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敦:老牌中产的新困扰London:Old middle Class TEXT_June(伦敦)
英国式生活向来是优雅、高尚,却又古板生活的代名词,这让不少来英国旅游、留学的外国人都心存恐惧,担心一不小心就犯了英国人的禁忌。我在来英国的时候,也有过同样的担心。 50多岁的怀特夫妇是我曾经的房东。多年以来,从事传媒和投资业的他们固执地居住在伦敦市内一座老公寓内,尽管他们也赶时髦,在伦敦的卫星城卢敦购置了房产。但从他们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他们认为自己是体面的中产阶级,卫星城是给外来移民和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青年们住的。他们甚至批评伦敦的卫星城计划就是失败的,他们认为“这些卫星城打破了伦敦市以中产阶级为主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大量‘闲杂人等’。”不过他们对我这个外来的人还很友好,英国中产阶级对于他们认为和自己处于同一阶层的“朋友”还是十分友好的。
而布劳森夫妇是我不错的朋友。两人在30岁到来以前结婚,热衷于旅游和派对。尽管他们在婚后也开始积蓄,但买房至今还没列入他们的计划。“或许,我们应该先要一个孩子,然后再考虑房子的问题。”布劳森夫妇对自己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充满信心。
毫无疑问,怀特和布劳森就是我要找的英国中产阶级。我和他们相处的诀窍也很简单,就两个字:干净。因为不管是怀特这样的老一代中产,还是布劳森这样的新中产阶级,英国人对邋邋遢遢的人很反感,而对衣着光鲜的人有种天生的好感。英国的中产阶级对“上流社会”、“贵族”有种与生俱来的追求,他们喜欢体面,干干净净。追求品味和对高贵文化的认同是英国中产阶级的共同特点。
我看过英国的历史,在等级制度时代,英国便有了“middle class”的说法,这个阶层主要对应着等级划分中的“市民阶层”。后来,到了现代社会,所谓的“白领”基本上成了英国中产阶级的主体。这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没什么区别。
即便到了今天,我也可以很肯定地说,追求“贵族生活”的英国中产阶级生活可能是全世界中产中最古板的。不少人至今仍保持着绅士的矜持。他们沉醉于狩猎、板球等运动,对“饮茶”简直到了迷恋的程度。像怀特夫妇那样的“老中产”在英国中产阶级中所占的比例绝不在少数。很多时候,他们有些生活习惯让外来者不胜其烦,而当我和英国一位银行职员保塞尔说起这个问题时,他的眼睛马上放光:“中产阶级从哪来?工业革命吧。我们英国可是最老牌的工业国家。”那种优越感一点不亚于中国人说起自己的5000年文明。作为诞生地,中产阶级是英国的骄傲。
可能正是这种老牌工业国家的出身造就了英国一大部分中产阶级生活的“老派”,他们的生活和消费倾向让人常有恍如隔世的感觉。以穿衣服为例,即便是在伦敦最繁华的西区,一到冬天,所有的行人,不管男女,几乎都会是黑色的外套,而看上去古旧的英国经典品牌Burberry的格子围巾等衣饰一直以来都是英国中产者的最爱。
或许我的描述有些极端,有点“妖魔化”伦敦中产者的嫌疑,但中规中矩的生活不仅是英国中产者,也几乎是所有英国人所向往的理想状态。尽管这些年来,一些新型的创意产业、金融业在英国的繁荣,以及大量外来人口的增加对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有很大触动,伦敦中产者的内部构成也发生了改变,新一代中产阶级生活也开始“新派”起来,但像美国中产阶级生活中出现的诸如“换妻”等疯狂的活动依旧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但即便如此保守,最老牌的英国中产阶级在近年来还是遇到了问题。有关统计说,近些年来,英国已经损失了14%的中产阶级,这些人因为税收、房产、失业、投资等问题破产,跌入社会底层。尽管这些数据并没有得到确切的证实,但这恐怕是老牌中产遇到的新困扰了。
纽约:中产阶级和世界捆绑在一起New York:Middle Class&WOrld TEXT_王 丹(美国)
美国的确是世界上中产阶级最集中的地区,据说中产阶级要占到全国人口的80%,甚至更高。中国国内的不少专家、学者习惯于把美国描述成一个“中产阶级帝国”,这不无道理。因为在不少人眼中,中产阶级代表着生活富足。美国,特别是繁华的纽约正是这样的一个“天堂”。
和国内一样,美国国内对“中产阶级”也没有严格的收入界限。很多资料都是把职业、脑力劳动作为区分中产阶级的标志。国内有朋友打电话跟我说,他曾经看到资料说“在美国,黑人,甚至一些有色人种是不被算作中产阶级的。”我想,可能过去确实存在这样的歧视,但现在的状况显然没有那么极端,有一份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的人基本都能算中产阶级。美国中产阶级的门槛并不高。
