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回顾了2006年度国内中文网络中关于鲁迅的重要反响,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评析,认为“网络鲁迅”在本年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迎来了“网络鲁迅”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
〔关键词〕网络;鲁迅;高潮;回顾;分析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8-2689(2007)04-0103-09
2006年是鲁迅逝世70周年,虽然官方没有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但是在民间却掀起了一个纪念鲁迅的高潮,国内外先后举行了多次纪念鲁迅的学术研讨会和展览,众多的重要媒体都制作了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的专辑或专版。与社会上纪念鲁迅的热潮相应,中文网络中也掀起了纪念鲁迅的热潮,不仅众多的网站和论坛都制作了纪念鲁迅的专栏,而且网络中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纪念鲁迅的文章。另外,本年度围绕纪念鲁迅的文章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有着广泛影响的论争。这一切都预示着“网络鲁迅”在经过一些挫折之后迎来了第二个高潮。
本年度关于鲁迅的网站和论坛与上一年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除了新增加鲁迅博物馆网站之外,“评读鲁迅网”、“鲁迅左翼文学网”、“新浪网·读点鲁迅”论坛等关于鲁迅的网站和论坛都在平稳而缓慢地发展着。另外,随着“博客”在2005年的兴起,网友在论坛之外又获得了新的发表文章的空间,本年度的中文网络中出现了一大批谈论鲁迅的博客文章,这在“网络鲁迅”发展史上是值得注意的。不过,关于鲁迅的博客也有喜有忧:新浪网的“鲁迅的博客”因为内容方面不合时宜的原因在2006年9月10日被新浪网关闭,而此前在2005年被网易公司关闭的“鲁迅论坛”却以博客的形式重新出现在网络中。
一
2006年度“网络鲁迅”的几个重要事件。
(一)“鲁迅论坛”的复活
2006年1月13日,在网友银狐的努力下,“网易·鲁迅论坛” 以博客的形式在网易公司的博客频道中重新开张,桃木剑、姜洋、康康等一些“网易·鲁迅论坛”的老网友又重新聚集在一起,“鲁迅论坛”QQ群号是:5674120 ,口号是:“真理越辩越明,尽管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目前加入的网友共有93人,访问总量是29043 。①
“网易·鲁迅论坛”原来有8个栏目,因为网易公司现在的博客只能设置6个栏目,所以又对栏目做了调整:增加“诗文”栏目,收集优美诗歌和散文;把原来的“解构”、“言论”、“雄辩”三个栏目合并为“言论”栏目;把原来的“嬉笑”、“怒骂”栏目归并到“另类”栏目;把原来的“关注”栏目并入“反思”栏目;保留“争鸣”和“管窥”两个栏目。从目前的论坛现状来看,论坛大体上延续了原来“鲁迅论坛”的风格,只是在人气上显得较为冷清,这可能是因为经历过被关闭的重创,一时还难以恢复元气。不过正如网友姜洋此前在《我所理解的鲁迅论坛》一文中所指出那样:“看来在鲁迅论坛真不好混,谈政治怕上纲上线,搞学术不能长篇大论,发泄不满弄不好变成了漫骂,搞鲁迅研究又成了废物。那么该怎么办?其实在我看来,很简单。到了鲁迅论坛,只要你带着良知和人性,并把你的良知和人性展露出来,就足够了。”诚哉斯言,“鲁迅论坛”的网友只要带着良知和人性面对鲁迅、关注现实,在中文网络中树起鲁迅的旗帜并弘扬鲁迅的精神就可以了。
(二)新浪网发起的关于鲁迅的调查
2006年10月16日,新浪网和《华夏时报》合作发起了题为“你了解鲁迅和他的作品吗?”的网络调查,共有1709位网友主动参与了这次问卷调查。在回答“你知道鲁迅吗?你了解他和他的作品吗?”问题时,有790位网友选择“读过他的大多数作品,但不是全部,很喜欢”的选项,占总数的46.42%;有758位网友选择“在学校里学过他的作品,毕业后再也没涉猎过”的选项,占总数的44.54%;有140位网友选择“当然知道了,他的作品我全都读过,他的生平我也了如指掌”的选项,占总数的8.23%;有14位网友选择“几乎完全不了解”的选项,占总数的0.82%。在回答“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和了解鲁迅的”问题时,有977位网友选择“在学校里学习关于鲁迅的课文”的选项,占总数的57.45%;有599位网友选择“自己阅读鲁迅的作品和传记”的选项,占总数的35.28%;有113位网友选择“通过阅读研究鲁迅的文章”的选项,占总数的6.65%;有9位网友选择“通过影视作品”的选项,占总数的0.53%。在回答“你对鲁迅的感情如何”问题时,有783位网友选择“很喜欢,很崇拜,他是我的偶像”的选项,占总数的46.22%;有640位网友选择“对他的感情很复杂,说不好”的选项,占总数的37.78%;有184位网友选择“不怎么了解,没啥感情”的选项,占总数的10.86%;有87位网友选择“他为人刻薄古怪,很烦他”的选项,占总数的5.14%。