刺猹等稀奇故事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刘老师还用“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活是更像闰土呢?还是更像‘我’?”用这个问题来“融隔”孩子和“我”以及闰土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出发去体会“我”的苦恼、“我”的向往,从而让孩子读出阅读的最高境界——读出他们自己!30多年后,“我”与闰土的再次相聚,刘老师并没有上来就让学生阅读课文,而是让学生想象会是怎样的场景。如此,学生中出现了“闰土,你说的猹到底是怎么一件东西?”“闰土,这30年你还见到过什么新鲜事……”“兄弟呀,我们终于又见面了……”等话语,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当孩子听完刘老师朗读的他们第二次见面的情景之后,都睁大了眼睛,一脸的愕然,情不自禁地举手追问:“为什么他们原来那么好的朋友,现在变得那么陌生?”学生们的想象与课文提供的场景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就这样,一个“天真烂漫、有血有肉”的鲁迅鲜活地来到了学生的中间。
如果说基于鲁迅先生文字作品的历史解读是出于对其深度理解的一种敬畏,那么,刘老师语文课堂里将鲁迅先生作品与孩子们现实生活的联系拓展,使得历史与现实有力融合,无疑将大师的作品赋予了更高层次的含义。鲁迅先生的文字作品并不是限定在我国过去某个时空的,而是可以超越时空的一种精神的延续,即鲁迅的思想代表了一种民族精神。刘老师心目中的小学“鲁迅启蒙教育”,努力践行在孩子的心田播撒鲁迅的种子,让鲁迅成为孩子的亲密伙伴。刘老师相信:在人生的道路上,学生有了鲁迅思想的陪伴,可以活得更清醒,活得更明白。□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柏阳学校)
编辑 王宇华
●鲁迅这些能极大唤起儿童阅读兴奋感的作品,它不像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品那样去讨好儿童,迎合儿童,它没有装腔作势地去模仿儿童的语气来说话,博人一笑。它就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在面对孙子,细细地讲述自己曾经拥有的“烂漫童年”。
●鲁迅对闰土的羡慕、敬佩、思念,以及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孩子们会慢慢地品味出。鲁迅所要的正是我所需,鲁迅所盼的正是我所盼,鲁迅所爱的正是我所好,鲁迅所厌的正是我所恶,“鲁迅是和我一样的人”。
在大多数读者的印象里,鲁迅先生的文字作品一直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或者说,就是为了反映当时社会的一些现状。结合历史是还原作者思路、揭示作品衍生、理解作品内涵的有效手段,特别是鲁迅先生作品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要在当时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才能较为清晰地展现出来。对于鲁迅先生作品的认识一直停留在这个层面,直到阅读了《亲近鲁迅》这本书。
《亲近鲁迅》一书的内容多为“落地麦”——刘发建老师语文课堂中涉及的鲁迅先生的作品,全书包括《思想篇》、《课堂篇》、《教材篇》三部分。《思想篇》主要围绕“小学语文视野中的鲁迅教学”展开,着力让鲁迅回到儿童的中间,让孩子“自觉”地成为鲁迅的“伙伴”;《课堂篇》主要讲述了“走近鲁迅的故乡——《少年闰土》、走近鲁迅的童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近鲁迅的亲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走近鲁迅的朋友——《有的人》”;《教材篇》则是从“可爱的鲁迅,可亲的鲁迅”这一角度选编了鲁迅作品、鲁迅故事和纪念鲁迅文章的25个文本。
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基于历史背景的深度体现。在思想内容的理解方面,中学生都比较困难,而小学生就更加相形见绌。所以,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小学阶段的选取与教学就比较有难度。刘发建老师的一句话震撼了钱理群老师,他说:“小学鲁迅教学几乎沦为被鲁迅研究专家们遗忘的角落,基本上处于无序的自然教学状态。”可见,刘老师在教学鲁迅先生作品过程中的艰难。但即使这样,刘老师仍然认为:一个伟大的鲁迅不能赢得孩子的青睐,不管有多少理由,对于每一个语文老师来说,都有一种难以释怀的不安。所以,刘老师进行了近乎拓荒式的试验,来让鲁迅回到小学生中间,也进而出现了刘老师反复强调的:鲁迅教学的一个首要前提,就是“融隔(融解隔膜)”。这个“融隔”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教师,首先要破除“虚化鲁迅”的思维。所以,在走近鲁迅的故乡——《少年闰土》课堂篇中,“我”和紫色圆脸的闰土雪地捕鸟、瓜地刺猹等稀奇故事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刘老师还用“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活是更像闰土呢?还是更像‘我’?”用这个问题来“融隔”孩子和“我”以及闰土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出发去体会“我”的苦恼、“我”的向往,从而让孩子读出阅读的最高境界——读出他们自己!30多年后,“我”与闰土的再次相聚,刘老师并没有上来就让学生阅读课文,而是让学生想象会是怎样的场景。如此,学生中出现了“闰土,你说的猹到底是怎么一件东西?”“闰土,这30年你还见到过什么新鲜事……”“兄弟呀,我们终于又见面了……”等话语,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当孩子听完刘老师朗读的他们第二次见面的情景之后,都睁大了眼睛,一脸的愕然,情不自禁地举手追问:“为什么他们原来那么好的朋友,现在变得那么陌生?”学生们的想象与课文提供的场景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就这样,一个“天真烂漫、有血有肉”的鲁迅鲜活地来到了学生的中间。
如果说基于鲁迅先生文字作品的历史解读是出于对其深度理解的一种敬畏,那么,刘老师语文课堂里将鲁迅先生作品与孩子们现实生活的联系拓展,使得历史与现实有力融合,无疑将大师的作品赋予了更高层次的含义。鲁迅先生的文字作品并不是限定在我国过去某个时空的,而是可以超越时空的一种精神的延续,即鲁迅的思想代表了一种民族精神。刘老师心目中的小学“鲁迅启蒙教育”,努力践行在孩子的心田播撒鲁迅的种子,让鲁迅成为孩子的亲密伙伴。刘老师相信:在人生的道路上,学生有了鲁迅思想的陪伴,可以活得更清醒,活得更明白。□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柏阳学校)
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