夏威夷大学社会学教授杨国斌说:“与汽车联系最为密切的当然是中产阶层。”在美国,这种状况特别明显。美国的中产者可以没有房子,可以没有出国旅行,但一辆汽车,哪怕只是破破烂烂的“老爷车”也是必须的。美国有汽车旅馆,有露天的汽车电影院,有些人吃住都在一辆房车里,甚至有资料说超过一半的美国青年“第一次”都发生在汽车里……而这些场景和情节也多次出现在美国电影中。可以说,美国就是这样一个“车轮上的国家”,当然,美国中产者开的车并不高档,廉价的日本车、雪佛莱,还有实用的道奇皮卡都是中产者的最爱。我在到美国半年之内就花了800美元买了一辆二手的丰田车,这倒不是我爱慕虚荣。因为到了美国,你才会发现没有汽车是多么的不方便。
和对汽车的迫切需求相比,美国中产阶级并不像国内很多人那样渴望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这些年来,纽约房价的不断上涨让不少中产者放弃了买房,改去租房。结果这股“租房潮”又推动了房租的疯涨。政府趁机上调的地产税让房屋租金的开支更大,我知道有不少中产者会到市政府去抗议,给政府写大量的信件施压,但效果并不明显。于是,聪明的人干脆跑到离纽约很近的新泽西去建房。曾和我一个办公室的设计师伍德夫妇就在新泽西建了自己的房子。但他们并没有一次性地把房子装修好,而是有了假期就开车去买些建材,然后自己动手去装修。他说,只要能在退休前把房子装修好就可以了,将来给自己颐养天年也不错。(“DIY”在美国中产阶级中是很普遍的现象。)我看过一个统计资料说,在美国,居住的开支(比如租金、房屋按揭)平均占一个中产者收入的21%,负担最重的是夏威夷和加州,这两个地方的房租平均要每月1000美金,纽约的租金自然也排在前列。但和中国的房价相比,我觉得每月21%的收入比例还 不算很重。
但即便解决了汽车和住房的问题,美国中产阶级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这种富足的生活是和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大局捆绑在一起的。比如有了汽车,就要有油气开支,近两年来石油价格的上涨几乎让中产阶级在汽车方面的开支上涨了一倍;再比如房产,如果要买房,美国中产者一般会选择按揭,这就让中产者的生活和金融市场、美联储公布的利率等捆绑在一起;而如果你要租房,美国的地产税也在上涨,这又把中产者和国家的税收政策紧密相连。美国不少中产家庭还习惯于投资股市、债市,这些都把中产的生活与资本市场联系起来。除了这些之外,像福利政策、养老金改革都牵动着中产阶级最敏感的神经。
中国有朋友常常会问我:“美国人是不是特别爱折腾?每天都是示威抗议,有反战的,有抗议银行改革的,还有抗议世贸组织的,这些关他们什么事,是不是特烦?”其实不是,美国的中产阶级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可能会受到的影响,比如中东战争可能带来原油供应紧张,这种效应波及到最后就是自己的汽油负担会加重;银行改革可能带来的金融机构破产会让自己跟着破产;减税措施可能让富人的税赋减轻,但中产者的负担变相增加;世贸组织推动经济贸易全球化可能会带来大量产业的外移,让美国国内就业机会减少,威胁到自己……这些“世界大事”和“国家大事”件件都关系到中产者自己的切身利益,不争取怎么能行?美国中产阶级参与政治的方式也很有趣,那就是写信。通常全美每个州会有两个联邦参议员和若干个众议员,给这些代表自己所在州的议员写信是很有效的方式,这些议员考虑到自己的选情,都会很认真地对待这些选民的来信,从而使一些政策得到改变。一些州议员和市议员对待选民更是小心翼翼。“写信”也可以说是独具特色的美国中产阶级“参政”方式。
显然,美国中产阶级就是和整个世界捆绑在一起的。这背后的原因在于美国市场的开放性,全美已经和世界互动了起来。中产者早点的牛奶可能来自于德克萨斯,但中午的牛排可能就来自澳洲,身上的衬衣可能产自中国,而裤子则来自于印度,车里的汽油或许来自于太平洋上的油田,而家里电器使用的电则来自于邻近的加拿大……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变化都影响着中产阶级的生活。美国中产阶级和世界“捆绑”在一起。这样的结果是美国中产阶级比其他国家的中产更关心国际风云,关注世界政局。或许生活在中国国内的中产阶级还没有感受到这一点,但随着中国的不断开放和中产阶级力量的强大,我相信,中国的中产者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上海:中产=房子Shanghai:Middle Class=House TExT_李 栋(上海)
场景一:新天地
坐在这个据说是全中国最“小资”的场所,晒一晒午后的阳光,喝一杯咖啡是lvy上大学时的理想。挣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尽管除了房租和日常开销之外已所剩无几,但lvy还是和男朋友来新天地喝了一次咖啡。咖啡的价格有点让他们心疼,但Ivy说:“当时我们觉得,来这里喝咖啡标志着我们脱离了‘穷学生’的阶段,进入了一个新的阶层,说白领也好,中产也好,反正就是不一样了。”几年来,lvy的收入越来越高,来新天地的次数却越来越少。“刚毕业的时候年轻气盛,觉得我身为一个白领,生活一定要是优雅的,处处模仿电影里港台和国外的那些白领,还有国内电视剧里的那些白领丽人。但现在,我都快30了,准备和男朋友结婚时才发现,我们什么都没有,一定要攒钱买房了。就现在上海这房价……啧啧……”lvy有些无奈。如今,她和男朋友每月收入将近2万块,但为了攒够一套房子的首付,想到日后的“房奴”生活,她们过着“艰苦”的日子。
