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教学,备课是一个重要环节,而备好教材又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教材把握准了,理解透了,授课时就不会那么费劲了。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备好教材呢?
1在“读”字上下功夫
1.1通读课文
备课前,教师应该先静下心来,认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只有把课文读熟了,理解透了,教学时才会得心应手。课堂上范读时尽量不要出错,偶尔出错虽说难免,但长期如此学生还会谅解老师吗?所以要像学生读书一样,凡是生字,拿不准读音,都必须要一一查字典,注上拼音,再试着多读几遍,直到有把握为止。譬如“转动”一词,如果老师一会儿读zhuàn,一会儿读zhuǎn,学生就难以适从了。因此在初读课文时,一定先要扫清生字词障碍,划词语、划句子、整体感悟,做到通篇理解。
1.2读懂课文
读懂课文,包含两个层面:首先就是读懂字词句的意思,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苏叔阳在《巴斯德征服狂犬病》一文中描写巴斯德在人体上实验狂犬病疫苗获得成功的艰辛过程,就是对课文题目的另一诠释。每篇课文都有作者不同的写作意图,一定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其次就是读课文练习。课后习题,是编者根据编写意图而设计的,对提高课文理解非常有帮助,一定要认真思考。有的习题老师应该先做一做,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老师先答一答,可以口头答,有必要还要写在教案上。如《燕子妈妈笑了》课后思考题,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是很简单,可是如果去认真思考,就不那么简单了,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怎样去理解这个问题,就要费一番功夫了。燕子妈妈笑了,表面上是因为小燕子把冬瓜和茄子的特点分清了,更重要的是小燕子学会了观察。所以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也是备好教材最关键的一环。
1.3读透课文
在读懂的基础上还要再反复品读课文,随着自己语感的增强,悟性的提高,个人情感的不断丰富,就达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的境界。备课时,应该力求把课文读“活”。朗读《草丛的村落》一文,要读出一份宁静,读出一份和谐。朗读《顶碗少年》一文,要读出一种坚强、读出持之以恒之感:朗读《桂林山水》一文,要读出明朗与轻快,更要读出一种豪迈的感觉。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事半功倍了,可见朗读的意义十分重要。
2在“理”字上下功夫
2.1抓关健句子,理顺课文脉络
2.1.1关键句子,是指那些能够体现文章思想内容的语句,能够体现文章结构、作者思路的语句,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内涵丰富的语句等。如果不能理解这些重要语句的意思或作用,那就谈不上理解整篇文章的脉络了。具体地说,下面几种类型的语句应该视为重要的语句,抓好它们,就能很快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2.1.2抓首句。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作用。如《桂林山水》一文的首句是: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整篇文章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看似简短的一句话,却把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的特点概括出来了。
抓中心句。如《居里夫人的三克镭》一文中最后一句“居里夫人一生曾拥有过三克镭,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的伟大的人格。”此句是本文的中心句, 它概括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1.3抓转承句。转承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了使层次间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如《文天祥》一文第四段中的“然而,勤王军尽管士气旺盛,却缺乏训练和作战经验,与骁勇善战的元军相比,战斗力相差甚远;再加上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抗元斗争失败了”中的“然而,勤王军尽管士气旺盛,却缺乏训练和作战经验,与骁勇善战的元军相比,战斗力相差甚远”承上文,“再加上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抗元斗争失败了”启下文。
2.1.4抓点睛句。有的句子在语段中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青花》一文中有“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就是提挈全文情感线索的关键句。
2.2抓文章题眼,理顺课文脉络
有些课文,课题就点明了关键词,如《端午节的由来》一文,介绍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怎么来的?以“由来”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相关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和教师的思路一致上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3在“拓”字上下功夫
学习语文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正是当前语文教师面临的关键问题。大部分学生对于手中的课本已经很熟悉,再加上各种教辅材料早已把课后问题解析明白了,他们往往认为课文已经没有什么可学的情况下。如果教师仍然仅仅停留在对于课文的单纯解读分析上,语文课堂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也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消失。因此,笔者认为在备教材时应该做好两个方面的拓展:
3.1做好横向拓展
横向拓展,即选择文体相关、内容相关以及表现手法相同的内容拓展文章内容。横向拓展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旧知识串连新知识,用积累的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同时在比较中基本掌握作者的描写手法,分析手法的作用,以此来增加自身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分析能力。通过对比,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让学生去阅读《父亲》和《生命的药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赞扬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
3.2做好纵向拓展
纵向探究即通过补充相关背景,补充课外资料来挖掘课文主题,拓展教学空间。如在备《草船借箭》一课时,为了能对教材作进一步的熟悉,把《三国演义》读了一遍,掌握了教材的前与后。还有另一种拓展是对课文的深度拓展,上《一个小山村的故事》一课时,先准备了这样一个拓展问题:“是呀!洪水把一切都冲走了,什么也没有留下”。真的什么也没有留下吗?这个问题的设计使课文得到的拓展,果然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既道出了文章的真谛,又说出了老师意想不到的答案。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把课上好,就必须在备教材上下足功夫。
