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云南陶瓦乡阿哲人祭龙仪式具有区别于他地区祭龙仪式的性别禁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社区主体需要共同参与仪式活动,而仪式乐舞作为阿哲祭龙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它不仅是链接“人”与“神”的媒介,也是陶瓦村落社会秩序的稳定剂。通过对阿哲人祭龙仪式乐舞功能性的“深描”,将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视角进一步理解阿哲文化。
【关键词】阿哲人;祭龙仪式;乐舞;社会功能
“阿哲”为彝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弥勒县巡检司镇朋普村、江边镇和五山乡、华宁县,目前仅有巡检司镇和五山乡的阿哲人举行祭龙仪式。陶瓦,是隶属于巡检司镇高甸村委会中的一个自然村,距巡检司镇约16公里,海拔约为1700米以上,平均气温19.8€癈,属于半干旱山区。陶瓦阿哲人祭龙仪式与他地区的祭龙仪式有所不同,其他地区的祭龙仪式多为以男性为主体,带有严格女性禁忌的祭祀活动,而陶瓦阿哲人祭龙仪式的最大特点则是强调男女两性共同参与祭祀,陶瓦阿哲人的祭龙仪式中包括:打鸡卦、祭公龙、祭猎神、小羊讨食、祭母龙多个小的仪式项目,通过这些不同的仪项共同组成完整的祭龙仪式,从而达到仪式娱神、娱人的功效。而仪式中的乐舞充斥着整个仪式进行的过程,一方面,它是“人”与“神”传递意念的工具,另一方面,仪式乐舞也能够反观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审美经验以及族群内部对于历史记忆的追忆和族性的认同。
一、陶瓦阿哲人祭龙仪式概述
陶瓦阿哲人祭龙仪式在每年农历正月三十至二月初二。正月三十上午,村中60岁的老人集体到龙山下的麻栗树林中打鸡卦,向龙神汇报今年祭祀所参加的人数,并根据鸡股骨的卦象决定当年祭龙仪式中各自的分工情况。二月初一则举行祭公龙仪项,青壮年男子用颜料在自己的身上绘出“直眼、横眼、黄牙、白头”等毕摩经书上记载的人类初期的形态,以此获得祖先的认可。绘身男子先是在村子公房前的操场上跳起“祭猎神舞”,舞蹈结束后在毕摩的带领下一起前往龙山祭祀。到达祭龙山后,毕摩和长者们在龙山上进行“请龙”“洗龙”“搭龙宫”等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与此同时,绘身男子集体模仿原始时期祖先打猎的场景,将“猎物”祭祀给“猎神”,并通过钻石取火获得新一年的火种,将其带回村落。回到村落之后,村中的阿哲女性将新的火种接回自己的家中,点燃新一年的希望。晚上,村中的15岁以下的孩童模拟成小羊的形象在毕摩的带领下去往各家各户“讨”食物,毕摩与孩子们通过对话的方式将新一年的美好祈愿带到村落里每户人的家中。毕摩问:“这家人的甜白酒①好吃吗?”孩子答:“好吃!”毕摩问:“那他们这家人今年的庄稼收成一定好啦!”孩子答:“好!”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二月初二这一天的祭祀活动结束。二月初三举行的是驱祸祟、迎宾大典以及祭母龙仪式。这天上午,陶瓦村的女性着盛装在村口的寨门旁边唱起酒歌,跳起乐作舞,向远到而来的宾客表示欢迎。午餐过后,大约三点,驱祸祟仪式开始,绘神男子们头戴倒三角,脚踩犁铧,身披铁链,将用纸张糊成的象征火妖的纸人置于草编的轿子中间,接着在毕摩的带领下,将火妖等恶神、病神、死神驱赶出村落,在寨门外用木棍将用纸糊成的火妖打拦,以示驱赶祸祟的成功,紧接着大家便开始准备晚上的祭母龙仪式。直至晚上八点左右,专属于女性的祭母龙仪式开始,由村中公选出的一位能歌善舞、心地善良的女性装扮为龙女,与陶瓦村的阿哲女性们在公房前的操场上围绕用松针扎成的两个大葫芦载歌载舞,共享美食。由于,祭母龙仪式对于男性具有禁忌性,因此,女性也对旁观的男性进行“惩罚”,她们用锅底灰涂抹男性的脸和手臂,用鸡腿塞到男性的口中,此时的“性别惩罚”俨然成为一场“两性的狂欢”。全村男女老少一起歌唱、舞蹈,喝酒、闲聊直至深夜,为期三天的祭龙仪式结束。
