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田二农”是青岛农业大学2015级研究生的一个农业互联网品牌化构想,其内涵就是通过一块耕地,两种耕作方式(一个在土地上,一个在互联网上)实现农产品品牌化。一种是田地里辛勤的农民,一种则是我们。我们出身农村,毕业于农业院校,立足农业,更懂农业。我们是提供跨界服务,通过影视让土地更有价值的新型农民。
树立农业品牌的重要性
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应该是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装备的农业,也应该是产品比较优势突出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农业。作为农业品牌,首先是农业科技应用和资源科学利用的典范,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化的农业也可以说是品牌聚集的农业,没有农业的品牌化、没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极具竞争力的农业品牌作为代表,就很难说农业实现了现代化。因此,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整个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在深化改革的市场环境下,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大品牌的现代农业格局正加快形成,必将为农业品牌建设带来全新的发展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对品牌建设高度重视,提出“品牌是信誉的凝结”,“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央一号文件对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知名品牌作出重要部署。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已经成为推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紧迫任务。制定和建立推进农业品牌化的指导意见和协调机制,进一步理顺农业品牌化推进的工作机制,提出科学的农业品牌化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拟订合理的实施步骤和阶段性目标,明确农业领域品牌发展方向和重点,形成国家、地方、区域、行业、企业、产品的多层次战略品牌体系。并进一步借鉴和引用国外的经验推进农业品牌化。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品牌经验创立中国品牌农业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上路径不同,但有一条是相同的,就是都把品牌建设作为参与全球农业竞争的国家战略。这些国家品牌化的基本经验是,科学规划品牌发展战略;制定国际化的品牌认证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品牌的创新与保护;加大政府扶持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等。
建立国家农业品牌目录制度,构建农业部门推进品牌建设的抓手也是目前非常紧迫的任务。目前我国农业品牌存在在乱评比的现象,许多品牌认定机构因利益驱使不能进行公正、公开、公平的评价;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和法制不完善等原因,消费者很难在众多品牌中进行合理选择。政府作为法定管理机构和公共利益的代表,其组织的评价认定更具有更高的公信力。因此,应该在政府的主导下健全农业品牌的评价认定制度,尽快建立和培育一批高水平的与推进农业品牌化紧密相关的市场中介机构,创立有关农业品牌培育与发展的咨询服务机构。对于已参加的团体和机构,加强其培育、扶持和管理,并实施资质认证,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透明度、权威性与公信力。要研究建立农产品品牌、区域品牌的征集制度、审核推荐制度、价值评价制度,各级部门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将农产品品牌按品种、目标市场等分类,将最有影响力的品牌纳入目录定期发布,动态管理,以期完善、规范和强化对农产品品牌的推介、评选、推优等活动,逐步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鼓励农产品企业做好质量、做大品牌,强化政府公益服务,目的是用品牌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引导生产经营者发展品牌农产品。
“一田二农”构想中的互联网应用及其表现
在一田二农品牌化实施过程之中,不仅仅是单纯的传统媒体在发挥作用,也不光是单纯的烧钱活动,而是通过盈利与非盈利手段相结合实现规模的迅速扩大。团队十分重视形象建设,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都有广泛的粉丝,同时由于运营得力,旗下产品在淘宝的销量也非常可观。建立国家公用品牌发展体系,打造代表国家现代化农业水平的国家品牌也是企业的高级理想。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突出了区域的独特性和公共性特征,具有极强的公益性,需要主管部门统筹规划、主导推动,打造代表国家现代农业水平的国家品牌。整合区域优势特色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依托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发展主导产业,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品牌集群。 重点培育一些发展潜力大、生产数量多的特色农产品。 如武汉的洪山菜苔、蔡甸莲藕、三峡的脐橙、荆州的麻鸭、恩施的土猪等。开发好恩施“中国硒都”、汉江平原“富硒粮都”资源,打造富硒农产品加工品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必然规律。目前,我国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多杂乱和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十分突出,极大削弱农业品牌的竞争力。各级政府要加强指导与协调,在自愿的基础上,采取企业兼并、资产重组、股份制等形式,引导弱小品牌整合于名牌,形成整体优势,不断提高竞争力。同时,组建行业协会,规范行业行为,充分发挥自律作用。要挖掘品牌资源潜力,对每一个品牌注入地理、人文、生物等深入挖掘,丰富品牌内涵。要加强整合品牌传播,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农产品品牌。重点谋划将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产品列入规划,通过国家营销平台、国家农业品牌的建设,使其产品以独特风格、品质优势、价格优势等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消费者认可和喜爱。
着力培育和打造能代表我们国家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让中国农产品走向世界。系统规划农产品品牌发展,谋划现代品牌农业的顶层设计。政府要在战略层面上加强顶层设计,对农产品品牌发展做出科学规划,指导农产品品牌分类和分层发展。品牌发展要充分利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产品,引入资金,通过技术创新、扩大规模、推广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打造名、优、特农产品品牌,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整合优势农业资源,走抱团发展之路。 如在水产品牌整合上,按照成立一个协会、制定一个章程、规范一套程序、统一一个标准、注册一个商标的“五统一”模式,整合“一鱼一虾一蟹”三大公共品牌,成功打造了“楚江红”小龙虾、“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和“洪湖渔家”生态鱼三大水产品牌,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带动了全省名优水产品养殖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 保护优势品种资源和环境,传承地方传统生产、加工工艺,开发历史文化民俗资源,扩大传统产地声誉,创新新兴产业集群,加强品牌经营资源整合。强化对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管理和保护,建立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质量追溯体系。挖掘品牌资源潜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托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优势农产品区域品牌和国家品牌。品牌建设涉及生产和市场的多个环节,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特色产业现代化水平的强大动力,是推进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曾指出,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各区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种养方式和人文历史蕴藏着巨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把這些集人文、生态、环境等为一体的要素资源整合起来,使其成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特色农业经济资源保护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树立农业品牌的重要性
