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暮鼓晨钟的光景,似乎已远离我们的生活。
教堂钟声也同样,它们更多地只在影视剧中鸣响。
不过,依旧定格在都市上空的尖顶,却凝固成了其所在地的怀旧音符。
浩瀚长空下,无论南国还是北地,曾经的都会繁华之心,教堂建筑至今仍似有似无、或浓或淡地矗立成风景。
它们,镌刻历史,同时也凝固艺术。
今天,我们仰视城市中的至高尖顶,未必关乎信仰,更多的是对曾经的历史凝眸,对既有建筑注目。
海味街上的纯正哥特风
石室,就是这样一座建筑。广州城西珠江畔一条咸鲜气息弥漫的海味街上,行至末处,不经意扭头,一定会看见一对锐利的尖顶直指苍穹。那一刻,似乎感觉灵魂顿时从世俗世界向苍穹飞升。
广州圣心大教堂,被广州人简单通俗地称为“石室”。说起“石室”,老广州几乎无人不知。这座建造于1863年-1888年,跨越近25个年头的建筑,是中国近代最典型,施工建造最精细的法国哥特式天主教堂之一,也是全世界四座全石哥特式教堂之一。
真正走近它时,很多人会发现,它与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几近神似。这座中国现存最大的花岗石哥特式建筑,在建筑史上素来有“远东巴黎圣母院”之誉。由此可以想见其建筑艺术是何等出类拔萃,哪怕是像我这样的“老”广州,任何时候任何心境行经“石室”,一定会在街口驻足凝望,更何况那些慕名而来的观光者,总要走近端详,甚至走进内里探视究竟。
的确,石室教堂正是有这种外部视觉上的震慑感,哪怕它的周遭尽是世俗琐屑,仍能超乎意外地以另一种姿态矗立。近代西方教会建筑的共同特点是都喜欢突出建筑外部的体量和造型,建在城市里要像鹤立鸡群,建在乡村则要取山丘高地。仅从建筑艺术看,石室的高大雄伟和立体雕塑感造型,足以让它吸引公众眼球。
石室教堂几乎具有哥特式教堂的所有构图元素,既有早期建筑风格的彩色玫瑰窗,透视门等,又具有中晚期建筑风格的双钟楼尖塔等,而尖顶拱券、飞扶壁、石束柱等构件运用得心应手,构图完美,比例准确,完完全全在岭南大地上展现了一座非常纯正的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
观赏石室教堂,可以巴黎圣母院为参照,它正立面的典型构图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宙,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石室教堂保留了巴黎圣母院正立面中部的设计手法,侧立面也保持了哥特建筑的纯粹风格,有规律地排列着飞扶壁和斜撑,连续的尖拱和小尖亭及小尖塔,高大而瘦长的尖拱券窗,很好地体现了哥特式教堂的艺术魅力,这一建筑造型效果与巴黎圣母院相比也毫不逊色。
比之巴黎圣母院,石室教堂更具魅力的是其正面一对高耸的八角锥体尖顶空心石塔,用石块砌成,尖塔越往上越陡峭最后像锥尖一样刺向苍穹,从地面至塔尖高达58.5米,从下到上,给人以向天空无限延伸的感觉,显示出整个建筑巍峨奇幻的气质。这是石室哥特式建筑造型艺术魅力的充分展现。而巴黎圣母院只有高耸的矩形钟楼,没有尖塔造型,属早期哥特式建筑风格。
彩色玻璃窗是石室教堂重要的看点。哥特建筑因为能在单薄的墙体上开大窗,让光线透进建筑而为教堂广泛采用。石室教堂正立面和东,西两侧立面都有一个直径约6米的圆形玫瑰窗。圆形玫瑰窗花心为一小十字,共有放射花瓣24瓣,花瓣之间顶尖上有12个小圆,圆之间又有12个小十字,组成一朵玫瑰图案。当时的彩色玻璃花窗全部从法国运来。彩色玻璃通过阳光的透射和折射,使室内光线变幻无穷,在教堂内营造出亮丽,欢愉的氛围。
这么一座纯正风格的哥特式教堂,亦一样体现着中西文化碰撞的融合。很多观者未必会注意到,石室教堂的正立面是正朝南面对珠江,而哥特式教堂的正立面总是朝西,这可以理解成是教堂建筑顺应中国整个城市建筑秩序做出的一种妥协,是顺从中国传统和习俗的一种改动。此外,教堂两侧的排水兽头,也由西式的怪兽改成了中国传统的石狮形状。
大隐于古都的盛大华美
