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中的课文。文章节选自《红楼梦》,选入课文时略有改动。笔者梳理近五年来公开发表的关于本文的教学案例,发现作者不约而同地将教学内容聚焦为“人物形象的品析”,且品析过程趋于道德审判,即“王熙凤不是一个好人”。
笔者对此有以下疑惑——
一,通过一篇不足千字的文章品评一部皇皇巨著中的重要人物,合适吗?原著中,王熙凤在这一章节里正式登台亮相,她的脾性、风度、才能、手腕、胸襟、爱恨是通过故事的展开、情节的推演逐步丰满的。在人物出场这个重要而短小的篇幅里,只能“择其要者”写之,也就是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这样,后文才能以富余的笔墨进一步深化、强化人物的核心性格,或是进一步圆润、补充人物的整体性格,让人物形象变得立体、丰满起来。仅凭部分章节内容,就给这部长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定性”,显然是不合适的。但从众多案例中看到,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之前,就已经给王熙凤贴上了“有心机”“爱显摆”“伪善”“霸道”“溜须拍马”等标签,似乎作者一开始就给她“盖棺定论”了。
二,王熙凤的人物形象,评论者历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对于这样一个充满矛盾和富有争议的人物,教师采用非黑即白的思维去解读,合适吗?《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原因之一,在于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对人物性格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揭示,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物性格的无穷魅力。脂砚斋评价《红楼梦》时,认为文中的“人物都是善恶相兼、正邪兼有的普通人物”。这种“普通”性使文本更逼真,使文本展示的人性更复杂。对于这样的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只有从人性丰富性的角度才能看到人物精神气质的内核;类型化、脸谱化、扁平化的解读只会消解经典的原意,而这恰恰违背了本文进入教材的初衷。
三,解读的是文本中的人物还是我们心中的人物?根据皮亚杰的认识论,外部信息只有与固有的心理图式相通时,心理才能被同化,才能产生反应;否则,人们就会漠视外部信息。由此可知,阅读作品时,读者往往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成人或读过整部小说,或看过影视剧,对王熙凤的心狠手辣有所了解。因此,大家再读“出场”这一章节时,往往会有“郑人失斧”的心理,看到的尽是她“丑”的一面。
其实这是不符合人之常情的。从人性的角度讲,即使大恶之人,也不是天生就恶,时时处处都恶。王熙凤也是如此。面对一个对自己毫无威胁、与自己毫无竞争性的文弱女子,她没有必要初次见面就逞强好胜,玩弄权术。因此,我们在解读课文时,要超越主观上的社会属性的道德评判,多从文本的角度进行思考。
从文本叙事的角度,这一部分写的是王熙凤的个人“首秀”。如同戏曲表演,人物在小说文本这个“舞台”上的亮相,也应该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即出场的一刹那,要呈现出人物鲜明、独特的一面,要让读者感觉到人物的精神气韵。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集中笔墨突出人物的独特性,就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文中,王熙凤出场时,作者以“形”传“神”、以“言”见“性”、由“外”至“内”,让读者在第一时间里对她的形貌、神情、气质、才干等外在与内在形象有了直观的感受与把握。仅凭这一点,“王熙凤”这个角色便可跻身于世界名著人物之长廊。
以上是笔者梳理文献时的一些思考。那么,本文究竟教什么才比较合适呢?