在回答“你认为鲁迅作品中成就最高的是”问题时,有1013位网友选择“杂文,非常犀利,如匕首,似投枪”的选项,占总数的60.41%;有527位网友选择“小说,比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的选项,占总数的31.43%;有132位网友选择“散文集,如《朝花夕拾》、《野草》等”的选项,占总数的7.87%;有5位网友选择“诗歌”的选项,占总数的0.5%。在回答“你对鲁迅作品怎么看”问题时,有1185位网友选择“很深刻,很有蕴味”的选项,占总数的70.2%;有236位网友选择“很尖酸刻薄”的选项,占总数的13.99%;有166位网友选择“很晦涩,很难懂”的选项,占总数的9.84%;有100位网友选择“很诙谐,很有趣”的选项,占总数的5.93%。在回答“你认为鲁迅一生最大的成就是”问题时,有883位网友选择“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是五四运动的先驱”的选项,占总数的52.5%;有536位网友选择“伟大的思想家,对中国的愤青影响深远”的选项,占总数的31.87%;有198位网友选择“一个文学家,写出了很多传世之作”的选项,占总数的11.77%;有65位网友选择“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的选项,占总数的3.86%。在回答“你如何看待一度很火的否定鲁迅潮”问题时,有649位网友选择“哗众取宠,不值一提”的选项,占总数的38. 52%;有444位网友选择“他们的大多数观点都很牵强,有些方面也有一定道理”的选项,占总数的26.35%;有345位网友选择“不太了解,很难判断”的选项,占总数的20.47%;有247位网友选择“很赞同,鲁迅已经被神化了,不应该人为拔高鲁迅”的选项,占总数的14.66%。在回答“你认为鲁迅作品适合收入中小学课本吗”问题时,有827位网友选择“适合不适合,要看对作品的选择了,选对了就没问题”的选项,占总数的48.62%;有653位网友选择“都很适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经典作品就应该让大家在中学课本里读到”的选项,占总数的38.39%;有197位网友选择“太不适合了,对于那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的选项,占总数的11.58%;有24位网友选择“不好说,我也搞不懂”的选项,占总数的1.41%。在回答“就你对鲁迅已经形成的印象,今天回头看,如果中学课本里不选他的作品,你还会主动阅读鲁迅吗?”问题时,有658位网友选择“当然会,他的作品会是必读的,如果错过是一辈子的遗憾”的选项,占总数的38.71%;有576位网友选择“可能会看一些,但大概不会引发我如此的兴趣”的选项,占总数的33.88%;有199位网友选择“不会,如果课文里没有,我也许根本不知道他是谁”的选项,占总数的11.71%;有155位网友选择“这个就要看机缘巧合了,难说”的选项,占总数的9.12%;有112位网友选择“如果我最早不是从中学课本里读到的鲁迅,我会更喜欢他”的选项,占总数的6.59%。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超过46%的网友很喜欢鲁迅,视鲁迅为偶像,同时也有超过16%的网友讨厌鲁迅。网友中间读过较多鲁迅作品的网友所占的比例和只读了中小学课本中的鲁迅作品的网友所占的比例比较接近,还有近1%的网友对鲁迅几乎一无所知,只有8%的网友比较了解鲁迅的生平并读过鲁迅的全部作品,这也充分表明网友中了解鲁迅其人其作的人还是相对比较少的,从而也导致网络中关于鲁迅的评论在整体水平上不太高,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调查结果也显示有超过60%的网友认为鲁迅的杂文成就最高,有超过70%的网友高度评价鲁迅的创作,认为鲁迅的作品很深刻,很有蕴味,有超过一半的网友认为鲁迅最大的成就“是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是五四运动的先驱”,有超过65%的网友都对社会上否定鲁迅的热潮做出了负面评价,这充分显示出大多数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网友对鲁迅的认识还是比较正确的。
另外,还可以看出有近60%的网友是通过课本接触到鲁迅作品的,有近半数的网友希望能选择适合中小学学生的作品篇目,有近1/3的网友表示如果没有从课本中读到鲁迅作品可能不会对鲁迅产生兴趣,甚至根本不知道他是谁,这也充分表明把鲁迅作品收入中小学课本的方式对于普及和宣传鲁迅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篇目的选择又是影响学生对鲁迅认知的关键。
这次网络调查不仅在问题的设计方面比较全面,而且参与答卷的网友也较多,调查的结果为人们了解鲁迅在网络中的传播状况提供了最新的资料,对于“网络鲁迅”的研究和鲁迅的当代接受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遗憾的是,这一调查结果目前还没有引起鲁迅研究界的充分重视。著名学者李欧梵多年前曾经呼吁知识分子要占领网络,在此笔者也呼吁广大鲁迅研究界的学者不仅要关注中文网络中关于鲁迅的动态,而且也要积极参与“网络鲁迅”的建设,努力发挥对中文网络中关于鲁迅话题的影响力,为中文网络文化的建设做出贡献。
(三)鲁迅被网友评选为国学大师