中国近代建筑,虽然浸润在西风东渐的大时代中,但与本土融合,形成中西合璧的建筑新风,深刻烙印上彼时的地域特征,却总是不乏例证。建筑风格上与南国石室南北呼应的,是北京的西什库大教堂。尽管在立面设计和建筑规模上,西什库大教堂略逊石室,但以其在中国罕见的纯正哥特式风格,足以使之与远在南国的石室教堂遥相对阵。
现实中的西什库大教堂,似乎没有盛名与光环。找到它着实要费些周折,虽然地图上有它的标识。询问路人,知道它,并知道它确切位置者,实在不多。以至于我抵达的时候,夜色已深。在央求之下,看守为我推开大院的铁栅——西什库大教堂,那绝美的,凌厉的轮廓和卓异绚烂的外立面,竟能穿刺夜幕的浓重浮现眼前!更见脱俗的高贵与神秘。遗憾的同时,我决计次日专程造访,这样难掩的华美与盛大,断然是不能失之交臂的。
的确,这么一座教堂,若投身在首都之外任意一个中国城市,都定当位列景观三甲位置。偏偏,它却身在古迹灿若繁星的皇城古都,难怪它独自静默,只等那些专程寻美而来的欣赏者悉心阅读。
教堂方位承袭中式建筑的坐北朝南,夹在黄城根北街和西什库大街中间,大院面南的通路,与教堂南边的地安门大街形成丁字路。从地安门大街拐入这条几百米通路上,朴素得近乎平凡的院门完全遮掩着整座教堂。进门,仍然是狭长通道,两侧树影婆娑,掩映其间的是教堂的主体建筑。中式院落中曲径通幽的意象,仿佛隐约在这座西式教堂的外围。
及至行近,夺目的哥特式教堂建筑,才赫然眼前。主礼堂为三层建筑,顶端共由11座高耸挺秀的尖塔构成,平面呈“十”字形。建筑正面有三个尖顶拱券形入口,入口拱门之间雕刻有圣若望和圣保禄等四圣像。正门中央主跨上一扇饱满瑰丽的盛大玫瑰花窗,而整体建筑四周则有大小不一80面柳叶窗、玫瑰花窗。环绕教堂一周,同样可以看到外屋顶两侧强劲的扶壁,正是这些扶壁,不仅解决了哥特式建筑在结构上的问题,更使建筑整体呈现出哥特式建筑特有的灵巧骨感。凡此种种,西什库与石室极为相似。
而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建筑材质。不同于石室通体使用花岗岩,西什库大教堂采用青石墙基,墙身全用城砖砌成(与齐名的上海徐家汇天主堂相同)。西什库大教堂外立面上更显著的特征是,正面门窗均用汉白玉石刻装饰,这种灰墙白色花饰的装饰手法,与远在新西兰南岛上的基督城大教堂相仿,使西什库大教堂愈发地通体洁白,圣洁肃穆,难怪浓重的夜色都难掩其卓越华光。
除了飞扶壁,斜撑的飞虹由小尖庭和小尖塔构成,屋顶的雨水可以沿飞虹流下,经由龙首排水口流出。看到这些细节设计,不免要想到石室。同样的中式变奏,在皇城地界,普通的兽头变成了龙首。而事实上,西什库大教堂呈现出更大的变奏,是环绕其周遭的中式台基和汉白玉中式栏杆。台基之上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琉璃瓦覆盖的中式黄亭。亭中各立乾隆手书御碑一统,亭内四方则是四尊中式石狮。
同样是纯正哥特式交混着中式元素,西什库大教堂因生在京城,其另类的中西“混搭”风格背后,藏着多舛历史的更迭故事。据载,因法国耶稣会在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康熙帝于1693年在皇城南海附近赐地,建立名为“救世堂”的天主堂,这便是西什库大教堂的前身,是中国第一座皇家承认的天主教堂。1703年,扩建成大堂,御赐“万有真源”等匾额三方。如今见到的教堂门上“敕建”字样以及院中碑刻,足以证明其“皇家教堂”的非凡身份。1886年,因中南海扩建而拆除,后清政府拨银于西安门内西什库易地而建,1900年,教堂整修时又加高一层,遂为今貌。
此后,教堂在战火中屡遭破坏,时间的冲刷又使它不得不一再修复,曾经光辉的塔楼日渐斑驳沧桑。
读身世与经历,再读眼前这座大隐于皇城古都的别样建筑,更能体会那乍看别扭的中西混搭,更能领会“建筑折射并凝固着历史与地缘关系”的规律。
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顶部最高处有36米的西什库大教堂,曾经是北京城最高的单体建筑。1949年前,这里曾是中国天主教的总堂所在地。而今,它仍是北京最大,最古老、最绚丽的教堂。
仪式渐淡的今天,不妨挑个晴朗日子,无论南北,都去看看我们周遭这些静默在繁华都市中的华美建筑。或许,能在异乎寻常的尖顶仰望中,感受那些远离我们生活的某些历史记忆。
