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所编的北师大版的《历史》教科书是教育部规定的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正式使用以来得到广泛的好评。本文联系新课程教学及学生学习实际,对本套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普及程度及作为中考依据提出两点反思:一是目前普及程度不高,二是不适合作考试教材。
关键词:历史 新课程 标准 中考
2005年江西省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全省范围内把《历史》课程纳入中考课程中。由于各地使用教材不一,中考依据不同,本文仅就实验区《历史》课程及中考谈谈看法。
这次实验区参加中考所依据的教科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共6册),依次供七至九年级(初中一至三年级)使用(考试范围更小)。这套教科书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所编,是教育部规定的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正如北师大课程研究中心所介绍的那样:这套教科书构建了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课文设计独具匠心,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图文并茂,有很强的可读性。自2001年9月开始在7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正式使用,是目前同类教科书中使用范围最大的一套教科书。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教研员、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历史课程作为人文学科,理应受到重视和强化。但是联系新课程教学及学生学习实际,对新课程《历史》及中考提出以下反思:
一、新课程《历史》普及程度质疑
一是指是否具有普及的可能性。江西省课程改革已经过试点实验,并于2004年的新学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新课程要求教育观念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尤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需要足够的支持条件,客观上来说要求有相应的教学条件,有充足的材料,如多媒体教学、网络学习条件、校内图书馆。同时,尽管图书资料和因特网信息量很大,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而对实物史料则接触较少。因此,我们还需要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馆、展览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但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八成多农村未成年人反映家庭附近没有公益性文化设施;在城市,有85.9%的未成年人能够收看到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而在农村仅有59.6%的未成年人能够收看;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方面,有49.2%的城市未成年人表示“近期没有参观过”,农村为64.1%;表示没去过文化设施开展活动的,城市为23.5%,农村则为44.3%;选择“家附近没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城市为60.7%,农村则高达84%(资料来源:人民网2005年3月29日)。我的随堂调查结果表明:即使是实验区的城市,学校图书藏量少,多媒体教学不普及,网络教育跟不上,家中有电脑的为数不多,有电脑的也被家长禁止使用。有的学生会上网,但好不容易上网,则用来玩游戏、聊天等。这部分同学大都是学习不太自觉的,而自觉学习的学生则认为应付别的课程已是焦头烂额了,根本没时间上网,更没时间对历史课程进行选题,设计方案,收集、处理、运用资料,撰写小论文或主持主题发言等进行探究学习。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在目前来说实施还有非常大的困难,尤其广大农村地区尚不具备进行新课程的能力。另外,新的学习方式要有充裕的时间保证。进行探究学习,要充足的材料,要广泛的阅读,要有时间去收集资料,要有时间思索、酝酿,要有时间去实践或实验、验证,要有时间总结经验。有的教师说:教材编写者可能不知道,学生不只开设一门历史课,大部分的教师、家长、甚至学生本人也认为更基础更重要的课程是语文、数学、英语,还有化学、物理等。新课程提倡探究,客观上需要时间,弄不好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从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来看,历史课每周2-3课时,课堂时间完不成探究任务,而实际的探究学习也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那么,课外有多少时间可以匀给以前不考,现在与政治合考且只有30分成绩的历史呢?除了客观上的时间保证之外,主观上还要有相应的重视心理。虽然“历史就是我们的生命”,《标准》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但鉴于以前从没有作为中考课程,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的重视。据了解,许多学校在此前或没有专职的历史教师,或开设了历史课也形同虚设。一直到确定为考试课程,才增加课时,才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加以重视。
二是指是否适应于每一个学生。新课程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教育理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新课程《历史》固然编写有其特色,但基础差的学生无法适应这种要求,哪怕是基础好的学生,《历史》课程要求恐怕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一,从内容来看,新课程采用了主题单元的编排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历史主线清晰,学习主题明确,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青岛实验区的陆安老师认为,历史新教材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去历史教材“繁、难、偏、旧”的弊端。但正是其“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让我们产生了质疑。以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问题为例:教材用的标题是《疯狂的战车》,共有四目:和平到来了吗?、闪击波兰、“巴巴罗萨计划”、“虎!虎!虎!”。其中“巴巴罗萨”教材注释为是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外号,意为“红胡子”。“巴巴罗萨计划”讲的就是德国入侵苏联。为什么叫“巴巴罗萨计划”,为什么课文以“巴巴罗萨计划”为目?如果仅是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可以选择教师讲述分析,或学生自主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却有绕一大圈子之感觉。如果从考试角度来看,则不如其他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他们来得更系统,更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以上教科书编排形式,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既激发不了其兴趣,也让他们如坠入云里雾里,不知所踪。本套教科书以典型的历史事件的典型特征来体现。有教师说,这一套历史教材就像是在历史长河中的不规则截流。