lvy:“现在我真的懂了。中产就是一个名分。如果看收入什么的,我现在也算是中产,但我觉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买房、结婚。”
场景二:
浦东金桥一栋老公房
从2002年来到上海工作,Vera就一直住在这栋老公房里。尽管每天上班要地铁转公车,花费10块钱,但每个月1200块钱的房租还是比市中心便宜很多。“住到这里就为了省钱。我知道,中产阶级的标准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但说自己是中产阶级还是有点心虚。”Vera的家不大,但是布置得很有品位。“我觉得在上海,有一栋房子,不管是分期供,还是一次拿下,都是中产,没房就算了,就不要往中产的圈子里挤了。挤进去也没你的地方。”
Vera:“人家住在世茂汤臣、世茂滨江(上海的高档住宅区)的人还谦虚地说自己是中产阶级呢?我哪敢厚着脸皮说自己也中产”
场景三:
南京西路恒隆广场(PLazz66)
恒隆广场是上海最高档的购物场所之一,大量的奢侈品品牌聚集在这里。身为某外企策划部门主管的李克几乎每个月都会陪太太来恒隆广场。结婚4年的他有房有车,工作、生活都很稳定,但面对恒隆广场的商品,他说“偶尔买点吧,主要是些场面上的行头,买太多肯定负担不了。”李克说得很无奈,“我有房子,但是分期,几十年的‘房奴’生活想来就怕,说到车,就我那个小polo,不就是人家富人一顿饭吗?”李克觉得自己属于中产阶级无疑,但关键是“中产阶级不是什么高档词,是中产又怎么样?国外的中产也苦着呢。”
李克:“我们现在把中产理解得太高了。美国有80%的人都是中产,基本上不为温饱发愁就算中产了。我们现在还探讨我们是不是中产是因为我们有误区。”
在上海,和所谓的“中产”聊天,话题总会落到“房价”上。连续几年上涨的房价尽管在今年出现了回落的迹象,但还是牵动上海中产者最敏感的神经。可以说,“房子、房价”是整人上海白领、中产生活的中心。
去年,欧洲一些小国和中东国家阿联酋的房产商曾来上海参加房展。他们打出的宣传口号是“您只需花上海房价的一半,便可以在我们国家住上豪宅。”这句很有耸动性的口号让不少上海中产心动,“去国外买房”一度成为上海职场中和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但对于不少白领来说,这更多是一句玩笑话:“上海还没地方住呢,阿联酋有房子又能怎么样?”
“并不全是因为贵。老实说,凭一个中层白领的收入,在上海供个面积适当的房子并不难,付完首付就是每个月要“出点血”。可问题是想找一个面积适中的房子太难了,市中心动辄就是100多平米。”供职于银行的张树宁一直想在上海买一个50平米以下,位置不错的“过渡房”,但找了几年,也没有 合适的。那些百余平米的大户型首付一般都在几十万左右,显然不在张树宁的考虑之中。
张树宁讲了一个故事:一家全球顶级制药企业的中国华东区经理和太太两人在职场中打拼了10几年,终于在2005年买下了静安区的一处房产。该房子使用面积140多平米,房价和装修价格将近300万。夫妻两人所有积蓄拿出来还不够,最后还是选择了按揭……“人家可是世界顶级企业的区域老总,论身份和收入再没有人比他更中产了,但还是在房子面前折了腰。”张树宁说,这个故事被刊登在上海本地的媒体上,很多人都知道。他说他也了解国外不少中产阶级都是租房居住的情况,但这种观念中国人还是很难接受。特别是对于一个男性来说,没房子几乎就等于人生失败。
“浦江两岸说英语,内环线内说普通话,内环线外说上海话。”这是最近在网上很流行的一句上海“新民谣”。如果对这个“民谣”进行联想,和社会阶层划分相对应的话,上海的中产阶级应该具备两个特点:“说普通话”和“住在内环线内”。事实上,对于很多上海的白领阶层来说,“说普通话”并不难,但“内环线内买房”简直是不可能的“天方夜谭”。去年以来,在远离上海市区的松江、闵行等郊区,一些针对白领阶层的小户型小区的热卖似乎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除了房子问题,上海的白领阶层肯定是中国最像‘中产阶级’的阶层。”一位来自于上海大学的研究者说,“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国其他地区,集中了大量受过良好教育,有不错收入的社会中间阶层,这是现实情况。而且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上海一直是一个中西交融,思想新潮,讲求生活品质的城市,这些特点和国外中产阶级的若干个特征都是相符的。”但就是房子,恰恰成了上海中产者“自我认同”的最大门槛。 于是,在上海,“我到底是不是中产?”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你是不是有一套房子?”。
台北:中产阶级走向“两极”Taipei:The Choice of middle class TEXT 邵诗帆 台湾媒体从业者
