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的记忆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_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台的望回山,新昌的马鞍山,两座高山之间有个四周低,中间高的茅洋山。茅洋山形状像张开翅膀的鹅。鹅的头伸向王渡里。这个像鹅头颈的山岗叫茅洋岗。岗头是一丘四四方方,能搁10来担谷的马鞍丘。马鞍丘隔三丘大田有一口大塘。大塘里边,竹园山下有10来间房子。我就出生在10来间房子的东北角那间居头屋里,这里就是我的老屋。
  我出生时已不是王渡里朱家人的坟庵屋。坟庵屋是平房,土改那年给了我爷和几个兄弟。他们屋升为楼房。门口的塘本来是没有这样大的,是“文化大革命”后农业学大寨时把塘坝移出,成为现在的大塘。塘下面的小田并为三丘大田。
  我家住在里排东大房旁的居头里,门口朝西。我妈是我爷从小就在王渡口抱来养大的童养媳。我妈成人后,我爷让我爸和妈住进居头里。为了我姐和我出生做月里方便,就吃睡在居头屋的楼下。我三四岁时,我爸是生产队里的经济保管员,后来教过我小学的陈相桃老师那时是会计。记得有一天傍晚,爸和陈老师在算账,我和姐在桌子对面的床上又蹦又跳玩得很开心。我五岁,姐九岁那年,我的亲生母亲因痨病医治无效,去世在楼下饭桌前的床上,而我睡意朦胧还要爬到妈的胸脯上去吃奶。
  我妈去世后把床移到楼上。在楼上的北边铺了一张朝南床,中间铺一张朝西床,南边是一张朝东床。楼下菜橱把灶头和饭桌隔开。饭桌前面放过床的地方放一张旧写字桌,放零碎物件。
  母亲去世后,我常遭小奶奶的欺侮。有两次至今记忆犹新。一次,我和小爷爷的三女坐在臼米踏杆上讲话被小奶奶看见了。小奶奶拿着毛竹丝气势汹汹地赶来,一边赶一边骂着比我小一岁的女儿,叫她不要和我在一起玩,骂她不听话。毛竹丝甩下来,细细的竹梢头甩在她女儿身上,粗粗的打在我腿上,脚上。甩得我红红的肿起来焦辣辣地痛。我只知道痛,哭着跑去找到奶奶拉住裤脚要妈妈。奶奶出着泪说你妈没了。我要奶奶去大路上叫一个来,让她帮我把小奶奶去打回来。(当时我年幼,不知道痨病要传染,因为我母亲是这种病死的。)还有一次,生产队里在晒场上拷蚕豆。而小奶奶家不知在哪里弄来蚕豆炒出来给三女吃。我对比我小一岁的三女说,我家有好东西的时候给点你,你家有好东西时给点我。小爷的三女给了我两把蚕豆。我高兴極了,蹦蹦跳跳来到晒场看大人们拷蚕豆,小手在衣袋里取出蚕豆一粒一粒地吃着。小奶奶向我跑来了,大声骂道:你大人到小人那里哄东西吃。说毕抓起衣襟把我衣袋里的蚕豆倒得一粒不剩。我站在场边,嘴角一牵一牵,眼睛里盈满了泪水。村里的文朝看见我可怜相,立即在场上捧来一捧蚕豆放在我衣襟里包着,说拿回去叫你爸炒给你吃。姐煮好夜粥,爸一回来把粥舀进罐里洗了镬炒蚕豆给我吃。
  我爸找妈去了,出门前不放心地对我说,肚子饿了,把小凳拿到大凳前,爬上小凳,爬上高凳,再爬到桌子上,把饭篮拿下来,自己盛来吃。吃后饭篮挂上去,否则,鸡要飞上来把饭吃了的。那时,我不知道什么叫肚饥,只知道玩了一会儿就回家把小凳放到大凳前爬上去盛来饭就坐在桌子上吃。吃了后又下地去玩。
  我六岁那年,家里又来了个妈。来到我家是由好几个年纪和妈一样大的人陪来的。这下我神气地告诉小爷的三女说,你妈再打我,我有妈了,叫我妈打你妈。妈到我家,把家里搞得清清爽爽。我和姐穿上了干净的衣裤,还经常有新鞋穿。我妈烧的东西也特别好吃。我喜欢妈。
  记得十岁那年,我在父母睡的朝东床上看姐从王渡里学校借来的连环画,看完后目光穿过蚊帐发现窗上有一个蜂窝,蜂在进进出出。我怕蜂窝做大,蜂多起来要咬人,就决定把蜂窝捅掉。我想:把蚊帐拉起来,把棒从蚊帐里伸出去捅蜂窝,这样蜂就飞不进来,人就不会咬去。谁知我一棒捅去,蜂隔着蚊帐还是把我头上咬去好几个地方,腮帮子肿起来像馒头,眼睛只有一条缝。