其二,从考试来看,题型虽然是传统的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但是在问题的设计和考察的方式上有明显的变化。试题除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基础性外,新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侧重考察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实际的内容有: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和热点问题三大方面,增加了学生生活实际。试题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注重考查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就是传统的双基训练。材料题和问答题多以综合性题目形式出现。综合性题目包括学科内多目标的整合综合题、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综合题、开放性试题。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学科综合意识,基础知识扎实,思路开阔,在训练过程中多从学科联系方面去锻炼思维能力。历史开放性试题常常针对学术性较强的重要史实进行分析、阐述,一般有多种观点,考生可任选一种回答。这种题目常与当前形势、生活实际相联系,要求学生谈谈启示或体会。开放性试题重在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素质和发散、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符合21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历史开放性试题常出现在材料分析题、问答题、小论文等题型中。开放性试题还有历史考查、历史制作、社会实践活动等之类的开放性考试形式。从中考试题本身来看,是不是真正反映中考的指导思想及命题原则,是不是真正的符合初中毕业生的特点值得商榷。有的教师私下里说:别把初中生当高中生来看待,高估了学生水平。更何况基础差的学生如何应对這种考试。在临近考试的几次模拟测验中就出现这样的现象——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只完成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只字不写。问其原因,说,反正做不来,懒得去思考,选择题蒙一下,能蒙几分是几分。再说,新课标下是以等级制评分,多几分少几分没关系。
二、新课程下的《历史》中考质疑
《标准》要求运用各种评价方法评价历史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并且强调在历史教学评价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要求,还要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强调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的统一,避免将考试作为惟一的评价手段。
进入新课程,相应的评价方式也应该改变。考试只是评价方式之一。虽然从考试指导思想、命题原则、考试题型、考试要求等对考试作了相应规定以保证其体现《标准》精神,既然纳入中考课程,《历史》课就自然引起教师、学生、家长的重视。但从实验区的评价模式来看,仍在一纸定终身的怪圈中,要考试,必然涉及到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考试范围是学习的内容,应付考试是头等大事。急功近利,对于中考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成绩的好坏关系到上什么样的高中,而作为瓶颈的高中教育,使考试压力从高考生下放到了中考生身上是不争的事实。
我认为新课程《历史》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兴趣和经验,强调学生探究学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但在目前的条件下,不适宜全面推广使用,也不适用于全体学生,更不宜以此作为考试依据。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答《中国教育学刊》记者问时说过:“如果我们实施的是素质教育,而评价制度仍然是‘高考指挥棒’,那么,素质教育就很难形成一种相应的运行机制。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真正以素质为标准来建立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1]关于《2005年历史中考说明》.江西教育网.
[2]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宣传手册.2005年2月.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历史 新课程 标准 中考
2005年江西省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全省范围内把《历史》课程纳入中考课程中。由于各地使用教材不一,中考依据不同,本文仅就实验区《历史》课程及中考谈谈看法。
这次实验区参加中考所依据的教科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共6册),依次供七至九年级(初中一至三年级)使用(考试范围更小)。这套教科书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所编,是教育部规定的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正如北师大课程研究中心所介绍的那样:这套教科书构建了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课文设计独具匠心,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图文并茂,有很强的可读性。自2001年9月开始在7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正式使用,是目前同类教科书中使用范围最大的一套教科书。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教研员、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历史课程作为人文学科,理应受到重视和强化。但是联系新课程教学及学生学习实际,对新课程《历史》及中考提出以下反思:
一、新课程《历史》普及程度质疑
一是指是否具有普及的可能性。江西省课程改革已经过试点实验,并于2004年的新学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新课程要求教育观念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尤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需要足够的支持条件,客观上来说要求有相应的教学条件,有充足的材料,如多媒体教学、网络学习条件、校内图书馆。同时,尽管图书资料和因特网信息量很大,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而对实物史料则接触较少。因此,我们还需要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馆、展览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但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八成多农村未成年人反映家庭附近没有公益性文化设施;在城市,有85.9%的未成年人能够收看到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而在农村仅有59.6%的未成年人能够收看;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方面,有49.2%的城市未成年人表示“近期没有参观过”,农村为64.1%;表示没去过文化设施开展活动的,城市为23.5%,农村则为44.3%;选择“家附近没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城市为60.7%,农村则高达84%(资料来源:人民网2005年3月29日)。我的随堂调查结果表明:即使是实验区的城市,学校图书藏量少,多媒体教学不普及,网络教育跟不上,家中有电脑的为数不多,有电脑的也被家长禁止使用。有的学生会上网,但好不容易上网,则用来玩游戏、聊天等。这部分同学大都是学习不太自觉的,而自觉学习的学生则认为应付别的课程已是焦头烂额了,根本没时间上网,更没时间对历史课程进行选题,设计方案,收集、处理、运用资料,撰写小论文或主持主题发言等进行探究学习。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在目前来说实施还有非常大的困难,尤其广大农村地区尚不具备进行新课程的能力。另外,新的学习方式要有充裕的时间保证。进行探究学习,要充足的材料,要广泛的阅读,要有时间去收集资料,要有时间思索、酝酿,要有时间去实践或实验、验证,要有时间总结经验。有的教师说:教材编写者可能不知道,学生不只开设一门历史课,大部分的教师、家长、甚至学生本人也认为更基础更重要的课程是语文、数学、英语,还有化学、物理等。新课程提倡探究,客观上需要时间,弄不好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从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来看,历史课每周2-3课时,课堂时间完不成探究任务,而实际的探究学习也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那么,课外有多少时间可以匀给以前不考,现在与政治合考且只有30分成绩的历史呢?除了客观上的时间保证之外,主观上还要有相应的重视心理。虽然“历史就是我们的生命”,《标准》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但鉴于以前从没有作为中考课程,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的重视。据了解,许多学校在此前或没有专职的历史教师,或开设了历史课也形同虚设。一直到确定为考试课程,才增加课时,才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加以重视。
