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2007年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一)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良好态势,但增幅有所放慢,可能首次降至10%以下
导致GDP增长有所放慢的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政策面仍然保持偏紧态势,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看,2007年国家对投资和信贷过快增长的调控力度不会减轻,这会导致投资和信贷增长继续有所放慢。另一方面,受美国经济正步入周期性调整及我国一般贸易出口正出现趋势性放慢的影响,出口增长将可能有较大幅度的调整,预计出口增幅将首次降至20%以下。而支持2007年宏观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因素有:(1)内需增长仍然比较强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继续处于12—14%的平稳较快区间;尽管投资将继续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偏快的增长区间。(2)由于资金面仍然相当宽松(主要是资金过剩及利率仍处于偏低水平),使信贷和投资降温均有限。(3)房地产过热的持续将会导致投资增长的反弹冲动会很强。
(二)投资增长可能“先抑后扬”,预计增长22%左右
2007年投资增长将会出现以下三个趋势或特点:
1.投资增幅将会适度回落
主要是受两方面原因的影响:一是吸收第一次调控政策存在一定的“摇摆性”而使投资过热出现反复的教训,2007年对投资和信贷的调控目标和措施都会更加坚定,如继续坚定地抑制新开工项目的增长,坚定地严控“土地闸门”和“信贷闸门”,这会对地方政府过强的投资冲动形成较强的压力。二是今年二季度后新开工项目增长的放慢将会导致2007年上半年投资增幅继续回落。预计2007年全社会投资规模为13.5万亿元,同比增长22%。
2.季度投资增长将呈“先抑后扬”的走势
上半年投资增长继续放慢,主要是因为2006年增长率基数较高及政策效果显现的连续性。但下半年投资增速会快于上半年,这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2006年下半年投资增长基数较低,会导致投资增幅的上升。二是目前投资过热的重要源头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会导致投资增幅回落后的再次反弹。
3.住宅投资将会出现进一步的高涨
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在高利润的引诱下,社会资金追求房地产投资和消费的热情不减,许多企业和个人将盈余不断地投入到房地产。过剩资金包括海外(以华人圈和韩国居民)游资和国内游资主要是流入房地产市场,目前与房地产投资配套的资金超额率已经上升到40%,没有减弱的迹象,即资金面继续支持房地产的高投资。二是一些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是长期性政策,短期内仍难对住宅需求和供给的高增长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如90平方米占70%的政策在操作执行上滞后或有难度,需要一个过程,还有就是地方政府为了支持房地产的持续繁荣,都要采取各种变通的措施鼓励房地产发展,以抵挡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三是宏观调控对非房地产投资越有效(今年下半年实际效果比较明显),房地产便越有吸引力,因为许多行业投资受抑制时,新增资金会更加倾向于流入房地产市场。四是目前人们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普遍较强,会继续刺激房地产的投资和消费。
(三)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
预计2007年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一方面,受近几年收入快速增长等因素的支持,2007年消费增长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水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6%,2006年前三季度有所加快,达到10%;近几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实际收入均超过了5%。主要是因为新增就业规模的扩大及工资收入增幅的提高。这将有利于2007年消费的稳定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国家加大医疗体制改革,抑制教育乱收费等措施,将会一定程度降低城乡居民的消费负担,从而提高居民的购买力。但消费增长也存在不利因素,主要是:一是受出口增长可能显著放慢的影响,就业增长将会放慢,2007年当期居民收入增长将会减慢,这对农民的务工收入增长影响更大。二是投资增长和企业效益增长的回落也会减慢居民收入增幅。预计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1500亿元,增长13%左右。
(四)出口可能出现较明显的减速,预计首次回落到20%以内
初步估计,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可能会出现较明显的减速。首先,美国经济增长正在步入周期性调整,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慢,从而导致外需增长减弱。其次,我国出口政策的逐步调整(主要是出口退税率的逐步调整)将使我国贸易出口在结构逐步优化的基础上趋于放慢。三是今年以来出口增长已经存在内在的减速趋势,这一趋势将在2007年进一步强化,主要是机电或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已经处于下降通道之中。预计2007年出口总额将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达11470亿美元左右,增长18%左右,进口总额为9580亿美元左右,增长20%左右,贸易顺差为1890亿美元,比上年略有增加,但增幅明显回落。
(五)通货膨胀压力不大,预计CPI增长1.5%至2%