二、陶瓦阿哲人祭龙仪式乐舞
在陶瓦阿哲人祭龙仪式中,乐舞始终充斥在仪式的各个环节,音声和肢体行为动作共同形成一个象征符号的聚合体,共同构建出独特的仪式乐舞景观。通过运用曹本冶先生仪式音声理论中的“远~近”“活~定”②两极变量概念对其进行分析,大致可分为“远音乐”的传统型仪式乐舞、“近音乐”的传统型乐舞、“近音乐”的现代型乐舞。“远音乐”传统型仪式乐舞强调仪式所达到的功效性,即通过音乐与“神”进行沟通,从而庇佑村落平安、人丁昌盛,目的以娱神敬神为主。其音乐表现的方式近语音,类似于平时说话,唱腔唱法具有固定性,是传统音乐中传承较为稳定的部分,如毕摩的念诵、摇铃等。“近音乐”传统型乐舞也强调仪式的功效性,但针对的演唱对象不仅是“神”还有“人”,具有娱人娱神的双重功能性。乐舞表现方式为,在保留大部分传统的基础上,做出小部分的“适时而变”,如祭母龙仪式中阿哲女性的乐舞。“近音乐”的现代型乐舞,是由于外来文化的介入,陶瓦村人根据自身的审美喜好,创作、模仿产生的新型的乐舞表达方式,如绘身男子表演的祭猎神歌舞和迎宾大典中的广场舞、民族歌舞表演。这类乐舞多使用电子音乐制作模式,节奏感强,舞蹈动作较传统乐舞而言更为繁杂,队形变化多,舞蹈道具使用频繁。下面以表格形式将不同仪项中的乐舞性质进行呈现。
三、陶瓦阿哲人祭龙仪式乐舞的功能探析
一个文化事项的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功能属性,祭龙仪式当中的乐舞也不例外。在祭龙仪式当中,乐舞具有两种类型的功能,一种是显性功能,即通过直接感官地感受便可以体悟到的仪式的功能性;另外一种为隐性功能,即必须通过深入剖析,结合地域的历史、文化才能准确理解的功能。显性功能包括两点:第一,抒发情感、表达内心的功能;第二,仪式氛围的营造功能。而隐性功能包括两点:第一,沟通神灵的中介功能;第二,稳定社会秩序的凝聚功能。
(一)抒发情感,表达内心的功能
“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③仪式乐舞作为仪式中具有“表演性”的部分具有极强的娱乐功能,这种娱乐功能是娱人和娱神的同在。对于陶瓦阿哲人而言,一年一度的祭龙仪式是比春节更为热闹、更受欢迎的节庆。人们可以在祭龙仪式中承担自己的角色工作,享受属于个人和集体的狂欢。 在打鸡卦仪式中年长的老者们得到“龙神”的青睐,担负为村落祈愿的重任,受到至高的尊重。在祭猎神和驱火妖仪项中,青壮年男子唱着《驱邪歌》,用木棍敲击地面,塑造出自身英勇威武的形象。而女性也在祭母龙仪式中展示自己的歌舞技艺,唱着动听的《阿勒哩》,她们自由地唱,自由地笑,同时,还在此刻获得平日里不曾有的,可以随意惩罚“违规”男性的机会,她们往男人嘴里塞着鸡腿,让男人模拟交媾时的动作,往男人的脸上涂满厚厚的锅底灰。而孩童们则在小羊讨食的过程中一边喊着“咩咕咕”一边享受着可口的甜白酒。祭龙仪式给村落中不同的群体带来了宣泄情感的渠道,平日里的劳作与疲累都会通过仪式狂欢被消解,这是一场社会群体的共同狂欢。
(二)仪式氛围的营造功能
祭龙仪式乐舞中应当得到关注的并非只有单纯的音乐和舞蹈动作,仪式当中的音声、行为环境都应该得到重视。音声用音乐和不同寻常的音响效果渲染了仪式的神秘与神圣的听觉环境,毕摩手中的摇铃和念诵,将“神圣空间”和“世俗空间”形成了链接。祭母龙仪式中,中老年女性与年轻女性之间夸张的、带有生殖崇拜意味的交媾舞蹈动作,一方面给人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另一方面,将生殖崇拜的仪式氛围有效地构建,阿哲女性相信,通过老者手中的拐杖可以给自己带来生儿育女的希望。而祭猎神仪项中,青壮年男子用颜料在自己脸上绘出“横眼、直眼、黄牙、白头”的形态,来模拟毕摩经书中所记载的人的模样,他们跳起祭猎神舞的时,绘身已经成为舞蹈的一个部分,青壮年绘身男子此刻犹如“附身”的祖先,他们将时空进行转换,为仪式营造出具有“原始”意味的遮蔽的美感。通过乐舞作为媒介,人们在“神圣”和“世俗”的氛围中转换,如果没有乐舞中的音声和行为,仪式将显得平淡乏味,也将难以有序地进行。
(三)沟通神灵的中介功能