2006年4月12日,“国学网”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发起了“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评选”活动,截至到5月29日,共收到来自两岸三地以及海外华人通过网络、邮寄和短信等方式投来的120多万张选票,6月9日评选揭晓,王国维、钱钟书、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和冯友兰等10人从50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鲁迅的最终入选和康有为、辜鸿铭的落选在社会上和网络中都引起了较大的争议。支持鲁迅的一位网友指出:“鲁迅才是真正的国学大师,看看中国的近代史,鲁迅是唯一一个给当时的民众以心灵鼓励的战斗的伟人。别的大师我不敢说,但只有鲁迅是当时的民族的旗帜,他的精神是博大的,深刻的。他影响的是一个中华民族,而不是只是一个只知道做学问的人。”反对鲁迅是国学大师的网友则表示了不同的意见。网友林精济指出:“鲁迅的专长以及对历史的贡献,在于文学创作和思想启蒙,其一生,致力于改造中国的社会与思想,并没有致力于所谓国学的研究和弘扬,而是相反,打倒‘孔家店’,把国人从传统文化的束缚和窒息中解放出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是浸淫,更不是恋物,而是批判,把传统文化当成敌手。称呼鲁迅为国学大师并把他列入候选名单,不仅是张冠李戴,而且是逼良为娼。”(以上引文转引自搜狐网站读书频道“鲁迅是不是国学大师”专题)
一些网友对“国学网”发起的这次评选活动提出了批评。网友陈愚在《莫把“国学大师”当“超级女声”》一文中指出,由于大多数网友都不了解何谓“国学”,也不具备评判谁为“大师”的专业知识,所以,用“超女”投票的方式来评选,结果就是谁在公众中有知名度,谁就是大师。?面对质疑,主办方表示,一个学者的知名度和他的学术成就有时候并不一定成正比,“我们组织评选国学大师,并不是想去评论国学大师的学术水平,而是想让大家通过投票参与,通过一些争论能够对此有所了解。从弘扬国学的角度来说,首先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国学是怎么回事。同时,我们也是想知道,究竟哪些人在网友心目中是国学大师。”
从总体上来说,这次评选国学大师的活动是一次典型的商业炒作,主办方“国学网”借此达到了提高该网站知名度的目的。笔者认为,鲁迅虽然在文学史研究和金石学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还不能被冠以国学大师的桂冠,把鲁迅评选为国学大师只能是一场闹剧。
二
2006年度网络中纪念鲁迅的几个专辑。
(一)“天涯社区”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专辑:“民族精魂暗夜丰碑”
2006年10月16日,中文网络中著名的“天涯社区”网站在首页位置制作了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的专辑“民族精魂暗夜丰碑”,在网络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专辑的讨论区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就出现了1000多个留言,一些网友在留言中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有一些网友在留言中攻击鲁迅,彼此之间也产生了一些论争。
专辑策划者在“按语”中指出:“鲁迅先生辞世70年了。70年间,对他的解读和阐释、褒扬和审视、争议和攻讦,几乎从未停歇过,而真实的鲁迅只有一个。”专辑“汇集的纪念各出真诚,真实的鲁迅活在民间”。
专辑设立了“丰碑”(收录了梁由之的《百年五牛图之一:关于鲁迅》、摩罗的《悲 悯 大 地——鲁 迅 组 诗》、石地的《三祭鲁迅:冷眼悲情睿见深》等7篇文章)、“解读”(收录了范美忠的《野草》心解(修订稿)、去年尘冷的《丰富的痛苦——鲁迅的精神历程及其命运》、羽戈的《论鲁迅的“鬼”气&从失语到失魂》等30多篇文章)、“感悟”(收录了仲达的《鲁迅逝世70年祭: 一个“失败者”眼中的鲁迅 》、闻中的《鲁迅:当精神处于弱势的时候》、悠哉的《鲁迅在绍兴会馆的孤独》等7篇文章)、“评说”(收录了崇拜摩罗的《作为祭品的先知》、陈愚的《鲁迅、胡适及其角色定位》、于仲达的《“个的自觉”和“罪的自觉”——重读鲁迅》等40多篇文章)等栏目,收录了网友发表在“天涯社区”各论坛中的比较有影响的文章(只有少数几篇是转载的鲁迅专家撰写的文章),不仅表达了民间热爱鲁迅的网友对鲁迅逝世70周年的真诚的纪念,而且也集中展示出了网友阅读鲁迅、研究鲁迅的水平,显示出鲁迅在民间的影响。另外,从这些文章中也可以看出策划者要在专辑中反应出真实的鲁迅的愿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现,但是距离展示出真实的鲁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说,网易公司在2001年制作的纪念鲁迅诞辰120周年专辑“大家都来‘吃’鲁迅”富有网络的狂欢色彩,充分展示了网友模仿鲁迅文章的水平,那么“天涯社区”在2006年制作的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的专辑“民族精魂暗夜丰碑”则富有厚重的色彩,充分展示了网友理解鲁迅的水平,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网络鲁迅”从2001年到2006年的话题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毋庸讳言,这个专辑中收录的文章大多还是表达网友对鲁迅感性理解的文章,这一方面与网络媒体这个平台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网友对鲁迅的理解还较多的停留在感性层面,还没有真正成规模的进入研究鲁迅的阶段。