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社会的全部希望,然而,当代的青少年教育问题却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感到非常棘手,尤其是在学校中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每逢遇到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大家都一愁难展,甚而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们有些望而却步。那么,青少年的教育为什么出现这种僵局呢?①个性孤僻,不愿与别人相处}②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总觉得别人无权管理;③当代青少年骨气中的“叛逆”心理,使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生活的热情,致使他们的发展趋向于消极。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社会的建设和接班人,是未来社会的全部希望,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你们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来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然而,当代的青少年教育问题却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感到非常棘手,尤其是在学校中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每逢遇到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大家都一愁难展,甚而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们有些望而却步。
那么,青少年的教育为什么出现这种僵局呢?大概归纳一下,大多情况下有如下诸多现象。
1.个性孤僻。不愿与别人相处
有这种怪僻者,往往表现得很倔强,甚而有时也很极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若别人不留神“触”动了他的利益,那真有把天掀开一块的架势。在家中若出现这种情况,因其在为数比较多的日子里享有特别的“照顾”,仅此一回,便让他觉得“肝肠寸断”,还真有些无法活下去的心理表现;若出现在学校的天地里,他认为自己怎能被别人“戏弄”呢,于是便与老师叫起劲了,失去了作为学生最起码的礼节,因而也会把老师弄得特别的尴尬,若是理性和个性修养不足的教师,便会动辄以恶语批评之,或直接交给学校行政部门按违纪情况论处,或叫家长来“从长计谋”等,此其一也。
2.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总觉得别人无权管理
当然,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有这种不正确的认识,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条件优越,因而会出现对自己的估量不足,往往表现为招摇过市,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如穿奇装异服、留怪发型等)。这种奇怪现象的表现不是青少年自己形成的,而是由于平时的家庭管理与教育所致,家庭缺乏对孩子必要的人文素养和最根本的为人之道的教育,缺乏对孩子明辨是非和善与恶的比较教育。就在孩子有时犯了错误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当一出现错误时,学校的教育者(大多为班主任)将家长招至学校与其谈话,可个别或极少数素养不足的家长的一句“让他混吧,少管理让他……”诸如此类的不是非产得体的话语却影响了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以何而教之也。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明辨是非和区分善恶之能力,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地向好的方面进步,并能从严要求孩子,教育其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成长,明辨是非善恶,夯实他的人生观的底蕴,以发展的态度看待孩子的成长,善于分析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理,矫治他的心理根结,引导孩子走健康的人生道路,何愁有“其子难教”的尴尬境遇的出现。
3.当代青少年骨气中的“叛逆”心理,使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生活的热情,致使他们的发展趋向于消极
曾也好奇的观察过周围环境,学校明文规定学生不能抽烟、酗酒,这在中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中也有很明确地规定,可以说是学校要求学生不能闯的警戒线,甚而有时学校还根据校情制定了相应的“支”政策,或者说是“约法三章”。就从学校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来说,可以说是慎之又慎,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际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我始终觉得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或忽冷忽热之效,这项工作需要具体实施教育工作的教师要有非常好的教育耐心,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需要社会的鼎立配合,只有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才不致使青少年教育出现5+2=0的境地,那种消极生活的现象也就会被避而远之。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经常向学生教导这种低头处世,昂首做人的气节,但当在青少年教育中偶遇几个“叛逆的家伙”,就被弄得大家都焦头烂额,一头雾水,束手无策,于是就用“素质太差”,“家庭教育不良”,“个人修养不够”,“缺乏做人的勇气”,“对集体或老师缺乏责任和信任”……凡能对其进行贬低的各种想法,全能一股脑儿的“堆叠而起”,抱着“一棒子”打死的做法。当然,这种做法显然是“教育不当”的错误,可是出现这种情境也是在“情理之中”,或许是被一时的冲动弄昏了头脑,从语言或行动方面出现了过激行为,不仅效果不好,而且会给青少年的记忆中留下“致命”的烙印。