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作出有“特色”的作文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wan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改革之风已经吹遍了神州大地,各地的课堂中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了新面貌。但我发现,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特别是作文课堂上还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同学一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有的同学等老师一出题目就赶紧鄱出“优秀作文宝典”“考场作文大全”来“临时抱佛脚”;还有的同学竭力要求自己做到“文笔优美”,以致把作文的主题抛之脑后……这样,就使作文成为我们同学的一种极重的心理负担,越怕越不会写,越不会写越怕,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其实,作文并不是像这些同学所想的那么令人畏惧,令人高不可攀,只要你端正態度,用心去写,肯定是能写好的。我在教学之余总结了有关写作的小窍门,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冰,就如同我们同学之间平时交谈一样,它是人与人之间见闻、感受、思想情感的冰。与平时交谈不同的是,前者是使用书面语言,后者是口语,虽然各有特点,但从本质上说都是“交流”。因此,我们在战略上不必兴师动众地对待作文,不必把它看成是如此艰巨地一项任务,更不必端起架势来“作文”。我们要把它当成是一次次的心灵交流,这样,就容易消除畏惧之心。
  
  二、“我口表我心,我心抒我情”
  
  这是作文的“根基”,有了这个“根”,作文就会有材料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是一本活生生的书。”新课程中要求作文必须要体现作者的真情实感,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因此,学写作文的首要环节就是:学会表达自己,要知道,喜怒哀乐、柴米油盐都可以写进作文,而不必强求立意的宏大高远,能做到内容具体、文通字顺,能逐步提高就是进步。
  
  三、“放飞想象,张扬个性”
  
  或许你活泼开朗,作文就多几分轻松和快乐;或许你内向沉静,作文就多一点深沉和含蓄;或许你幽默风趣,作文就多几分俏皮和洒脱;或许你抑郁忧伤,作文就添些许动人的感伤……
  你还可以放飞你的想象,让它在思想的天空驰骋,总之,你尽可以大胆地写出自己,张扬自己,在新世纪的阳光淋浴下,把一个活泼、全新的自我展示给同学、老师与父母亲人看吧!
  
  四、“培养读书兴趣,勤写生活日记”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自经历,所以只能从古今中外的已知中间接获得经验。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对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能力,陶冶我们的情操有着极大的作用。
  提高作文能力的途径很多很多,我想,对于每个同学来说,又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持之以恒地锻炼,那么,成功一定属于你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三河市昝辛屯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资源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短小精悍,在阅读教学中占据了绝对的教学优势,深得一线教师的喜爱。但微课使用有着自己的原则和规律,阅读教学中对于微课的使用需要在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落实、适切性时机的把握、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历练等方面给予充分地关注,最终借助微课为高效课堂助力。  [关键词]微课;高效课堂;合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
[摘 要] 为解决错综复杂的幼小衔接问题,各主要利益相关者都应建立基于儿童健全成长取  向的幼小衔接教育观。本研究利用来自武汉市17所幼儿园和13所小学由家长、教师、管理者填写的2296份调查问卷数据,对当前主要利益相关者在这一幼小衔接教育观上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儿童生态发展因素上,家园之间和家校之间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家长认识偏  低;在儿童学习品质因素上,小学家长是幼小
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笔者认为,对地理概念要重在理解,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不应死记硬背。本人采用了下列做法。    一、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
2008年5月12-13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无锡市人民政府与华东师范大学在无锡共同举办了“2008儿童教育与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这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两会”精神,继2005年主办“儿童发展国际论坛”以来第二次举办的以“儿童发展”为主题的公益性学术论坛。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俞贵麟。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杨
读书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从学生的角度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是学生读懂的,反复读而习句读识精义,绝非老师代替所能完成。从教师的角度讲,“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是教师把好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反复实践、运用中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举一反三,徙此于彼,能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并受用终生。此所谓授之“渔”而非授之“鱼”。  课前五步自读法强调教师讲授之前学生必须完成五遍自
[摘 要]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概念时应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等策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数学概念。  [关键词]数形结合;建构;数学概念;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3-0030-01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指将“数”与“形”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
[摘 要] 观察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幼儿学习发展和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幼儿园教师的观察普遍面临价值取向缺失,目标框架模糊,观察情境缺失,观察方法失当,结果阐释不足与运用缺位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理论素养不足。“观察渗透理论”深刻阐述了理论在观察前、观察中和观察后的作用。幼儿园教师的观察也应体现理论先行、理论伴随和理论解释的特点,将理论渗透在观察准备、
《新课程标准》确定了“人文教育”的目标,它倡导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成长起来。即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以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兴未艾。公开课、创优课、示范课没有了多媒体似乎就不成课。对教师们的要求中也有一条,就是“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们学电脑,用电脑备课、上课蔚然成风。一些教师们甚至热衷到了所有的课都想用上多媒体的程度。在这一番“热”中,我觉得有必要对多媒体教学的优劣,作一些冷静的思考。  诚然,在语文课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确实有很多优点,具体表现为:能激
目前,幼儿科学教育领域中存在学科和生活化两种取向。在教育实践中,生活取向的科学教育往往因为内容选择与教学实施的广泛有余、深入不足,致使幼儿无法从繁杂的外部世界中建构一些科学概念,而仅停留在对现象的认识上。以“做中学”为代表的学科取向的科学教育弥补了这一不足,它一方面强调立足于幼儿的原有概念,设计一系列的活动,促进幼儿的概念转变,另一方面强调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幼儿在观察、猜测、实验、交流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