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的出发点和归宿——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语文学科的性质明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纲还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该学科的目的和性质,强调了语文基础的重要性。而阅读对学好语文极为重要。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民间更流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民谚。从我国古代至近代许多大学问家重视阅读的宝贵经验证明:读书能积累知识,丰富人生,启迪智慧,提高习作能力,陶冶人的情操,开阔视野。可见,由古至今,读一直是最直接的学习方法。因此,阅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下面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转变观念,重视阅读
过去的应视教育,课堂上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实行满堂灌。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成了教鞭下的奴隶,根本谈不上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现代教育思想的主体教育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协调活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主导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因此,教师要改变观念,在语文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传授方法,指导阅读
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读,教师既要传播方法,又要指导阅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这就是说,教师要指导学生采取有效的方法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范读,指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整体读、分组读、引读、分角色读、有感情的朗读等形式,以读为主。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理解字词的意思,读后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指导学生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二读,品味文章意境;三读,细悟语言情感。让学生熟读,在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得法。如果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疑难,教师应当引导他们借助字、词典扫除障碍,查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背景。对重点词句,疑难问题主动把它圈批注写。学生在自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引导熟读。如:我在教学《丰碑》一课时,课堂教学采取了以读为主的形式。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理解字词意义。然后提出问题:课文是怎样描写长征途中的艰难环境的,是怎样描写军需处长和将军神态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感情地朗读,反复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领悟意境,理解了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形态,确实是一座晶莹的丰碑。放手让学生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练习阅读,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明确目标,把“讲”变为多读
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读感。”良好的语感,要靠平时多读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来实现。教师让学生读前,要给他们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按要求读,读才能学到知识,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中,要按照规律去让学生多读。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飞夺泸定桥》一课时,设计了三次读:⑴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主要写了什么?⑵读描写地势险要、环境恶劣和勇士英勇顽强形象的词和句子,汇报读。⑶指导欣赏读,选几处你最喜欢的段落,读读讲讲,说说为什么喜欢。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对比读、欣赏读,不断地指导学生读好停顿、重音、语气和情感。学生不受教师的牵引,而是依靠自己积极读,主动获得知识,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让学生多读,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巴金先生在谈到关于记忆时曾说过:“青少年把字刻在石头上,老年人把字刻在沙滩上。”青少年时代是记忆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记住的典范语汇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对一些优美的词、句、片段、诗句或抒情的文章,要求学生反复读,一直读到会背诵,体验出文章的美味,使学生充满感情。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还可以发挥想象力,增强鉴赏文章的能力。阅读面拓宽了,视野自然开阔,既积累了写作材料,又学会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同时也领悟了作文之道。正是在多读的基础上,才会有“下笔如有神”的结果。“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是无须怀疑的。
五、培养兴趣,养成习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多少科学家,他们取得伟大的成就都是与他们的兴趣有直接的关系。小学生直观思维特点强,以兴趣为主,有了兴趣,他们才愿意去做。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放手让学生读,就应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时,根据学生不同学段的知识特点,根据文章的体载,引导学生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使之终身受益。
语文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多读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555100贵州省石阡县青阳朝阳小学)
一、转变观念,重视阅读
过去的应视教育,课堂上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实行满堂灌。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成了教鞭下的奴隶,根本谈不上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现代教育思想的主体教育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协调活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主导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因此,教师要改变观念,在语文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传授方法,指导阅读
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读,教师既要传播方法,又要指导阅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这就是说,教师要指导学生采取有效的方法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范读,指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整体读、分组读、引读、分角色读、有感情的朗读等形式,以读为主。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理解字词的意思,读后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指导学生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二读,品味文章意境;三读,细悟语言情感。让学生熟读,在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得法。如果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疑难,教师应当引导他们借助字、词典扫除障碍,查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背景。对重点词句,疑难问题主动把它圈批注写。学生在自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引导熟读。如:我在教学《丰碑》一课时,课堂教学采取了以读为主的形式。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理解字词意义。然后提出问题:课文是怎样描写长征途中的艰难环境的,是怎样描写军需处长和将军神态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感情地朗读,反复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领悟意境,理解了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形态,确实是一座晶莹的丰碑。放手让学生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练习阅读,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明确目标,把“讲”变为多读
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读感。”良好的语感,要靠平时多读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来实现。教师让学生读前,要给他们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按要求读,读才能学到知识,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中,要按照规律去让学生多读。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飞夺泸定桥》一课时,设计了三次读:⑴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主要写了什么?⑵读描写地势险要、环境恶劣和勇士英勇顽强形象的词和句子,汇报读。⑶指导欣赏读,选几处你最喜欢的段落,读读讲讲,说说为什么喜欢。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对比读、欣赏读,不断地指导学生读好停顿、重音、语气和情感。学生不受教师的牵引,而是依靠自己积极读,主动获得知识,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让学生多读,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巴金先生在谈到关于记忆时曾说过:“青少年把字刻在石头上,老年人把字刻在沙滩上。”青少年时代是记忆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记住的典范语汇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对一些优美的词、句、片段、诗句或抒情的文章,要求学生反复读,一直读到会背诵,体验出文章的美味,使学生充满感情。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还可以发挥想象力,增强鉴赏文章的能力。阅读面拓宽了,视野自然开阔,既积累了写作材料,又学会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同时也领悟了作文之道。正是在多读的基础上,才会有“下笔如有神”的结果。“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是无须怀疑的。
五、培养兴趣,养成习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多少科学家,他们取得伟大的成就都是与他们的兴趣有直接的关系。小学生直观思维特点强,以兴趣为主,有了兴趣,他们才愿意去做。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放手让学生读,就应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时,根据学生不同学段的知识特点,根据文章的体载,引导学生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使之终身受益。
语文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多读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555100贵州省石阡县青阳朝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