  十三四岁的时候,我身边一有零化钱就赶到儒岙新华书店买连环画。我把连环画排在朝南床头的窗子里。到十六岁的时候窗子里放不下了,找了块木板,在墙上钉上二枚钉头,搁上木板,两端吊上铁丝,把连环画、小说和故事书放到木板上。一次,我躺在床上想,将来我也写文章,印到书上去,别人到我家来借书,看到我的文章也印在书上,他们必定会对我另眼相看,会夸我了不起。那时,我感到多么的自豪啊!外村人会说茅洋山某某某的儿子书也会写出来,会这么了不起!十八岁那年,我高中毕了业,把楼下饭桌前的那张旧书桌搬到楼上放在朝南床前。桌子上摆着墨水瓶、钢笔,靠墙放着一码书。因为我怕劳动,劳动太辛苦,所以一有空就看书,写文章。心想:要是有朝一日写成功了,到机关办公室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一本书,写写文章,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据说文章写出来还有钱,真是美极了!于是,不论冬天还是夏天,只要有空就不停地写,不停地看书。
  再后来,我爸造了二间泥墙瓦屋,于是一天三餐在老屋,看书写字睡觉在新屋。
  我四十岁那年,我父母年纪大了。我和妻把楼上朝东床移到楼下灶旁,南边西边靠墙朝北。四十三岁那年,我在弹簧厂里上班。早晨出门时我去老屋跟妈说,我上班去了,吃要什么跟彩珍讲,下班回来看你。妈说你上班去好了。到下午三点光景,妻打来电话说妈不行了。我立即请假骑着摩托车赶回家。妈的肚子一起一伏的,口里有一口呼呼呼的出气声。晚上九点时,妈挣开眼看了姐姐,姐夫,我和妻后,口里那口气就没有了。又过了三年,我在一家公司搞质量体系,妻打电话说爸不对了。我立即赶到家爸已去世了。在生我养我的老屋里,我送走了我最亲的亲人——我爸,我生母和养母。
  现在看来上代交给我的楼房守不住了。我和妻虽在挣钱,但不多。自从儿子上高中至今一边挣一边花还不够用。现在儿子在读大二,还要读二年多。我们的日子是过得比较艰苦的。
  两年前的冬天,天冷得厉害。屋后的毛竹全身结上冰弯下来压在老屋的瓦上。冰融化后,许多瓦片断裂了。一盖全是破瓦就不敢去动它。我和妻商量,是否把瓦揭下来。现在揭下来至少一半可用。柱脚、搁栅、穿栅、板壁拆下来当柴烧。去修肯定不会去修,修要花钱。问题是修起来也无人住。我们只要这二间够了。妻不同意,宁可让它自己倒。
  虽然人在城里打工,但老屋常常让我记挂。老屋的往事老是闯入我的脑海,才十来岁时,正月里来了客人,夜里点起两盏煤油灯放在对角搓牌。而我冷冻冻坐在桌角津津有味地看他们一局又一局地搓。看着一副三天双九的牌被人家打得七零八落;看着天天九被人家三长或三短结去;看着三光天,还要拿出钱很是有趣。记得秋天,玉米掰进来了。邻居都来了。爸一边钻着玉米一边讲天话给我们听,我们一边挖着玉米粒一边听着天话。时间过得很快,玉米一下子挖完了。春天的早晨,还在床上睡梦里,东边的木勺琅山有一只鸟滴玲玲响声很脆,很动听。冬天,夜里比平时要暖,天亮时打开窗门一看地上,树上,屋顶上落着厚厚的白雪。我们就开心极了。我们冷也不怕穿上衣服去塑狮子、塑菩萨、打雪仗……
  每次回家,我对着老屋发愣,老屋不久要倒塌。我的心很是忐忑,仿佛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开一样。
  ——选自《中华颂》(中国散文学会选编)
其他文献
某个暮春的周日上午,我前去老母亲那里问安。每个礼拜如此,倒像是例行公事了。  上周回来的时候,单元楼门口的梓树打起了白朵,现在应该开了吧?进了院,我看到的却是更加“惊艳”的场面:三辆警车把原已满当的小区挤得快要喘不过气来。车与车的缝隙间插满了人,人们的表情紧绷着几丝惶恐,许多人的面孔陌生。  前一栋楼的阳台窗户打开了不少,有人探出脑壳又缩了回去,接着又探出来。一打听,原来是老唐,死了,自绝。  老
期刊
今年夏天,回到阔别三年多的环县。每天早早起床,洗把脸,就急切地走向环江边。夏日的环江,辞去一个冬春的蛰伏,像个刚睡醒的孩子,欢笑着、跳跃着奔向远方。河水在朝阳的照射下,披着一身鳞光,早炼的人们也是一脸阳光。走在江边上,天空是那样的湛蓝而高远,晨风是那样的轻柔而多情。在多雨的南方,早晨总是云遮雾障,你很少能见到这么清爽而辽远的蓝天。能看出,晨炼的人们正感受着一种清新、活泼和奋发的气息。这气息透过大家
期刊
庚子岁首,一种名曰新冠病毒悄然袭击武汉,转眼,疫情向全国蔓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迅速打响。车辆停运,商铺停业,学校停课;封路,封城,封门;村自为战,庄自为战,人自为战,结成了人类抗“疫”史上最强大的阵线。  疫情就是命令。大年初二,三弟一家从省城来老家给母亲拜年,吃完午饭即返回单位投入战斗。他们夫妇都是从医30多年的老同志,深知情况紧急,救死扶伤,大任在肩。尤其是三弟,去
期刊
