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假象

来源 :中国当代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tao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命在特殊的情况下都本能地做假,孩子面对批评极容易表现出逆反的假象,教师如果弄假成真,就会逼迫孩子堕落。堕落的生命充满内心的冲突,既沉湎于恶习的安逸,又不甘心堕落,表现于外就是与教师无休无止的冲突。教师必须透过逆反的假象而洞察孩子的痛苦,孩子越是冲突得激烈,越是痛苦的一种发泄。教师必须扮演孩子的痛苦,安抚痛苦的生命,进而唤醒尊严。
  【关键词】 生命; 假象; 逆反
  
  虫子在遭遇危险时扮演死相,任其拨弄都没反应,死得很逼真。人是智慧生命,扮假象自然天下第一,连同类也常常被骗。假象有两类,一是自觉扮演的,旨在欺骗他人谋取私利;二是本能地做假,可能连自己也不清楚是在做假。自我在与环境发生激烈冲突时,也同时充满激烈的内心冲突,往往表现出的外相与内心情感恰恰相反,称为心灵的辩证法。激烈的内心表现出平静的假象,痛苦表现出喜悦的假象,憎恨表现出亲妮的爱抚,愤怒表现出格外的冷静,热爱表现出冷淡,等等。可是,这又不是虚伪,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反应规律,生命有拒绝赤裸裸的羞耻本能,许多情感特别是强烈的情感不能直露,而是本能地以相反的方式表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种体验,为某种事作好充分准备,原以为一定会按计划进行,结果准备的全用不上(或用不出),完全是另外一种格局,大出意外却又很符合生活逻辑。
  在教育中,孩子的表现也可能是假象,教师必须有洞察真相的本领,否则就犯大错,痛失教育的契机。一个孩子突然不上学,并宣称不读书了。这可是很规矩的孩子,怎么会突然采取这种过急的举措?一家人急得什么似的,母亲简直要给孩子下跪,哀求孩子上学。孩子很顽强,不仅不为所动,反而把一个个大人打败,证明应试教育如何害人,书如何读来没有意义。父母到学校找我讨教,向我说明孩子的情况。我也很惊异,可提出这样的办法,对孩子冷处理,不要去理睬他,因为他不仅不能给说服,反而希望与大人斗争。如果是蓄谋不读书,而且成绩很差,那就不一样了,他可是有高考希望的孩子。我反复告诫家长,不要焦急,更不要去说服孩子,让孩子冷静;孩子遇到一道高坎儿,越不过,变相地以此释放痛苦,他不可能不读书了。但是,家长并不听我的,回家又与孩子斗争,孩子更亢奋,理直气壮,个个败下阵来。家长又给我打电话求助。我告诉她,肯定孩子要回校,但必须把孩子冷在一边,不能再去打扰孩子。结果,只冷了孩子半天,孩子到街上转了一圈儿,回家淡淡地告诉家长,准备第二天上学。大概因为孩子在校做人和学习都失败,我又批评得很深刻,而家长一向溺爱孩子,孩子才做出这种假象。
  按逻辑,教师是孩子的导师,孩子理应接受教育,可逆反的孩子却普遍。逆反不仅是对批评的抵抗,也是生命本能的假象。如果教师认定孩子是真的逆反,不仅不给孩子创设回归正道的条件,反而逼迫孩子往逆反的歧路上走得更远,就犯了大错。为什么有的孩子在某些教师的手里逆反得非常刚烈,迅速堕落下去?不就因为教师弄假成真,不仅看不到孩子渴望进步的真相,反而把孩子逼向堕落却对自己的大错浑然不知。由于种种原因孩子跟不上学业,本应得到鼓励和帮助,又需要教师严格要求,可是教师却抛弃孩子。这种失败使孩子很痛苦,不能不采取违纪的方式来发泄失败和绝望的痛苦,可教师哪里知道?不仅不安抚和鼓励孩子,不用爱来唤醒尊严,反而雪上加霜,绝情地批斗孩子。孩子给刺激得无所顾忌,与教师大吵大闹。这时,孩子本是痛苦得不能自已,教师本应带着怜悯之痛来感染孩子,启蒙孩子发现自己的痛苦,唤醒恶习。可是教师错上加错,与孩子斗气,把嫌恶和憎恨拿来排斥孩子,逼迫孩子作出更可怕的逆反举措。如果堕落本有下滑的趋势,教师的绝情就加速这种下滑。如果孩子还不甘心彻底堕落,那么教师恶劣的态度就推动孩子堕落得肆无忌惮。
  堕落的生命充满激烈的内心冲突,一方面,沉湎于恶习贿赂的安逸里不能自拔,另一方面,与生俱来的尊严又不甘心堕落,不甘心学业无望又受人歧视,给人抛弃。任何冲突的痛苦都必须释放,逆反是本能的释放方式,特别是教师鲜明地表现出对孩子的嫌恶和抛弃后,逆反就成为必然。透视逆反的假象,教师就发现,孩子越是逆反得凶狠,越是与教师斗争得刚烈,内心越是痛苦。教师就从恶劣情绪中醒悟,自觉地清扫狭隘的偏见和可怕的嫌恶,培植怜悯的崇高情怀,从斗气中挣脱出来。如果孩子需要忤逆教师来发泄痛苦,仿佛找到痛苦的支撑点,那么谦卑地让孩子发泄吧!切忌火上浇油,刺激孩子堕落到狂乱的地步,逼迫孩子自残。纵然孩子非常堕落,教育已爱莫能助,教师也要坚信生命的尊严顽强地固守着,逆反是假象,深切的怜悯之痛是雪中送炭,总有不可抵御的感染力,尊严的觉醒还有可能。纵然所有人都抛弃孩子,孩子也抛弃自己,可是只要发现教师还满怀着怜悯之痛真切地关注自我,那是怎样感动孩子,奇迹仍有可能发生。
  孩子拿着逆反的矛刺过来,就谦卑地敞开胸怀接纳孩子吧!教师的智慧和崇高就彰显在这些地方。逆反的矛头扑空,却投进温暖的胸怀,这是驾驭和影响孩子最好的铺垫。教师拿得准,逆反是假象,堕落的痛苦是真相,爱的需要是久旱盼甘霖。事实上,不论怎样堕落的孩子毕竟很年轻,尊严都还活着,恶习的腐蚀毕竟有限,心地很单纯,播种虔诚的爱终会有一定收获。
  