1在“读”字上下功夫
1.1通读课文
备课前,教师应该先静下心来,认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只有把课文读熟了,理解透了,教学时才会得心应手。课堂上范读时尽量不要出错,偶尔出错虽说难免,但长期如此学生还会谅解老师吗?所以要像学生读书一样,凡是生字,拿不准读音,都必须要一一查字典,注上拼音,再试着多读几遍,直到有把握为止。譬如“转动”一词,如果老师一会儿读zhuàn,一会儿读zhuǎn,学生就难以适从了。因此在初读课文时,一定先要扫清生字词障碍,划词语、划句子、整体感悟,做到通篇理解。
1.2读懂课文
读懂课文,包含两个层面:首先就是读懂字词句的意思,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苏叔阳在《巴斯德征服狂犬病》一文中描写巴斯德在人体上实验狂犬病疫苗获得成功的艰辛过程,就是对课文题目的另一诠释。每篇课文都有作者不同的写作意图,一定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其次就是读课文练习。课后习题,是编者根据编写意图而设计的,对提高课文理解非常有帮助,一定要认真思考。有的习题老师应该先做一做,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老师先答一答,可以口头答,有必要还要写在教案上。如《燕子妈妈笑了》课后思考题,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是很简单,可是如果去认真思考,就不那么简单了,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怎样去理解这个问题,就要费一番功夫了。燕子妈妈笑了,表面上是因为小燕子把冬瓜和茄子的特点分清了,更重要的是小燕子学会了观察。所以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也是备好教材最关键的一环。
1.3读透课文
在读懂的基础上还要再反复品读课文,随着自己语感的增强,悟性的提高,个人情感的不断丰富,就达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的境界。备课时,应该力求把课文读“活”。朗读《草丛的村落》一文,要读出一份宁静,读出一份和谐。朗读《顶碗少年》一文,要读出一种坚强、读出持之以恒之感:朗读《桂林山水》一文,要读出明朗与轻快,更要读出一种豪迈的感觉。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事半功倍了,可见朗读的意义十分重要。
2在“理”字上下功夫
2.1抓关健句子,理顺课文脉络
2.1.1关键句子,是指那些能够体现文章思想内容的语句,能够体现文章结构、作者思路的语句,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内涵丰富的语句等。如果不能理解这些重要语句的意思或作用,那就谈不上理解整篇文章的脉络了。具体地说,下面几种类型的语句应该视为重要的语句,抓好它们,就能很快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2.1.2抓首句。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作用。如《桂林山水》一文的首句是: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整篇文章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看似简短的一句话,却把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的特点概括出来了。
抓中心句。如《居里夫人的三克镭》一文中最后一句“居里夫人一生曾拥有过三克镭,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的伟大的人格。”此句是本文的中心句, 它概括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1.3抓转承句。转承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了使层次间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如《文天祥》一文第四段中的“然而,勤王军尽管士气旺盛,却缺乏训练和作战经验,与骁勇善战的元军相比,战斗力相差甚远;再加上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抗元斗争失败了”中的“然而,勤王军尽管士气旺盛,却缺乏训练和作战经验,与骁勇善战的元军相比,战斗力相差甚远”承上文,“再加上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抗元斗争失败了”启下文。
2.1.4抓点睛句。有的句子在语段中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青花》一文中有“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就是提挈全文情感线索的关键句。
2.2抓文章题眼,理顺课文脉络
有些课文,课题就点明了关键词,如《端午节的由来》一文,介绍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怎么来的?以“由来”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相关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和教师的思路一致上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3在“拓”字上下功夫
学习语文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正是当前语文教师面临的关键问题。大部分学生对于手中的课本已经很熟悉,再加上各种教辅材料早已把课后问题解析明白了,他们往往认为课文已经没有什么可学的情况下。如果教师仍然仅仅停留在对于课文的单纯解读分析上,语文课堂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也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消失。因此,笔者认为在备教材时应该做好两个方面的拓展:
3.1做好横向拓展
横向拓展,即选择文体相关、内容相关以及表现手法相同的内容拓展文章内容。横向拓展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旧知识串连新知识,用积累的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同时在比较中基本掌握作者的描写手法,分析手法的作用,以此来增加自身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分析能力。通过对比,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让学生去阅读《父亲》和《生命的药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赞扬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
3.2做好纵向拓展
纵向探究即通过补充相关背景,补充课外资料来挖掘课文主题,拓展教学空间。如在备《草船借箭》一课时,为了能对教材作进一步的熟悉,把《三国演义》读了一遍,掌握了教材的前与后。还有另一种拓展是对课文的深度拓展,上《一个小山村的故事》一课时,先准备了这样一个拓展问题:“是呀!洪水把一切都冲走了,什么也没有留下”。真的什么也没有留下吗?这个问题的设计使课文得到的拓展,果然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既道出了文章的真谛,又说出了老师意想不到的答案。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把课上好,就必须在备教材上下足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