教堂钟声也同样,它们更多地只在影视剧中鸣响。
不过,依旧定格在都市上空的尖顶,却凝固成了其所在地的怀旧音符。
浩瀚长空下,无论南国还是北地,曾经的都会繁华之心,教堂建筑至今仍似有似无、或浓或淡地矗立成风景。
它们,镌刻历史,同时也凝固艺术。
今天,我们仰视城市中的至高尖顶,未必关乎信仰,更多的是对曾经的历史凝眸,对既有建筑注目。
海味街上的纯正哥特风
石室,就是这样一座建筑。广州城西珠江畔一条咸鲜气息弥漫的海味街上,行至末处,不经意扭头,一定会看见一对锐利的尖顶直指苍穹。那一刻,似乎感觉灵魂顿时从世俗世界向苍穹飞升。
广州圣心大教堂,被广州人简单通俗地称为“石室”。说起“石室”,老广州几乎无人不知。这座建造于1863年-1888年,跨越近25个年头的建筑,是中国近代最典型,施工建造最精细的法国哥特式天主教堂之一,也是全世界四座全石哥特式教堂之一。
真正走近它时,很多人会发现,它与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几近神似。这座中国现存最大的花岗石哥特式建筑,在建筑史上素来有“远东巴黎圣母院”之誉。由此可以想见其建筑艺术是何等出类拔萃,哪怕是像我这样的“老”广州,任何时候任何心境行经“石室”,一定会在街口驻足凝望,更何况那些慕名而来的观光者,总要走近端详,甚至走进内里探视究竟。
的确,石室教堂正是有这种外部视觉上的震慑感,哪怕它的周遭尽是世俗琐屑,仍能超乎意外地以另一种姿态矗立。近代西方教会建筑的共同特点是都喜欢突出建筑外部的体量和造型,建在城市里要像鹤立鸡群,建在乡村则要取山丘高地。仅从建筑艺术看,石室的高大雄伟和立体雕塑感造型,足以让它吸引公众眼球。
石室教堂几乎具有哥特式教堂的所有构图元素,既有早期建筑风格的彩色玫瑰窗,透视门等,又具有中晚期建筑风格的双钟楼尖塔等,而尖顶拱券、飞扶壁、石束柱等构件运用得心应手,构图完美,比例准确,完完全全在岭南大地上展现了一座非常纯正的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
观赏石室教堂,可以巴黎圣母院为参照,它正立面的典型构图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宙,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石室教堂保留了巴黎圣母院正立面中部的设计手法,侧立面也保持了哥特建筑的纯粹风格,有规律地排列着飞扶壁和斜撑,连续的尖拱和小尖亭及小尖塔,高大而瘦长的尖拱券窗,很好地体现了哥特式教堂的艺术魅力,这一建筑造型效果与巴黎圣母院相比也毫不逊色。
比之巴黎圣母院,石室教堂更具魅力的是其正面一对高耸的八角锥体尖顶空心石塔,用石块砌成,尖塔越往上越陡峭最后像锥尖一样刺向苍穹,从地面至塔尖高达58.5米,从下到上,给人以向天空无限延伸的感觉,显示出整个建筑巍峨奇幻的气质。这是石室哥特式建筑造型艺术魅力的充分展现。而巴黎圣母院只有高耸的矩形钟楼,没有尖塔造型,属早期哥特式建筑风格。
彩色玻璃窗是石室教堂重要的看点。哥特建筑因为能在单薄的墙体上开大窗,让光线透进建筑而为教堂广泛采用。石室教堂正立面和东,西两侧立面都有一个直径约6米的圆形玫瑰窗。圆形玫瑰窗花心为一小十字,共有放射花瓣24瓣,花瓣之间顶尖上有12个小圆,圆之间又有12个小十字,组成一朵玫瑰图案。当时的彩色玻璃花窗全部从法国运来。彩色玻璃通过阳光的透射和折射,使室内光线变幻无穷,在教堂内营造出亮丽,欢愉的氛围。
这么一座纯正风格的哥特式教堂,亦一样体现着中西文化碰撞的融合。很多观者未必会注意到,石室教堂的正立面是正朝南面对珠江,而哥特式教堂的正立面总是朝西,这可以理解成是教堂建筑顺应中国整个城市建筑秩序做出的一种妥协,是顺从中国传统和习俗的一种改动。此外,教堂两侧的排水兽头,也由西式的怪兽改成了中国传统的石狮形状。
大隐于古都的盛大华美
中国近代建筑,虽然浸润在西风东渐的大时代中,但与本土融合,形成中西合璧的建筑新风,深刻烙印上彼时的地域特征,却总是不乏例证。建筑风格上与南国石室南北呼应的,是北京的西什库大教堂。尽管在立面设计和建筑规模上,西什库大教堂略逊石室,但以其在中国罕见的纯正哥特式风格,足以使之与远在南国的石室教堂遥相对阵。