尽管2007年过剩产能释放力度会继续加大,但由于消费增长仍然处于较高水平,物价增长将会继续保持温和上涨。由于国际油价和重要进口原材料价格的走低,再加上国内燃料原材料行业产能的增加,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将再次走低。最近国内粮食及食品类价格增幅加快,这是粮食供求平衡、价格偏低基础上的一种合理上升,并不会造成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预计2007年CPI增幅会比2006年有所上升,增长1.5%至2%。需要强调的是,CPI增长在轻度的通货紧缩区间(-1%至1%)不会对经济稳定增长形成不良影响,相反,伴随着经济增长适度调整的轻度通货紧缩反而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市场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2007年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严重
在现阶段总供给增长快于总需求增长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并不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但会导致货币流动性过多,使信贷增长和投资增长的内在动力过强,从而导致投资过热持续。近几年的存贷差的大幅增加可以大致地反映流动性过剩的严重性。需要指出的是,流动性过多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社会游资增长过快,经济活动的投机性冲动强烈,这主要反映在当前居民对人民币升值、房地产、股票的投机的不断升温上。
2007年流动性过多问题仍比较突出:一是目前流动性过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经验表明:三次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增长区间,为信贷和投资继续大幅扩张提供了非常宽松的资金条件。三季度以来M2增幅与信贷增幅均有所下降,但M1和M0的增速继续加快表明,流动性过多问题仍很严重。二是投机性资金需求过快增长。当前利率水平仍然偏低,这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货币供应量仍会保持在高位增长。三是外汇储蓄的过快增长使货币流动性被动增加。这一趋势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上升及顺差扩大的趋势继续的作用下短期内将难以改变。
(二)投资增长面临再次高位反弹的压力较大
目前投资增长调整的基础还不稳固,有多方面因素可能导致2007年投资增长再次出现高位反弹。一是目前各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特别是利率水平的偏低和大量的游资存在,为投资增长提供极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二是受大量投机资金的驱动,住宅投资过热继续发展,很可能带动整体投资再次强劲反弹。三是地方政府投资意愿仍然很强,而“十七大”换届效应将为投资增长提供新的刺激。
(三)节能降耗面临诸多难题
2007年节能降耗指标完成将继续面临较大的困难:首先,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增加了节能降耗的难度。其次,包括房地产、钢铁、建材在内的高耗能产业投资和消费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必然限制了短期节能降耗的空间。三是地方执行力仍然不够。一方面是由于节能指标难以分解到各企业,造成执行上的困难;另一方面,地方加快产业发展与节能存在较大的矛盾,地方政府在节能降耗指标上相对消极。
(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将继续存在
2007年贸易顺差将会继续增加,但增幅会有所放慢。贸易顺差扩大将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二是促进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加大了货币调控政策的实施难度。三是引起我国产品出口的贸易摩擦加剧。
三、政策建议
2007年宏观调控政策要把握五方面的重点:一是要继续把抑制货币流动性过快增长和防止投资再次反弹作为2007年总量调控的重点。二是继续在税收、环保、节能等方面完善政策、强化政策执行力,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是完善财税政策,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要调整和完善教育、医疗、住房部门的公共政策,扩大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公共部门的投资。四是积极增加就业和扩大消费,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五是要下决心对房地产和外贸两大部门的发展政策进行较大的调整。要解决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尽快摆脱“两个过度依赖”,使经济增长转向“两个依靠”,即依靠国内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提高。为此,提出八项建议:
(一)采取双向货币收缩政策,坚决抑制货币流动性过快增长
一方面,要继续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增加定向票据发行等政策操作收缩货币供给量;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利率明显偏低的情况,继续提高利率水平,抑制货币需求。而且利率调整要体现两方面的政策意图:一是引导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对房地产这一存在明显的暴利部门要更大幅度地提高贷款利率,而且严格贷款条件;二是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推进利率化改革,在金融改革上应“重利率市场化而轻汇率市场化”。就汇率政策而言,要努力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鼓励人民币升值的政策不可取,要继续保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但可放宽浮动的限制、增加市场灵活性。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长的调控目标都应控制在13%左右,目前16%以上的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长明显偏高。
