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网络模式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的探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所具有的广泛性、复杂性等特点出发,结合社会支持网络模式的构建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为农村留守儿童构建一个安全、有效、协调的社会支持网络,具体从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模式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模式两个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社会支持网络模式
  一、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贵州毕节频发农村留守儿童事故,引起社会各界舆论及关注。2012年,贵州毕节5名儿童雨夜垃圾箱碧玉取暖一氧化碳中毒身亡;2013年,贵州毕节5名儿童放学路上被工程车撞死;2014年,贵州毕节12名女童被老师强暴;2015年6月,贵州毕节七星关区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服毒死亡;2015年7月4日,贵州毕节市纳雍县15岁留守学生遭围殴丧命;2015年8月4日,贵州毕节市纳雍县勺窝乡,两名留守儿童在家中被人杀害;2016年1月,贵州毕节市纳雍县3名留守儿童失踪......这一系列悲剧引发了人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高度关注,也将贵州毕节推到了风口浪尖。很遗憾,这类问题在我国其他省市也时有发生,更加需要一系列措施及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应该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亲情关怀与精神抚慰的缺位。农村留守儿童所面对的状况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甚至是几年与父母亲相见一次。在生活中,受到父母的关怀大多是物质上的满足,缺乏父母亲的关心与爱护。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环境与一般儿童不一样,当他们在人生重要阶段没有父母的陪伴,受挫时也没有父母的关怀,这些有可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人格及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2.监护人监管能力有限及监管不当。由于留守儿童常年跟随自己的亲人生活,父母不在左右,隔代教育、寄养教育和单亲教育等原因,所以在生活及学习上较一般家庭稍有欠缺。笔者在貴州省纳雍县实习期间,接触到的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都跟随自己的爷爷奶奶生活,他们大多都没上过学,所以在学习上不能给孩子太多的指导。而在生活方面,由于年龄较大,并无经济来源,在生活起居上也只能够维持温饱。
  3.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恶劣。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另一个是留守儿童的朋辈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大多生活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也不是很优越,与城市孩子相比,他们很难获取外界信息,对外面的世界也不是很了解。另外,由于自然环境因素限制,加上当地教育水平的欠缺,他们在个人卫生及生活习惯上可能稍有欠缺。笔者在纳雍县珙桐社区实习期间发现,当地大多孩子对于个人卫生的保持并不在意,他们所喝的水也是未经过烧开的自来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留守儿童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模式的构建
  (一)留守儿童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模式
  正式社会支持是指来自正式组织的各种支持供给者的集合,它具有经常性特征,往往有政策或法律依据,表现的是一种个人与社会组织的联系。
  1.政府、学校、共青团等正式社会支持。首先要明确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各种需求的满足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也在这方面负有相当大的责任。有学者称,中国的留守儿童可以说是“制度性的孤儿”。当前政府对这些儿童的支持大多还停留在物质层面,带有形式主义色彩,也是一些地方政府政绩的一部分。在针对留守儿童问题方面的法律、政策、制度等不甚完善,使得留守儿童的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另外,农村大多基础设施不完善,虽然近些年政府一直在努力完善基础设施,但是在这方面仍有欠缺。政府必须将政策倾向于农村留守儿童,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学校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儿童的影响很大,也是社会支持网络的一部分。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农村大学生回乡支持农村教育,改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共青团在这方面应该担当组织志愿服务到农村中去,引导志愿者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志愿服务。
  2.农村社区、企业、非政府组织形成的正式社会支持。农村社区作为留守儿童生活居住的物质载体,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的人类聚居的家园。在很大程度上,它有着其他社区所不具备的各类优点,当某一家出现暂时性的困难还不至于达到受伤害的程度时,农村社区就能够发挥其独有的作用,整个社区内的居民可以互相帮助,暂度难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社区内,可以发挥其作用,在社区内建立各种互助组织,完善社区监管体系。同时,政府也要起主导作用,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事业,提高农村社区福利水平。企业对社会弱势群体应该肩负起应有的道义责任,在慈善事业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人企业都应该加入这个浪潮。企业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成立慈善基金会,通过筹款、捐物、助学等形式献爱心,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
  3.专业的社会工作支持。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的服务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遵循专业的价值准则,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帮助那些正处在困难中的人群解决困难,满足其需求。
  (二)留守儿童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模式
  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是指来自家庭、亲属、朋友、邻居等提供的表达性支持。主要包括心理支持、情感支持、自尊支持和认可等,它更多的表现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1.家庭及父母亲情的支持。家庭是“人性的养习所”,留守儿童所处的家庭虽然存在父母与亲子隔离的问题,但家庭所具备的一些优势仍然不能忽视。随着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在外务工的农民工也不应忽视对孩子的精神陪伴,借助现代工具,父母可以与留守儿童经常交流谈心,了解孩子的忧愁烦恼,并能够及时给予指导。另外,在外的父母还要随时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及儿童的老师沟通,了解儿童近期状况及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做到掌握孩子的近况,以便能够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强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所发挥出来的作用。
  2.农村社区邻居之间互助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处于父母一方或父母双方缺位的状态,留守儿童在一定程度得不到及时的照顾。但我国农村社区又存在着“差序格局”的状态,所以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仍然摆脱不了以家庭为单位联系在一起的关系网,农村人看重“乡缘”情结,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也已是一种传统与美德。留守儿童若得不到父母及监护人很好的照顾时,这时候邻居可以出于道义责任,在物质层面或者精神层面对留守儿童伸出援助之手,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乡邻的温暖与爱,并且使得留守儿童暂时度过难关。
  3.农村留守儿童朋辈群体的支持。有研究表明,当农村留守儿童处于父母之爱严重缺位的情况下,来自同龄朋辈群体的友情支持是对这一缺憾最好的弥补。儿童阶段正对很多事物存在新鲜感和趣味感,由此因为趣缘儿童会结识一帮与自己年龄相仿、兴趣相投的朋友,在这个圈子里,他们会得到之前所不能感受到的满足感。但是,事物总有两面性,朋辈群体也有其缺陷的一面。一旦留守儿童接触到不良的朋辈群体,便会适得其反,不但没有得到友情的支持,反而会因此让心智未成熟的儿童沾染一些不良的习性,严重的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危及社会安全。所以,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老师以及相关部门要及时监控儿童的不良行为,必要时进行干预,引导儿童结识积极性朋辈群体,促成朋辈群体发挥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1]东波.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模式探微[J].学术交流,2009,5.