不过,网络为民间的鲁迅爱好者提供了发出自己声音的平台,他们对鲁迅的理解与解读虽然在水平上还无法与社会上已有的鲁迅研究成果相提并论,但是他们却以其朝气和活力为鲁迅的当代传播和接受研究写下了无法抹去的一页,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鲁迅研究学术史的空白。
该专辑同时还进行了关于鲁迅的网络调查,共有2573位网友参加答卷。在回答“你自认为了解鲁迅吗”问题时,有990位网友选择“比较了解”的选项,占总数的38.5%;有849位网友选择“比较熟悉”的选项,占总数的33%;有734位网友选择“了解一点”的选项,占总数的28.5%。(以下问题共有2572位网友回答)在回答“你读过多少鲁迅文章”问题时,有995位网友选择“20——60篇”的选项,占总数的38.7%;有824位网友选择“20篇以下”的选项,占总数的32%;有753位网友选择“60篇以上”的选项,占总数的29。3%。在回答“你对鲁迅的倾向是”问题时,有2342位网友选择“比较尊崇”的选项,占总数的91.1%;有132位网友选择“无所谓”的选项,占总数的5.1%;有98位网友选择“比较反感”的选项,占总数的3.8%。在回答“你的倾向主要来自”问题是,有2150位网友选择“鲁迅的文字”的选项,占总数的83.6%;有255位网友选择“教育宣传”的选项,占总数的9.9%;有167位网友选择“其他人的评价”的选项,占总数的6.5%。在回答“你准备读《鲁迅全集》吗”的问题时,有1191位网友选择“一定会的”的选项,占总数的46.3%;有814位网友选择“暂时未考虑”的选项,占总数的31.6%;有567位网友选择“已经细读”的选项,占总数的22%。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网友对鲁迅的了解比较多,阅读的鲁迅作品也比较多,对鲁迅还是比较尊重的,比较欣赏鲁迅的文字,有近一半的网友表示会阅读《鲁迅全集》,有近1/4的网友已经读过《鲁迅全集》。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调查结果与“天涯社区”是一个人文、思想类网站有一定的关系,聚集在该网站的网友文化水平通常比较高,有关鲁迅的话题也一直是该网站的热点话题之一,另外能主动参加这一问卷调查的网友可能大多对鲁迅很感兴趣,因此,这一调查结果既是比较准确的,但也需要辩证对待。
(二)搜狐网站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专辑:“70年后一回眸”
搜狐网站读书频道为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制作了题为“70年后一回眸”的专辑,策划者在导语中指出:“在鲁迅辞世70周年之际,我们重思鲁迅留下的精神和文字遗产,我们回眸几十年间鲁迅形象与影响的变迁,所希望表达的,是对这位20世纪中国文化巨人的敬重,更希望通过这样的回顾,为当下提供更多的思考路径。”
专辑的头条文章是张梦阳的《鲁迅的当代价值》一文。张梦阳指出,“鲁迅在中国的价值就是: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
专辑设立了“新闻动态”(收集了一些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相关活动的新闻报道)、“了解鲁迅”(包括周海婴的《鲁迅是谁》和《鲁迅年谱》以及蔡元培、林语堂、老舍等“名家论鲁迅”的文章)、“思考鲁迅”(收录了汪晖的《鲁迅是对启蒙抱有深刻怀疑的启蒙者》、钱理群的《鲁迅:四位一体的智者》等文章)、“争议鲁迅”(设立了“当代人根本没有必要再学鲁迅”、“鲁迅还在青年人的心里吗”、“鲁迅对当代中国还有没有价值”三个话题供网友讨论)、“八卦鲁迅”(收录了《鲁迅PK不过玉女作家真的很正常吗》、《关系神秘传绯闻 鲁迅日记中“许小姐”真相》、《文字透露幽秘信息 鲁迅曾经暗恋过萧红》等文章),不仅有严肃的新闻报道,而且也有关于鲁迅的八卦新闻,不仅有著名学人关于鲁迅的论述,而且也有网友关于鲁迅的评说,虽然水平参差不齐,但也构成了众声喧哗的场面,只是以这种方式纪念鲁迅逝世显得有点不够庄重,与专辑策划者的目的有所背离。
10月19日晚,搜狐网站还邀请鲁迅的长孙周令飞和学者止庵和网友进行了题为“还原鲁迅”的网络聊天,就鲁迅生平和鲁迅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回答了网友的提问。虽然参与本次聊天的网友不多,但却是“网络鲁迅”发展史上鲁迅家人首次通过网络聊天的方式和网友一起来纪念鲁迅。这对于宣传鲁迅、普及鲁迅都有一定的好处。
该专辑同时还进行了关于鲁迅的网络调查,有283位网友参与答卷。从调查结果来看,有近一半的网友喜欢看鲁迅的杂文,有近30%的网友喜欢鲁迅的小说,同时有近一半的网友认为鲁迅在他那个时代起到了冷静的观察者和清醒的批判者的作用,而认为鲁迅起到激励民心、唤醒民众作用的网友也有近30%,这不仅表明喜欢鲁迅杂文的网友对鲁迅杂文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的人是比较一致,而且也表明喜欢鲁迅小说的网友对鲁迅小说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的认识也比较一致,因此本次调查的准确度比较高。