(二)继续把好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抑制投资过快增长
当前投资增长回落仅是初步的,调控的效果并不牢固, 2007年要继续把控制投资过快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要谨防出现二次宏观调控后投资再度反弹,即使2007年经济增长调整压力加大,也坚决不能放松对投资的控制,尤其不能松动对房地产及重化工业投资增长的适度抑制。继续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重点是控制新开工项目的增长及抑制房地产投资和消费的过快增长。2007年必须继续加强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只有房地产这一“热源”被真正抑制,其产业链上的其他行业投资以及整个投资才能保持合理增长。
(三)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对税率进行微调,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一是将前几年结转的增发国债规模改转为新农村专项国债,同时进一步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预算对农村的公共部门投资。二是加大城市医疗、教育、环境保护等公共部门投入,改革医疗体制,降低居民的公共支出负担。三是对税率进行微调。降低小型服务业的税率,增加垄断行业的税率或要求垄断行业按比例上缴利润,转为社会保障基金。
(四)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土地供给、环保以及节能标准等是“十一五”规划制定的“硬约束”指标,特别是当前对土地政策和环保政策,不能存在过多的弹性。要切实落实项目建设和运行的环保“一票否决制”;土地政策要在国家总规模硬约束的基础上鼓励地方政府搞好“存量土地调整”,最大化地节约土地,如通过放开城区旧城改造容积率限制适当压缩房地产用地,置换出急需的工业用地。另外,要适度放松对中西部地区发展劳动力密集产业的土地供给,促进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要继续强化环保的约束作用,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把强化各级政府责任作为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加大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调控力度,将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评估,使科学发展观在地方政府真正得以落实。
(五)积极增加就业和扩大消费
促进消费增长关键是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消费环境。收入增长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就业率的提高,因此要加大完善和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力度,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目标并重,形成广泛的增长分享机制。当前潜力最大的消费是服务业消费和汽车消费,要大力促进这两大消费的增长。改善服务业发展的软环境,促进服务业消费快速增长,特别是要打破服务业的行政和自然垄断,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步伐,增加竞争,提供更多的质高价廉的服务产品,释放大众的服务需求。要适度抑制住房消费,大力鼓励经济型汽车消费。另外,通过优化城市结构、降低城市建设成本,来增加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促进人口城市化进程,为扩大消费需求提供更广泛的基础。
(六)对房地产发展政策要做重大调整,放弃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提法
抑制投资过热关键在于抑制房地产的过度需求。要尽快改变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发展的过度刺激政策,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工业化完成之前)国家应对房地产发展采取中性甚至适度偏紧的政策。当前重点是抑制房地产的投机需求,保护合理的住房消费需求,同时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坚定地抑制房地产投资和房价的过快增长。在政策上既要继续紧缩对房地产的信贷投放,又要完善房地产税收政策。特别是要把完善房地产税收政策作为房地产政策调整的关键点,重点是征收保有环节的税收,即按年征收不动产税,并按人均面积予以减免,超过部分按统一税率征税。还可以考虑针对房地产商“屯房”行为,征收住房闲置税。
(七)采取逐步降低出口退税率及调整过度鼓励外资增长的政策,促进内外经济平衡
造成近几年我国出口超常高增长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汇率存在一定的低估,二是长期采取高的出口退税率政策,三是地方政府对引进外资采取了过度的刺激政策。汇率低估仅是原因之一,要想改变对出口增长的过强依赖没有必要调整汇率,而应调整另外两个政策,这有利于区域的协调发展。
(八)加快制造业的升级,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未来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其核心任务是建立国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重化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是要加快提高我国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是全面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成创新能力和在一些领域建立一定的原始创新能力或基础。就具体的产业来讲,主要是提高汽车、装备工业、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的集成创新能力,加快形成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是延长产业链,扩大投资和产业增长的就业带动作用的过程,因此,既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又能为消费增长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所)
