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自主探寻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cat_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81-02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几千年的文明绝大部分依赖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得以传承。所以,语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国家民族维系本源的“主动脉”。 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发现,看似平静的语文课堂早已隐藏了无限危机。是否有这样的“一”种方法,可以应对其产生的“百”种问题呢?
  1语文课堂所呈现的“百”种问题
  1.1语文课堂内部问题呈现: 很多人说,语文课多上一节少上一节无所谓;又有人说,初一学生去做初三试卷,考试成绩照样比初三学生好;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更是令教师揪心,一张张漠然的脸看不出丝毫的生机和活力……诸如此类问题比比皆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一直在寻找一条合适的教学路径,期望学生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一段时间下来,却发现学生依旧不会做题,依旧答非所问,依旧没把课堂教学重点铭记于心?这样的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肯定是失败的。也就是教师花大量时间所安排的内容在学生眼里根本不是重点,彼此对内容的认知出现的偏差,导致了学生无法正确应对各类语文问题。
  1.2语文课堂外部问题呈现: 语文包含着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各项能力是教师必须考虑的范畴。语文除了其丰厚的人文性外,工具性的地位同样是别的学科无以替代的。而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对工具性的一种肯定和强化。可是我们来看看如今的现状:学生的字写得越来越“龙飞凤舞”,说的话越来越“颠三倒四”,听的让人越来越“云里雾里”。这样的现状根本是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和工具性的特性背道而驰。学生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根本没有大的提升,反而是呈现可怕的“退化”现象。
  语文课堂的种种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2语文课堂“百”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
  2.1语文课堂良性梯度的缺失。 所谓梯度,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能做到由易而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在设计和指导教学活动时,教师如果能树立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梯度意识,就可以使活动环节循序渐进、自然流畅,环环相扣,使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可目前大多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没有梯度的,最多是根据教材和教参被动接受梯度,所有学生“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合理的层次性梳理。另一方面,很多学校喜欢让有经验的老师执教毕业班,教师的断层教育使得语文教学内容没有统一的规划。很多学生在经受前两年的系统教学后突然间沿着陌生的思路被动接受知识,导致了他们对语文教学重点内容的自主判断偏离方向。
  2.2语文课堂内容把握的失衡。 我们很多老师有这样的感觉,一堂课,教什么,怎么教是最让人困惑的。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喜欢精讲细读,依据教学资料一一进行分解讲说,总想在最短的时间把最多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殊不知这样一来,学生眼里的语文课堂,已经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舞台上演出的内容异彩纷呈,学生已经丧失了分辨主次的能力。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真正的课堂应该体现“一课一得”或“一课几得”, 某些时候甚至可以“几课一得”,却万不可“一课多得”,使得课堂“浅尝辄止”,失去了丰厚知识的机会。
  2.3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笼统。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总会设计读一读、议一议、想一想、写一写这样的环节,似乎这是一种创新性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涵盖了很多学生应该具有的能力。可是,此种方式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到底学了些什么?看似样样具有的能力培养方式其结果如何呢?有多少学生真的会写了,会读了?有多少人能说了?这些语文教学方式对他们的竞争精神、独立思考有帮助吗?我们教师企图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自由权,让学生自己趟水摸石过河,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又往往因为缺乏教师的点拨与指导而陷入困惑。同时,又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只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无以深入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能力。
  2.4语文课堂情绪调动的艰难。 很多时候,教师花了很大精力,精心准备了一堂自认为比较不错的课,信心满满进入教室,却发现一堂课下来,又是教师一人所演的“独角戏”, 学生仅仅是被动的看客。学生的“不入戏”使得课堂内容呈现无以达到极致,而学生也在这样的过程中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一旦被遏制,教师进了门,学生却依旧被关在门外。
  那么,教师能否把教学内容的确定权适当地放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寻找课堂教学内容,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实现良性的梯度,改变语文课堂的诸多问题呢?