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应当依据一定的理据。根据王荣生先生的理论,小说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有两个依据:一是文本解读——“这一篇”小说最该教什么;二是依据学生的小说阅读经验选择教学内容。前者的关键在于,依据文本的体式特点,找到“这一篇”的关键点,这依赖于教师的文本解读;后者在于研究学生的阅读状况,找出学生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古代白话小说作为小说的下位概念,确定教学内容时也需要遵循这两个依据。
关于《“凤辣子”初見林黛玉》的相关解读,可供查阅的权威阐释比较丰富,尤其是人物形象的剖析,可谓细致入微、面面俱到,笔者不再赘述。从公开发表的教学案例看,教师对课文内容的挖掘,大多借用了这些文学批评,并以此为依据,步步深入地进行分析。比如,理解“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这句话时,教师往往通过“王熙凤知道了答案吗?她给了林黛玉回答的机会吗?这样的问话是真关心还是假关心?”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王熙凤的虚情假意。这样教学,其实是把专家的解读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强加给了学生。由此就有了问题:难道这一课就是教专家的解读吗?当然不是。每个专家的学术背景不同,对同一文本的解读自然会呈现出多角度、多层面的特征,这就需要教师有所筛选、整合和转化。在“化”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学生的因素,教师还需要关注:第一,这一知识是不是“这一篇”课文所独有的;第二,这一知识是否统领全文,具有整体性;第三,这一知识能否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文章有所帮助。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本文的核心教学内容可以确定为“欣赏人物出场艺术”。
这一教学内容与“品析人物形象”有何区别?欣赏人物出场,当然离不开品读人物形象,但它的落点不在于给人物贴一个苍白、僵化的标签,而是以读者“第一时间”阅读的姿态,通过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捕捉人物在小说中的信息,如身份、地位、关系等,推测其后情节发展的种种可能性,领略作者在极短篇幅里让人物跃然纸上的妙秘,从而感受名著的不朽魅力,让学生爱上名著。
关于《“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学情分析,笔者在听课中做过课前与课后的问卷调查。课前,将本文的原著版与现代白话文改编版同时发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后回答:你喜欢哪一篇,并简要地说说理由。调查结果是,72%的学生喜欢改编版,理由主要是“容易读懂”。其后,让学生在本文和已经学习过的《景阳冈》之间做选择,结果85%的学生喜欢《景阳冈》,主要理由是“故事情节生动”。课后,笔者让学生用一句话写出自己学习本课的感受。在五花八门的感受中,63%的学生集中于人物评价,其中又以“我不喜欢王熙凤”“王熙凤很狡猾”居多,占到了7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主要以人物说的“话”和人物的静态形貌描写为主,缺乏紧张、刺激的情节,加之古今语言的差异,学生往往望而生畏,难以产生阅读的兴趣和动力。学生课后的感受充分说明,以“品析人物形象”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且教师对人物形象有了简陋而固化的结论),关闭了学生通往经典之路的大门,抹杀了经典的生命活力。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此类经典名著的兴趣呢?在笔者看来,经典名著的魅力潜藏于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正是因为它并非一目了然才有了“嚼头”。而这种“困难”,这种“并非一目了然”,又是由于作者独特的言说方式造成的,是作者有意为之的。换言之,经典名著的魅力在于它独特的言说方式。如果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打开“言说方式”这个箱子,让他们看到箱子里面种种神奇的物件,经典名著的魅力、吸引力自然而然地就有了。
回到本文。《“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只有623个字,却让王熙凤这个人物充满了活泼的生命力,作者的笔触究竟神奇在哪里?作者花那么大的篇幅描写王熙凤的服饰有什么特别的用意?王熙凤说的话有什么妙处,妙在哪里,作者通过这些话传递了哪些信息?如果教师能够引领学生欣赏到这些地方,而不仅仅停留于“王熙凤是一个怎样的人”上,是不是更切合这个文本自身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今后有向度地品读经典名著?
把《“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核心教学内容确定为“欣赏人物出场艺术”后,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可以这样确定。
教学目标是,通过品读文中王熙凤形貌、话语的句子,推测她的身份、地位、关系、能力、性格,以及在故事发展中的作用,初步了解作者安排人物出场时的精心布局,进而感受经典名著的魅力。
教學过程可以分为四步——
一,整体感知,初识人物。具体分四步来完成:1.交流课前的自读感受——和我们平时读到的小说相比,读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2.疏通难读的句子,理解古今差异较大的词语的意思。(教学预设:难读的句子主要集中于第一自然段关于王熙凤服饰描写的部分。这部分描写的主要特点是韵散结合。根据这一特点,可采用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读通畅——金丝八宝/攒珠髻;朝阳五凤/挂珠钗;赤金盘璃/缨络圈;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银袄;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翡翠撒花/洋皱裙)3.这是一篇古代白话小说。古代白话小说主要通过叙事来塑造人物形象。课文写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谁?4.以图示的方式简介人物的伦理关系,以及林黛玉进贾府的原因。
二,把握出场特点,明确阅读重点。也分四步来完成:1.谈话——在这一章节里,王熙凤第一次出场。如果你是作者,会让她怎么出场?(提示:可以联系影视剧中的场景来思考)2.自读课文,对比思考,并与同桌交流——文中王熙凤的出场,哪些方面是你没想到的?3.讲解——小说中的人物出场,尤其像王熙凤这样在小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人物出场,作者会精心构思、巧妙安排,希望在她出来的那一回,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把她与众不同的一面呈现出来。4.自读批画——王熙凤的哪些地方吸引了你,让你眼前一亮?并说说理由。
三,学导结合,赏析出场。主要设计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小组内交流批画内容。二是围绕“王熙凤出场的妙处”,引导学生集体交流、展示、研讨,教师适时点拨、梳理。
第二个方面,教师可以做以下预设——
1.关于形貌描写的部分:①你从这段文字中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熙凤?②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的笔墨写她的外貌?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
2.关于“话”的部分。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①在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大家庭,作为孙媳妇的王熙凤,迟到了应该先道歉才是。她不仅没有丝毫的愧疚,反倒嘻嘻哈哈地进来了。读到这里,你会想到什么?