(三)新浪网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专辑:“我们离鲁迅究竟有多远”
新浪网的博客频道为了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而制作了纪念鲁迅的博客,文章都选自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网友发表在新浪网中各自博客里的文章。策划者在导语中指出:“鲁迅离开我们已经70年了。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不断被塑造成各种伟大的雕塑,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他的影响,有滋润,也有遮蔽。革命年代,他是硬邦邦的偶像,笼罩着我们卑下而需每日反省的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触摸到他越来越柔软的部分。鲁迅正在走出评论家和政治家的注释,成为我们日常经验与情感的来源。关于他是否过时的争论,每隔若干年就要口舌一番,那也正是不朽人物才能享有的待遇。事实上,他离我们已经很近很近了。”
专辑设立了“鲁迅在今天还有没有价值”(收录了黄鸣的《阿Q是鲁迅》、摩罗的《鲁迅:正题反作的思想家》、傅国涌的《鲁迅是酒、胡适是水》、孙郁的《鲁迅精神是药,胡适精神是饭》等10篇文章)、“真实的鲁迅以及关于他的争论”(收录了陈丹青的《我喜欢鲁迅的几个理由》、笃志的《他成了一个被割裂的偶像》、阿平的《鲁迅究竟是谁?》等10篇文章)、“老百姓眼里的鲁迅和鲁迅精神”(收录了子鱼的《高贵的鲁迅 一如高雅的古琴》、茨威格的《鲁迅,危险的愤青!》等10篇文章))等栏目,虽然文章的水平参差不齐,但却是“网络鲁迅”发展史上首次由博客中的文章组成的纪念鲁迅的专辑。与摩罗、傅国涌、孙郁等学者的文章相比,子鱼、茨威格等网友的文章固然在对鲁迅理解的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鲁迅在民间的真实形象,因而也是值得关注的。
专辑另外还同时进行了题为“鲁迅离我们有多远”的网络调查,共有3962位网友参加答卷。在回答“你觉得鲁迅对当代中国的价值”问题时,有3463位网友认为“很大”,占总数的87.41%;有303位网友认为“一般”,占总数的7.65%;有133位网友认为“说不清楚”,占总数的3.36%;有63位网友认为“没有”,占总数的1.59%。在回答“你理解的鲁迅精神”问题时,有1675位网友选择“揭露国民性”,占总数的42.28%;有1143位网友选择“独立人格”,占总数的28.85%;有750位网友选择“批判姿态”,占总数的18.93%;有394位网友选择“解剖自己”,占总数的9.94%。在回答“你对鲁迅的态度”问题时,有3561位网友选择“喜欢”,占总数的89.88%;有276位网友选择“无所谓”,占总数的6.97%;有125位网友选择“不喜欢”,占总数的3.15%。在回答“你买过鲁迅的作品吗”问题时,有3188位网友选择“买过”,占总数的80.46%;有774位网友选择“没有”,占总数的19.54%。在回答“你觉得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问题时,有2002位网友选择“痛苦”,占总数的50.53%;有777位网友选择“可爱”,占总数的19.61%;有701位网友选择“幽默”,占总数的17.69%;有377位网友选择“刻薄”,占总数的9.52%;有105位网友选择“快乐”,占总数的2.65%。
应当说,本次调查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网友都认为鲁迅对当代中国的价值很大,近半数的网友所理解的鲁迅精神是揭露国民性,近90%的网友表示喜欢鲁迅;超过80%的网友买过鲁迅的著作;有超过一半的网友认为鲁迅是个痛苦的人,只有不到3%的网友认为鲁迅是一个快乐的人。这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网友眼里的鲁迅形象,表明网友离真实的鲁迅越来越近,而且也表明广大网友并没有忘记已经逝世70周年的鲁迅,在民间仍然拥有众多的鲁迅追随者和爱好者。
三
2006年度网络中几篇重要的文章。
(一)《关于鲁迅(百年五牛图之一)》
2005年12月28日,网友梁由之在“天涯社区·关天茶社”发表的《关于鲁迅》一文中宣布自己开始写作《关于鲁迅(百年五牛图之一)》的系列文章,这是他计划撰写的《百年五牛图》的最后一个“牛”,此前他已经写完了《百年五牛图》(之二:蔡锷;之三:张季鸾;之四:陈寅恪;之五:林彪)的写作,并在中文网络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梁由之向网友介绍了自己的写作提纲:一,岂有豪情似旧时(开篇);二,身后是非谁管得(身后毁誉);三,老归大泽菰蒲尽(与左联及国共两党的关系);四,怒向刀丛觅小诗(与青年作家的关系)五,风波浩荡足行吟(鲁迅在上海。关于经济);六,送客逢春可自由(鲁迅与自由主义);七,以沫相濡亦可哀(婚姻、家庭);八,有弟偏教各别离(与周作人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九,心事浩茫连广宇(鲁迅的思想、性格);十,偶开天眼觑红尘(关于文学创作);十一,高丘寂寞竦中夜(创作准备期);十二,谁令骑马客京华(鲁迅在北京,公务员时期。