(一)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良好态势,但增幅有所放慢,可能首次降至10%以下
导致GDP增长有所放慢的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政策面仍然保持偏紧态势,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看,2007年国家对投资和信贷过快增长的调控力度不会减轻,这会导致投资和信贷增长继续有所放慢。另一方面,受美国经济正步入周期性调整及我国一般贸易出口正出现趋势性放慢的影响,出口增长将可能有较大幅度的调整,预计出口增幅将首次降至20%以下。而支持2007年宏观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因素有:(1)内需增长仍然比较强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继续处于12—14%的平稳较快区间;尽管投资将继续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偏快的增长区间。(2)由于资金面仍然相当宽松(主要是资金过剩及利率仍处于偏低水平),使信贷和投资降温均有限。(3)房地产过热的持续将会导致投资增长的反弹冲动会很强。
(二)投资增长可能“先抑后扬”,预计增长22%左右
2007年投资增长将会出现以下三个趋势或特点:
1.投资增幅将会适度回落
主要是受两方面原因的影响:一是吸收第一次调控政策存在一定的“摇摆性”而使投资过热出现反复的教训,2007年对投资和信贷的调控目标和措施都会更加坚定,如继续坚定地抑制新开工项目的增长,坚定地严控“土地闸门”和“信贷闸门”,这会对地方政府过强的投资冲动形成较强的压力。二是今年二季度后新开工项目增长的放慢将会导致2007年上半年投资增幅继续回落。预计2007年全社会投资规模为13.5万亿元,同比增长22%。
2.季度投资增长将呈“先抑后扬”的走势
上半年投资增长继续放慢,主要是因为2006年增长率基数较高及政策效果显现的连续性。但下半年投资增速会快于上半年,这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2006年下半年投资增长基数较低,会导致投资增幅的上升。二是目前投资过热的重要源头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会导致投资增幅回落后的再次反弹。
3.住宅投资将会出现进一步的高涨
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在高利润的引诱下,社会资金追求房地产投资和消费的热情不减,许多企业和个人将盈余不断地投入到房地产。过剩资金包括海外(以华人圈和韩国居民)游资和国内游资主要是流入房地产市场,目前与房地产投资配套的资金超额率已经上升到40%,没有减弱的迹象,即资金面继续支持房地产的高投资。二是一些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是长期性政策,短期内仍难对住宅需求和供给的高增长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如90平方米占70%的政策在操作执行上滞后或有难度,需要一个过程,还有就是地方政府为了支持房地产的持续繁荣,都要采取各种变通的措施鼓励房地产发展,以抵挡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三是宏观调控对非房地产投资越有效(今年下半年实际效果比较明显),房地产便越有吸引力,因为许多行业投资受抑制时,新增资金会更加倾向于流入房地产市场。四是目前人们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普遍较强,会继续刺激房地产的投资和消费。
(三)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
预计2007年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一方面,受近几年收入快速增长等因素的支持,2007年消费增长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水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6%,2006年前三季度有所加快,达到10%;近几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实际收入均超过了5%。主要是因为新增就业规模的扩大及工资收入增幅的提高。这将有利于2007年消费的稳定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国家加大医疗体制改革,抑制教育乱收费等措施,将会一定程度降低城乡居民的消费负担,从而提高居民的购买力。但消费增长也存在不利因素,主要是:一是受出口增长可能显著放慢的影响,就业增长将会放慢,2007年当期居民收入增长将会减慢,这对农民的务工收入增长影响更大。二是投资增长和企业效益增长的回落也会减慢居民收入增幅。预计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1500亿元,增长13%左右。
(四)出口可能出现较明显的减速,预计首次回落到20%以内
初步估计,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可能会出现较明显的减速。首先,美国经济增长正在步入周期性调整,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慢,从而导致外需增长减弱。其次,我国出口政策的逐步调整(主要是出口退税率的逐步调整)将使我国贸易出口在结构逐步优化的基础上趋于放慢。三是今年以来出口增长已经存在内在的减速趋势,这一趋势将在2007年进一步强化,主要是机电或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已经处于下降通道之中。预计2007年出口总额将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达11470亿美元左右,增长18%左右,进口总额为9580亿美元左右,增长20%左右,贸易顺差为1890亿美元,比上年略有增加,但增幅明显回落。
(五)通货膨胀压力不大,预计CPI增长1.5%至2%