  3解决课堂问题的“一”种方法——自主探寻教学内容
  3.1宏观把握。 由于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它所涵盖的知识面远远超过其他学科,所以在内容和重点的把握上显得尤其困难。我们可以尝试着围绕以下几个视角进行构建:
  一是语文探究视角:通过自主寻找教学内容,旨在传播探究理念,营造探究氛围,培养探究精神,指导探究方法,形成探究能力。
  二是生活语文视角:“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努力开发语文学习资源,提高从不同途径、不同渠道获取语文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生活中的语文实践能力。增强语文的素养。
  三是人文语文视角:突出语文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实施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而感受语文魅力。
  3.2微观调控
  3.2.1课前
  (1)学生活动
  过程:
  ①课前自学:准备一本较厚笔记本,确定几个你认为可以自主完成的任务,同时确定几个你不懂的问题和你认为教师必须重点讲解的内容。
  ②重点内容确定:一是学生不懂的内容;二是學生认为特别重要的内容。   格式:
  目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而做的准备,一方面充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文本,挖掘文本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师全面了解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情况,为教师依据学情完善备课环节提供了有效线索。
  (2)教师活动
  过程:
  ①在新课前两天布置自学任务,提出要求。
  ②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有个大致的预设,根据预设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业问题预设提醒:尽量不偏离文本内容;尽量寻找出有价值的问题;尽量拓展自己的思维;尽量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可以围绕字词句理解、内容掌握、中心理解、对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建议,如听说读写重点的推荐、教学手段的建议等)
  ③收缴笔记本,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发现不足并记录问题。
  ④根据学生的自学反馈设计备课内容。课堂内容要简约,但要深化,把所选内容教深教好,使所教即为所得。
  ⑤确定采用何种方式或手段讲授教学内容。听、说、读等哪个为主?多媒体为手段,还是以板书为重点等。
  注意点:
  教师应对学生笔记中的问题有所取舍,在备课设计时尽量显现学生要求解决的重点问题。而一般一篇课文选择的重点不能超过5个。
  3.2.2课堂
  (1)教师活动
  过程:
  ①把自学作业中学生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学生。
  ②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内容,并显示提出该重点的学生名字,激起学生继续自主探究的兴趣。
  ③教师以某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讲解文本,关注学生课堂反应,围绕教学的内容与学生学习的需求而授课,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有机的连接。形式也可以是多样性的,比方演讲、辩论、讨论、演唱、朗诵等。
  ④解决了既定内容后,可以以当堂提问,同类型内容拓展延伸等各种形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注意點:
  在教学活动中,由于课堂的生成和学生固有水平以及班级整体氛围有很大关系,所以教师的设计一定要适合学生的现状,不能凌于学生的水平之上,也不能低于学生可掌控的范围。这一点在学生的自学作业中可略见一斑。同时,如果教师执教的班级不同,更可以尝试着用“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依据学情因材施教。
  (2)学生活动
  过程:
  ①和教师一起参与教学活动。
  ②对教师所教重点内容能举一反三,能顺利完成同类型内容的拓展题。
  ③归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并摘录新掌握的内容到笔记本上。
  ④自主提问自己认为还没掌握的重要的问题。
  ⑤当堂总结自己有进步的地方。比方读得比以前进步了一点,写的字又认真了点,对问题的反应快了点等。教师及时给予表扬。
  目的:
  这个设计其实是对学生整体内容的掌握做了一个铺设,让学生切身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他们对语文探究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每节课感受自己的进步也是激发他们兴趣的有效方法。
  3.2.3课后
  (1)学生活动
  过程:
  ①整理课堂内容登记在笔记本上,特别是“本课我新掌握的内容”特别要认真摘录。
  ②完成教师设计的关乎课堂重点内容的题目,巩固课堂内容。
  ③如果涉及关于“听、说、读”等内容,则和家长配合完成。
  ④一课结束写一篇简短的反思。就本课带来的种种影响和收获做一个总结。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也能就语文的人文精神的提升,工具性的掌握起到良好的效果。
  (2)教师活动
  过程:
  1、布置和课堂内容相关的题目巩固延伸。作业设计既要能拓展学生思维,又要能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基本每次作业要有一个培养的侧重点。
  2、反思本节课的得失,摘录重难点和忽视点。争取一课一反思。
  3、收缴学生的作业检查批改,结合课堂再反思,利用下节课弥补上节课的缺漏。
  注意点:
  教师对每节课的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对一个单元甚至一册课文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有一个统筹。课前、课堂以及课后要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在碰到不同题材,不同内容,不同内涵的文章时能有一个快速的对重点判断。
  4自主寻找教学内容实践中的“三”点反思