  [2]唐美靜.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探究[J].社会工作,2014,1.
  [3]李敏,陈道发.社会支持理论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6,20.
  [4]赵声馗,范晓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治理模式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
  [5]卢利亚.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模式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
其他文献
赵御众,字宽夫,号惕翁,滦州(今河北滦县)人,明末诸生,生卒年月不详。顺治十七年,随孙奇逢进学。赵御众一生境遇颇为凄苦,因明末战乱,不得已避居河南密县。后与张沐、汤斌、耿介、耿极、马尔楹、钱佳选等人于河南密县超化村讲学。时至马时芳立超化十子祠,赵御众,位列其一。赵御众一生著述颇多,曾编辑孙奇逢遗书为《传信录》二十五卷,及孙奇逢粹语为《夏峰答问》五卷,后将其平生所见编辑为《弗措录》,又著《困亨录》、
期刊
【摘要】:目前中国正处在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的高峰期,劳动就业人口总量在最近两三年将会达到峰值。就业压力则可能使就业结构矛盾更加突出。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是面对压力的同时,也存在新的机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1.高等教育机构应该调整教育模式以适应当今就业形势的变化  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经常发生着变化,而为之服务的教育模式的转变常常滞后,其结果是使得
期刊
【摘要】:草书是中国书法字体的一种,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草书字体既有严格的内在规定性又有恣意挥洒的自由成分。约定俗成在草书体的形成阶段起到重要作用,发展到后来,因为草书家的参与,书法艺术在东汉走向自觉,以书家为代表的草书传统就此形成。草书的源流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关键词】:草书;源流;发展  一、草书的形成和发展  草書,分为章草和今草。章草,是篆书演进到隶书阶段相应派生出来的
期刊
【摘要】:以往学术界对爱国实业家的研究,大多离不开张謇、侯德榜、卢作孚等先辈,事实上国难当头之际,表现出非凡爱国行为和经商智慧的民族企业家不胜枚举。抗战时期,被称为“猪鬃大王”的古耕虞,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稳定重庆市面和人心;牺牲自身利益,接受国民政府统购统销政策;并以一己之力,为中国换回大量外汇,支援长期抗战。当我们大加赞许古耕虞现代化经商之道的同时,更应当崇敬其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所展现的民族大
期刊
【摘要】:质量已经成为 21 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关注的核心理念之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文章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现状。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于 20 世纪最后几年走上发展的快车道,经历着自诞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期刊
大学受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正发生着重要的变革。未来大学怎样发展?未来大学有什么功能?这受到中外学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中外学者对未来大学发展趋势的概述,分析城市型大学的功能和社会需求的匹配,并做出可行性分析,认为城市型大学有益于改善生产、生活方式,构建地区性社会秩序。  一、城市型大学是未来大学的发展趋势之一  (一)未来大学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知识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
期刊
【摘要】:唐太宗是历史上比较开明的皇帝之一,他实行的开明政策为后代人所重视,他实行的开明政策对促进唐朝文化的繁荣,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缓和了少数民族的矛盾实现了民族的大一统思想及其民族观,促进了唐的繁荣与昌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加强了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同时促进了个民族之间共同进步,唐太宗的民族政策为后事处理民族关系留下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唐太宗;民族政策;繁荣;祖国统一  一 唐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意识是在客观和主观上相统一的基础上,追求和谐意识、伦理意识、自然意识、仿生意识、生态意识等,它们相互制约又共同发展。谈起中国传统造物意识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从建筑景观环境入手,王澍的设计当仁不让的成为最为成功的优秀案例。  【关键词】:传统造物意识;建筑;建筑材料  《考工记》揭示了造物的基本原则:“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同时《老子》
期刊
【摘要】:语言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学习外国语言,必须要了解其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表达会显示出文化间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着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大学英语教学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实现跨文化的交流。然而,外国文学著作是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外国文学的介绍,通过文学著作了解其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以提升学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国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对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紧扣时代主题,通过日常化、载体化、形象化、网络化、机制化的推进,才能进一线、入人心、有人气,才能增强感召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感召力;重要性;国有企业  随着国内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发展面临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