尽管2007年过剩产能释放力度会继续加大,但由于消费增长仍然处于较高水平,物价增长将会继续保持温和上涨。由于国际油价和重要进口原材料价格的走低,再加上国内燃料原材料行业产能的增加,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将再次走低。最近国内粮食及食品类价格增幅加快,这是粮食供求平衡、价格偏低基础上的一种合理上升,并不会造成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预计2007年CPI增幅会比2006年有所上升,增长1.5%至2%。需要强调的是,CPI增长在轻度的通货紧缩区间(-1%至1%)不会对经济稳定增长形成不良影响,相反,伴随着经济增长适度调整的轻度通货紧缩反而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市场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2007年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严重
在现阶段总供给增长快于总需求增长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并不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但会导致货币流动性过多,使信贷增长和投资增长的内在动力过强,从而导致投资过热持续。近几年的存贷差的大幅增加可以大致地反映流动性过剩的严重性。需要指出的是,流动性过多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社会游资增长过快,经济活动的投机性冲动强烈,这主要反映在当前居民对人民币升值、房地产、股票的投机的不断升温上。
2007年流动性过多问题仍比较突出:一是目前流动性过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经验表明:三次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增长区间,为信贷和投资继续大幅扩张提供了非常宽松的资金条件。三季度以来M2增幅与信贷增幅均有所下降,但M1和M0的增速继续加快表明,流动性过多问题仍很严重。二是投机性资金需求过快增长。当前利率水平仍然偏低,这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货币供应量仍会保持在高位增长。三是外汇储蓄的过快增长使货币流动性被动增加。这一趋势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上升及顺差扩大的趋势继续的作用下短期内将难以改变。
(二)投资增长面临再次高位反弹的压力较大
目前投资增长调整的基础还不稳固,有多方面因素可能导致2007年投资增长再次出现高位反弹。一是目前各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特别是利率水平的偏低和大量的游资存在,为投资增长提供极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二是受大量投机资金的驱动,住宅投资过热继续发展,很可能带动整体投资再次强劲反弹。三是地方政府投资意愿仍然很强,而“十七大”换届效应将为投资增长提供新的刺激。
(三)节能降耗面临诸多难题
2007年节能降耗指标完成将继续面临较大的困难:首先,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增加了节能降耗的难度。其次,包括房地产、钢铁、建材在内的高耗能产业投资和消费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必然限制了短期节能降耗的空间。三是地方执行力仍然不够。一方面是由于节能指标难以分解到各企业,造成执行上的困难;另一方面,地方加快产业发展与节能存在较大的矛盾,地方政府在节能降耗指标上相对消极。
(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将继续存在
2007年贸易顺差将会继续增加,但增幅会有所放慢。贸易顺差扩大将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二是促进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加大了货币调控政策的实施难度。三是引起我国产品出口的贸易摩擦加剧。
三、政策建议
2007年宏观调控政策要把握五方面的重点:一是要继续把抑制货币流动性过快增长和防止投资再次反弹作为2007年总量调控的重点。二是继续在税收、环保、节能等方面完善政策、强化政策执行力,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是完善财税政策,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要调整和完善教育、医疗、住房部门的公共政策,扩大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公共部门的投资。四是积极增加就业和扩大消费,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五是要下决心对房地产和外贸两大部门的发展政策进行较大的调整。要解决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尽快摆脱“两个过度依赖”,使经济增长转向“两个依靠”,即依靠国内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提高。为此,提出八项建议:
(一)采取双向货币收缩政策,坚决抑制货币流动性过快增长
一方面,要继续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增加定向票据发行等政策操作收缩货币供给量;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利率明显偏低的情况,继续提高利率水平,抑制货币需求。而且利率调整要体现两方面的政策意图:一是引导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对房地产这一存在明显的暴利部门要更大幅度地提高贷款利率,而且严格贷款条件;二是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推进利率化改革,在金融改革上应“重利率市场化而轻汇率市场化”。就汇率政策而言,要努力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鼓励人民币升值的政策不可取,要继续保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但可放宽浮动的限制、增加市场灵活性。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长的调控目标都应控制在13%左右,目前16%以上的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长明显偏高。
(二)继续把好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抑制投资过快增长
