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鲁迅说:“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对中学生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激发其爱国情感,报效祖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对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确立,对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等,都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爱国主义情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具备和而且必须传承的精神食粮,也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中小学各门课程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进行。相比之下,历史课在这方面担负的责任更大,素材更实际,更具体,历史课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都优于其他各科。
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中学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较系统、全面地了解,正确地认识祖国和世界的过去和现在,从而在他们身上产生一股巨大的爱国主义情感震撼力量。
在教学中,要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发掘出可贵的精神食粮。贯彻整个中国历史的爱国情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寸寸山河寸寸金”——改造生存环境的奋斗精神
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世世代代同大自然作斗争,改造生存环境,恩惠时人,造福后代。远在传说时代,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泛滥的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战国时期,秦国的水利专家、蜀郡守李冰,修建都江堰,造福人类,功垂千古。
西汉文帝、武帝时,黄河两次决口,泛滥成灾。汉武帝刘彻调集了几万民工,进行治理。公元69年,王景受命治理黄河。
治黄修河的事迹,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征服大自然斗争的缩影,是各族人民对祖国无私奉献的生动例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誓死抵抗外敌侵略的斗争精神
中华民族富于斗争精神,勇于抵抗外国侵略者,誓同外敌血战到底,创造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功迹。
戚继光荡平了入侵浙江的倭寇,肃清了入侵福建、广东的倭寇,成为我国永垂史册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使宝岛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康熙帝为驱逐沙俄侵略者,曾亲自出巡东北,视察防务,决心组织自卫反击战。其命令清军两次进攻侵占雅克萨的沙俄军队,迫使沙俄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1689年,他又派遣索额图等同沙俄订立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之间东段的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立下了不朽功业。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反对压迫者和剥削者的反抗精神
我国古代史上,一再爆发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人民起义。虽然这些起义没有达到根本改造社会、完成农民阶级自身解放的目的,但是由于提出了蔑视权贵、否定特权的口号,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的大无畏反抗精神。
秦末农民战争结束后,西汉初期的统治者注意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宽舒政策,到文帝、景帝时出现了“文景之治”。
绿林赤眉起义推翻了王莽的“新”朝的统治后,东汉的光武帝刘秀调整了统治政策,十多年后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人民的人身权利也获得了较多的保障。
唐朝统一中国后,唐太宗吸取惰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懂得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全面调整了统治政策,使得唐朝前期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在大规模农民战争后建立起来的明朝和清朝,在其统治的初期也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使国家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事实雄辩说明,在我国历时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只有那些阶段性发动的大规模的人民起义才是打击反动统治阶段,扫除腐朽、邪恶势力,清理国家发展道路的强大力量,才是推动祖国前进的伟大动力之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渴望统一,厌恶分裂。
我国历史上虽然出现了四次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但是由于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四次大分裂终为四次大统一所代替:秦王羸政于公元前221年,结束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隋文帝杨坚灭陈,结束南北朝对峙局面;元世祖忽必烈于1279年消灭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结束宋金对峙局面。
这四次大统一说明,统一是祖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是中华民族的人心所向,上述四个帝王顺应历史的潮流和人心的归向而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证明了中华祖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探索发展道路的改革精神
中华民族善于继承,但也勇于改革。中国古代中上,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改革家,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
春秋时期,齐恒公任用政治家管仲进行改革,使齐国势力大振; 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候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族)进行了永垂史册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尤其是他颁布的均田令,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改革措施,直到隋唐都基本上承袭了这种新的土地制度 。
北宋的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虽是昙花一现,但它的指导思想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即“富国强兵”,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怀的。
19世纪末,为了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发动了戊戌变法。在变法遭到封建顽固派镇压的严峻时刻,伟大的爱国者、改革家谭嗣同挺身而出,拒绝流亡海外,坚持斗争到底。中国古代史的改革大都具有进步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探索精神、革新意识和强大的生命活力,是推动我国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
“共同繁荣”——各民族共建华夏的贡献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由祖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50多个民族都对我国古代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族人民辛勤培植的植物,如葡萄、苜蓿、核桃、胡罗卜等种子通过汉使传入了内地,丰富了汉族的生活;内地汉族的铸造铁器和凿井的技术传到了西域,促进了西域各族的发展。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了各民族大融合与大交流的趋势:各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会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广大汉族人民也学到了各兄弟民族的畜牧业经验。
蒙古族建立的元帝国,创立了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其中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尤其巨大,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便于同处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的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和彼此融合,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内聚力。
以上事实说明: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共建华夏的伟大贡献精神将永垂青史。
“四海之内皆兄弟”——与亚非各国共进的携手合作精神
中华民族是胸襟广阔的民族,不仅热爱自己的祖国,也胸怀整个世界。中国古代史上出现不少优秀人物,他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交流经济和文化,增强友谊与了解,为亚非的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玄奘是唐代高僧,唯识宗的创始人之一,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的三大翻译家。