不久前,发生在台湾的“反贪腐运动”被不少人称作一场“中产阶级运动”,主办者也试图以这样的名义来吸引台湾中产阶级的参加,以增强社会对贪腐者的压力。但事实上,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上了年纪的阿公阿婆,大部分中产阶级并没有投入到这场运动中来,这是不少人始料未及,却又确在情理之中的。
在我的采访中,不少人都说,台湾中产阶级受教育程度高,民主意识强,对“贪腐行为”深恶痛绝,一定会积极地投入到运动中来。这些都没错,但有一点被忽略,那就是台湾的中产阶级尽管会从情感上支持“反贪腐运动”,但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中产者一样,他们保守、温和,贪图稳定,特别是此次“反贪腐运动”的举办地点——台北市也正是台湾经济最发达、商贸最集中的城市,是台湾中产阶级最集中的地方。中产阶级有担忧:在我家门口举行如此大规模的示威运动会不会“擦枪走火”,伤及到我们自身呢?而且中产阶级大多是靠薪资生活的雇员,是按时上下班还是得罪老板,放下工作去静坐?衡量利弊得失,大多数中产阶级成为这场运动的“旁观者”。
和亚洲其他新兴的地区一样,台湾的中产阶级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处于快速的成长期。北部的台北、南部的港口城市高雄和新经济发达的新竹是中产阶级的聚集地。台湾中产阶级的生活好像并没有那么多的符号,生活中没有很多规范。在台湾,很多中产阶级对吃什么档次的餐点,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开什么车,住哪个区域的房子都没有过多的强求。不少中产阶级会热衷于逛台湾的夜市。不但是美食,不少人的衣服、饰品也都是从夜市淘来的“廉价货”。不少收入不错的人,甚至明星也都乐此不疲。也因此,台湾的企业界和商家,包括地产商在做广告宣传时也很少以“中产阶级”作为诉求点,这可能跟很多地方不一样。
这几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经济—直不好。贪图稳定的中产阶级的负担也重了不少。和台湾经济繁荣时不少家庭自购住房相比,如今买房是中产阶级最大的负担。不少新一代中产只能租房居住。但租房的生活也并不轻松,比如,如今在台北租个小房子,每个月要1万多块新台币(约2500块人民币),地段好一些会更贵,而这笔钱基本上要占到一般中产阶级收入的1/3,甚至1/2。
尽管这一比例和法国、美国,以及中国大陆等地的中产阶级相比,并不算特别高。但和这些地方的社会环境不一样,近些年来,台湾的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都很不稳定,政坛上打打闹闹,经济上自我孤立,无论是工商界、文化界和台湾民间,人人都有种岌岌可危的危机感。这种社会状况也让一贯渴望稳定的台湾中产阶级开始向两个极端分化。一个极端是破罐子破摔,不仅每个月把自己的收入全部“月光”,而且通过信用卡等方式大量透支,出现了所谓的“卡奴”;另一个极端是为前途,特别是年老之后的生活担忧,甚至担心自己会中年失业,于是开始拼命积蓄,吃穿住行都按照社会“最低线”。于是,收入很“中产”,生活可能连乡下省吃俭用的阿伯也比不上。这两个极端正逐步蚕食着台湾的中产阶级。
几年前,有部名为《台北晚九朝五》的电影描写了一群热衷于夜生活的台北年轻白领颓废、糜烂的生活方式。尽管不少观众对其中混乱的性关系多有微词,但还是感觉台湾的白领、中产阶级生活很体面,夜店生活充满了诱惑。但如今,我的结论是台湾的中产阶级再也体面不起来,相反,却很辛苦。Number数字中产阶级
国家或地区:英国
中产阶级产生年代:工业革命后
中产阶级收入标准:个人年薪在4万英镑以上
中产阶级占全部人口的比例:52.2%
中产阶级特征:保守而又持重,坚守英国文化传统。
中产阶级趋势:近些年来,英国中产阶级有不断滑落的趋势。有关数据显示,英国已有14%的中产者从中层滑入底层。英国政府对福利政策的改革会让中产阶级的安全感有所降低。
国家或地区:美国
中产阶级产生年代:独立运动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前
中产阶级收入标准:家庭年收入在4万到20万美元之间
中产阶级占全部人口的比例:80%或更高
中产阶级特征:社会中坚,是成熟而独立的社会阶层。
中产阶级趋势:中产阶级蓬蓬勃勃,但压力和问题也日增。
国家或地区:中国大陆
中产阶级产生年代:一般认为,改革开放后,新的经济产业催
生了中国的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收入标准:家庭年收入在6万到50万人民币之间
中产阶级占全部人口的比例:5.04%
中产阶级特征:中产阶级自我认同感较差,社会对中产的标准比较模糊。同时由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中产者安全感较差。
国家或地区:中国台湾
中产阶级产生年代:20世纪60年代
中产阶级收入标准:家庭年收入2万美元到3.8万美元之间
中产阶级占全部人口的比例:70%左右
中产阶级特征:安全感较差,大多集中在台北等大城市,集中在IT、金融等新经济领域。
中产阶级趋势:向“两极”流动。一个极端是破罐子破摔,盲目消费,流向所谓的“卡奴”;另一个极端是为未来担忧,拼命积蓄。
