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皆知,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重视对穷人和底层阶级人民的扶持和保护,这不仅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现,从现实角度而言,也是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是近几百年才开始出现的,早在我国古代,许多封建君主都构建了相应社会保障体系。总的来说,宋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而到了明代社会保障体系有不少突破和创新,甚至有些策略已经有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苗头。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比较动荡的时期,也是政治较为黑暗的时期,然而封建君主为了统治和发展,也逐渐考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三国两晋时期;社会保障;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阶级关系就是地主阶级与农民,而帝王是地主阶段的统治者,明智的君主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通常会通过对底层农民阶级,尤其是一些无土地、丧失土地的农民进行一些物质补偿和福利保障,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统治。例如,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方面做得极为完善的朝代宋代,该时期的君主在后期就将大批农民阶级变成了对抗外敌的力量。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时间较久是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呈现时代的特点。
1 三国两晋时期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原因
1.1 维护统治需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家分裂成多个政权,商品经济严重破坏,百姓流离失所,战争四起。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政权要想获得更多的统治权,让自己所统治的政权更加强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获取民心,得到百姓的支持。因此,维护统治也是统治者構建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目的。一方面,统治者希望自己统治的趋于百姓安宁,这样便能恢复生产,为政权战争争夺提供物质保障,因此当时候三国政权都采取了各自的措施,尽可能保障底层农民农耕的生产。例如,魏国统治者曹丕的父亲曹操,这名伟大的政治家率先提出了安抚人心,维护统治的策略。《抑兼并令》是曹操在建安六年颁布的一项政令,这上边明确地说了要打击豪强,保护百姓,并且公开抨击对手袁绍的统治,认为袁绍的统治忽略百姓的安宁,只有百姓安定,才能统治好一个国家。“欲望百姓亲附,岂可得邪! ”
从现在的话来说,曹操这一举动是施以仁政,但其实究根结底是为了安抚百姓,让百姓支持自己的政权。曹操和众多明智的封建统治者一样,明白封建政权的本质无非是土地与人口,一个支撑物质资料,一个支撑劳动力。而众多农民起义,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等,可以说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是由于缺少物质资料导致。因此,历代统治者从社会保障出发,保护农民土地,打击豪强,最终也是出于统治需要出发。
1.2 儒家以人为本思想盛行
三国两晋时期虽然战争连绵,社会民不聊生,但是各政权开创者几乎都施以仁政,这与儒家思想占正统地位密不可分。儒家思想推行仁政,儒家思想的核心便是“仁”,孟子早在自己的著作中阐述过自己的观点,即施仁政,甚至提出了民贵君轻。儒家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对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影响深远,虽然我国封建社会有不少昏庸之君,但是统治的主流观点都是崇尚仁政和以民为本。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统治者就已经开始试图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例如秦汉时期对自然灾害地区人民的拨款赈灾等,这些都是早期社会保障的体现,自然,三国两晋时期也不例外。
2三国两晋时期社会保障体系的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经济与社会背景的差异,因此这时候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呈现了与其他朝代与众不同的特点。例如,在经济上,三国两晋时期由于战争影响商品经济被严重破坏,这时期大量北方人口南迁,百姓流离失所严重,导致大量百姓没有土地耕作,沦为流民。另外,地方势力割据严重,地方豪强对百姓欺压严重,造成民不聊生。而此时的政权分裂,战争的需要导致各个政权都争相抢夺人才,招徕军队,以壮大自己的势力,夺取统一。
2.1保障体系与招徕将士紧密相连
由于三国两晋时期的特殊社会现象,政权争夺之间免不了战争,因此统治者的保障体系常与招徕将士紧密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功臣实行封爵。这一点尤其在孙吴政权中得以体现,这正是孙吴政权入主江东,目的是为了得到江东大族支持。史料记载,孙权对吕蒙等人赐予军爵和金钱,以招徕有功将士,辅佐政权。如权“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
二是对士兵尤其是家属的特别照顾。可以说三国两晋时期,对士兵家属的优待比起前朝是明显有突破的,政府为了鼓励男子参军,便以“功名”和“金钱”等诱导,这样的好处是一大批男子尤其是家中贫苦,走投无路的人都跃跃欲试。例如,吕蒙便是出身贫家的有名将士,其最初遭到家人的反对,吕蒙对家人说“参军富贵可敌”,这句话正是这种社会保障与军功相连的体现,这种体制给贫民子弟一条升官发财的道路,给参军将士提供了拼命杀敌的动力。
