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情境创设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练习生活化、把课堂加强实践活动,使小学数学教育真正回归于学生生活中,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创设情境 教学 生活化 实践活动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超时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
一、情境创设生活化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中抽象数学问题,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比例应用题”中,一上课我就端出两杯热气腾腾的牛奶,分给两位学生喝,两位学生喝了直摇头,一个说牛奶泡得太浓了,另一个学生就说:“没按比例泡。”我接着问:“应用什么比例配制才合大众口味呢?”这时有学生说1:2;有学生说1:10;还有学生说淡加奶粉,浓了加水。我又拿出一桶奶粉晃了晃,马上有学生喊出“看说明书”,上面说按1:8配制。很多学生都想上来配制一杯可口的牛奶,这时我又提出一个问题:“有一杯200克的开水,应加多少奶粉合适?”学生有的正在动笔思考,有的在自己嘀咕,有的已报出答案,整个班都沉浸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所面临的内容是熟悉常见的,但也是新鲜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现状,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和灵活处理,灵敏捕捉能够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生活素材,让学生通过找寻这些素材的感知和整理,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一课,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过万以内的数了,但比较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可能会有些困难。因此,在上课的前一天,我布置调查作业,请学生搜集生活中见过的万以内的数。学生从报纸、杂志、超市广告单等材料中发现了许多这样的数,如:电视机每台988元,全校有学生2350名,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在课堂上,首先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所找到数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然后每人选择两个最喜欢的数写在卡片上到黑板上进行分类,学生很快得出了多种分类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这些卡片分成了位数不同和位数相同的两类数。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学生很快就知道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我就让学生自己选这样的例子进行练习。而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通过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找到比较的方法。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后,在练习中又设计了货比三家:买电器到哪一家划算这样的题目。这样的设计,将教材中枯燥、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亲临的、活生生的题目,既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也让他们认识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课堂练习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练习时,应多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设计“年、月、日”的练习时,为了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老师出生在九月,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6月30日后一天是几月几日?是谁的生日?元旦节是每年几月几日?元旦节前一天是几月几日?和你的同桌说说自己出生的月份,让他说说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回家调查父母的生日,并想一想他们的出生日是大月还是小月?是平年还是闰年?这些问题学生很乐意接受并会积极地去解决,培养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出来后,学生兴致勃勃算了起来。我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很广泛,例如“一星期上几天课?一个月大概是几星期?一个月在学校呆几天(考虑到这是大月还是小月)?用什么办法算得快?于是要求他们小组合作,看谁想的最周全,算得最快。同学们互相启发,互相吸收,观念逐步完善,认识不断深化,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提高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四、课堂加强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做数学”,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必须要生活化。学生每接触一个数学知识必须知道这些知识从何而来,在生活中有何用。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中增强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操作,强化数学的应用,让学生产生直接经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
如在教学“对称图形”一课,先让学生通过折、看、比,得出对称,再让学生走出教室,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纹理、房屋的设计等是否对称,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对称的。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他们想到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服装、蝴蝶、蜻蜓、飞机等等。最后,让学生拿出画笔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并把它剪下来。同学们的兴趣高涨,一张张纸上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对称图形。他们拿着自己的作品纷纷来到展示栏进行展示。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但自觉参与,而且加深了对对称图形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感悟到平时所见的物体当中原来就蕴含着数学知识。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把生活融于课堂学习中,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小学数学教育真正回归于学生生活中,使数学学习真正与学生生活交融,实现教学氛围生活化,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创设情境 教学 生活化 实践活动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超时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
一、情境创设生活化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中抽象数学问题,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比例应用题”中,一上课我就端出两杯热气腾腾的牛奶,分给两位学生喝,两位学生喝了直摇头,一个说牛奶泡得太浓了,另一个学生就说:“没按比例泡。”我接着问:“应用什么比例配制才合大众口味呢?”这时有学生说1:2;有学生说1:10;还有学生说淡加奶粉,浓了加水。我又拿出一桶奶粉晃了晃,马上有学生喊出“看说明书”,上面说按1:8配制。很多学生都想上来配制一杯可口的牛奶,这时我又提出一个问题:“有一杯200克的开水,应加多少奶粉合适?”学生有的正在动笔思考,有的在自己嘀咕,有的已报出答案,整个班都沉浸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所面临的内容是熟悉常见的,但也是新鲜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现状,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和灵活处理,灵敏捕捉能够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生活素材,让学生通过找寻这些素材的感知和整理,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一课,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过万以内的数了,但比较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可能会有些困难。因此,在上课的前一天,我布置调查作业,请学生搜集生活中见过的万以内的数。学生从报纸、杂志、超市广告单等材料中发现了许多这样的数,如:电视机每台988元,全校有学生2350名,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在课堂上,首先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所找到数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然后每人选择两个最喜欢的数写在卡片上到黑板上进行分类,学生很快得出了多种分类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这些卡片分成了位数不同和位数相同的两类数。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学生很快就知道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我就让学生自己选这样的例子进行练习。而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通过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找到比较的方法。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后,在练习中又设计了货比三家:买电器到哪一家划算这样的题目。这样的设计,将教材中枯燥、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亲临的、活生生的题目,既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也让他们认识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课堂练习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练习时,应多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设计“年、月、日”的练习时,为了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老师出生在九月,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6月30日后一天是几月几日?是谁的生日?元旦节是每年几月几日?元旦节前一天是几月几日?和你的同桌说说自己出生的月份,让他说说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回家调查父母的生日,并想一想他们的出生日是大月还是小月?是平年还是闰年?这些问题学生很乐意接受并会积极地去解决,培养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出来后,学生兴致勃勃算了起来。我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很广泛,例如“一星期上几天课?一个月大概是几星期?一个月在学校呆几天(考虑到这是大月还是小月)?用什么办法算得快?于是要求他们小组合作,看谁想的最周全,算得最快。同学们互相启发,互相吸收,观念逐步完善,认识不断深化,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提高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四、课堂加强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做数学”,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必须要生活化。学生每接触一个数学知识必须知道这些知识从何而来,在生活中有何用。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中增强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操作,强化数学的应用,让学生产生直接经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
如在教学“对称图形”一课,先让学生通过折、看、比,得出对称,再让学生走出教室,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纹理、房屋的设计等是否对称,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对称的。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他们想到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服装、蝴蝶、蜻蜓、飞机等等。最后,让学生拿出画笔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并把它剪下来。同学们的兴趣高涨,一张张纸上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对称图形。他们拿着自己的作品纷纷来到展示栏进行展示。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但自觉参与,而且加深了对对称图形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感悟到平时所见的物体当中原来就蕴含着数学知识。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把生活融于课堂学习中,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小学数学教育真正回归于学生生活中,使数学学习真正与学生生活交融,实现教学氛围生活化,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