英国式生活向来是优雅、高尚,却又古板生活的代名词,这让不少来英国旅游、留学的外国人都心存恐惧,担心一不小心就犯了英国人的禁忌。我在来英国的时候,也有过同样的担心。 50多岁的怀特夫妇是我曾经的房东。多年以来,从事传媒和投资业的他们固执地居住在伦敦市内一座老公寓内,尽管他们也赶时髦,在伦敦的卫星城卢敦购置了房产。但从他们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他们认为自己是体面的中产阶级,卫星城是给外来移民和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青年们住的。他们甚至批评伦敦的卫星城计划就是失败的,他们认为“这些卫星城打破了伦敦市以中产阶级为主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大量‘闲杂人等’。”不过他们对我这个外来的人还很友好,英国中产阶级对于他们认为和自己处于同一阶层的“朋友”还是十分友好的。
而布劳森夫妇是我不错的朋友。两人在30岁到来以前结婚,热衷于旅游和派对。尽管他们在婚后也开始积蓄,但买房至今还没列入他们的计划。“或许,我们应该先要一个孩子,然后再考虑房子的问题。”布劳森夫妇对自己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充满信心。
毫无疑问,怀特和布劳森就是我要找的英国中产阶级。我和他们相处的诀窍也很简单,就两个字:干净。因为不管是怀特这样的老一代中产,还是布劳森这样的新中产阶级,英国人对邋邋遢遢的人很反感,而对衣着光鲜的人有种天生的好感。英国的中产阶级对“上流社会”、“贵族”有种与生俱来的追求,他们喜欢体面,干干净净。追求品味和对高贵文化的认同是英国中产阶级的共同特点。
我看过英国的历史,在等级制度时代,英国便有了“middle class”的说法,这个阶层主要对应着等级划分中的“市民阶层”。后来,到了现代社会,所谓的“白领”基本上成了英国中产阶级的主体。这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没什么区别。
即便到了今天,我也可以很肯定地说,追求“贵族生活”的英国中产阶级生活可能是全世界中产中最古板的。不少人至今仍保持着绅士的矜持。他们沉醉于狩猎、板球等运动,对“饮茶”简直到了迷恋的程度。像怀特夫妇那样的“老中产”在英国中产阶级中所占的比例绝不在少数。很多时候,他们有些生活习惯让外来者不胜其烦,而当我和英国一位银行职员保塞尔说起这个问题时,他的眼睛马上放光:“中产阶级从哪来?工业革命吧。我们英国可是最老牌的工业国家。”那种优越感一点不亚于中国人说起自己的5000年文明。作为诞生地,中产阶级是英国的骄傲。
可能正是这种老牌工业国家的出身造就了英国一大部分中产阶级生活的“老派”,他们的生活和消费倾向让人常有恍如隔世的感觉。以穿衣服为例,即便是在伦敦最繁华的西区,一到冬天,所有的行人,不管男女,几乎都会是黑色的外套,而看上去古旧的英国经典品牌Burberry的格子围巾等衣饰一直以来都是英国中产者的最爱。
或许我的描述有些极端,有点“妖魔化”伦敦中产者的嫌疑,但中规中矩的生活不仅是英国中产者,也几乎是所有英国人所向往的理想状态。尽管这些年来,一些新型的创意产业、金融业在英国的繁荣,以及大量外来人口的增加对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有很大触动,伦敦中产者的内部构成也发生了改变,新一代中产阶级生活也开始“新派”起来,但像美国中产阶级生活中出现的诸如“换妻”等疯狂的活动依旧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但即便如此保守,最老牌的英国中产阶级在近年来还是遇到了问题。有关统计说,近些年来,英国已经损失了14%的中产阶级,这些人因为税收、房产、失业、投资等问题破产,跌入社会底层。尽管这些数据并没有得到确切的证实,但这恐怕是老牌中产遇到的新困扰了。
纽约:中产阶级和世界捆绑在一起New York:Middle Class&WOrld TEXT_王 丹(美国)
美国的确是世界上中产阶级最集中的地区,据说中产阶级要占到全国人口的80%,甚至更高。中国国内的不少专家、学者习惯于把美国描述成一个“中产阶级帝国”,这不无道理。因为在不少人眼中,中产阶级代表着生活富足。美国,特别是繁华的纽约正是这样的一个“天堂”。
和国内一样,美国国内对“中产阶级”也没有严格的收入界限。很多资料都是把职业、脑力劳动作为区分中产阶级的标志。国内有朋友打电话跟我说,他曾经看到资料说“在美国,黑人,甚至一些有色人种是不被算作中产阶级的。”我想,可能过去确实存在这样的歧视,但现在的状况显然没有那么极端,有一份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的人基本都能算中产阶级。美国中产阶级的门槛并不高。