二是指是否适应于每一个学生。新课程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教育理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新课程《历史》固然编写有其特色,但基础差的学生无法适应这种要求,哪怕是基础好的学生,《历史》课程要求恐怕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一,从内容来看,新课程采用了主题单元的编排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历史主线清晰,学习主题明确,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青岛实验区的陆安老师认为,历史新教材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去历史教材“繁、难、偏、旧”的弊端。但正是其“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让我们产生了质疑。以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问题为例:教材用的标题是《疯狂的战车》,共有四目:和平到来了吗?、闪击波兰、“巴巴罗萨计划”、“虎!虎!虎!”。其中“巴巴罗萨”教材注释为是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外号,意为“红胡子”。“巴巴罗萨计划”讲的就是德国入侵苏联。为什么叫“巴巴罗萨计划”,为什么课文以“巴巴罗萨计划”为目?如果仅是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可以选择教师讲述分析,或学生自主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却有绕一大圈子之感觉。如果从考试角度来看,则不如其他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他们来得更系统,更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以上教科书编排形式,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既激发不了其兴趣,也让他们如坠入云里雾里,不知所踪。本套教科书以典型的历史事件的典型特征来体现。有教师说,这一套历史教材就像是在历史长河中的不规则截流。
其二,从考试来看,题型虽然是传统的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但是在问题的设计和考察的方式上有明显的变化。试题除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基础性外,新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侧重考察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实际的内容有: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和热点问题三大方面,增加了学生生活实际。试题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注重考查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就是传统的双基训练。材料题和问答题多以综合性题目形式出现。综合性题目包括学科内多目标的整合综合题、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综合题、开放性试题。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学科综合意识,基础知识扎实,思路开阔,在训练过程中多从学科联系方面去锻炼思维能力。历史开放性试题常常针对学术性较强的重要史实进行分析、阐述,一般有多种观点,考生可任选一种回答。这种题目常与当前形势、生活实际相联系,要求学生谈谈启示或体会。开放性试题重在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素质和发散、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符合21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历史开放性试题常出现在材料分析题、问答题、小论文等题型中。开放性试题还有历史考查、历史制作、社会实践活动等之类的开放性考试形式。从中考试题本身来看,是不是真正反映中考的指导思想及命题原则,是不是真正的符合初中毕业生的特点值得商榷。有的教师私下里说:别把初中生当高中生来看待,高估了学生水平。更何况基础差的学生如何应对這种考试。在临近考试的几次模拟测验中就出现这样的现象——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只完成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只字不写。问其原因,说,反正做不来,懒得去思考,选择题蒙一下,能蒙几分是几分。再说,新课标下是以等级制评分,多几分少几分没关系。
二、新课程下的《历史》中考质疑
《标准》要求运用各种评价方法评价历史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并且强调在历史教学评价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要求,还要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强调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的统一,避免将考试作为惟一的评价手段。
进入新课程,相应的评价方式也应该改变。考试只是评价方式之一。虽然从考试指导思想、命题原则、考试题型、考试要求等对考试作了相应规定以保证其体现《标准》精神,既然纳入中考课程,《历史》课就自然引起教师、学生、家长的重视。但从实验区的评价模式来看,仍在一纸定终身的怪圈中,要考试,必然涉及到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考试范围是学习的内容,应付考试是头等大事。急功近利,对于中考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成绩的好坏关系到上什么样的高中,而作为瓶颈的高中教育,使考试压力从高考生下放到了中考生身上是不争的事实。
我认为新课程《历史》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兴趣和经验,强调学生探究学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但在目前的条件下,不适宜全面推广使用,也不适用于全体学生,更不宜以此作为考试依据。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答《中国教育学刊》记者问时说过:“如果我们实施的是素质教育,而评价制度仍然是‘高考指挥棒’,那么,素质教育就很难形成一种相应的运行机制。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真正以素质为标准来建立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1]关于《2005年历史中考说明》.江西教育网.
[2]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宣传手册.2005年2月.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