②能否去掉这句话,把课文改写为“一语未了,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仙子”?两者比较,体会在表达效果、阅读感受上的差异。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①如要你是在场的林黛玉,或是贾母,或是众姑娘,听到这番话后会有什么感受?
②从这番话中你能发现王熙凤的哪些特点?
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①文中有两处写王熙凤与贾母的对话,这是其中一处。从她们的谈话中你能发现什么?
②从这句话中你又能读出王熙凤的哪些特点?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①如果你是林黛玉,从两个“只管”中,能听出什么?
②猜一猜,王熙凤在贾府具体是干什么的。
讨论结束后,师生及时梳理、小结:在王熙凤出场的这一章节里,作者只字不提她是一个怎样的人,但通过阅读,大家又都有了自己的认知,这就是名著的魅力。回顾全文,作者只用了623个字,就把王熙凤的身份、地位、才能、与贾母之间的关系交待得清清楚楚,就速写出了一个精明、能干、口齿伶俐、八面玲珑、讨巧卖乖又懂得拿捏的贵族少奶奶形象。
四,推测情节,延伸阅读。主要设计两个教学环节:1.小说中出现了这样一个人物,后面的故事情节可能会怎么发展?我们大胆推测一下,围绕王熙凤这个人,会发生哪些事情?2.故事是否按大家所讲的那样展开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红楼梦》原著。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慢慢地品味,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惊喜。
这样设计,让教学具有了较大的张力——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王熙凤的形象有了初步的、较为客观的认识,又激发了学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而思维的拓展、阅读兴趣的激发正是语文素养的关键要素。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教科院)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笔者对此有以下疑惑——
一,通过一篇不足千字的文章品评一部皇皇巨著中的重要人物,合适吗?原著中,王熙凤在这一章节里正式登台亮相,她的脾性、风度、才能、手腕、胸襟、爱恨是通过故事的展开、情节的推演逐步丰满的。在人物出场这个重要而短小的篇幅里,只能“择其要者”写之,也就是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这样,后文才能以富余的笔墨进一步深化、强化人物的核心性格,或是进一步圆润、补充人物的整体性格,让人物形象变得立体、丰满起来。仅凭部分章节内容,就给这部长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定性”,显然是不合适的。但从众多案例中看到,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之前,就已经给王熙凤贴上了“有心机”“爱显摆”“伪善”“霸道”“溜须拍马”等标签,似乎作者一开始就给她“盖棺定论”了。
二,王熙凤的人物形象,评论者历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对于这样一个充满矛盾和富有争议的人物,教师采用非黑即白的思维去解读,合适吗?《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原因之一,在于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对人物性格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揭示,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物性格的无穷魅力。脂砚斋评价《红楼梦》时,认为文中的“人物都是善恶相兼、正邪兼有的普通人物”。这种“普通”性使文本更逼真,使文本展示的人性更复杂。对于这样的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只有从人性丰富性的角度才能看到人物精神气质的内核;类型化、脸谱化、扁平化的解读只会消解经典的原意,而这恰恰违背了本文进入教材的初衷。
三,解读的是文本中的人物还是我们心中的人物?根据皮亚杰的认识论,外部信息只有与固有的心理图式相通时,心理才能被同化,才能产生反应;否则,人们就会漠视外部信息。由此可知,阅读作品时,读者往往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成人或读过整部小说,或看过影视剧,对王熙凤的心狠手辣有所了解。因此,大家再读“出场”这一章节时,往往会有“郑人失斧”的心理,看到的尽是她“丑”的一面。
其实这是不符合人之常情的。从人性的角度讲,即使大恶之人,也不是天生就恶,时时处处都恶。王熙凤也是如此。面对一个对自己毫无威胁、与自己毫无竞争性的文弱女子,她没有必要初次见面就逞强好胜,玩弄权术。因此,我们在解读课文时,要超越主观上的社会属性的道德评判,多从文本的角度进行思考。
从文本叙事的角度,这一部分写的是王熙凤的个人“首秀”。如同戏曲表演,人物在小说文本这个“舞台”上的亮相,也应该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即出场的一刹那,要呈现出人物鲜明、独特的一面,要让读者感觉到人物的精神气韵。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集中笔墨突出人物的独特性,就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文中,王熙凤出场时,作者以“形”传“神”、以“言”见“性”、由“外”至“内”,让读者在第一时间里对她的形貌、神情、气质、才干等外在与内在形象有了直观的感受与把握。仅凭这一点,“王熙凤”这个角色便可跻身于世界名著人物之长廊。
以上是笔者梳理文献时的一些思考。那么,本文究竟教什么才比较合适呢?