与许寿裳、蔡元培等人的关系);十三,故乡如醉有荆榛(在绍兴。教员生涯);十四,扶桑正是秋光好(鲁迅在日本。早期的阅读、创作和思想);十五,少年哀乐过于人(时代,故乡,家族,环境。少年时期);十六,血沃中原肥劲草(结尾)。1月1日,该文的第二章“身后是非谁管得”作为祝贺网友新年的礼物发表在“关天茶社”,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在一些网友鼓励同时也有一些网友质疑的情况下,梁由之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10月19日写完全文,为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梁由之在文章最后特别介绍了自己撰写此文的目的:“回顾历史,接近这些刚劲强健的灵魂,重温他们的思考和选择,是写作《百年五牛图》的初衷之一。目前各式各样的讨论,在理论上往往未能超越20世纪前期先贤思想之范围,深度和广度甚至常常不能及。不少议论都是矮人看场,人云亦云,隔靴搔痒,似是而非。看多了这样的争论,越发感到重新阅读、了解、思考、认识前辈的必要。检讨和反思他们对现实的态度和道路的选择,也许会给人们在当今时势下如何有所作为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可以说,梁由之在文章中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而且也影响到一批网友像他那样重新认识历史名人,从历史汲取经验。
这篇长文虽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描述鲁迅的一生的重要经历,但也较为全面的描述出鲁迅一生的主要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一部鲁迅传,而且也可以说中文网络中出现的第一篇从自由主义立场出发撰写的鲁迅传记。需要指出的是,作者不仅对鲁迅的生平史实非常熟悉,而且能够较为全面地评述鲁迅的活动,这显示出作者在鲁迅研究方面已经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不过,因为该文是作者断断续续地写成的,而且作者在后期为了赶在鲁迅逝世纪念日之前完成,所以该文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小问题,如后面的几章就略嫌仓促,没有前几章写的那样扎实。但是,这些小毛病无损于该文成为2006年中文网络中关于鲁迅的最有影响的文章。另外,该文也可以说是“网络鲁迅”发展史上第一篇由众多网友参与互动而写成的长文,从这篇长文中可以看出,梁由之在写作本文的过程中基本上是从自由主义立场出发去描述鲁迅,虽然他也通过与网友的交流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努力使自己的描述更加客观,但在真实、客观地描述出真实的鲁迅形象方面仍存有距离。
(二)石地的《三祭鲁迅》系列文章
2006年10月3日,网友石地在“天涯社区”开始陆续发表了《三祭鲁迅》等三篇文章,系统地评述了鲁迅的《呐喊》、《野草》这两部代表作品和鲁迅本人的思想。
石地在《〈呐喊〉探源——三祭鲁迅之一》中指出:“正是这样的追求和执着、隐忍和深思,这种早年的灿烂胸襟、青年的壮怀激烈、遇挫时的不苟流俗、锲而不舍,才成就了这样的鲁迅,才孕育了这样的‘呐喊’。” 在《〈野草〉眺望——三祭鲁迅之二》一文中,石地认为:“编定于1927年的《野草》,是鲁迅一生的一个分水岭:此前是激越的奔流,此后是深沉的汪洋。这片苍茫的野草漫生在激流和汪洋的连接处,既是鲁迅早年生活的总结,也是晚年鲁迅定型的基调。”在《冷眼悲情睿见深——三祭鲁迅之三》一文中,石地重点分析鲁迅的性格和思想的关系:“如果你能沿着鲁迅先生的心迹,去了解他的一生,就不难体察酿成那双凛冽冷眼的无尽悲情——正是常人难以承受的艰难,淬炼出那罕见的冷峻;是无数次明枪暗箭的中伤和猝不及防的攻击,使他‘不惮于用最坏的想法,去揣度中国人’” ,“而正是这样的悲情和冷眼,使鲁迅的目光无比犀利,对社会弊端及其思想根源的洞察力,远远超过同时代人。”
从这三篇文章可以看出,石地不仅对鲁迅的生平和著作十分熟悉,而且他对《呐喊》、《野草》以及鲁迅思想的评论虽然在鲁迅研究史上并不算什么新的观点,但也都是比较准确的,这样的富有文采和见解的关于鲁迅的文章在网络中也是不多见的。事实上,中文网络中近年出现的一些热爱鲁迅的网友大多都是业余的鲁迅的爱好者(笔者曾在博士学位论文中把他们命名为“鲁迅迷”),并不是专业的研究鲁迅的人,他们在网络中发表一些关于鲁迅的文章更多地是出于本人对鲁迅的热爱,因此也无法用专业的鲁迅研究标准来审视他们的文章。笔者认为恰恰是他们这种发自内心的对于鲁迅的热爱而不是文章的水平才是最值得关注的,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写作,他们在阅读和理解鲁迅方面会有明显的进步。
四
2006年度网络中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的几篇重要文章。