正如恩格斯所说:“舞蹈尤其是一切宗教祭奠的主要组成部分。”④,陶瓦阿哲祭龙仪式乐舞的文化意义功能在于神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与共通。首先,祭龙仪式乐舞是对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的一种集体表象,阿哲人通过仪式乐舞的艺术特殊性“语言”描述出一个神话传说的当下语境。祭祀公龙是为“讨好”神话传说中会“呼风唤雨”的龙神,保佑陶瓦村落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祭祀母龙是为纪念神话传说中为陶瓦村降下甘霖,传授繁衍人口方式的母龙。毕摩口中的念诵和手中的摇铃便是向龙神表达了尊敬与崇仰,阿哲女性的《思念调》向母龙表达了感恩与思念。绘身男子高唱的《驱邪歌》表达了对病神、死神的震慑和厌恶,“小羊讨食”中的小羊叫喊的“咩咕咕”则是对神话传说中龙女所生孩子的模仿。其次,仪式乐舞中一些具有“交感巫术”意味的音声和肢体行为也是将“神性”授予人的一种方式。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祭母龙仪式中的乐舞。年老的阿哲女性与年轻女性围成一个由内圈和外圈构成的同心圆,年老女性在内圈,年轻女性在外圈,双方以反向做圆圈型流动,年老阿哲妇女通过拐杖象征男性生殖器指向年轻女性腹部的舞蹈动作,以此将具有生殖灵性的力量转移到年轻女性的身上,达到繁衍子女的目的。
(四)稳定社会秩序的凝聚功能
“社会结构中的社会团结,与它密切相关的名词包括社会整合和社会内聚力。简言之,团结指的是人与人和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依赖于被共同的情绪所强化的共有的道德情操和信念,这种联系比由合理的协议所确定的契约关系更为基本,因为这种关系至少在支撑着契约的道德准则上的一定程度的意见一致。”⑤祭龙仪式乐舞能够通过音声和行为肢体语言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将社区群体的情绪进行强化,使得社区群体在共同的历史记忆下构建对于自身族性的认同。对于陶瓦阿哲人而言,祭龙仪式是一个人或几个人无法单独完成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的人都应当参与并且他们自身都乐于参与其中。他们通过社会分工来寻求到属于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平衡,通过乐舞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禁忌行为来建构自身群体在社区中的地位。女性在祭母龙仪式中得到足够的尊重,而男性也仪式和仪式乐舞的组织、排演和表现方式上呈现出了自己所建构的话语权。
结语
陶瓦阿哲人祭龙乐舞不仅是简单的音乐与舞蹈事项,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的历史社会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和功能指向。它不仅承载着阿哲人深厚的历史记忆以及对于审美观念的选择,还能够反观出阿哲人对于自身社会秩序的构建模式。因此,不论是对仪式乐舞中显性功能,抑或是隐性功能的分析,都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陶瓦阿哲祭龙仪式,从而进一步理解阿哲传统文化。
注释:
①笔者注:甜白酒是用糯米酿成,甜白酒味道好,则说明这家人的庄稼种的好,收成相应也会好.
②曹本冶先生在《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中提出仪式音声三对两极变量的思维方法。第一,从“仪式”上来看,分为“近”信仰和“近”世俗两种,“近”信仰对应的是宇宙观,“近”世俗对应的是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价值观。从“音声”上来看,分为“近”音乐和“远”音乐,“远”音乐是“近音乐”的外延,即一些默声、仪式过程中穿插的默念、诵唱、器物声等.