所以,直接参与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必须要保持良好的职业心态,教育心态,凡遇到所谓的教育中的“叛逆”者,教育工作者要有耐心,有热情,多从教育与心理诸多方面综合分析,寻找解决“症结”的最佳途径,真正从“心底深处”让青少年的心理受到触动,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话又说回来,这还要求家庭必须对孩子的日常关怀与溺爱有所区分,给孩子一个善辩是非的观念的良好氛围,多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心灵深处的真实想法,相互“磨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那种简单的或粗暴式的教育只能说是对孩子的一种不负责任。如果把家庭教育问题处理不好,再加之现在的个别小商贩(小商店、小网吧等)的商业素质太差,是导致青少年不思上进或走向失望之路的直接根因。因而,作为青少年教育的周边来说,一定要建立健康的育人环境,提高全民素质,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创设舒适的环境已经成为了一个严峻的话题。
总之,青少年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或者说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家庭教育给了一个人最早的初步素养教育,而社会这个大舞台则给了一个人实践和感触的机会,学校教育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及身心锤炼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只有正确地处理好各方的教育责任,才能更好的为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平台,为青少年一代的快乐成长创造舒适的环境。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社会的全部希望,然而,当代的青少年教育问题却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感到非常棘手,尤其是在学校中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每逢遇到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大家都一愁难展,甚而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们有些望而却步。那么,青少年的教育为什么出现这种僵局呢?①个性孤僻,不愿与别人相处}②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总觉得别人无权管理;③当代青少年骨气中的“叛逆”心理,使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生活的热情,致使他们的发展趋向于消极。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社会的建设和接班人,是未来社会的全部希望,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你们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来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然而,当代的青少年教育问题却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感到非常棘手,尤其是在学校中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每逢遇到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大家都一愁难展,甚而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们有些望而却步。
那么,青少年的教育为什么出现这种僵局呢?大概归纳一下,大多情况下有如下诸多现象。
1.个性孤僻。不愿与别人相处
有这种怪僻者,往往表现得很倔强,甚而有时也很极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若别人不留神“触”动了他的利益,那真有把天掀开一块的架势。在家中若出现这种情况,因其在为数比较多的日子里享有特别的“照顾”,仅此一回,便让他觉得“肝肠寸断”,还真有些无法活下去的心理表现;若出现在学校的天地里,他认为自己怎能被别人“戏弄”呢,于是便与老师叫起劲了,失去了作为学生最起码的礼节,因而也会把老师弄得特别的尴尬,若是理性和个性修养不足的教师,便会动辄以恶语批评之,或直接交给学校行政部门按违纪情况论处,或叫家长来“从长计谋”等,此其一也。
2.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总觉得别人无权管理
当然,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有这种不正确的认识,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条件优越,因而会出现对自己的估量不足,往往表现为招摇过市,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如穿奇装异服、留怪发型等)。这种奇怪现象的表现不是青少年自己形成的,而是由于平时的家庭管理与教育所致,家庭缺乏对孩子必要的人文素养和最根本的为人之道的教育,缺乏对孩子明辨是非和善与恶的比较教育。就在孩子有时犯了错误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当一出现错误时,学校的教育者(大多为班主任)将家长招至学校与其谈话,可个别或极少数素养不足的家长的一句“让他混吧,少管理让他……”诸如此类的不是非产得体的话语却影响了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以何而教之也。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明辨是非和区分善恶之能力,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地向好的方面进步,并能从严要求孩子,教育其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成长,明辨是非善恶,夯实他的人生观的底蕴,以发展的态度看待孩子的成长,善于分析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理,矫治他的心理根结,引导孩子走健康的人生道路,何愁有“其子难教”的尴尬境遇的出现。
3.当代青少年骨气中的“叛逆”心理,使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生活的热情,致使他们的发展趋向于消极