在媒体掀起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热潮的背景下,网友也组织相关的纪念活动,10月7日,资深网友陈愚在“天涯社区”网站向网友发出了撰文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的倡议,得到众多的网友的响应,网友野火在“天涯社区”网站发起了凭吊鲁迅先生墓并在鲁迅先生墓前举行鲁迅思想讨论会的活动,一些在上海的网友参加了这次活动。本年度的中文网络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的文章,仅“天涯社区”网站就出现了数十篇。
一些网友重点抒发了对鲁迅的怀念之情。网友as10800296在《愤青之王-鲁迅》(关天茶舍2006-10-20 20)一文中说:“鲁迅先生是我的偶像,虽然他的文章我读过的不多,读过的也差不多忘了,但他是我的偶像,我是他的粉丝,我是‘迅驰’”。网友subwolf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关天茶社2006-10-23)一文中说:“鲁迅先生(我们总是称您先生的),在70年后,我们可以告诉您,那的确是曙光,真正的曙光。我们现在真的走进了朝阳下的黎明。我们还可以告慰您,这个时代的中国,有了一些和你相似的人。”
一些网友重点反思了鲁迅的当代价值。网友陈愚在《鲁迅逝世七十周年祭》(关天茶社2006-10-19)一文中指出:“七十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鲁迅那里得到精神的慰籍。在这七十年里,这片广袤的土地常常显出精神的荒寒,也曾有过持续的无望。但是,他的存在,除了总是让一部分人不快,也总是让一部分人温暖。只要社会不公仍然存在,鲁迅的杂文,就会一遍又一遍地被引用;只要生命依旧虚无,鲁迅的散文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击中灵魂;只要文学还有价值,鲁迅的小说就会一代又一代成为艺术的源头。这就是我们今天仍然无法忘却鲁迅的理由。”网友junli6363在《鲁迅70年杂想》(关天茶社2006-10-21)一文中说:“鲁迅还没有被忘掉,鲁迅仍然被尊敬,不完全是由于鲁迅文字的精美,也不完全是鲁迅精神的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这个民族自鲁迅之后,……哪一天我们不再崇拜鲁迅的愤怒,或者甚而至于忘掉鲁迅的冷峻,那便是这个民族思想上真正解放,政治上真正民主,精神上真正成为自尊、自立的‘人’的时代!”
从上述网友的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的文章可以看出,一些网友不仅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鲁迅的精神,而且还能由此及彼来认识鲁迅的价值,他们对鲁迅先生评价虽然不够全面、深入,但正如古人云“礼失则求诸野”,当鲁迅走下圣坛并正在走向民间之时,民间涌现出一批热爱鲁迅并通过网络表达对鲁迅喜爱之情的人,这不仅对于鲁迅是一大幸事,而且对于中华民族也是一大幸事。
五
戏仿鲁迅。
本年度,网友四川曾颖在“天涯社区”网站发表了《鲁迅门下走狗之未庄新时代系列杂文》,在网络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并被网站放在首页推荐。
这个题为“未庄新时代”的系列的杂文包括《阿Q后传》、《爱庄水》、《当阿Q成为时尚》、《未庄形象工程》、《未庄大案》、《未庄选美大赛》、《一朝成名》、《建设未庄的曼哈顿》、《未庄的和谐》等9篇,主要把未庄的人物和当前社会上的一些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用幽默的文字借历史来讽刺现实。
这种戏仿鲁迅作品的形式不仅可以使读者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用历史现象关照现实,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鲁迅作品的深刻性,因此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并不同于网络中流行的“恶搞”。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四川曾颖的这几篇文章虽然自称为“系列杂文”,但在写法上却更像讲述幽默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杂文的议论色彩,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杂文”。在此也希望广大热爱鲁迅的网友能学习鲁迅的杂文艺术,多创作一些关注社会、关注卫生针砭世事的杂文。
六
2006年度网络上的几次重要的论争。
(一)关于《变态的鲁迅》一文的论争
2006年10月20日,网友姚小远在自己的新浪网博客里发表了《变态的鲁迅》一文,要“从跟鲁迅反目成仇或者被鲁迅痛骂的那些人的人格和结局入手来论证这个被我们穿着华美神袍的鲁迅其实是一个变态的人,还这个人以本来的真实面目。”这篇文章在网络中引发了较大的反响,也是“网络鲁迅”发展史上第一篇引起大规模论争的关于鲁迅的博客文章。截止2006年11月3日晚上21点,该文被点击11200余次,并有330多位网友在该文之后留言予以评论。虽然也有一些网友在留言中附和姚小远的观点,但是大多数的网友都在留言中对姚小远进行了批驳。