其他文献
谈话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主要形式,也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主要方式。班主任这个角色,更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与学生充分交流,所以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也就更体现在与学生谈话的技巧上。由于诸多原因,我们很多班主任在找学生谈话时,要么准备不足,随意性较大,要么口若悬河,事无巨细,连学生都不知道老师到底要说什么。其实,如何去谈,采取怎样的方式才会事半功倍,这其中也是大有学问可做的。   1 谈话之前要备好“课”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和逻辑性很严密的学科,特别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教师应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 ;激趣  心理学家布鲁诺曾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缺乏直接兴趣
期刊
【摘要】本文就如何在初中阶段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一点我们的看法:一.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二.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三.重视生产生活实际;四重视思维能力培养.;五.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 创新; 兴趣; 探索; 思维能力  1 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打开创新之门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  要创新就是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创新就要给学
期刊
在我带的训练队中,很多队员都有肌肉酸痛、肌键疼痛的现象,这是由于在训练中训练强度过大,或是身体用力顺序不对等原因造成的。队员在训练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恢复,影响以后的训练量和训练水平,使得训练量提高不上去。下面我介绍在体训后的几种有效的恢复手段:  1 心理恢复手段  心理恢复主要是意念活动,通过一定的套语暗示以达到身体恢复的目的。常用的音乐放松意念,放松练习和呼吸调整等。  1.1音乐放松。 
期刊
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使学生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  毋庸置疑,在高考中考指挥棒还依然高高挥舞之下,从小学至高中的所有教育还都是以应试教育作为治校之本,把升学率作为生存之资。于是,“考考考成了学校的法宝,分分分成了学生的命根”。知识的
期刊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老师给学生讲一些常用的词汇、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而现在学生对这些已经不满足了。他们会问你科学里的东西用藏文怎么说,电脑里面的东西用藏文怎么说,你必须得学习研究,然后才能教给学生。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党和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保障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所有农牧区小学实行藏汉文同步教学,主要课程用藏语授课。中学阶段也同时实行用藏语和汉语授课,并坚持在内地西藏中学开设藏语文课。各级人民
期刊
如今,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不断地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这就需要大批高水平 的外语人才。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更意识到了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特别重要的 问题,合理的教学对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思维去掌握语言的本质, 从而增强语感。不善于运用思维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语法概念、理解教材内容、解答各种习题、达到运用英语进 行交际的目的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情况,对如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我以给小组巧妙打分的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并有效地解决了小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难题,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差异; 合作; 竞争; 激励  审视我们的教育,许多教师工作不可谓不兢兢业业、不努力,呕心沥血,绞尽脑汁,但最后成绩并不
期刊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为人们所认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其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活跃英语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
期刊
新课改理念认为,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以点燃的“火把”,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递,更要重视学生学会学习和获取新知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判断教学是否有效,就不仅要看学生记忆的多少和考分的高低,更要看今天的教学对学生终身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终身受用的知识,看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生成了怎样的思考能力、生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非智力人格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