曾也好奇的观察过周围环境,学校明文规定学生不能抽烟、酗酒,这在中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中也有很明确地规定,可以说是学校要求学生不能闯的警戒线,甚而有时学校还根据校情制定了相应的“支”政策,或者说是“约法三章”。就从学校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来说,可以说是慎之又慎,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际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我始终觉得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或忽冷忽热之效,这项工作需要具体实施教育工作的教师要有非常好的教育耐心,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需要社会的鼎立配合,只有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才不致使青少年教育出现5+2=0的境地,那种消极生活的现象也就会被避而远之。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经常向学生教导这种低头处世,昂首做人的气节,但当在青少年教育中偶遇几个“叛逆的家伙”,就被弄得大家都焦头烂额,一头雾水,束手无策,于是就用“素质太差”,“家庭教育不良”,“个人修养不够”,“缺乏做人的勇气”,“对集体或老师缺乏责任和信任”……凡能对其进行贬低的各种想法,全能一股脑儿的“堆叠而起”,抱着“一棒子”打死的做法。当然,这种做法显然是“教育不当”的错误,可是出现这种情境也是在“情理之中”,或许是被一时的冲动弄昏了头脑,从语言或行动方面出现了过激行为,不仅效果不好,而且会给青少年的记忆中留下“致命”的烙印。所以,直接参与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必须要保持良好的职业心态,教育心态,凡遇到所谓的教育中的“叛逆”者,教育工作者要有耐心,有热情,多从教育与心理诸多方面综合分析,寻找解决“症结”的最佳途径,真正从“心底深处”让青少年的心理受到触动,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话又说回来,这还要求家庭必须对孩子的日常关怀与溺爱有所区分,给孩子一个善辩是非的观念的良好氛围,多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心灵深处的真实想法,相互“磨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那种简单的或粗暴式的教育只能说是对孩子的一种不负责任。如果把家庭教育问题处理不好,再加之现在的个别小商贩(小商店、小网吧等)的商业素质太差,是导致青少年不思上进或走向失望之路的直接根因。因而,作为青少年教育的周边来说,一定要建立健康的育人环境,提高全民素质,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创设舒适的环境已经成为了一个严峻的话题。
总之,青少年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或者说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家庭教育给了一个人最早的初步素养教育,而社会这个大舞台则给了一个人实践和感触的机会,学校教育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及身心锤炼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只有正确地处理好各方的教育责任,才能更好的为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平台,为青少年一代的快乐成长创造舒适的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社会的建设和接班人,是未来社会的全部希望,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你们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来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然而,当代的青少年教育问题却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感到非常棘手,尤其是在学校中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每逢遇到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大家都一愁难展,甚而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们有些望而却步。
那么,青少年的教育为什么出现这种僵局呢?大概归纳一下,大多情况下有如下诸多现象。
1.个性孤僻。不愿与别人相处
有这种怪僻者,往往表现得很倔强,甚而有时也很极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若别人不留神“触”动了他的利益,那真有把天掀开一块的架势。在家中若出现这种情况,因其在为数比较多的日子里享有特别的“照顾”,仅此一回,便让他觉得“肝肠寸断”,还真有些无法活下去的心理表现;若出现在学校的天地里,他认为自己怎能被别人“戏弄”呢,于是便与老师叫起劲了,失去了作为学生最起码的礼节,因而也会把老师弄得特别的尴尬,若是理性和个性修养不足的教师,便会动辄以恶语批评之,或直接交给学校行政部门按违纪情况论处,或叫家长来“从长计谋”等,此其一也。
2.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总觉得别人无权管理
当然,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有这种不正确的认识,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条件优越,因而会出现对自己的估量不足,往往表现为招摇过市,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如穿奇装异服、留怪发型等)。这种奇怪现象的表现不是青少年自己形成的,而是由于平时的家庭管理与教育所致,家庭缺乏对孩子必要的人文素养和最根本的为人之道的教育,缺乏对孩子明辨是非和善与恶的比较教育。就在孩子有时犯了错误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当一出现错误时,学校的教育者(大多为班主任)将家长招至学校与其谈话,可个别或极少数素养不足的家长的一句“让他混吧,少管理让他……”诸如此类的不是非产得体的话语却影响了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以何而教之也。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明辨是非和区分善恶之能力,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地向好的方面进步,并能从严要求孩子,教育其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成长,明辨是非善恶,夯实他的人生观的底蕴,以发展的态度看待孩子的成长,善于分析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理,矫治他的心理根结,引导孩子走健康的人生道路,何愁有“其子难教”的尴尬境遇的出现。