2.2政治性保障与社会性救助相结合
第二个特点就是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现了政治性保障和社会性救助相结合。政治性保障体现在对将士和功臣的政治奖励、封爵等,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招徕人才。而社会性救助又体现在其他几个方面,一是赈灾,二是“扶贫”。赈灾即在自然灾害之后,对当地民众予以粮食、财物、土地等的救济,防止大批流民流落街头,无法生存。“扶贫”是对地方豪强剥削贫民的做法进行打击,以帮助贫民获得土地,维持生存。
不过当时的社会性救济,也有一定的时代特点。例如孙吴政权采用三种救济合一的模式,即放贷性救济、减免救济和物质救济。孙吴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孙吴政权位于江东,该地正是容易引发水灾之地。史料记载“丹杨、句容及故鄣、宁国诸山崩,鸿水溢。诏原逋责,给贷种食”,正是放贷性救济的体现。放贷性救济即国家借粮食等物品给民众,但这并不是无偿的,而是一定时间后收取利息,再偿还给国家。减免救济是去减免赋税,减轻人民负担。而物质救济就是最平常的无偿提供物质救济。 2.3社会保障所面向的人群有限
三国两晋时期,由于当时生产力有限,加上战争动荡,政权也并不稳定,所以这个时期社会保障所面向的人群非常有限,并且呈现并不确定的特点。大多是某一时期的前期政权开创者予以建立,而后期君主很难再持续推行。并且由于地方政府的层层剥削,许多社会保障尤其是赈灾之类的钱财很难完全到达民众环节。
3三国两晋时期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意义与不足
3.1对部分地区的群众有一定的安抚作用
三国两晋时期社会保障所惠及之处,给这些群众带来了一些实际的好处,例如曹操帮助打击豪强,以保护民众,于是该地民众皆感激涕零。这些举措,对群众有一定的安抚作用,防止统治者与人民关系禁止,缓解了阶级矛盾。同时各个政权趁着社会保障策略获取民心,争取得到更多民众的支持。同时,部分民智的统治者,如曹操在河北施政时,打击豪强,把豪强隐匿的人口编造入册,这就给国家纳税、劳动力以及兵力等提供了支持。
3.2渗透了统治者以人为本的思想
社会保障体系的出发点虽然是为了维护统治,巩固政权,但处处渗透着统治者以人为本的思想。如对阵亡将士家属的抚恤、对灾民的救济、对老弱病残弱势人口的抚恤等,是政府人文思想在统治中的渗透,有利于社会和谐,为后世统治者施仁政提供了参考实践与表率。
3.3为政府招徕人才维护统治提供了帮助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吸引人才,一方面有利于招徕名士,吸引天下英才,进入统治体系,更好维护统治。另一方面,将士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刺激与拢落下,不用担心在家妻儿有后顾之忧,能更专注于英勇杀敌,为自己博取功名,也能更好地为朝廷做贡献。同时,三国两晋时期的統治者对臣子普遍礼贤下士,如孙吴统治者亲自参加吕蒙将军的葬礼,蜀国统治者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等,这些举措也有利于维护君臣关系,更好笼络人心。
3.4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
然而当时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很大的不足和弊端,一方面,由于当时候生产力发展仍比较低下,加之社会连年动乱,商品经济破坏严重,所以政府对民众的救济能起到的作用非常微小,大部分民众是处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整体民不聊生。另一方面,三国两晋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因此,社会保障体系也呈现非常不稳定的一面,可以说许多保障抚恤政策是暂时的政策,只为了更好维护统治。此外,以蜀国为例,当时蜀国是三国政权中最弱小的一个,政府自身收入薄弱,因此虽然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制定了一系列策略,但是在实施时由于财政不支持,所以很多时候只是表面政策,却无法落实到实处。与此同时,能受惠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民众非常少,加上地方政府的层层剥削,即便处在社会保障体系之下,最终能得到的真实物质和利益并不确定,因此社会保障体系只能在表明上起到微小的作用,更多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片面性。
结束语
三国两晋时期不仅是战争动荡的时期,也是一个民族融合、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时期是属于发展、向上的,在社会保障体系层面,三国两晋时期政权统治者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政权的影响力、壮大自己的势力,以维护统治,因此纷纷进行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其有了不少突破和创新,也呈现一定的时代特点,如政治性保障与社会性保障相结合,保障体系中渗透招徕将士、名臣的目的。这一系列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对部分地区的群众有一定的安抚作用,也呈现了统治者以人为本的思想,为统治提供帮助。然而,由于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该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呈现一定的弊端和不足,为后世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参考文献:
[1]王颖. 明清时期对孤老残疾的救济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6.
[2]马闻屿,吴涛.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发展演变[J].兰台世界,2016(02):129-130.
[3]王峰.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理念与实践路径[J].人才资源开发,2015(14):126-127.
