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学钢琴的学生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他的那位几十年默默无闻的老师,顿时誉满全城,青年学子蜂拥到他门下。另一位钢琴教师长期认真教学,勤于钻研,且出版了几本专业书,只因一辈子没教出个在大赛中获奖的学生,于是人们议论:他不行。
一位小学音乐教师在一架陌生的钢琴上第一遍弹奏难度较大的独奏曲,开始免不了有些乱。一位领导走过来开口讥讽:“你不是学钢琴的吗?怎么弹得乱七八糟,不是一看就能弹吗?”这话听来似有道理,实则不然。教小学的不是莫扎特,也不是李斯特、巴赫,要熟练地弹奏,当然得有个过程。
这里有一个对教学效果和教师能力如何评价的问题。前例中人们的“议论”不是正确的评价,后例中的讥讽挖苦更不是合适的“评价”。要做到正确评价,必须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一、评价指标
1、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应与教育目标一致。教学的指标,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不同的目标,产生不同的评价导向。传统的评价指标忽视这一点,领导常以学生演唱、演奏等表演的好坏、获奖多少,作为评价教师业务能力的主要依据。这样,教师就把对个别学生的重点辅导作为目标。这是应试教育的表现。脱离正确的培养目标去评价音乐教学成果,将有碍教师、学生积极的发挥,也与社会要求不相吻合。
2、教学对象的行为特征,是音乐教学评价的主要因素。学生的音乐素质、音乐基础、智力体力、思想品德、活动能力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同一个教师教两种不同基础的学生,投入一样,必然出现两种不同的效果,对于某些素质差的学生,教师投入相当于天赋好的学生的十倍精力,也难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再则,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太度也有关系。两个程度不一样的学生,其中差的学习特别扎实,且持之以恒,经过一段时间,往往会超过原先学习比较好的学生。
也就是说,评价教学效果,必须对其对象做客观分析,离开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努力程度,进行不公平的评价,不会令人信服。
3、教师的行为特征,是评价音乐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教学艺术、行为特征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联系。它包括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文学修养、学历层次、行为举止、教学态度等,也包括对教学对象的爱心付出和职业道德。
教师业务能力强,如发声正确,音色优美多变,节奏准确,感情表达适度等,都会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习形象。教师还必须给学生以真诚的爱。小学生活泼、天真、可爱,学习情绪容易波动,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稳定其学习情绪,很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充满爱心。
总之,评价指标的确定应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
二、评价标准
在音乐教学中,虽然师生双方都起作用,但起主导作用的仍在教师一方,故评价标准应多从教师方面着眼。总的标准是:
第一、看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能否全面完成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的教学任务,能否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达到要求。
第二、看能否通过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力,能否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教学过程方面:教学过程的基本标准是,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低消耗的时间定额。这就看教师能否优化教学过程,根据培养目标和具体教学任务,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按照教学规律和原则,制定最好的教学方案并灵活地实施。
2、教学内容方面:能否正确判断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作恰当的增删处理;能否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3、教学方法方面:能否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是否善于设疑、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是否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能否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做到听、唱、奏、创、议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4、教学结构方面:各教学环节中能否做到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各项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有张有弛、动静结合、疏密相间、有铺垫、有高潮;能否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如唱歌、欣赏、乐理、视唱、乐器等)合理组织、调整教学程序,设计课型。
5、教师素质方面:能否全面理解、掌握教材,能否背唱所教歌曲,深入理解欣赏的作品,牢固掌握音乐知识,以及有表情地范唱、伴奏;教态是否亲切自然、精神饱满;教学语言是否清晰响亮、准确无误、简洁易懂、用标准普通话教学;板书是否规范;教学中能否机智地按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方法进行调整,并有效处理偶发性事件。
6、教学效果方面:能否完成教学目标所确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教学任务,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师生间能否互相沟通,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总之,评价应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考虑到教学的长期行为,而不是只看一时一事的短期效果。不仅要进行总结性评价,还要进行形成性评价。
一位小学音乐教师在一架陌生的钢琴上第一遍弹奏难度较大的独奏曲,开始免不了有些乱。一位领导走过来开口讥讽:“你不是学钢琴的吗?怎么弹得乱七八糟,不是一看就能弹吗?”这话听来似有道理,实则不然。教小学的不是莫扎特,也不是李斯特、巴赫,要熟练地弹奏,当然得有个过程。
这里有一个对教学效果和教师能力如何评价的问题。前例中人们的“议论”不是正确的评价,后例中的讥讽挖苦更不是合适的“评价”。要做到正确评价,必须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一、评价指标
1、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应与教育目标一致。教学的指标,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不同的目标,产生不同的评价导向。传统的评价指标忽视这一点,领导常以学生演唱、演奏等表演的好坏、获奖多少,作为评价教师业务能力的主要依据。这样,教师就把对个别学生的重点辅导作为目标。这是应试教育的表现。脱离正确的培养目标去评价音乐教学成果,将有碍教师、学生积极的发挥,也与社会要求不相吻合。
2、教学对象的行为特征,是音乐教学评价的主要因素。学生的音乐素质、音乐基础、智力体力、思想品德、活动能力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同一个教师教两种不同基础的学生,投入一样,必然出现两种不同的效果,对于某些素质差的学生,教师投入相当于天赋好的学生的十倍精力,也难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再则,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太度也有关系。两个程度不一样的学生,其中差的学习特别扎实,且持之以恒,经过一段时间,往往会超过原先学习比较好的学生。
也就是说,评价教学效果,必须对其对象做客观分析,离开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努力程度,进行不公平的评价,不会令人信服。
3、教师的行为特征,是评价音乐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教学艺术、行为特征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联系。它包括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文学修养、学历层次、行为举止、教学态度等,也包括对教学对象的爱心付出和职业道德。
教师业务能力强,如发声正确,音色优美多变,节奏准确,感情表达适度等,都会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习形象。教师还必须给学生以真诚的爱。小学生活泼、天真、可爱,学习情绪容易波动,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稳定其学习情绪,很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充满爱心。
总之,评价指标的确定应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
二、评价标准
在音乐教学中,虽然师生双方都起作用,但起主导作用的仍在教师一方,故评价标准应多从教师方面着眼。总的标准是:
第一、看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能否全面完成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的教学任务,能否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达到要求。
第二、看能否通过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力,能否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教学过程方面:教学过程的基本标准是,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低消耗的时间定额。这就看教师能否优化教学过程,根据培养目标和具体教学任务,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按照教学规律和原则,制定最好的教学方案并灵活地实施。
2、教学内容方面:能否正确判断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作恰当的增删处理;能否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3、教学方法方面:能否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是否善于设疑、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是否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能否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做到听、唱、奏、创、议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4、教学结构方面:各教学环节中能否做到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各项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有张有弛、动静结合、疏密相间、有铺垫、有高潮;能否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如唱歌、欣赏、乐理、视唱、乐器等)合理组织、调整教学程序,设计课型。
5、教师素质方面:能否全面理解、掌握教材,能否背唱所教歌曲,深入理解欣赏的作品,牢固掌握音乐知识,以及有表情地范唱、伴奏;教态是否亲切自然、精神饱满;教学语言是否清晰响亮、准确无误、简洁易懂、用标准普通话教学;板书是否规范;教学中能否机智地按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方法进行调整,并有效处理偶发性事件。
6、教学效果方面:能否完成教学目标所确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教学任务,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师生间能否互相沟通,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总之,评价应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考虑到教学的长期行为,而不是只看一时一事的短期效果。不仅要进行总结性评价,还要进行形成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