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应当依据一定的理据。根据王荣生先生的理论,小说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有两个依据:一是文本解读——“这一篇”小说最该教什么;二是依据学生的小说阅读经验选择教学内容。前者的关键在于,依据文本的体式特点,找到“这一篇”的关键点,这依赖于教师的文本解读;后者在于研究学生的阅读状况,找出学生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古代白话小说作为小说的下位概念,确定教学内容时也需要遵循这两个依据。
关于《“凤辣子”初見林黛玉》的相关解读,可供查阅的权威阐释比较丰富,尤其是人物形象的剖析,可谓细致入微、面面俱到,笔者不再赘述。从公开发表的教学案例看,教师对课文内容的挖掘,大多借用了这些文学批评,并以此为依据,步步深入地进行分析。比如,理解“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这句话时,教师往往通过“王熙凤知道了答案吗?她给了林黛玉回答的机会吗?这样的问话是真关心还是假关心?”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王熙凤的虚情假意。这样教学,其实是把专家的解读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强加给了学生。由此就有了问题:难道这一课就是教专家的解读吗?当然不是。每个专家的学术背景不同,对同一文本的解读自然会呈现出多角度、多层面的特征,这就需要教师有所筛选、整合和转化。在“化”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学生的因素,教师还需要关注:第一,这一知识是不是“这一篇”课文所独有的;第二,这一知识是否统领全文,具有整体性;第三,这一知识能否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文章有所帮助。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本文的核心教学内容可以确定为“欣赏人物出场艺术”。
这一教学内容与“品析人物形象”有何区别?欣赏人物出场,当然离不开品读人物形象,但它的落点不在于给人物贴一个苍白、僵化的标签,而是以读者“第一时间”阅读的姿态,通过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捕捉人物在小说中的信息,如身份、地位、关系等,推测其后情节发展的种种可能性,领略作者在极短篇幅里让人物跃然纸上的妙秘,从而感受名著的不朽魅力,让学生爱上名著。
关于《“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学情分析,笔者在听课中做过课前与课后的问卷调查。课前,将本文的原著版与现代白话文改编版同时发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后回答:你喜欢哪一篇,并简要地说说理由。调查结果是,72%的学生喜欢改编版,理由主要是“容易读懂”。其后,让学生在本文和已经学习过的《景阳冈》之间做选择,结果85%的学生喜欢《景阳冈》,主要理由是“故事情节生动”。课后,笔者让学生用一句话写出自己学习本课的感受。在五花八门的感受中,63%的学生集中于人物评价,其中又以“我不喜欢王熙凤”“王熙凤很狡猾”居多,占到了7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主要以人物说的“话”和人物的静态形貌描写为主,缺乏紧张、刺激的情节,加之古今语言的差异,学生往往望而生畏,难以产生阅读的兴趣和动力。学生课后的感受充分说明,以“品析人物形象”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且教师对人物形象有了简陋而固化的结论),关闭了学生通往经典之路的大门,抹杀了经典的生命活力。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此类经典名著的兴趣呢?在笔者看来,经典名著的魅力潜藏于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正是因为它并非一目了然才有了“嚼头”。而这种“困难”,这种“并非一目了然”,又是由于作者独特的言说方式造成的,是作者有意为之的。换言之,经典名著的魅力在于它独特的言说方式。如果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打开“言说方式”这个箱子,让他们看到箱子里面种种神奇的物件,经典名著的魅力、吸引力自然而然地就有了。
回到本文。《“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只有623个字,却让王熙凤这个人物充满了活泼的生命力,作者的笔触究竟神奇在哪里?作者花那么大的篇幅描写王熙凤的服饰有什么特别的用意?王熙凤说的话有什么妙处,妙在哪里,作者通过这些话传递了哪些信息?如果教师能够引领学生欣赏到这些地方,而不仅仅停留于“王熙凤是一个怎样的人”上,是不是更切合这个文本自身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今后有向度地品读经典名著?