[4]张弘,吕成震.略论秦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06):31-35+92.
[5]白云,刘芹.中国古代社会救助措施的历史作用与启示[J].管子学刊,2014(01):78-80+104.
[6]王君南.基于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纲[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5):57-62.
关键词:三国两晋时期;社会保障;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阶级关系就是地主阶级与农民,而帝王是地主阶段的统治者,明智的君主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通常会通过对底层农民阶级,尤其是一些无土地、丧失土地的农民进行一些物质补偿和福利保障,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统治。例如,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方面做得极为完善的朝代宋代,该时期的君主在后期就将大批农民阶级变成了对抗外敌的力量。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时间较久是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呈现时代的特点。
1 三国两晋时期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原因
1.1 维护统治需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家分裂成多个政权,商品经济严重破坏,百姓流离失所,战争四起。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政权要想获得更多的统治权,让自己所统治的政权更加强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获取民心,得到百姓的支持。因此,维护统治也是统治者構建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目的。一方面,统治者希望自己统治的趋于百姓安宁,这样便能恢复生产,为政权战争争夺提供物质保障,因此当时候三国政权都采取了各自的措施,尽可能保障底层农民农耕的生产。例如,魏国统治者曹丕的父亲曹操,这名伟大的政治家率先提出了安抚人心,维护统治的策略。《抑兼并令》是曹操在建安六年颁布的一项政令,这上边明确地说了要打击豪强,保护百姓,并且公开抨击对手袁绍的统治,认为袁绍的统治忽略百姓的安宁,只有百姓安定,才能统治好一个国家。“欲望百姓亲附,岂可得邪! ”
从现在的话来说,曹操这一举动是施以仁政,但其实究根结底是为了安抚百姓,让百姓支持自己的政权。曹操和众多明智的封建统治者一样,明白封建政权的本质无非是土地与人口,一个支撑物质资料,一个支撑劳动力。而众多农民起义,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等,可以说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是由于缺少物质资料导致。因此,历代统治者从社会保障出发,保护农民土地,打击豪强,最终也是出于统治需要出发。
1.2 儒家以人为本思想盛行
三国两晋时期虽然战争连绵,社会民不聊生,但是各政权开创者几乎都施以仁政,这与儒家思想占正统地位密不可分。儒家思想推行仁政,儒家思想的核心便是“仁”,孟子早在自己的著作中阐述过自己的观点,即施仁政,甚至提出了民贵君轻。儒家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对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影响深远,虽然我国封建社会有不少昏庸之君,但是统治的主流观点都是崇尚仁政和以民为本。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统治者就已经开始试图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例如秦汉时期对自然灾害地区人民的拨款赈灾等,这些都是早期社会保障的体现,自然,三国两晋时期也不例外。
2三国两晋时期社会保障体系的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经济与社会背景的差异,因此这时候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呈现了与其他朝代与众不同的特点。例如,在经济上,三国两晋时期由于战争影响商品经济被严重破坏,这时期大量北方人口南迁,百姓流离失所严重,导致大量百姓没有土地耕作,沦为流民。另外,地方势力割据严重,地方豪强对百姓欺压严重,造成民不聊生。而此时的政权分裂,战争的需要导致各个政权都争相抢夺人才,招徕军队,以壮大自己的势力,夺取统一。
2.1保障体系与招徕将士紧密相连
由于三国两晋时期的特殊社会现象,政权争夺之间免不了战争,因此统治者的保障体系常与招徕将士紧密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功臣实行封爵。这一点尤其在孙吴政权中得以体现,这正是孙吴政权入主江东,目的是为了得到江东大族支持。史料记载,孙权对吕蒙等人赐予军爵和金钱,以招徕有功将士,辅佐政权。如权“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
二是对士兵尤其是家属的特别照顾。可以说三国两晋时期,对士兵家属的优待比起前朝是明显有突破的,政府为了鼓励男子参军,便以“功名”和“金钱”等诱导,这样的好处是一大批男子尤其是家中贫苦,走投无路的人都跃跃欲试。例如,吕蒙便是出身贫家的有名将士,其最初遭到家人的反对,吕蒙对家人说“参军富贵可敌”,这句话正是这种社会保障与军功相连的体现,这种体制给贫民子弟一条升官发财的道路,给参军将士提供了拼命杀敌的动力。
2.2政治性保障与社会性救助相结合
第二个特点就是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现了政治性保障和社会性救助相结合。政治性保障体现在对将士和功臣的政治奖励、封爵等,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招徕人才。而社会性救助又体现在其他几个方面,一是赈灾,二是“扶贫”。赈灾即在自然灾害之后,对当地民众予以粮食、财物、土地等的救济,防止大批流民流落街头,无法生存。“扶贫”是对地方豪强剥削贫民的做法进行打击,以帮助贫民获得土地,维持生存。