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应该是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装备的农业,也应该是产品比较优势突出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农业。作为农业品牌,首先是农业科技应用和资源科学利用的典范,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化的农业也可以说是品牌聚集的农业,没有农业的品牌化、没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极具竞争力的农业品牌作为代表,就很难说农业实现了现代化。因此,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整个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在深化改革的市场环境下,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大品牌的现代农业格局正加快形成,必将为农业品牌建设带来全新的发展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对品牌建设高度重视,提出“品牌是信誉的凝结”,“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央一号文件对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知名品牌作出重要部署。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已经成为推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紧迫任务。制定和建立推进农业品牌化的指导意见和协调机制,进一步理顺农业品牌化推进的工作机制,提出科学的农业品牌化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拟订合理的实施步骤和阶段性目标,明确农业领域品牌发展方向和重点,形成国家、地方、区域、行业、企业、产品的多层次战略品牌体系。并进一步借鉴和引用国外的经验推进农业品牌化。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品牌经验创立中国品牌农业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上路径不同,但有一条是相同的,就是都把品牌建设作为参与全球农业竞争的国家战略。这些国家品牌化的基本经验是,科学规划品牌发展战略;制定国际化的品牌认证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品牌的创新与保护;加大政府扶持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等。
建立国家农业品牌目录制度,构建农业部门推进品牌建设的抓手也是目前非常紧迫的任务。目前我国农业品牌存在在乱评比的现象,许多品牌认定机构因利益驱使不能进行公正、公开、公平的评价;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和法制不完善等原因,消费者很难在众多品牌中进行合理选择。政府作为法定管理机构和公共利益的代表,其组织的评价认定更具有更高的公信力。因此,应该在政府的主导下健全农业品牌的评价认定制度,尽快建立和培育一批高水平的与推进农业品牌化紧密相关的市场中介机构,创立有关农业品牌培育与发展的咨询服务机构。对于已参加的团体和机构,加强其培育、扶持和管理,并实施资质认证,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透明度、权威性与公信力。要研究建立农产品品牌、区域品牌的征集制度、审核推荐制度、价值评价制度,各级部门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将农产品品牌按品种、目标市场等分类,将最有影响力的品牌纳入目录定期发布,动态管理,以期完善、规范和强化对农产品品牌的推介、评选、推优等活动,逐步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鼓励农产品企业做好质量、做大品牌,强化政府公益服务,目的是用品牌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引导生产经营者发展品牌农产品。
“一田二农”构想中的互联网应用及其表现
在一田二农品牌化实施过程之中,不仅仅是单纯的传统媒体在发挥作用,也不光是单纯的烧钱活动,而是通过盈利与非盈利手段相结合实现规模的迅速扩大。团队十分重视形象建设,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都有广泛的粉丝,同时由于运营得力,旗下产品在淘宝的销量也非常可观。建立国家公用品牌发展体系,打造代表国家现代化农业水平的国家品牌也是企业的高级理想。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突出了区域的独特性和公共性特征,具有极强的公益性,需要主管部门统筹规划、主导推动,打造代表国家现代农业水平的国家品牌。整合区域优势特色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依托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发展主导产业,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品牌集群。 重点培育一些发展潜力大、生产数量多的特色农产品。 如武汉的洪山菜苔、蔡甸莲藕、三峡的脐橙、荆州的麻鸭、恩施的土猪等。开发好恩施“中国硒都”、汉江平原“富硒粮都”资源,打造富硒农产品加工品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必然规律。目前,我国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多杂乱和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十分突出,极大削弱农业品牌的竞争力。各级政府要加强指导与协调,在自愿的基础上,采取企业兼并、资产重组、股份制等形式,引导弱小品牌整合于名牌,形成整体优势,不断提高竞争力。同时,组建行业协会,规范行业行为,充分发挥自律作用。要挖掘品牌资源潜力,对每一个品牌注入地理、人文、生物等深入挖掘,丰富品牌内涵。要加强整合品牌传播,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农产品品牌。重点谋划将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产品列入规划,通过国家营销平台、国家农业品牌的建设,使其产品以独特风格、品质优势、价格优势等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消费者认可和喜爱。
着力培育和打造能代表我们国家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让中国农产品走向世界。系统规划农产品品牌发展,谋划现代品牌农业的顶层设计。政府要在战略层面上加强顶层设计,对农产品品牌发展做出科学规划,指导农产品品牌分类和分层发展。品牌发展要充分利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产品,引入资金,通过技术创新、扩大规模、推广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打造名、优、特农产品品牌,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整合优势农业资源,走抱团发展之路。 如在水产品牌整合上,按照成立一个协会、制定一个章程、规范一套程序、统一一个标准、注册一个商标的“五统一”模式,整合“一鱼一虾一蟹”三大公共品牌,成功打造了“楚江红”小龙虾、“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和“洪湖渔家”生态鱼三大水产品牌,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带动了全省名优水产品养殖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 保护优势品种资源和环境,传承地方传统生产、加工工艺,开发历史文化民俗资源,扩大传统产地声誉,创新新兴产业集群,加强品牌经营资源整合。强化对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管理和保护,建立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质量追溯体系。挖掘品牌资源潜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托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优势农产品区域品牌和国家品牌。品牌建设涉及生产和市场的多个环节,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特色产业现代化水平的强大动力,是推进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曾指出,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各区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种养方式和人文历史蕴藏着巨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把這些集人文、生态、环境等为一体的要素资源整合起来,使其成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特色农业经济资源保护和发展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