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读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的出发点和归宿——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语文学科的性质明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纲还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该学科的目的和性质,强调了语文基础的重要性。而阅读对学好语文极为重要。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民间更流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民谚。从我国古代至近代许多大学问家重视阅读的宝贵经验证明:读书能积累知识,丰富人生,启迪智慧,提高习作能力,陶冶人的情操,开阔视野。可见,由古至今,读一直是最直接的学习方法。因此,阅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下面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转变观念,重视阅读
  
  过去的应视教育,课堂上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实行满堂灌。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成了教鞭下的奴隶,根本谈不上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现代教育思想的主体教育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协调活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主导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因此,教师要改变观念,在语文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传授方法,指导阅读
  
  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读,教师既要传播方法,又要指导阅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这就是说,教师要指导学生采取有效的方法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范读,指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整体读、分组读、引读、分角色读、有感情的朗读等形式,以读为主。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理解字词的意思,读后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指导学生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二读,品味文章意境;三读,细悟语言情感。让学生熟读,在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得法。如果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疑难,教师应当引导他们借助字、词典扫除障碍,查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背景。对重点词句,疑难问题主动把它圈批注写。学生在自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引导熟读。如:我在教学《丰碑》一课时,课堂教学采取了以读为主的形式。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理解字词意义。然后提出问题:课文是怎样描写长征途中的艰难环境的,是怎样描写军需处长和将军神态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感情地朗读,反复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领悟意境,理解了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形态,确实是一座晶莹的丰碑。放手让学生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练习阅读,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明确目标,把“讲”变为多读
  
  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读感。”良好的语感,要靠平时多读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来实现。教师让学生读前,要给他们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按要求读,读才能学到知识,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中,要按照规律去让学生多读。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飞夺泸定桥》一课时,设计了三次读:⑴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主要写了什么?⑵读描写地势险要、环境恶劣和勇士英勇顽强形象的词和句子,汇报读。⑶指导欣赏读,选几处你最喜欢的段落,读读讲讲,说说为什么喜欢。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对比读、欣赏读,不断地指导学生读好停顿、重音、语气和情感。学生不受教师的牵引,而是依靠自己积极读,主动获得知识,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让学生多读,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巴金先生在谈到关于记忆时曾说过:“青少年把字刻在石头上,老年人把字刻在沙滩上。”青少年时代是记忆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记住的典范语汇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对一些优美的词、句、片段、诗句或抒情的文章,要求学生反复读,一直读到会背诵,体验出文章的美味,使学生充满感情。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还可以发挥想象力,增强鉴赏文章的能力。阅读面拓宽了,视野自然开阔,既积累了写作材料,又学会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同时也领悟了作文之道。正是在多读的基础上,才会有“下笔如有神”的结果。“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是无须怀疑的。
  
  五、培养兴趣,养成习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多少科学家,他们取得伟大的成就都是与他们的兴趣有直接的关系。小学生直观思维特点强,以兴趣为主,有了兴趣,他们才愿意去做。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放手让学生读,就应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时,根据学生不同学段的知识特点,根据文章的体载,引导学生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使之终身受益。
  语文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多读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555100贵州省石阡县青阳朝阳小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发现当前高中学生写作或材料单一、内容空洞,或文章里充斥着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甚至是完全错误的论调,或语言平淡、表达呆板、口水话较多、没有内蕴。针对这一现状,拟通过研究性阅读的方式,拓宽学生视野,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增强文化底蕴,强化逻辑思辨能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全面提升写作层次。  所谓研究性阅读,是指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对象以文本阅读和协作
期刊
语文来自于生活,要让鲜活的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这是时代对当今语文教学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获得直接的生活体验,让语文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获得人文关怀,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一、语文教师要以“大语文”的课程理念武装自己,深挖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实施教学    我是这样教学《五柳先生传》一文的:这是一篇陶渊明先生的自传,文章通过朴素的语言表现了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朗读训练,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本训练,是眼、耳、脑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朗读训练势在必行。    一、把握分寸    1、范读入手,声情并茂  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造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
期刊
叶圣陶先生把阅读习惯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三大目标之一,予以重视。他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习惯,怎样培养这些习惯呢?    一、阅读教学中应重点培养的习惯    1、要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一篇课文,教师没有布置预习,学生就
期刊
【摘要】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词汇是英语学习的三要素之一,是遣词造句、表达思想的基础,是进行语言交流的前提。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就不可能学好英语,而这一点正是很多学生所不能掌握的。本文就怎样帮助学生记忆英语单词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英语 词汇 记忆 方法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人们对其学习越来越重视。而词汇的学习是英语的基础,如果说“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话
期刊
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和根本方法。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读的训练是一项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训练。读,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熟悉、理解、掌握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过程。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师在各个年级都应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逐步提高要求。”同时还明确指出:在一节课中,学生应有十五分钟以上的阅读时间。多读,可以使枯燥的文学演绎成活泼的景象,
期刊
【摘要】文言文是学生接触、了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语文教育传播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学习文言文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培育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步骤的:反复朗读,创造情境;重视鉴赏环节;探求文本的精神内核;延内知外,增加积累,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 情境 品味语言 古典文化    现行人教版教材以时间为序,
期刊
在新的《课程标准》使用4-5年之际,在各地面对使用新教材进行作文教学感到困惑之际,也是在当今中学生漠视祖国语言文化之际,湖北省教研室于2009年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在仙桃召开了“湖北省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讨会”。通过为期两天的课堂观摩与专家点评,一线教师的质疑和专家学者释疑,让我们进行的作文教学课题研究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作文教学改革要潮流与传统有效结合”。   在研讨与交流中,教师们发现当前写作
期刊
古人有“七分读三分诗”的说法,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原因就在于只有在朗诵中才能充分表现诗歌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学生才能辨别诗的语言,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所以,古诗词教学中必须重视反复朗读。就朗读的指导而言,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初步感受诗意的朗读  古诗的朗读必须注重节奏和音律,要做到抑扬顿挫,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如:《天净沙·秋思》的教学
期刊
新课程理念要求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重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审美教育和价值观的培养,打破传统的“唯理性教学模式”,使语文教育走出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泥沼,还语文教育以本来的面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  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个性品质以及心理认知方面的积累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有一个过程,即循序渐进,尊重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