秋始白露。从此,风轻、云淡、天高、水长。  这个时节,有一种极具穿透力的味道,总会不时地侵扰着我的嗅觉神经,以致念念不忘,刻骨铭心,那便是三婆酿的白露米酒。  三婆是三爷在江苏做生意时带回来的女人。三婆来的那天,村子里围了好多人。她看起来约莫三十来岁,大眼睛,皮肤白润,穿着淡雅但却灵气盈盈。可是,村民们对三婆的江南气息似乎并不感兴趣,他们的眼睛却是死死地盯着三婆跟前的那几个大袋子。有一个村民实在忍
期刊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我,我生在黄河畔长在黄河畔,将来也会像我的父老乡亲们一样埋在黄河畔上。  我爱吃枣,爱吃黄河畔子上种的滩枣,我经常不吃饭光吃枣,我们这里有一句俚语叫:枣树底下埋死人。但是我不以为意,死命地吃枣。我是陕西人,因为爱吃枣,我找了黄河对岸的一个山西姑娘做女朋友,她不仅爱吃黄河滩枣,她爸爸还販枣,真是冥冥之中自是天注定,缘分就是这么神奇。我常和她打趣道爱吃枣的找了个販枣的,她也是
期刊
往年的乡下,干农活除耕田用牛外,其余全是人工,那是“人定胜天”的火红年代,有句典话“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咱农民虽然没有这般本事,不过也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那时候的农具大多是农民自制,观其简单却为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那些陪伴农民的农具早已完成使命,几乎彻底消声灭迹终成记忆。像打稻机、掼斗、风箱、犁、耙、还有水车等等,这些简单却十分实用的农具已
期刊
中国年,本该是个亲朋相聚、欢喜吉祥的好日子,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而來,意外抢了“喜庆”的风头。“今年不拜年,在家最安全”、“过年不串家,健康你我他”的倡议让我稳稳当当地待在家里。  躺在沙发上,打开电视、电脑、手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信息总是刷屏,一幕幕抗击疫情战役的感人场景总是吸引着我的眼球,让我情不自禁,热泪盈眶。  他们是这个春节最美奉献者。  他和蔼可亲,穿着白大褂在一线指挥
期刊
感恩遇见  一眨眼,我们又站在岁月交替的门槛。2019,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就这样去了,渐行渐远。2019年属于每一位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的人!我是一个奋斗者吗?又一个十年就要掀开红盖头粉墨登场了,脚步声是那么的急促、那么的铿锵、那么的催人心魄!我能跟上你的节拍吗?  每每至此,总会有些不舍,有些牵扯,有些纠结,不能不让人心翻飞、飘荡、游离、跌落。但那些美好的遇见、遇见的美好,又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期刊
转眼青春已逝,我已不再年少,但是书窗前的灯火不灭,读书时光和过往犹如我最初阅读的那个简陋的小说手抄本,永远铭刻于心,因为我知道男儿读书写作的似水流年还在继续……  1980年9月,我和妹妹上了小学一年级。  那一年我八岁,妹妹只有六岁。  因为父亲上班,母亲要种田,无人照看妹妹。于是,他们就决定让妹妹跟着我,好有个照应。每天上学、放学我都会背两个书包,走在前面,她跟不上。我就假装一瘸一拐,脚步慢下
期刊
俊格丹丹的,含笑着,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纯朴的阿莲,绽放的容颜如莲花盛开。这是我二十多年没有见面的阿莲,款款向我走过来。  古往今来,人们都喜爱莲花用“一尘不染”“出水芙蓉”来形容莲花。莲花亦名荷莲,别称芙蕖、芙蓉等。伟大的诗人屈原有“集芙蓉以为裳”的诗句。周敦颐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几乎成了莲的代言。还有那些赞美莲花,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句子“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