夏威夷大学社会学教授杨国斌说:“与汽车联系最为密切的当然是中产阶层。”在美国,这种状况特别明显。美国的中产者可以没有房子,可以没有出国旅行,但一辆汽车,哪怕只是破破烂烂的“老爷车”也是必须的。美国有汽车旅馆,有露天的汽车电影院,有些人吃住都在一辆房车里,甚至有资料说超过一半的美国青年“第一次”都发生在汽车里……而这些场景和情节也多次出现在美国电影中。可以说,美国就是这样一个“车轮上的国家”,当然,美国中产者开的车并不高档,廉价的日本车、雪佛莱,还有实用的道奇皮卡都是中产者的最爱。我在到美国半年之内就花了800美元买了一辆二手的丰田车,这倒不是我爱慕虚荣。因为到了美国,你才会发现没有汽车是多么的不方便。
和对汽车的迫切需求相比,美国中产阶级并不像国内很多人那样渴望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这些年来,纽约房价的不断上涨让不少中产者放弃了买房,改去租房。结果这股“租房潮”又推动了房租的疯涨。政府趁机上调的地产税让房屋租金的开支更大,我知道有不少中产者会到市政府去抗议,给政府写大量的信件施压,但效果并不明显。于是,聪明的人干脆跑到离纽约很近的新泽西去建房。曾和我一个办公室的设计师伍德夫妇就在新泽西建了自己的房子。但他们并没有一次性地把房子装修好,而是有了假期就开车去买些建材,然后自己动手去装修。他说,只要能在退休前把房子装修好就可以了,将来给自己颐养天年也不错。(“DIY”在美国中产阶级中是很普遍的现象。)我看过一个统计资料说,在美国,居住的开支(比如租金、房屋按揭)平均占一个中产者收入的21%,负担最重的是夏威夷和加州,这两个地方的房租平均要每月1000美金,纽约的租金自然也排在前列。但和中国的房价相比,我觉得每月21%的收入比例还 不算很重。
但即便解决了汽车和住房的问题,美国中产阶级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这种富足的生活是和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大局捆绑在一起的。比如有了汽车,就要有油气开支,近两年来石油价格的上涨几乎让中产阶级在汽车方面的开支上涨了一倍;再比如房产,如果要买房,美国中产者一般会选择按揭,这就让中产者的生活和金融市场、美联储公布的利率等捆绑在一起;而如果你要租房,美国的地产税也在上涨,这又把中产者和国家的税收政策紧密相连。美国不少中产家庭还习惯于投资股市、债市,这些都把中产的生活与资本市场联系起来。除了这些之外,像福利政策、养老金改革都牵动着中产阶级最敏感的神经。
中国有朋友常常会问我:“美国人是不是特别爱折腾?每天都是示威抗议,有反战的,有抗议银行改革的,还有抗议世贸组织的,这些关他们什么事,是不是特烦?”其实不是,美国的中产阶级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可能会受到的影响,比如中东战争可能带来原油供应紧张,这种效应波及到最后就是自己的汽油负担会加重;银行改革可能带来的金融机构破产会让自己跟着破产;减税措施可能让富人的税赋减轻,但中产者的负担变相增加;世贸组织推动经济贸易全球化可能会带来大量产业的外移,让美国国内就业机会减少,威胁到自己……这些“世界大事”和“国家大事”件件都关系到中产者自己的切身利益,不争取怎么能行?美国中产阶级参与政治的方式也很有趣,那就是写信。通常全美每个州会有两个联邦参议员和若干个众议员,给这些代表自己所在州的议员写信是很有效的方式,这些议员考虑到自己的选情,都会很认真地对待这些选民的来信,从而使一些政策得到改变。一些州议员和市议员对待选民更是小心翼翼。“写信”也可以说是独具特色的美国中产阶级“参政”方式。
显然,美国中产阶级就是和整个世界捆绑在一起的。这背后的原因在于美国市场的开放性,全美已经和世界互动了起来。中产者早点的牛奶可能来自于德克萨斯,但中午的牛排可能就来自澳洲,身上的衬衣可能产自中国,而裤子则来自于印度,车里的汽油或许来自于太平洋上的油田,而家里电器使用的电则来自于邻近的加拿大……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变化都影响着中产阶级的生活。美国中产阶级和世界“捆绑”在一起。这样的结果是美国中产阶级比其他国家的中产更关心国际风云,关注世界政局。或许生活在中国国内的中产阶级还没有感受到这一点,但随着中国的不断开放和中产阶级力量的强大,我相信,中国的中产者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上海:中产=房子Shanghai:Middle Class=House TExT_李 栋(上海)
场景一:新天地
坐在这个据说是全中国最“小资”的场所,晒一晒午后的阳光,喝一杯咖啡是lvy上大学时的理想。挣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尽管除了房租和日常开销之外已所剩无几,但lvy还是和男朋友来新天地喝了一次咖啡。咖啡的价格有点让他们心疼,但Ivy说:“当时我们觉得,来这里喝咖啡标志着我们脱离了‘穷学生’的阶段,进入了一个新的阶层,说白领也好,中产也好,反正就是不一样了。”几年来,lvy的收入越来越高,来新天地的次数却越来越少。“刚毕业的时候年轻气盛,觉得我身为一个白领,生活一定要是优雅的,处处模仿电影里港台和国外的那些白领,还有国内电视剧里的那些白领丽人。但现在,我都快30了,准备和男朋友结婚时才发现,我们什么都没有,一定要攒钱买房了。就现在上海这房价……啧啧……”lvy有些无奈。如今,她和男朋友每月收入将近2万块,但为了攒够一套房子的首付,想到日后的“房奴”生活,她们过着“艰苦”的日子。