不过当时的社会性救济,也有一定的时代特点。例如孙吴政权采用三种救济合一的模式,即放贷性救济、减免救济和物质救济。孙吴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孙吴政权位于江东,该地正是容易引发水灾之地。史料记载“丹杨、句容及故鄣、宁国诸山崩,鸿水溢。诏原逋责,给贷种食”,正是放贷性救济的体现。放贷性救济即国家借粮食等物品给民众,但这并不是无偿的,而是一定时间后收取利息,再偿还给国家。减免救济是去减免赋税,减轻人民负担。而物质救济就是最平常的无偿提供物质救济。 2.3社会保障所面向的人群有限
三国两晋时期,由于当时生产力有限,加上战争动荡,政权也并不稳定,所以这个时期社会保障所面向的人群非常有限,并且呈现并不确定的特点。大多是某一时期的前期政权开创者予以建立,而后期君主很难再持续推行。并且由于地方政府的层层剥削,许多社会保障尤其是赈灾之类的钱财很难完全到达民众环节。
3三国两晋时期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意义与不足
3.1对部分地区的群众有一定的安抚作用
三国两晋时期社会保障所惠及之处,给这些群众带来了一些实际的好处,例如曹操帮助打击豪强,以保护民众,于是该地民众皆感激涕零。这些举措,对群众有一定的安抚作用,防止统治者与人民关系禁止,缓解了阶级矛盾。同时各个政权趁着社会保障策略获取民心,争取得到更多民众的支持。同时,部分民智的统治者,如曹操在河北施政时,打击豪强,把豪强隐匿的人口编造入册,这就给国家纳税、劳动力以及兵力等提供了支持。
3.2渗透了统治者以人为本的思想
社会保障体系的出发点虽然是为了维护统治,巩固政权,但处处渗透着统治者以人为本的思想。如对阵亡将士家属的抚恤、对灾民的救济、对老弱病残弱势人口的抚恤等,是政府人文思想在统治中的渗透,有利于社会和谐,为后世统治者施仁政提供了参考实践与表率。
3.3为政府招徕人才维护统治提供了帮助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吸引人才,一方面有利于招徕名士,吸引天下英才,进入统治体系,更好维护统治。另一方面,将士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刺激与拢落下,不用担心在家妻儿有后顾之忧,能更专注于英勇杀敌,为自己博取功名,也能更好地为朝廷做贡献。同时,三国两晋时期的統治者对臣子普遍礼贤下士,如孙吴统治者亲自参加吕蒙将军的葬礼,蜀国统治者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等,这些举措也有利于维护君臣关系,更好笼络人心。
3.4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
然而当时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很大的不足和弊端,一方面,由于当时候生产力发展仍比较低下,加之社会连年动乱,商品经济破坏严重,所以政府对民众的救济能起到的作用非常微小,大部分民众是处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整体民不聊生。另一方面,三国两晋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因此,社会保障体系也呈现非常不稳定的一面,可以说许多保障抚恤政策是暂时的政策,只为了更好维护统治。此外,以蜀国为例,当时蜀国是三国政权中最弱小的一个,政府自身收入薄弱,因此虽然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制定了一系列策略,但是在实施时由于财政不支持,所以很多时候只是表面政策,却无法落实到实处。与此同时,能受惠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民众非常少,加上地方政府的层层剥削,即便处在社会保障体系之下,最终能得到的真实物质和利益并不确定,因此社会保障体系只能在表明上起到微小的作用,更多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片面性。
结束语
三国两晋时期不仅是战争动荡的时期,也是一个民族融合、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时期是属于发展、向上的,在社会保障体系层面,三国两晋时期政权统治者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政权的影响力、壮大自己的势力,以维护统治,因此纷纷进行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其有了不少突破和创新,也呈现一定的时代特点,如政治性保障与社会性保障相结合,保障体系中渗透招徕将士、名臣的目的。这一系列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对部分地区的群众有一定的安抚作用,也呈现了统治者以人为本的思想,为统治提供帮助。然而,由于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该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呈现一定的弊端和不足,为后世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参考文献:
[1]王颖. 明清时期对孤老残疾的救济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6.
[2]马闻屿,吴涛.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发展演变[J].兰台世界,2016(02):129-130.
[3]王峰.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理念与实践路径[J].人才资源开发,2015(14):126-127.
[4]张弘,吕成震.略论秦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06):31-35+92.
[5]白云,刘芹.中国古代社会救助措施的历史作用与启示[J].管子学刊,2014(01):78-80+104.
[6]王君南.基于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纲[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5):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