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从手术治疗的角度研究了病灶清除治疗方式的临床作用,进行了病灶清除对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应用情况的相关探索。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患者的术后情况明显好于术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灶清除的手术治疗方式有着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病灶清除;临床手术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髋关节活动受限伴有下肢疼痛,严重的会出现坡行或错位。本文从手术治疗的角度研究了病灶清除治疗方式的临床作用,进行了病灶清除对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应用情况的相关探索。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进行了临床研究。患者年龄在35—49岁之间,平均年龄46.14±1.23岁,病程2月—2年。经过骨科诊断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情况: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患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患肢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诊断:X光片、核磁共振成、ECT等影像学手段进行诊断,全部患者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症状,其中Ⅱ期29例(36.25%),Ⅲ期20例(25.0%),Ⅳ31例(38.75%)。病因分析:服用激素的患者有35例;酗酒和激素合用的患者有25例;创伤性因素20例。
1.2 治疗方法 术前明确坏死部位,通过影像学了解基本病灶情形,对手术中病灶清除部位进行预测分析。如果病灶位于股骨头前内侧,则应采用髋关节前外侧入路即Smith-petersen切口,如果病灶位于后外侧,则应采用髋关节后侧入路即Gibson切口。显露髋关节后,切开关节囊,并达到关节囊内减压作用。死骨清除,取同侧髂骨,打压植骨。再自股骨大粗隆下2~3cm打入自体或异体腓骨段,腓骨段下方空心螺钉支撑。术中C型臂监控,在缝合关节囊时,不宜过紧,要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使关节囊内达到持续减压目的。术后第3天开始功能锻炼,3个月内免负重,平均手术时间1.5h。
1.3 评价方法 以Harris髋关节指数(HHS)评价疗效,主要从疼痛,功能,畸形及关节活动度4个方面进行评估。
1.4 随访 本次研究的全部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1年,平均随访时间为4.56±1.33月。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了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对比资料用具体数值和百分比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共有8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了手术,详细情况见下表1.
表1 患者手术情况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患者手术后的基本情况,术后80例患者的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
2.2 对患者术前术后的Harris评分情况进行了分析,详细情况见下表2.
表2 患者术前术后的Harris评分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患者的术后情况明显好于术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通过本次临床研究可以发现,病灶清除的手术治疗手段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有着良好的临床反应,从表1和表2的数据分析就可以得知。病灶清除手术适应症包括:股骨头骨骺的前部受损害较严重,受侵犯区占据股骨头骨骺的一半以上。头有塌陷,骨骺的高度亦降低,呈扁平,局部致密,形成死骨样阴影。干骺端常见一较为清楚的囊样吸收区。或者是骨骺大部分侵害,股骨头扁平,骺有节裂,股骨颈增宽,干骺端呈弥漫性的密度减低区的情况。治疗成功的要点要注意在病灶清除时,不但要去除病灶中心部位的坏死骨组织,对病灶周围的硬化骨也须彻底清除,直至出现有渗血的正常骨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为重建血运修复骨质创造有利条件。其病理分析主要是通过关节清理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清除的关节缺损区1年后被纤维软骨 完全覆盖,其机制是源于松质骨骨髓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具有依环境不同而多向分化的潜能。总之,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病灶清除的手术治疗方式有着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昊, 梁源, Hernigou Philippe. 带血管蒂髂骨移植治疗青少年镰状细胞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短中期结果随访[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44):89-91.
[2]黄婧.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药治疗进展[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9,(02):56-58.
[3]赵树森, 王万霞.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9,(03):104-105.
[4]李红军, 陈洪干, 高书图, 唐洪涛. 病灶清除综合植骨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9,(10):36-37.
[5]杨剑.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D]. 山西医科大学, 2010 .1-59.
[6]吴生平. 1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分析[J]. 重庆医学, 2010,(21) .1-59.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病灶清除;临床手术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髋关节活动受限伴有下肢疼痛,严重的会出现坡行或错位。本文从手术治疗的角度研究了病灶清除治疗方式的临床作用,进行了病灶清除对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应用情况的相关探索。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进行了临床研究。患者年龄在35—49岁之间,平均年龄46.14±1.23岁,病程2月—2年。经过骨科诊断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情况: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患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患肢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诊断:X光片、核磁共振成、ECT等影像学手段进行诊断,全部患者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症状,其中Ⅱ期29例(36.25%),Ⅲ期20例(25.0%),Ⅳ31例(38.75%)。病因分析:服用激素的患者有35例;酗酒和激素合用的患者有25例;创伤性因素20例。
1.2 治疗方法 术前明确坏死部位,通过影像学了解基本病灶情形,对手术中病灶清除部位进行预测分析。如果病灶位于股骨头前内侧,则应采用髋关节前外侧入路即Smith-petersen切口,如果病灶位于后外侧,则应采用髋关节后侧入路即Gibson切口。显露髋关节后,切开关节囊,并达到关节囊内减压作用。死骨清除,取同侧髂骨,打压植骨。再自股骨大粗隆下2~3cm打入自体或异体腓骨段,腓骨段下方空心螺钉支撑。术中C型臂监控,在缝合关节囊时,不宜过紧,要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使关节囊内达到持续减压目的。术后第3天开始功能锻炼,3个月内免负重,平均手术时间1.5h。
1.3 评价方法 以Harris髋关节指数(HHS)评价疗效,主要从疼痛,功能,畸形及关节活动度4个方面进行评估。
1.4 随访 本次研究的全部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1年,平均随访时间为4.56±1.33月。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了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对比资料用具体数值和百分比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共有8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了手术,详细情况见下表1.
表1 患者手术情况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患者手术后的基本情况,术后80例患者的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
2.2 对患者术前术后的Harris评分情况进行了分析,详细情况见下表2.
表2 患者术前术后的Harris评分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患者的术后情况明显好于术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通过本次临床研究可以发现,病灶清除的手术治疗手段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有着良好的临床反应,从表1和表2的数据分析就可以得知。病灶清除手术适应症包括:股骨头骨骺的前部受损害较严重,受侵犯区占据股骨头骨骺的一半以上。头有塌陷,骨骺的高度亦降低,呈扁平,局部致密,形成死骨样阴影。干骺端常见一较为清楚的囊样吸收区。或者是骨骺大部分侵害,股骨头扁平,骺有节裂,股骨颈增宽,干骺端呈弥漫性的密度减低区的情况。治疗成功的要点要注意在病灶清除时,不但要去除病灶中心部位的坏死骨组织,对病灶周围的硬化骨也须彻底清除,直至出现有渗血的正常骨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为重建血运修复骨质创造有利条件。其病理分析主要是通过关节清理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清除的关节缺损区1年后被纤维软骨 完全覆盖,其机制是源于松质骨骨髓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具有依环境不同而多向分化的潜能。总之,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病灶清除的手术治疗方式有着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昊, 梁源, Hernigou Philippe. 带血管蒂髂骨移植治疗青少年镰状细胞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短中期结果随访[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44):89-91.
[2]黄婧.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药治疗进展[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9,(02):56-58.
[3]赵树森, 王万霞.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9,(03):104-105.
[4]李红军, 陈洪干, 高书图, 唐洪涛. 病灶清除综合植骨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9,(10):36-37.
[5]杨剑.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D]. 山西医科大学, 2010 .1-59.
[6]吴生平. 1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分析[J]. 重庆医学, 2010,(21)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