③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5.
④转引自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⑤[美]D.P.约翰逊著.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社会学理论[M].北京:国际文化公司出版社,1988.
【关键词】阿哲人;祭龙仪式;乐舞;社会功能
“阿哲”为彝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弥勒县巡检司镇朋普村、江边镇和五山乡、华宁县,目前仅有巡检司镇和五山乡的阿哲人举行祭龙仪式。陶瓦,是隶属于巡检司镇高甸村委会中的一个自然村,距巡检司镇约16公里,海拔约为1700米以上,平均气温19.8€癈,属于半干旱山区。陶瓦阿哲人祭龙仪式与他地区的祭龙仪式有所不同,其他地区的祭龙仪式多为以男性为主体,带有严格女性禁忌的祭祀活动,而陶瓦阿哲人祭龙仪式的最大特点则是强调男女两性共同参与祭祀,陶瓦阿哲人的祭龙仪式中包括:打鸡卦、祭公龙、祭猎神、小羊讨食、祭母龙多个小的仪式项目,通过这些不同的仪项共同组成完整的祭龙仪式,从而达到仪式娱神、娱人的功效。而仪式中的乐舞充斥着整个仪式进行的过程,一方面,它是“人”与“神”传递意念的工具,另一方面,仪式乐舞也能够反观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审美经验以及族群内部对于历史记忆的追忆和族性的认同。
一、陶瓦阿哲人祭龙仪式概述
陶瓦阿哲人祭龙仪式在每年农历正月三十至二月初二。正月三十上午,村中60岁的老人集体到龙山下的麻栗树林中打鸡卦,向龙神汇报今年祭祀所参加的人数,并根据鸡股骨的卦象决定当年祭龙仪式中各自的分工情况。二月初一则举行祭公龙仪项,青壮年男子用颜料在自己的身上绘出“直眼、横眼、黄牙、白头”等毕摩经书上记载的人类初期的形态,以此获得祖先的认可。绘身男子先是在村子公房前的操场上跳起“祭猎神舞”,舞蹈结束后在毕摩的带领下一起前往龙山祭祀。到达祭龙山后,毕摩和长者们在龙山上进行“请龙”“洗龙”“搭龙宫”等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与此同时,绘身男子集体模仿原始时期祖先打猎的场景,将“猎物”祭祀给“猎神”,并通过钻石取火获得新一年的火种,将其带回村落。回到村落之后,村中的阿哲女性将新的火种接回自己的家中,点燃新一年的希望。晚上,村中的15岁以下的孩童模拟成小羊的形象在毕摩的带领下去往各家各户“讨”食物,毕摩与孩子们通过对话的方式将新一年的美好祈愿带到村落里每户人的家中。毕摩问:“这家人的甜白酒①好吃吗?”孩子答:“好吃!”毕摩问:“那他们这家人今年的庄稼收成一定好啦!”孩子答:“好!”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二月初二这一天的祭祀活动结束。二月初三举行的是驱祸祟、迎宾大典以及祭母龙仪式。这天上午,陶瓦村的女性着盛装在村口的寨门旁边唱起酒歌,跳起乐作舞,向远到而来的宾客表示欢迎。午餐过后,大约三点,驱祸祟仪式开始,绘神男子们头戴倒三角,脚踩犁铧,身披铁链,将用纸张糊成的象征火妖的纸人置于草编的轿子中间,接着在毕摩的带领下,将火妖等恶神、病神、死神驱赶出村落,在寨门外用木棍将用纸糊成的火妖打拦,以示驱赶祸祟的成功,紧接着大家便开始准备晚上的祭母龙仪式。直至晚上八点左右,专属于女性的祭母龙仪式开始,由村中公选出的一位能歌善舞、心地善良的女性装扮为龙女,与陶瓦村的阿哲女性们在公房前的操场上围绕用松针扎成的两个大葫芦载歌载舞,共享美食。由于,祭母龙仪式对于男性具有禁忌性,因此,女性也对旁观的男性进行“惩罚”,她们用锅底灰涂抹男性的脸和手臂,用鸡腿塞到男性的口中,此时的“性别惩罚”俨然成为一场“两性的狂欢”。全村男女老少一起歌唱、舞蹈,喝酒、闲聊直至深夜,为期三天的祭龙仪式结束。
二、陶瓦阿哲人祭龙仪式乐舞
