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108-01
药物经济学泛指经济学在药物治疗评价中的应用科学。具体地说是将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用于临床治疗中,结合药物流行病学、决策学、统计学从全社会角度开展研究,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为目的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在医院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可以更好地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做好临床药学服务、使药物治疗达到最好价值效应,解决药学工作中“安全、有效、经济”中的“经济”问题。
1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1最小成本分析 它是在几种药物治疗方案所得的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何种干预方案的成本最小。这一方法的应用范围较局限。
1.2成本——效果分析 其特点是治疗结果不用货币作单位,而采用临床指标作单位,如抢救的患者人数,延长生命的时间单位(年)、治愈率(%)和降血压的单位(mmHg)等,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常用手段。
1.3成本——效益分析 是比较单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或其他干预之间所消耗的成本和结果值(效益)的一种方法,其成本和效益均用货币作单位来表示。它在卫生经济学以及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远远少于成本效果分析。
1.4成本——效用分析 成本效用分析中的结果是与质量密切相关,可以进行不同疾病药物治疗措施的比较,是近年来受到推崇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
2用药物经济学指导医院临床药学服務
随着我国药品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医院药学工作无论其管理模式或服务职能将产生重大变化,药学管理从传统的保障供应型转向技术管理型,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从注重“药品”的管理转向注重“病人”合理用药管理,医师药师服务职能也由传统“发药、配药管理”转向临床药学和临床药师的服务职能。他们直接为病人提供咨询服务,参与用药决策,提供药品和用药知识,监护用药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经济、最大限度地降低卫生资源的消耗。药物经济学正是将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应用于评价临床治疗过程,通过优化治疗成本与效果的结构,使药物治疗达到最好的价值效应。药物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临床药学工作中的“经济”问题。所以,药物经济学应纳入医院临床药学的服务项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1]。
3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DM),提高药物治疗的价值效应
治疗药物监测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任务是采用现代的分析测定手段,定量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药物及代谢物的浓度,并将所测得的数据运用药动学原理拟合成各种数学模型,再根据求得的各种药动学参数制订最佳给药方案,从而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实现个体化给药。由于药剂量和药理作用强度间的关系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大多数药物常用剂量,对某些病人可能疗效甚微而对另一些患者则可能导致严重中毒。TDM提供患者最佳用药方案,可充分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的价值效应[2]。例如:庆大霉素的血清谷浓度≥4ug/ml时,可导致肾中毒,美国的一项前瞻性随机费用——效益分析发现,实施TDM指导用药,肾中毒的发生率仅为7%,而不进行TDM,则达15%。每例肾中毒的花费高达2501美元[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即见一笔巨额花费。北京军区总医院实施TDM监测地高辛1345例[4],其中血清谷浓度≥2.0ug/ml,出现中毒症状的有166例(12.3%),未达到药物治疗浓度174例(12.9%),从合理用药角度分析,在本组病例中有25.2%的病人未达到安全和有效。比经济学角度分析,本组43例(3.2%)因治疗不良反应使成本费用平均增加了613.35元。所以,实施TDM监测不仅可显著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减轻病人痛苦,同时也节省了治疗药源性疾病所需的巨额费用,有效地利用了药物资源。
4药物经济学在合理用药方面的指导作用
合理用药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合理用药的经济性不是指尽量少用药或使用廉价药品,而是指获得单位用药效果所投入成本应尽可能低。例如都娟[5]等对116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甘利欣组和美能组,各58例,依据病情以轻中度和重度两方面分别观察肝功能指标变化,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并做成本——效果分析。轻中度病例,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3%和90.0%,从成本——效果比看,甘利欣组占优,重度病例,美能组在有效率及周期治疗时间上均优于甘利欣组,ALT的降低作用也优于甘利欣组,依据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慢乙肝轻中度病例宜选甘利欣护肝,重度病例宜选择美能护肝。刘晓玲[6]等对4种不同用药方案治疗下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左氧氟沙星、阿奇霉、左氧氟沙星+热淋清颗粒、阿奇霉素+热淋清颗粒)临床结果显示左氧氟沙星方案药物经济学最好(C/EI=292.42±28. 12,P<0.05),阿奇霉素+热淋清颗粒方案药物经济学最差(C/EI=585.8±129. 36,P<0.05),如杨素萍[7]等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4组治疗方案(A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B组: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C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D组:兰索拉唑+丽珠胃三联(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替硝唑))进行分析评价。4组方案的成本——效果比(C/E),HP消除:A9.08,B8.56,C12.05,D12.97;溃疡治愈:A8.62,B8.23,C11.44,D13.65,B组为最佳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药物经济学研究是一项强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目前我们要注重药学和经济学综合知识人才的培养,重视临床药师的作用,药师应将药物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融入药学实践中,建立合理用药评价体系,规范临床药物应用,避免药物资源浪费,使药物资源达到最优利用。
参考文献
[1] 吴久鸿、刘国恩·药物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1:1
[2] 陆文婷·药物经济学及其在药品费用控制中的作用[J]医学与哲学,2005,26(10):58