3.当代青少年骨气中的“叛逆”心理,使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生活的热情,致使他们的发展趋向于消极
曾也好奇的观察过周围环境,学校明文规定学生不能抽烟、酗酒,这在中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中也有很明确地规定,可以说是学校要求学生不能闯的警戒线,甚而有时学校还根据校情制定了相应的“支”政策,或者说是“约法三章”。就从学校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来说,可以说是慎之又慎,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际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我始终觉得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或忽冷忽热之效,这项工作需要具体实施教育工作的教师要有非常好的教育耐心,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需要社会的鼎立配合,只有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才不致使青少年教育出现5+2=0的境地,那种消极生活的现象也就会被避而远之。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经常向学生教导这种低头处世,昂首做人的气节,但当在青少年教育中偶遇几个“叛逆的家伙”,就被弄得大家都焦头烂额,一头雾水,束手无策,于是就用“素质太差”,“家庭教育不良”,“个人修养不够”,“缺乏做人的勇气”,“对集体或老师缺乏责任和信任”……凡能对其进行贬低的各种想法,全能一股脑儿的“堆叠而起”,抱着“一棒子”打死的做法。当然,这种做法显然是“教育不当”的错误,可是出现这种情境也是在“情理之中”,或许是被一时的冲动弄昏了头脑,从语言或行动方面出现了过激行为,不仅效果不好,而且会给青少年的记忆中留下“致命”的烙印。所以,直接参与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必须要保持良好的职业心态,教育心态,凡遇到所谓的教育中的“叛逆”者,教育工作者要有耐心,有热情,多从教育与心理诸多方面综合分析,寻找解决“症结”的最佳途径,真正从“心底深处”让青少年的心理受到触动,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话又说回来,这还要求家庭必须对孩子的日常关怀与溺爱有所区分,给孩子一个善辩是非的观念的良好氛围,多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心灵深处的真实想法,相互“磨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那种简单的或粗暴式的教育只能说是对孩子的一种不负责任。如果把家庭教育问题处理不好,再加之现在的个别小商贩(小商店、小网吧等)的商业素质太差,是导致青少年不思上进或走向失望之路的直接根因。因而,作为青少年教育的周边来说,一定要建立健康的育人环境,提高全民素质,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创设舒适的环境已经成为了一个严峻的话题。
总之,青少年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或者说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家庭教育给了一个人最早的初步素养教育,而社会这个大舞台则给了一个人实践和感触的机会,学校教育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及身心锤炼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只有正确地处理好各方的教育责任,才能更好的为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平台,为青少年一代的快乐成长创造舒适的环境。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社会的全部希望,然而,当代的青少年教育问题却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感到非常棘手,尤其是在学校中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每逢遇到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大家都一愁难展,甚而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们有些望而却步。那么,青少年的教育为什么出现这种僵局呢?①个性孤僻,不愿与别人相处}②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总觉得别人无权管理;③当代青少年骨气中的“叛逆”心理,使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生活的热情,致使他们的发展趋向于消极。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社会的建设和接班人,是未来社会的全部希望,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你们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来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然而,当代的青少年教育问题却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感到非常棘手,尤其是在学校中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每逢遇到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大家都一愁难展,甚而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们有些望而却步。