lvy:“现在我真的懂了。中产就是一个名分。如果看收入什么的,我现在也算是中产,但我觉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买房、结婚。”
场景二:
浦东金桥一栋老公房
从2002年来到上海工作,Vera就一直住在这栋老公房里。尽管每天上班要地铁转公车,花费10块钱,但每个月1200块钱的房租还是比市中心便宜很多。“住到这里就为了省钱。我知道,中产阶级的标准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但说自己是中产阶级还是有点心虚。”Vera的家不大,但是布置得很有品位。“我觉得在上海,有一栋房子,不管是分期供,还是一次拿下,都是中产,没房就算了,就不要往中产的圈子里挤了。挤进去也没你的地方。”
Vera:“人家住在世茂汤臣、世茂滨江(上海的高档住宅区)的人还谦虚地说自己是中产阶级呢?我哪敢厚着脸皮说自己也中产”
场景三:
南京西路恒隆广场(PLazz66)
恒隆广场是上海最高档的购物场所之一,大量的奢侈品品牌聚集在这里。身为某外企策划部门主管的李克几乎每个月都会陪太太来恒隆广场。结婚4年的他有房有车,工作、生活都很稳定,但面对恒隆广场的商品,他说“偶尔买点吧,主要是些场面上的行头,买太多肯定负担不了。”李克说得很无奈,“我有房子,但是分期,几十年的‘房奴’生活想来就怕,说到车,就我那个小polo,不就是人家富人一顿饭吗?”李克觉得自己属于中产阶级无疑,但关键是“中产阶级不是什么高档词,是中产又怎么样?国外的中产也苦着呢。”
李克:“我们现在把中产理解得太高了。美国有80%的人都是中产,基本上不为温饱发愁就算中产了。我们现在还探讨我们是不是中产是因为我们有误区。”
在上海,和所谓的“中产”聊天,话题总会落到“房价”上。连续几年上涨的房价尽管在今年出现了回落的迹象,但还是牵动上海中产者最敏感的神经。可以说,“房子、房价”是整人上海白领、中产生活的中心。
去年,欧洲一些小国和中东国家阿联酋的房产商曾来上海参加房展。他们打出的宣传口号是“您只需花上海房价的一半,便可以在我们国家住上豪宅。”这句很有耸动性的口号让不少上海中产心动,“去国外买房”一度成为上海职场中和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但对于不少白领来说,这更多是一句玩笑话:“上海还没地方住呢,阿联酋有房子又能怎么样?”
“并不全是因为贵。老实说,凭一个中层白领的收入,在上海供个面积适当的房子并不难,付完首付就是每个月要“出点血”。可问题是想找一个面积适中的房子太难了,市中心动辄就是100多平米。”供职于银行的张树宁一直想在上海买一个50平米以下,位置不错的“过渡房”,但找了几年,也没有 合适的。那些百余平米的大户型首付一般都在几十万左右,显然不在张树宁的考虑之中。
张树宁讲了一个故事:一家全球顶级制药企业的中国华东区经理和太太两人在职场中打拼了10几年,终于在2005年买下了静安区的一处房产。该房子使用面积140多平米,房价和装修价格将近300万。夫妻两人所有积蓄拿出来还不够,最后还是选择了按揭……“人家可是世界顶级企业的区域老总,论身份和收入再没有人比他更中产了,但还是在房子面前折了腰。”张树宁说,这个故事被刊登在上海本地的媒体上,很多人都知道。他说他也了解国外不少中产阶级都是租房居住的情况,但这种观念中国人还是很难接受。特别是对于一个男性来说,没房子几乎就等于人生失败。
“浦江两岸说英语,内环线内说普通话,内环线外说上海话。”这是最近在网上很流行的一句上海“新民谣”。如果对这个“民谣”进行联想,和社会阶层划分相对应的话,上海的中产阶级应该具备两个特点:“说普通话”和“住在内环线内”。事实上,对于很多上海的白领阶层来说,“说普通话”并不难,但“内环线内买房”简直是不可能的“天方夜谭”。去年以来,在远离上海市区的松江、闵行等郊区,一些针对白领阶层的小户型小区的热卖似乎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除了房子问题,上海的白领阶层肯定是中国最像‘中产阶级’的阶层。”一位来自于上海大学的研究者说,“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国其他地区,集中了大量受过良好教育,有不错收入的社会中间阶层,这是现实情况。而且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上海一直是一个中西交融,思想新潮,讲求生活品质的城市,这些特点和国外中产阶级的若干个特征都是相符的。”但就是房子,恰恰成了上海中产者“自我认同”的最大门槛。 于是,在上海,“我到底是不是中产?”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你是不是有一套房子?”。
台北:中产阶级走向“两极”Taipei:The Choice of middle class TEXT 邵诗帆 台湾媒体从业者
不久前,发生在台湾的“反贪腐运动”被不少人称作一场“中产阶级运动”,主办者也试图以这样的名义来吸引台湾中产阶级的参加,以增强社会对贪腐者的压力。但事实上,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上了年纪的阿公阿婆,大部分中产阶级并没有投入到这场运动中来,这是不少人始料未及,却又确在情理之中的。
