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在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接收的8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可取的较好的效果,且可减少低血糖现象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那格列奈;2型糖尿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加,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生率。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为了解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在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对接收的88例老年2型糖尿病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治疗,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88例自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55-78岁,平均64.5岁;病程1-18年,平均8.3年;对照组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2.9岁;病程2-19年,平均病程9.1年;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即给予患者口服那格列奈治疗,起始量为一次120mg,一天三次,餐前10min内服用;然后以患者血糖情况为依据合理的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最大剂量不超过180mg,一天三次;同时给予患者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起始量为0.2U/kg·d,于早餐前行皮下注射治疗,然后以患者血糖水平为依据在2-3d适当增加或减少2U进行调整。
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即利用诺和灵30 R笔式液进行治疗,在早餐前及晚餐前30min进行皮下注射治疗,起始剂量为0.4U/kg·d,以患者血糖水平为依据在2-3d适当增加或减少2U进行调整。两组患者均以8周为一個疗程。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低血糖:治疗期间患者出现饥饿感、心慌、手抖、乏力、出汗等症状,血糖测定结果不超过3.5mmol/L[1]。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为(11.4±2.1)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13.8±3.9)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10.6±1.4)%,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为(6.3±1.1)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8.9±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8±1.5)%,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为(11.1±1.9)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13.7±3.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10.8±1.2)%,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为(6.6±1.2)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8.7±1.9)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0±1.0)%,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44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低血糖事件,占6.8%,对照组44例患者中11例患者出现低血糖事件,占2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该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并且逐渐趋向年轻化。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得到了一定的延长,老年人口数量也逐渐增加,从而老年糖尿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据统计,2型糖尿病约占据了糖尿病患者的95%左右[2]。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及病程的延长,患者发生机体障碍及认知功能异常的几率也逐渐增加。加之,多数老年患者还合并有其他疾病,从而更易对患者的生活治疗造成影响。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上通常将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作为治疗该病的常用方式,其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治疗期间极易导致患者发生低血糖事件。此外,采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及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其他疾病所服用的药物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造成影响;贝特类及ACE抑制剂等药物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胰岛素作用,但也极易引发低血糖现象。因此,临床上仍需探讨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甘精胰岛素属于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其不仅可在人体内形成六聚体,而且还可分解为单聚体黄色二聚体,有利于被人体吸收,从而可发挥良好的控制血糖的作用。那格列奈则为D-苯丙氨酸衍生物的一种,其具有起效快、作用短暂等特点。将其和甘精胰岛素联合使用可发挥良好的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可取的较好的效果,且可减少低血糖现象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丽萍.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J].药物与人,2014,27(4):98-99.
[2]魏云英,李艳玲,田红英,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4,36(10):1571-1572.
【摘要】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在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接收的8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可取的较好的效果,且可减少低血糖现象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那格列奈;2型糖尿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加,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生率。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为了解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在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对接收的88例老年2型糖尿病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治疗,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88例自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55-78岁,平均64.5岁;病程1-18年,平均8.3年;对照组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2.9岁;病程2-19年,平均病程9.1年;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即给予患者口服那格列奈治疗,起始量为一次120mg,一天三次,餐前10min内服用;然后以患者血糖情况为依据合理的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最大剂量不超过180mg,一天三次;同时给予患者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起始量为0.2U/kg·d,于早餐前行皮下注射治疗,然后以患者血糖水平为依据在2-3d适当增加或减少2U进行调整。
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即利用诺和灵30 R笔式液进行治疗,在早餐前及晚餐前30min进行皮下注射治疗,起始剂量为0.4U/kg·d,以患者血糖水平为依据在2-3d适当增加或减少2U进行调整。两组患者均以8周为一個疗程。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低血糖:治疗期间患者出现饥饿感、心慌、手抖、乏力、出汗等症状,血糖测定结果不超过3.5mmol/L[1]。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为(11.4±2.1)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13.8±3.9)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10.6±1.4)%,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为(6.3±1.1)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8.9±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8±1.5)%,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为(11.1±1.9)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13.7±3.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10.8±1.2)%,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为(6.6±1.2)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8.7±1.9)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0±1.0)%,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44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低血糖事件,占6.8%,对照组44例患者中11例患者出现低血糖事件,占2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该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并且逐渐趋向年轻化。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得到了一定的延长,老年人口数量也逐渐增加,从而老年糖尿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据统计,2型糖尿病约占据了糖尿病患者的95%左右[2]。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及病程的延长,患者发生机体障碍及认知功能异常的几率也逐渐增加。加之,多数老年患者还合并有其他疾病,从而更易对患者的生活治疗造成影响。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上通常将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作为治疗该病的常用方式,其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治疗期间极易导致患者发生低血糖事件。此外,采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及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其他疾病所服用的药物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造成影响;贝特类及ACE抑制剂等药物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胰岛素作用,但也极易引发低血糖现象。因此,临床上仍需探讨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甘精胰岛素属于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其不仅可在人体内形成六聚体,而且还可分解为单聚体黄色二聚体,有利于被人体吸收,从而可发挥良好的控制血糖的作用。那格列奈则为D-苯丙氨酸衍生物的一种,其具有起效快、作用短暂等特点。将其和甘精胰岛素联合使用可发挥良好的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可取的较好的效果,且可减少低血糖现象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丽萍.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J].药物与人,2014,27(4):98-99.
[2]魏云英,李艳玲,田红英,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4,36(10):1571-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