那么,青少年的教育为什么出现这种僵局呢?大概归纳一下,大多情况下有如下诸多现象。
1.个性孤僻。不愿与别人相处
有这种怪僻者,往往表现得很倔强,甚而有时也很极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若别人不留神“触”动了他的利益,那真有把天掀开一块的架势。在家中若出现这种情况,因其在为数比较多的日子里享有特别的“照顾”,仅此一回,便让他觉得“肝肠寸断”,还真有些无法活下去的心理表现;若出现在学校的天地里,他认为自己怎能被别人“戏弄”呢,于是便与老师叫起劲了,失去了作为学生最起码的礼节,因而也会把老师弄得特别的尴尬,若是理性和个性修养不足的教师,便会动辄以恶语批评之,或直接交给学校行政部门按违纪情况论处,或叫家长来“从长计谋”等,此其一也。
2.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总觉得别人无权管理
当然,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有这种不正确的认识,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条件优越,因而会出现对自己的估量不足,往往表现为招摇过市,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如穿奇装异服、留怪发型等)。这种奇怪现象的表现不是青少年自己形成的,而是由于平时的家庭管理与教育所致,家庭缺乏对孩子必要的人文素养和最根本的为人之道的教育,缺乏对孩子明辨是非和善与恶的比较教育。就在孩子有时犯了错误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当一出现错误时,学校的教育者(大多为班主任)将家长招至学校与其谈话,可个别或极少数素养不足的家长的一句“让他混吧,少管理让他……”诸如此类的不是非产得体的话语却影响了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以何而教之也。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明辨是非和区分善恶之能力,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地向好的方面进步,并能从严要求孩子,教育其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成长,明辨是非善恶,夯实他的人生观的底蕴,以发展的态度看待孩子的成长,善于分析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理,矫治他的心理根结,引导孩子走健康的人生道路,何愁有“其子难教”的尴尬境遇的出现。
3.当代青少年骨气中的“叛逆”心理,使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生活的热情,致使他们的发展趋向于消极
曾也好奇的观察过周围环境,学校明文规定学生不能抽烟、酗酒,这在中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中也有很明确地规定,可以说是学校要求学生不能闯的警戒线,甚而有时学校还根据校情制定了相应的“支”政策,或者说是“约法三章”。就从学校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来说,可以说是慎之又慎,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际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我始终觉得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或忽冷忽热之效,这项工作需要具体实施教育工作的教师要有非常好的教育耐心,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需要社会的鼎立配合,只有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才不致使青少年教育出现5+2=0的境地,那种消极生活的现象也就会被避而远之。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经常向学生教导这种低头处世,昂首做人的气节,但当在青少年教育中偶遇几个“叛逆的家伙”,就被弄得大家都焦头烂额,一头雾水,束手无策,于是就用“素质太差”,“家庭教育不良”,“个人修养不够”,“缺乏做人的勇气”,“对集体或老师缺乏责任和信任”……凡能对其进行贬低的各种想法,全能一股脑儿的“堆叠而起”,抱着“一棒子”打死的做法。当然,这种做法显然是“教育不当”的错误,可是出现这种情境也是在“情理之中”,或许是被一时的冲动弄昏了头脑,从语言或行动方面出现了过激行为,不仅效果不好,而且会给青少年的记忆中留下“致命”的烙印。所以,直接参与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必须要保持良好的职业心态,教育心态,凡遇到所谓的教育中的“叛逆”者,教育工作者要有耐心,有热情,多从教育与心理诸多方面综合分析,寻找解决“症结”的最佳途径,真正从“心底深处”让青少年的心理受到触动,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话又说回来,这还要求家庭必须对孩子的日常关怀与溺爱有所区分,给孩子一个善辩是非的观念的良好氛围,多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心灵深处的真实想法,相互“磨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那种简单的或粗暴式的教育只能说是对孩子的一种不负责任。如果把家庭教育问题处理不好,再加之现在的个别小商贩(小商店、小网吧等)的商业素质太差,是导致青少年不思上进或走向失望之路的直接根因。因而,作为青少年教育的周边来说,一定要建立健康的育人环境,提高全民素质,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创设舒适的环境已经成为了一个严峻的话题。
总之,青少年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或者说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家庭教育给了一个人最早的初步素养教育,而社会这个大舞台则给了一个人实践和感触的机会,学校教育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及身心锤炼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只有正确地处理好各方的教育责任,才能更好的为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平台,为青少年一代的快乐成长创造舒适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