把《“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核心教学内容确定为“欣赏人物出场艺术”后,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可以这样确定。
教学目标是,通过品读文中王熙凤形貌、话语的句子,推测她的身份、地位、关系、能力、性格,以及在故事发展中的作用,初步了解作者安排人物出场时的精心布局,进而感受经典名著的魅力。
教學过程可以分为四步——
一,整体感知,初识人物。具体分四步来完成:1.交流课前的自读感受——和我们平时读到的小说相比,读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2.疏通难读的句子,理解古今差异较大的词语的意思。(教学预设:难读的句子主要集中于第一自然段关于王熙凤服饰描写的部分。这部分描写的主要特点是韵散结合。根据这一特点,可采用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读通畅——金丝八宝/攒珠髻;朝阳五凤/挂珠钗;赤金盘璃/缨络圈;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银袄;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翡翠撒花/洋皱裙)3.这是一篇古代白话小说。古代白话小说主要通过叙事来塑造人物形象。课文写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谁?4.以图示的方式简介人物的伦理关系,以及林黛玉进贾府的原因。
二,把握出场特点,明确阅读重点。也分四步来完成:1.谈话——在这一章节里,王熙凤第一次出场。如果你是作者,会让她怎么出场?(提示:可以联系影视剧中的场景来思考)2.自读课文,对比思考,并与同桌交流——文中王熙凤的出场,哪些方面是你没想到的?3.讲解——小说中的人物出场,尤其像王熙凤这样在小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人物出场,作者会精心构思、巧妙安排,希望在她出来的那一回,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把她与众不同的一面呈现出来。4.自读批画——王熙凤的哪些地方吸引了你,让你眼前一亮?并说说理由。
三,学导结合,赏析出场。主要设计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小组内交流批画内容。二是围绕“王熙凤出场的妙处”,引导学生集体交流、展示、研讨,教师适时点拨、梳理。
第二个方面,教师可以做以下预设——
1.关于形貌描写的部分:①你从这段文字中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熙凤?②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的笔墨写她的外貌?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
2.关于“话”的部分。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①在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大家庭,作为孙媳妇的王熙凤,迟到了应该先道歉才是。她不仅没有丝毫的愧疚,反倒嘻嘻哈哈地进来了。读到这里,你会想到什么?
②能否去掉这句话,把课文改写为“一语未了,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仙子”?两者比较,体会在表达效果、阅读感受上的差异。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①如要你是在场的林黛玉,或是贾母,或是众姑娘,听到这番话后会有什么感受?
②从这番话中你能发现王熙凤的哪些特点?
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①文中有两处写王熙凤与贾母的对话,这是其中一处。从她们的谈话中你能发现什么?
②从这句话中你又能读出王熙凤的哪些特点?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①如果你是林黛玉,从两个“只管”中,能听出什么?
②猜一猜,王熙凤在贾府具体是干什么的。
讨论结束后,师生及时梳理、小结:在王熙凤出场的这一章节里,作者只字不提她是一个怎样的人,但通过阅读,大家又都有了自己的认知,这就是名著的魅力。回顾全文,作者只用了623个字,就把王熙凤的身份、地位、才能、与贾母之间的关系交待得清清楚楚,就速写出了一个精明、能干、口齿伶俐、八面玲珑、讨巧卖乖又懂得拿捏的贵族少奶奶形象。
四,推测情节,延伸阅读。主要设计两个教学环节:1.小说中出现了这样一个人物,后面的故事情节可能会怎么发展?我们大胆推测一下,围绕王熙凤这个人,会发生哪些事情?2.故事是否按大家所讲的那样展开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红楼梦》原著。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慢慢地品味,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惊喜。
这样设计,让教学具有了较大的张力——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王熙凤的形象有了初步的、较为客观的认识,又激发了学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而思维的拓展、阅读兴趣的激发正是语文素养的关键要素。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教科院)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