在陶瓦阿哲人祭龙仪式中,乐舞始终充斥在仪式的各个环节,音声和肢体行为动作共同形成一个象征符号的聚合体,共同构建出独特的仪式乐舞景观。通过运用曹本冶先生仪式音声理论中的“远~近”“活~定”②两极变量概念对其进行分析,大致可分为“远音乐”的传统型仪式乐舞、“近音乐”的传统型乐舞、“近音乐”的现代型乐舞。“远音乐”传统型仪式乐舞强调仪式所达到的功效性,即通过音乐与“神”进行沟通,从而庇佑村落平安、人丁昌盛,目的以娱神敬神为主。其音乐表现的方式近语音,类似于平时说话,唱腔唱法具有固定性,是传统音乐中传承较为稳定的部分,如毕摩的念诵、摇铃等。“近音乐”传统型乐舞也强调仪式的功效性,但针对的演唱对象不仅是“神”还有“人”,具有娱人娱神的双重功能性。乐舞表现方式为,在保留大部分传统的基础上,做出小部分的“适时而变”,如祭母龙仪式中阿哲女性的乐舞。“近音乐”的现代型乐舞,是由于外来文化的介入,陶瓦村人根据自身的审美喜好,创作、模仿产生的新型的乐舞表达方式,如绘身男子表演的祭猎神歌舞和迎宾大典中的广场舞、民族歌舞表演。这类乐舞多使用电子音乐制作模式,节奏感强,舞蹈动作较传统乐舞而言更为繁杂,队形变化多,舞蹈道具使用频繁。下面以表格形式将不同仪项中的乐舞性质进行呈现。
三、陶瓦阿哲人祭龙仪式乐舞的功能探析
一个文化事项的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功能属性,祭龙仪式当中的乐舞也不例外。在祭龙仪式当中,乐舞具有两种类型的功能,一种是显性功能,即通过直接感官地感受便可以体悟到的仪式的功能性;另外一种为隐性功能,即必须通过深入剖析,结合地域的历史、文化才能准确理解的功能。显性功能包括两点:第一,抒发情感、表达内心的功能;第二,仪式氛围的营造功能。而隐性功能包括两点:第一,沟通神灵的中介功能;第二,稳定社会秩序的凝聚功能。
(一)抒发情感,表达内心的功能
“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③仪式乐舞作为仪式中具有“表演性”的部分具有极强的娱乐功能,这种娱乐功能是娱人和娱神的同在。对于陶瓦阿哲人而言,一年一度的祭龙仪式是比春节更为热闹、更受欢迎的节庆。人们可以在祭龙仪式中承担自己的角色工作,享受属于个人和集体的狂欢。 在打鸡卦仪式中年长的老者们得到“龙神”的青睐,担负为村落祈愿的重任,受到至高的尊重。在祭猎神和驱火妖仪项中,青壮年男子唱着《驱邪歌》,用木棍敲击地面,塑造出自身英勇威武的形象。而女性也在祭母龙仪式中展示自己的歌舞技艺,唱着动听的《阿勒哩》,她们自由地唱,自由地笑,同时,还在此刻获得平日里不曾有的,可以随意惩罚“违规”男性的机会,她们往男人嘴里塞着鸡腿,让男人模拟交媾时的动作,往男人的脸上涂满厚厚的锅底灰。而孩童们则在小羊讨食的过程中一边喊着“咩咕咕”一边享受着可口的甜白酒。祭龙仪式给村落中不同的群体带来了宣泄情感的渠道,平日里的劳作与疲累都会通过仪式狂欢被消解,这是一场社会群体的共同狂欢。
(二)仪式氛围的营造功能
祭龙仪式乐舞中应当得到关注的并非只有单纯的音乐和舞蹈动作,仪式当中的音声、行为环境都应该得到重视。音声用音乐和不同寻常的音响效果渲染了仪式的神秘与神圣的听觉环境,毕摩手中的摇铃和念诵,将“神圣空间”和“世俗空间”形成了链接。祭母龙仪式中,中老年女性与年轻女性之间夸张的、带有生殖崇拜意味的交媾舞蹈动作,一方面给人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另一方面,将生殖崇拜的仪式氛围有效地构建,阿哲女性相信,通过老者手中的拐杖可以给自己带来生儿育女的希望。而祭猎神仪项中,青壮年男子用颜料在自己脸上绘出“横眼、直眼、黄牙、白头”的形态,来模拟毕摩经书中所记载的人的模样,他们跳起祭猎神舞的时,绘身已经成为舞蹈的一个部分,青壮年绘身男子此刻犹如“附身”的祖先,他们将时空进行转换,为仪式营造出具有“原始”意味的遮蔽的美感。通过乐舞作为媒介,人们在“神圣”和“世俗”的氛围中转换,如果没有乐舞中的音声和行为,仪式将显得平淡乏味,也将难以有序地进行。
(三)沟通神灵的中介功能