郑和是我国明代的伟大航海家。从1405年起到1433年的28年间他共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郑和的船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地区的友好贸易关系,加深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情谊,其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上列以玄奘、鉴真、郑和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亚非,属于世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为国为民的科学创造精神
中华民族是勤劳而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在古代史上,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培育出了无数杰出的科学家。
我国古代文化璀璨夺目,光彩照人:商代的青铜文化和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春秋时期关于哈雷慧星的世界最早记载;战国时期产生的世界首部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比西方早500年提出的勾股定理特例;比西方早800年问世的药典《唐本草》;西汉至宋代我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等。这一切都是世界科技史上的珍奇,其中四大发明是使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它的西传则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尽人皆知的影响。
我国古代科学家,灿若群星,令世人瞩目:
东汉科学张衡,创造出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后者比欧洲出现的第一台地动仪要早1700多年。他还在世界上首次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
南朝科学家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兀的值在3.1415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的科学家。他提出的兀的密率355/133要比欧洲早1100多年。
唐代的天文学家僧一行成为世界上测量子午线长度的第一个人。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许衡等科学家共同编制了《授时历》。该历同现行公历即1582年提出的格列高利历一年的周期相同,然而比后者的确立早300年。
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经过27年艰苦劳动。终于著成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优秀的代表人物的光辉业迹表明: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世代不懈地同大自然作斗争,改造着生存环境;中华民族是勇敢的民族,有同外国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有同本国的压迫者和剥削者殊死战斗的坚定决心;中华民族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民族,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创新,谋求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中华民族是忠诚祖国的民族,世代矢志于国家的统一和繁荣;中华民族是善于科学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间创造出令全世界惊奇的古代文化;中华民族是乐于奉献的民族,不仅为祖国效忠,也对全世界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以上各方面,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内涵,也是中国历史所折射出来的魂,更是初中历史课本的精髓。
爱国主义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对祖国忠诚和热爱,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如何去为了祖国的明天的辉煌而去建设,去奋斗。通过对祖国历史的学习,培养浓厚的爱国感情,更加增进对祖国的现实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理解,看到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对祖国更加美好未来的展望,从而珍惜大好时光,勤奋学习,这样历史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由于历史学科是知识的综合性和历史学科知识与人的紧密关系,决定了历史学科知识中有极其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在完成历史事件讲授的过程中,把握好爱国情感的教育,已达到知情意的有机结合。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激励学生,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对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确立,对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等,都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爱国主义情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具备和而且必须传承的精神食粮,也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中小学各门课程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进行。相比之下,历史课在这方面担负的责任更大,素材更实际,更具体,历史课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都优于其他各科。
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中学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较系统、全面地了解,正确地认识祖国和世界的过去和现在,从而在他们身上产生一股巨大的爱国主义情感震撼力量。
在教学中,要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发掘出可贵的精神食粮。贯彻整个中国历史的爱国情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寸寸山河寸寸金”——改造生存环境的奋斗精神
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世世代代同大自然作斗争,改造生存环境,恩惠时人,造福后代。远在传说时代,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泛滥的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战国时期,秦国的水利专家、蜀郡守李冰,修建都江堰,造福人类,功垂千古。
西汉文帝、武帝时,黄河两次决口,泛滥成灾。汉武帝刘彻调集了几万民工,进行治理。公元69年,王景受命治理黄河。
治黄修河的事迹,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征服大自然斗争的缩影,是各族人民对祖国无私奉献的生动例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誓死抵抗外敌侵略的斗争精神
中华民族富于斗争精神,勇于抵抗外国侵略者,誓同外敌血战到底,创造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功迹。
戚继光荡平了入侵浙江的倭寇,肃清了入侵福建、广东的倭寇,成为我国永垂史册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使宝岛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康熙帝为驱逐沙俄侵略者,曾亲自出巡东北,视察防务,决心组织自卫反击战。其命令清军两次进攻侵占雅克萨的沙俄军队,迫使沙俄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1689年,他又派遣索额图等同沙俄订立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之间东段的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立下了不朽功业。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反对压迫者和剥削者的反抗精神
我国古代史上,一再爆发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人民起义。虽然这些起义没有达到根本改造社会、完成农民阶级自身解放的目的,但是由于提出了蔑视权贵、否定特权的口号,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的大无畏反抗精神。
秦末农民战争结束后,西汉初期的统治者注意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宽舒政策,到文帝、景帝时出现了“文景之治”。
绿林赤眉起义推翻了王莽的“新”朝的统治后,东汉的光武帝刘秀调整了统治政策,十多年后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人民的人身权利也获得了较多的保障。
唐朝统一中国后,唐太宗吸取惰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懂得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全面调整了统治政策,使得唐朝前期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在大规模农民战争后建立起来的明朝和清朝,在其统治的初期也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使国家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事实雄辩说明,在我国历时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只有那些阶段性发动的大规模的人民起义才是打击反动统治阶段,扫除腐朽、邪恶势力,清理国家发展道路的强大力量,才是推动祖国前进的伟大动力之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渴望统一,厌恶分裂。