药物经济学泛指经济学在药物治疗评价中的应用科学。具体地说是将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用于临床治疗中,结合药物流行病学、决策学、统计学从全社会角度开展研究,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为目的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在医院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可以更好地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做好临床药学服务、使药物治疗达到最好价值效应,解决药学工作中“安全、有效、经济”中的“经济”问题。
1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1最小成本分析 它是在几种药物治疗方案所得的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何种干预方案的成本最小。这一方法的应用范围较局限。
1.2成本——效果分析 其特点是治疗结果不用货币作单位,而采用临床指标作单位,如抢救的患者人数,延长生命的时间单位(年)、治愈率(%)和降血压的单位(mmHg)等,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常用手段。
1.3成本——效益分析 是比较单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或其他干预之间所消耗的成本和结果值(效益)的一种方法,其成本和效益均用货币作单位来表示。它在卫生经济学以及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远远少于成本效果分析。
1.4成本——效用分析 成本效用分析中的结果是与质量密切相关,可以进行不同疾病药物治疗措施的比较,是近年来受到推崇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
2用药物经济学指导医院临床药学服務
随着我国药品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医院药学工作无论其管理模式或服务职能将产生重大变化,药学管理从传统的保障供应型转向技术管理型,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从注重“药品”的管理转向注重“病人”合理用药管理,医师药师服务职能也由传统“发药、配药管理”转向临床药学和临床药师的服务职能。他们直接为病人提供咨询服务,参与用药决策,提供药品和用药知识,监护用药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经济、最大限度地降低卫生资源的消耗。药物经济学正是将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应用于评价临床治疗过程,通过优化治疗成本与效果的结构,使药物治疗达到最好的价值效应。药物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临床药学工作中的“经济”问题。所以,药物经济学应纳入医院临床药学的服务项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1]。
3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DM),提高药物治疗的价值效应
治疗药物监测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任务是采用现代的分析测定手段,定量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药物及代谢物的浓度,并将所测得的数据运用药动学原理拟合成各种数学模型,再根据求得的各种药动学参数制订最佳给药方案,从而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实现个体化给药。由于药剂量和药理作用强度间的关系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大多数药物常用剂量,对某些病人可能疗效甚微而对另一些患者则可能导致严重中毒。TDM提供患者最佳用药方案,可充分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的价值效应[2]。例如:庆大霉素的血清谷浓度≥4ug/ml时,可导致肾中毒,美国的一项前瞻性随机费用——效益分析发现,实施TDM指导用药,肾中毒的发生率仅为7%,而不进行TDM,则达15%。每例肾中毒的花费高达2501美元[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即见一笔巨额花费。北京军区总医院实施TDM监测地高辛1345例[4],其中血清谷浓度≥2.0ug/ml,出现中毒症状的有166例(12.3%),未达到药物治疗浓度174例(12.9%),从合理用药角度分析,在本组病例中有25.2%的病人未达到安全和有效。比经济学角度分析,本组43例(3.2%)因治疗不良反应使成本费用平均增加了613.35元。所以,实施TDM监测不仅可显著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减轻病人痛苦,同时也节省了治疗药源性疾病所需的巨额费用,有效地利用了药物资源。
4药物经济学在合理用药方面的指导作用
合理用药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合理用药的经济性不是指尽量少用药或使用廉价药品,而是指获得单位用药效果所投入成本应尽可能低。例如都娟[5]等对116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甘利欣组和美能组,各58例,依据病情以轻中度和重度两方面分别观察肝功能指标变化,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并做成本——效果分析。轻中度病例,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3%和90.0%,从成本——效果比看,甘利欣组占优,重度病例,美能组在有效率及周期治疗时间上均优于甘利欣组,ALT的降低作用也优于甘利欣组,依据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慢乙肝轻中度病例宜选甘利欣护肝,重度病例宜选择美能护肝。刘晓玲[6]等对4种不同用药方案治疗下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左氧氟沙星、阿奇霉、左氧氟沙星+热淋清颗粒、阿奇霉素+热淋清颗粒)临床结果显示左氧氟沙星方案药物经济学最好(C/EI=292.42±28. 12,P<0.05),阿奇霉素+热淋清颗粒方案药物经济学最差(C/EI=585.8±129. 36,P<0.05),如杨素萍[7]等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4组治疗方案(A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B组: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C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D组:兰索拉唑+丽珠胃三联(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替硝唑))进行分析评价。4组方案的成本——效果比(C/E),HP消除:A9.08,B8.56,C12.05,D12.97;溃疡治愈:A8.62,B8.23,C11.44,D13.65,B组为最佳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药物经济学研究是一项强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目前我们要注重药学和经济学综合知识人才的培养,重视临床药师的作用,药师应将药物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融入药学实践中,建立合理用药评价体系,规范临床药物应用,避免药物资源浪费,使药物资源达到最优利用。
参考文献
[1] 吴久鸿、刘国恩·药物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1:1
[2] 陆文婷·药物经济学及其在药品费用控制中的作用[J]医学与哲学,2005,26(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