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于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注重人性化教学,实施因材施教”“引入现代化教学,实现教学延伸”“立足生活化教学,树立音乐自信”三个方面出发,对如何构建多元音乐课堂,发挥美育思维,完善新时代教学思维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美育;初中音乐;教学探究;多元课堂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142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不断深化,美育的相关思维不断深化,想要全方面发挥学生素养需要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以多元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在以往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音乐课堂素养渗透较少,或是单纯播放音乐,或是缺席音乐课程,这些都是十分错误的。随着教学深化,音乐美育思维在实践教学过程之中举足轻重。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能够从多元角度进行深化,通过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深化学生基础素养,挖掘不同学情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喜爱程度。除此之外,想要充分发挥美育思维,则要适度进行教学延伸,通过现代化的教辅设备实现课堂有效提升,正助力音乐课堂走向实际生活,实现素质教育的深度传递。
一、注重人性化教学,实施因材施教
每一位学生因成长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于音乐课堂的理解能力也有所差异,想要全面深化人性化课堂,需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详细了解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班级学生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从而充分发挥学生长处,弥补学生不足。以《友谊地久天长》一课程教学为例,在教学之前,任课教师可以将学优生与学困生划分为两队,针对不同学生进行课堂安排,例如对于学困生,任课教师要播放相关歌曲,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涵、正确掌握节奏,特别是弱起小节。通过任课教师的指导,学困生能够逐渐揣摩出歌曲之中不同差别,体会其中蕴藏的深厚友谊。而对于学优生而言,任课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更多类似的歌曲,例如《送别》。引导学生通过两首歌曲对比,引导学生感知中外送别歌曲的相通之处。在这一过程之中,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们相互分享经验,这对于提升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具有重要帮助。
二、引入现代化教学,实现教学延伸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诸多现代化的教辅设备越来越多运用到实际课堂之中,例如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教学重难点充分与教学课件有机结合在一起,针对于美育思维进行相关的拓展、深化,在实现针对知识点减负,让学生轻松掌握音乐重难点,实现全方位的感知音乐课堂的独特魅力。以《中华民任共和国国歌》一课程教学为例,任课教师在课前制作完善的教学课件,任课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相关的音乐,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之中的斗志昂扬,此时,任课教师再运用多媒体再拓展相关知识,以此强化学生认知。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音乐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学底蕴,体会中华民族一路发展而来的艰辛,充分培养起浓厚的民族共荣感。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充分发挥了音乐教学的价值与意义,让学生能够在乐曲之中深度思考,培养情怀。
三、立足生活化教学,树立音乐自信
音樂的诞生源自于生活,是劳动人民在实际生活之中加以改变创造,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因此想要深化美育思维,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喜爱程度需要任课教师指导学生这正走入生活,树立学生音乐自信,提升学生的理解程度。以《船工号子》一课程教学为例,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欣赏、聆听、模唱《船工号子》,感受劳动人民的劳动场景,体会歌曲在劳动中的作用。此时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生活之中给家人唱一唱《船工号子》,作为一首极具年代感歌曲,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其都有深刻的感想,学生可以与父母,长辈共同歌唱。爷爷还会给学生讲述歌曲故事,原来生活很苦在打夯、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的工程号子;在装卸、挑担、推车等劳动中使用的搬运号子;在打麦、舂米、车水等劳动中使用的农事号子;在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中使用的船渔号子,这正是“号子”的由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民歌中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能够分辨各段不同的船工号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把握音乐课堂的重难点,结合多元化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之中实现深度学习。只有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真正感知音乐课堂的独特魅力才能充分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感知音律之美。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将持续关注“在美育思维下初中音乐教学方向探究”这一重要课题,以期真正提升学生素养,深化学生音乐水平。
参考文献
[1]吴琼茜. 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之微探[J]. 新课程(上), 2013, 000(010):150-150.
[2]潘玉辉.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探析[J]. 戏剧之家, 2014(07):132-132.
关键词:美育;初中音乐;教学探究;多元课堂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142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不断深化,美育的相关思维不断深化,想要全方面发挥学生素养需要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以多元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在以往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音乐课堂素养渗透较少,或是单纯播放音乐,或是缺席音乐课程,这些都是十分错误的。随着教学深化,音乐美育思维在实践教学过程之中举足轻重。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能够从多元角度进行深化,通过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深化学生基础素养,挖掘不同学情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喜爱程度。除此之外,想要充分发挥美育思维,则要适度进行教学延伸,通过现代化的教辅设备实现课堂有效提升,正助力音乐课堂走向实际生活,实现素质教育的深度传递。
一、注重人性化教学,实施因材施教
每一位学生因成长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于音乐课堂的理解能力也有所差异,想要全面深化人性化课堂,需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详细了解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班级学生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从而充分发挥学生长处,弥补学生不足。以《友谊地久天长》一课程教学为例,在教学之前,任课教师可以将学优生与学困生划分为两队,针对不同学生进行课堂安排,例如对于学困生,任课教师要播放相关歌曲,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涵、正确掌握节奏,特别是弱起小节。通过任课教师的指导,学困生能够逐渐揣摩出歌曲之中不同差别,体会其中蕴藏的深厚友谊。而对于学优生而言,任课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更多类似的歌曲,例如《送别》。引导学生通过两首歌曲对比,引导学生感知中外送别歌曲的相通之处。在这一过程之中,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们相互分享经验,这对于提升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具有重要帮助。
二、引入现代化教学,实现教学延伸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诸多现代化的教辅设备越来越多运用到实际课堂之中,例如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教学重难点充分与教学课件有机结合在一起,针对于美育思维进行相关的拓展、深化,在实现针对知识点减负,让学生轻松掌握音乐重难点,实现全方位的感知音乐课堂的独特魅力。以《中华民任共和国国歌》一课程教学为例,任课教师在课前制作完善的教学课件,任课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相关的音乐,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之中的斗志昂扬,此时,任课教师再运用多媒体再拓展相关知识,以此强化学生认知。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音乐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学底蕴,体会中华民族一路发展而来的艰辛,充分培养起浓厚的民族共荣感。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充分发挥了音乐教学的价值与意义,让学生能够在乐曲之中深度思考,培养情怀。
三、立足生活化教学,树立音乐自信
音樂的诞生源自于生活,是劳动人民在实际生活之中加以改变创造,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因此想要深化美育思维,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喜爱程度需要任课教师指导学生这正走入生活,树立学生音乐自信,提升学生的理解程度。以《船工号子》一课程教学为例,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欣赏、聆听、模唱《船工号子》,感受劳动人民的劳动场景,体会歌曲在劳动中的作用。此时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生活之中给家人唱一唱《船工号子》,作为一首极具年代感歌曲,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其都有深刻的感想,学生可以与父母,长辈共同歌唱。爷爷还会给学生讲述歌曲故事,原来生活很苦在打夯、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的工程号子;在装卸、挑担、推车等劳动中使用的搬运号子;在打麦、舂米、车水等劳动中使用的农事号子;在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中使用的船渔号子,这正是“号子”的由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民歌中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能够分辨各段不同的船工号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把握音乐课堂的重难点,结合多元化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之中实现深度学习。只有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真正感知音乐课堂的独特魅力才能充分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感知音律之美。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将持续关注“在美育思维下初中音乐教学方向探究”这一重要课题,以期真正提升学生素养,深化学生音乐水平。
参考文献
[1]吴琼茜. 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之微探[J]. 新课程(上), 2013, 000(010):150-150.
[2]潘玉辉.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探析[J]. 戏剧之家, 2014(07):1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