  鉴于语文课堂所呈现的诸多问题,我的实践始终围绕着解决问题而展开。整体感受三点:
  4.1这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实践,在一开始或许会显得较难进行,但三年下来,随着学生知识面的增加和素养的提升,便显得越来越轻松。我所要追求的“阶梯式”上升也得以实现。而对于学生来说,既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可以让他们有选择性的进行获取,最终达到能自主完成课文理解,重难点自主把握的目的,成为一个真正懂学习,能学习的学生。另外,通过学生所选择的多样性课堂形式,也利于他们加强听、说、读、写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这种自主寻找教学内容的方式,既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情况,也迎合了教师放弃教参,自我探究的理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如果我们把“学生”比喻为一个在“土地上种树的人”,那么“土地”就是“语文课堂教学”,“树”就是“教学内容”,“教师”则是“指导学生种树的人”。我们需要还学生一方能自由选择栽种的土地,我们的任务,只是帮助学生把所选择的“物种”培养地够茁壮,够繁茂,然后一起期待绿树成荫!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两个试验研究了植酸酶对菜籽粕和棉籽粕植酸磷利用率的影响。试验一、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酶解法在体外研究了植酸酶对菜籽粕、棉籽粕磷透析率的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80-02  1把自主学习品质作为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目标  1.1自主性学习品质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调动一切感官,想方设法去理解、去感悟。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它是一种习惯,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培养的、去完善的。  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要把它作为一个隐性的目标去关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懈
期刊
【摘要】目前,新课程的标准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挑战。在当今社会的改革发展中,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是教学中面临的紧迫任务。所以,我们的教学思路要创新,不仅要开阔小学生的视野,还要从创新教学上加以努力。教师教案要创新,课堂的教学要创新,积极营造学生学习语文的氛围。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探讨了在改革发展中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可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改革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创
【摘要】原生态,本意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或在自然状况下生存发展的事物。教育行业中的原生态,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发展状态,是自然的,真实的。何谓原生态课堂?其实很简单,就是每一位普通教师每天都在上的真实的课。  【关键词】原生态;课堂生成;错误;科学合理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
【摘要】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自我导向的学习。要在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必须明确对象,创设氛围,做足准备,并严格按一定的流程开展,最终使学生通过课堂的多次培养,达到能自我确定学习目标、自我选择学习方法、自我调控学习过程、自我反馈学习结果的目标。  【关键词】创新;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8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79-01  如今的语文课堂可谓精彩纷呈,“诗意语文”、“词块教学”、“对比阅读”……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各具特色,也令人眼花缭乱。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一句话“我们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即‘语文味’”,让我们猛然发现真正的语文课不是多姿多彩的课堂模式,而是充满“语文味”的本真课堂。  1本真课堂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79-02  随着2011版语文新课标修订稿的新鲜出炉。建三江管理局教育局、浓江农场学校教导处都组织我们每位一线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标,把握新动向。学习中我们侧重在教学理念、目标上结合本校实际的情况进行对照与思考,积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进行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期刊
【摘要】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目的,是给学生传输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从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故事化和生活化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三方面提出了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学生培养 【Abs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