现实中的西什库大教堂,似乎没有盛名与光环。找到它着实要费些周折,虽然地图上有它的标识。询问路人,知道它,并知道它确切位置者,实在不多。以至于我抵达的时候,夜色已深。在央求之下,看守为我推开大院的铁栅——西什库大教堂,那绝美的,凌厉的轮廓和卓异绚烂的外立面,竟能穿刺夜幕的浓重浮现眼前!更见脱俗的高贵与神秘。遗憾的同时,我决计次日专程造访,这样难掩的华美与盛大,断然是不能失之交臂的。
的确,这么一座教堂,若投身在首都之外任意一个中国城市,都定当位列景观三甲位置。偏偏,它却身在古迹灿若繁星的皇城古都,难怪它独自静默,只等那些专程寻美而来的欣赏者悉心阅读。
教堂方位承袭中式建筑的坐北朝南,夹在黄城根北街和西什库大街中间,大院面南的通路,与教堂南边的地安门大街形成丁字路。从地安门大街拐入这条几百米通路上,朴素得近乎平凡的院门完全遮掩着整座教堂。进门,仍然是狭长通道,两侧树影婆娑,掩映其间的是教堂的主体建筑。中式院落中曲径通幽的意象,仿佛隐约在这座西式教堂的外围。
及至行近,夺目的哥特式教堂建筑,才赫然眼前。主礼堂为三层建筑,顶端共由11座高耸挺秀的尖塔构成,平面呈“十”字形。建筑正面有三个尖顶拱券形入口,入口拱门之间雕刻有圣若望和圣保禄等四圣像。正门中央主跨上一扇饱满瑰丽的盛大玫瑰花窗,而整体建筑四周则有大小不一80面柳叶窗、玫瑰花窗。环绕教堂一周,同样可以看到外屋顶两侧强劲的扶壁,正是这些扶壁,不仅解决了哥特式建筑在结构上的问题,更使建筑整体呈现出哥特式建筑特有的灵巧骨感。凡此种种,西什库与石室极为相似。
而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建筑材质。不同于石室通体使用花岗岩,西什库大教堂采用青石墙基,墙身全用城砖砌成(与齐名的上海徐家汇天主堂相同)。西什库大教堂外立面上更显著的特征是,正面门窗均用汉白玉石刻装饰,这种灰墙白色花饰的装饰手法,与远在新西兰南岛上的基督城大教堂相仿,使西什库大教堂愈发地通体洁白,圣洁肃穆,难怪浓重的夜色都难掩其卓越华光。
除了飞扶壁,斜撑的飞虹由小尖庭和小尖塔构成,屋顶的雨水可以沿飞虹流下,经由龙首排水口流出。看到这些细节设计,不免要想到石室。同样的中式变奏,在皇城地界,普通的兽头变成了龙首。而事实上,西什库大教堂呈现出更大的变奏,是环绕其周遭的中式台基和汉白玉中式栏杆。台基之上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琉璃瓦覆盖的中式黄亭。亭中各立乾隆手书御碑一统,亭内四方则是四尊中式石狮。
同样是纯正哥特式交混着中式元素,西什库大教堂因生在京城,其另类的中西“混搭”风格背后,藏着多舛历史的更迭故事。据载,因法国耶稣会在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康熙帝于1693年在皇城南海附近赐地,建立名为“救世堂”的天主堂,这便是西什库大教堂的前身,是中国第一座皇家承认的天主教堂。1703年,扩建成大堂,御赐“万有真源”等匾额三方。如今见到的教堂门上“敕建”字样以及院中碑刻,足以证明其“皇家教堂”的非凡身份。1886年,因中南海扩建而拆除,后清政府拨银于西安门内西什库易地而建,1900年,教堂整修时又加高一层,遂为今貌。
此后,教堂在战火中屡遭破坏,时间的冲刷又使它不得不一再修复,曾经光辉的塔楼日渐斑驳沧桑。
读身世与经历,再读眼前这座大隐于皇城古都的别样建筑,更能体会那乍看别扭的中西混搭,更能领会“建筑折射并凝固着历史与地缘关系”的规律。
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顶部最高处有36米的西什库大教堂,曾经是北京城最高的单体建筑。1949年前,这里曾是中国天主教的总堂所在地。而今,它仍是北京最大,最古老、最绚丽的教堂。
仪式渐淡的今天,不妨挑个晴朗日子,无论南北,都去看看我们周遭这些静默在繁华都市中的华美建筑。或许,能在异乎寻常的尖顶仰望中,感受那些远离我们生活的某些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