在我的采访中,不少人都说,台湾中产阶级受教育程度高,民主意识强,对“贪腐行为”深恶痛绝,一定会积极地投入到运动中来。这些都没错,但有一点被忽略,那就是台湾的中产阶级尽管会从情感上支持“反贪腐运动”,但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中产者一样,他们保守、温和,贪图稳定,特别是此次“反贪腐运动”的举办地点——台北市也正是台湾经济最发达、商贸最集中的城市,是台湾中产阶级最集中的地方。中产阶级有担忧:在我家门口举行如此大规模的示威运动会不会“擦枪走火”,伤及到我们自身呢?而且中产阶级大多是靠薪资生活的雇员,是按时上下班还是得罪老板,放下工作去静坐?衡量利弊得失,大多数中产阶级成为这场运动的“旁观者”。
和亚洲其他新兴的地区一样,台湾的中产阶级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处于快速的成长期。北部的台北、南部的港口城市高雄和新经济发达的新竹是中产阶级的聚集地。台湾中产阶级的生活好像并没有那么多的符号,生活中没有很多规范。在台湾,很多中产阶级对吃什么档次的餐点,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开什么车,住哪个区域的房子都没有过多的强求。不少中产阶级会热衷于逛台湾的夜市。不但是美食,不少人的衣服、饰品也都是从夜市淘来的“廉价货”。不少收入不错的人,甚至明星也都乐此不疲。也因此,台湾的企业界和商家,包括地产商在做广告宣传时也很少以“中产阶级”作为诉求点,这可能跟很多地方不一样。
这几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经济—直不好。贪图稳定的中产阶级的负担也重了不少。和台湾经济繁荣时不少家庭自购住房相比,如今买房是中产阶级最大的负担。不少新一代中产只能租房居住。但租房的生活也并不轻松,比如,如今在台北租个小房子,每个月要1万多块新台币(约2500块人民币),地段好一些会更贵,而这笔钱基本上要占到一般中产阶级收入的1/3,甚至1/2。
尽管这一比例和法国、美国,以及中国大陆等地的中产阶级相比,并不算特别高。但和这些地方的社会环境不一样,近些年来,台湾的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都很不稳定,政坛上打打闹闹,经济上自我孤立,无论是工商界、文化界和台湾民间,人人都有种岌岌可危的危机感。这种社会状况也让一贯渴望稳定的台湾中产阶级开始向两个极端分化。一个极端是破罐子破摔,不仅每个月把自己的收入全部“月光”,而且通过信用卡等方式大量透支,出现了所谓的“卡奴”;另一个极端是为前途,特别是年老之后的生活担忧,甚至担心自己会中年失业,于是开始拼命积蓄,吃穿住行都按照社会“最低线”。于是,收入很“中产”,生活可能连乡下省吃俭用的阿伯也比不上。这两个极端正逐步蚕食着台湾的中产阶级。
几年前,有部名为《台北晚九朝五》的电影描写了一群热衷于夜生活的台北年轻白领颓废、糜烂的生活方式。尽管不少观众对其中混乱的性关系多有微词,但还是感觉台湾的白领、中产阶级生活很体面,夜店生活充满了诱惑。但如今,我的结论是台湾的中产阶级再也体面不起来,相反,却很辛苦。Number数字中产阶级
国家或地区:英国
中产阶级产生年代:工业革命后
中产阶级收入标准:个人年薪在4万英镑以上
中产阶级占全部人口的比例:52.2%
中产阶级特征:保守而又持重,坚守英国文化传统。
中产阶级趋势:近些年来,英国中产阶级有不断滑落的趋势。有关数据显示,英国已有14%的中产者从中层滑入底层。英国政府对福利政策的改革会让中产阶级的安全感有所降低。
国家或地区:美国
中产阶级产生年代:独立运动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前
中产阶级收入标准:家庭年收入在4万到20万美元之间
中产阶级占全部人口的比例:80%或更高
中产阶级特征:社会中坚,是成熟而独立的社会阶层。
中产阶级趋势:中产阶级蓬蓬勃勃,但压力和问题也日增。
国家或地区:中国大陆
中产阶级产生年代:一般认为,改革开放后,新的经济产业催
生了中国的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收入标准:家庭年收入在6万到50万人民币之间
中产阶级占全部人口的比例:5.04%
中产阶级特征:中产阶级自我认同感较差,社会对中产的标准比较模糊。同时由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中产者安全感较差。
国家或地区:中国台湾
中产阶级产生年代:20世纪60年代
中产阶级收入标准:家庭年收入2万美元到3.8万美元之间
中产阶级占全部人口的比例:70%左右
中产阶级特征:安全感较差,大多集中在台北等大城市,集中在IT、金融等新经济领域。
中产阶级趋势:向“两极”流动。一个极端是破罐子破摔,盲目消费,流向所谓的“卡奴”;另一个极端是为未来担忧,拼命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