我国历史上虽然出现了四次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但是由于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四次大分裂终为四次大统一所代替:秦王羸政于公元前221年,结束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隋文帝杨坚灭陈,结束南北朝对峙局面;元世祖忽必烈于1279年消灭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结束宋金对峙局面。
这四次大统一说明,统一是祖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是中华民族的人心所向,上述四个帝王顺应历史的潮流和人心的归向而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证明了中华祖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探索发展道路的改革精神
中华民族善于继承,但也勇于改革。中国古代中上,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改革家,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
春秋时期,齐恒公任用政治家管仲进行改革,使齐国势力大振; 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候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族)进行了永垂史册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尤其是他颁布的均田令,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改革措施,直到隋唐都基本上承袭了这种新的土地制度 。
北宋的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虽是昙花一现,但它的指导思想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即“富国强兵”,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怀的。
19世纪末,为了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发动了戊戌变法。在变法遭到封建顽固派镇压的严峻时刻,伟大的爱国者、改革家谭嗣同挺身而出,拒绝流亡海外,坚持斗争到底。中国古代史的改革大都具有进步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探索精神、革新意识和强大的生命活力,是推动我国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
“共同繁荣”——各民族共建华夏的贡献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由祖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50多个民族都对我国古代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族人民辛勤培植的植物,如葡萄、苜蓿、核桃、胡罗卜等种子通过汉使传入了内地,丰富了汉族的生活;内地汉族的铸造铁器和凿井的技术传到了西域,促进了西域各族的发展。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了各民族大融合与大交流的趋势:各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会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广大汉族人民也学到了各兄弟民族的畜牧业经验。
蒙古族建立的元帝国,创立了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其中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尤其巨大,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便于同处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的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和彼此融合,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内聚力。
以上事实说明: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共建华夏的伟大贡献精神将永垂青史。
“四海之内皆兄弟”——与亚非各国共进的携手合作精神
中华民族是胸襟广阔的民族,不仅热爱自己的祖国,也胸怀整个世界。中国古代史上出现不少优秀人物,他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交流经济和文化,增强友谊与了解,为亚非的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玄奘是唐代高僧,唯识宗的创始人之一,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的三大翻译家。
郑和是我国明代的伟大航海家。从1405年起到1433年的28年间他共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郑和的船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地区的友好贸易关系,加深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情谊,其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上列以玄奘、鉴真、郑和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亚非,属于世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为国为民的科学创造精神
中华民族是勤劳而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在古代史上,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培育出了无数杰出的科学家。
我国古代文化璀璨夺目,光彩照人:商代的青铜文化和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春秋时期关于哈雷慧星的世界最早记载;战国时期产生的世界首部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比西方早500年提出的勾股定理特例;比西方早800年问世的药典《唐本草》;西汉至宋代我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等。这一切都是世界科技史上的珍奇,其中四大发明是使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它的西传则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尽人皆知的影响。
我国古代科学家,灿若群星,令世人瞩目:
东汉科学张衡,创造出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后者比欧洲出现的第一台地动仪要早1700多年。他还在世界上首次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
南朝科学家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兀的值在3.1415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的科学家。他提出的兀的密率355/133要比欧洲早1100多年。
唐代的天文学家僧一行成为世界上测量子午线长度的第一个人。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许衡等科学家共同编制了《授时历》。该历同现行公历即1582年提出的格列高利历一年的周期相同,然而比后者的确立早300年。
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经过27年艰苦劳动。终于著成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优秀的代表人物的光辉业迹表明: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世代不懈地同大自然作斗争,改造着生存环境;中华民族是勇敢的民族,有同外国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有同本国的压迫者和剥削者殊死战斗的坚定决心;中华民族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民族,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创新,谋求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中华民族是忠诚祖国的民族,世代矢志于国家的统一和繁荣;中华民族是善于科学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间创造出令全世界惊奇的古代文化;中华民族是乐于奉献的民族,不仅为祖国效忠,也对全世界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以上各方面,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内涵,也是中国历史所折射出来的魂,更是初中历史课本的精髓。
爱国主义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对祖国忠诚和热爱,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如何去为了祖国的明天的辉煌而去建设,去奋斗。通过对祖国历史的学习,培养浓厚的爱国感情,更加增进对祖国的现实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理解,看到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对祖国更加美好未来的展望,从而珍惜大好时光,勤奋学习,这样历史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由于历史学科是知识的综合性和历史学科知识与人的紧密关系,决定了历史学科知识中有极其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在完成历史事件讲授的过程中,把握好爱国情感的教育,已达到知情意的有机结合。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激励学生,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