当前投资增长回落仅是初步的,调控的效果并不牢固, 2007年要继续把控制投资过快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要谨防出现二次宏观调控后投资再度反弹,即使2007年经济增长调整压力加大,也坚决不能放松对投资的控制,尤其不能松动对房地产及重化工业投资增长的适度抑制。继续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重点是控制新开工项目的增长及抑制房地产投资和消费的过快增长。2007年必须继续加强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只有房地产这一“热源”被真正抑制,其产业链上的其他行业投资以及整个投资才能保持合理增长。
(三)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对税率进行微调,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一是将前几年结转的增发国债规模改转为新农村专项国债,同时进一步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预算对农村的公共部门投资。二是加大城市医疗、教育、环境保护等公共部门投入,改革医疗体制,降低居民的公共支出负担。三是对税率进行微调。降低小型服务业的税率,增加垄断行业的税率或要求垄断行业按比例上缴利润,转为社会保障基金。
(四)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土地供给、环保以及节能标准等是“十一五”规划制定的“硬约束”指标,特别是当前对土地政策和环保政策,不能存在过多的弹性。要切实落实项目建设和运行的环保“一票否决制”;土地政策要在国家总规模硬约束的基础上鼓励地方政府搞好“存量土地调整”,最大化地节约土地,如通过放开城区旧城改造容积率限制适当压缩房地产用地,置换出急需的工业用地。另外,要适度放松对中西部地区发展劳动力密集产业的土地供给,促进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要继续强化环保的约束作用,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把强化各级政府责任作为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加大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调控力度,将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评估,使科学发展观在地方政府真正得以落实。
(五)积极增加就业和扩大消费
促进消费增长关键是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消费环境。收入增长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就业率的提高,因此要加大完善和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力度,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目标并重,形成广泛的增长分享机制。当前潜力最大的消费是服务业消费和汽车消费,要大力促进这两大消费的增长。改善服务业发展的软环境,促进服务业消费快速增长,特别是要打破服务业的行政和自然垄断,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步伐,增加竞争,提供更多的质高价廉的服务产品,释放大众的服务需求。要适度抑制住房消费,大力鼓励经济型汽车消费。另外,通过优化城市结构、降低城市建设成本,来增加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促进人口城市化进程,为扩大消费需求提供更广泛的基础。
(六)对房地产发展政策要做重大调整,放弃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提法
抑制投资过热关键在于抑制房地产的过度需求。要尽快改变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发展的过度刺激政策,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工业化完成之前)国家应对房地产发展采取中性甚至适度偏紧的政策。当前重点是抑制房地产的投机需求,保护合理的住房消费需求,同时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坚定地抑制房地产投资和房价的过快增长。在政策上既要继续紧缩对房地产的信贷投放,又要完善房地产税收政策。特别是要把完善房地产税收政策作为房地产政策调整的关键点,重点是征收保有环节的税收,即按年征收不动产税,并按人均面积予以减免,超过部分按统一税率征税。还可以考虑针对房地产商“屯房”行为,征收住房闲置税。
(七)采取逐步降低出口退税率及调整过度鼓励外资增长的政策,促进内外经济平衡
造成近几年我国出口超常高增长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汇率存在一定的低估,二是长期采取高的出口退税率政策,三是地方政府对引进外资采取了过度的刺激政策。汇率低估仅是原因之一,要想改变对出口增长的过强依赖没有必要调整汇率,而应调整另外两个政策,这有利于区域的协调发展。
(八)加快制造业的升级,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未来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其核心任务是建立国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重化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是要加快提高我国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是全面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成创新能力和在一些领域建立一定的原始创新能力或基础。就具体的产业来讲,主要是提高汽车、装备工业、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的集成创新能力,加快形成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是延长产业链,扩大投资和产业增长的就业带动作用的过程,因此,既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又能为消费增长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