正如恩格斯所说:“舞蹈尤其是一切宗教祭奠的主要组成部分。”④,陶瓦阿哲祭龙仪式乐舞的文化意义功能在于神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与共通。首先,祭龙仪式乐舞是对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的一种集体表象,阿哲人通过仪式乐舞的艺术特殊性“语言”描述出一个神话传说的当下语境。祭祀公龙是为“讨好”神话传说中会“呼风唤雨”的龙神,保佑陶瓦村落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祭祀母龙是为纪念神话传说中为陶瓦村降下甘霖,传授繁衍人口方式的母龙。毕摩口中的念诵和手中的摇铃便是向龙神表达了尊敬与崇仰,阿哲女性的《思念调》向母龙表达了感恩与思念。绘身男子高唱的《驱邪歌》表达了对病神、死神的震慑和厌恶,“小羊讨食”中的小羊叫喊的“咩咕咕”则是对神话传说中龙女所生孩子的模仿。其次,仪式乐舞中一些具有“交感巫术”意味的音声和肢体行为也是将“神性”授予人的一种方式。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祭母龙仪式中的乐舞。年老的阿哲女性与年轻女性围成一个由内圈和外圈构成的同心圆,年老女性在内圈,年轻女性在外圈,双方以反向做圆圈型流动,年老阿哲妇女通过拐杖象征男性生殖器指向年轻女性腹部的舞蹈动作,以此将具有生殖灵性的力量转移到年轻女性的身上,达到繁衍子女的目的。
(四)稳定社会秩序的凝聚功能
“社会结构中的社会团结,与它密切相关的名词包括社会整合和社会内聚力。简言之,团结指的是人与人和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依赖于被共同的情绪所强化的共有的道德情操和信念,这种联系比由合理的协议所确定的契约关系更为基本,因为这种关系至少在支撑着契约的道德准则上的一定程度的意见一致。”⑤祭龙仪式乐舞能够通过音声和行为肢体语言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将社区群体的情绪进行强化,使得社区群体在共同的历史记忆下构建对于自身族性的认同。对于陶瓦阿哲人而言,祭龙仪式是一个人或几个人无法单独完成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的人都应当参与并且他们自身都乐于参与其中。他们通过社会分工来寻求到属于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平衡,通过乐舞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禁忌行为来建构自身群体在社区中的地位。女性在祭母龙仪式中得到足够的尊重,而男性也仪式和仪式乐舞的组织、排演和表现方式上呈现出了自己所建构的话语权。
结语
陶瓦阿哲人祭龙乐舞不仅是简单的音乐与舞蹈事项,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的历史社会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和功能指向。它不仅承载着阿哲人深厚的历史记忆以及对于审美观念的选择,还能够反观出阿哲人对于自身社会秩序的构建模式。因此,不论是对仪式乐舞中显性功能,抑或是隐性功能的分析,都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陶瓦阿哲祭龙仪式,从而进一步理解阿哲传统文化。
注释:
①笔者注:甜白酒是用糯米酿成,甜白酒味道好,则说明这家人的庄稼种的好,收成相应也会好.
②曹本冶先生在《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中提出仪式音声三对两极变量的思维方法。第一,从“仪式”上来看,分为“近”信仰和“近”世俗两种,“近”信仰对应的是宇宙观,“近”世俗对应的是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价值观。从“音声”上来看,分为“近”音乐和“远”音乐,“远”音乐是“近音乐”的外延,即一些默声、仪式过程中穿插的默念、诵唱、器物声等.
③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5.
④转引自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⑤[美]D.P.约翰逊著.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社会学理论[M].北京:国际文化公司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