回顾本次论争,可以看出姚小远的文章不仅观点比较片面,而且论证也没有什么说服力,许多网友已经指出了他的致命硬伤。但是这么一篇漏洞百出的博客文章为何会有1万多次的点击并吸引330多位网友参加论争就值得注意了。笔者认为这与姚小远的文章起了一个耸人听闻的题目有很大关系,《变态的鲁迅》这一标题会吸引一些读者的目光和阅读兴趣,而读者在阅读文章之后对原文进行反驳的众多留言也会引起更多的读者来关注此文。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一些网友在留言中使用了粗俗的语言对姚小远进行谩骂,他们的出发点虽然是捍卫鲁迅,但是这种使用粗俗语言捍卫鲁迅的方式却是应当批评的。在网络中此起彼伏的攻击鲁迅的言论面前,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心平气和的方式是最佳的,也是最容易取得捍卫鲁迅、爱护鲁迅的真正效果的。
(二)关于脂砚斋攻击鲁迅的系列文章的论争
2006年的中文网络中突然冒出了一个网名为脂砚斋的网友,他自称为“北大教授的教授”,在一年之中不停地变换网名在各大中文论坛反复发表《鲁迅并非大师级作家的的四点理由》、《鲁迅的国民性改造,是开历史的倒车》、《对鲁迅的批判,是中国思想界的胜利》、《鲁迅十批判书》、《神化鲁迅,必然堕入新的精神愚昧》、《鲁迅精神pk现代意识的智能困境》等攻击鲁迅的文章,在中文网络中引起了一些反响,其中《鲁迅并非大师级作家的的四点理由》一文 “在天涯、网易、中华网、新浪等各大网站首页亮相后,遭到网友二千多跟贴的围剿和唾骂。”脂砚斋也因此成为本年度攻击鲁迅的最著名的网友之一。
综观脂砚斋的这几篇攻击鲁迅的文章,不仅其观点可以说是哗众取宠,不值一驳,而且其文也强词夺理,毫无逻辑性可言。值得一提的是,脂砚斋经过反复地在各大中文论坛发表这几篇漏洞百出的文章不仅达到了在网络中博得了一定的知名度的目的,而且也通过贬低鲁迅来达到赞美《红楼梦》的真实目的。脂砚斋采取这种方式来突出《红楼梦》的价值无疑是不恰当的,希望脂砚斋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些推广《红楼梦》的正事。
七
回顾2006年的“网络鲁迅”可以看出,在经过一段低潮期之后,“网络鲁迅”在2001年纪念鲁迅逝世120周年之际达到第一个高潮之后又迎来了第二个高潮,鲁迅又成为年度中文网络中的热点话题:不仅新出现了一些关于鲁迅的新的博客、专辑,而且著名的“鲁迅论坛”也重新开张了;不仅新出现了大量的具有一定水平的谈论鲁迅的文章,而且也多次出现了具有一定水平的关于鲁迅的论争;不仅一些热爱鲁迅的网友在本年度发表了一些重要的文章,在理解和研究鲁迅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而且一些知名的学者也开始加入“网络鲁迅”的阵营,在网络中发表了一些研究鲁迅的文章,虽然这些文章也可能会在平面媒体上发表,但它们的首次发表却是在网络中。这一切都表明,2006年度的“网络鲁迅”在鲁迅思想和作品的阐释方面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以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为契机,开始从自发的无序状态走向自为的有序状态,通过在网络中发起的一系列的有组织的纪念活动在纪念鲁迅的热潮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也是 “网络鲁迅”发展史上热爱鲁迅的网友首次有组织成规模地发出自己的声音。需要指出的是,以梁由之、于仲达、崇拜摩罗、陈愚等网友为代表的中文网络中的鲁迅爱好者虽然也明显地受到社会上或鲁迅研究界流行的一些学术观点的影响,但他们更多的还是坚持自己对鲁迅的认识与理解,认同自己心目中的鲁迅形象,在网络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声音虽然略显稚嫩,但却是鲁迅先生所期望青年发出的那种“真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网络(或民间)鲁迅研究与社会上的鲁迅研究所不同的一些特点。从总体上来说,网络中的鲁迅爱好者更多的是从自由主义立场来理解鲁迅,不仅不太认同社会主流所塑造的鲁迅形象,而且也比较反感一些掌握话语权的鲁迅研究学者的观点,比较认同林贤治等一些鲁迅研究学者的观点,这种现象在2006年度比较突出。笔者认为,虽然从自由主义立场理解与阐释鲁迅在90年代以来的学术界比较流行,并且影响较大,但是仅仅从自由主义的立场来理解鲁迅无疑会抹杀鲁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种思想倾向需要广大热爱鲁迅的网友给予注意。另外,在 “网络鲁迅”一派欣欣向荣的表象的背后也有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本年度“网络鲁迅”取得的第二个高潮是和社会上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的热潮紧密相关的(其实第一个高潮也与纪念鲁迅逝世120周年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个背景,2006年度的“网络鲁迅”很可能不会这么快的就迎来第二个高潮,因此,也希望热爱鲁迅的网友继续努力,认认真真地研读鲁迅的作品,踏踏实实地弘扬鲁迅精神,进一步推动“网络鲁迅”向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马胜利)
〔关键词〕网络;鲁迅;高潮;回顾;分析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8-2689(2007)04-0103-09
2006年是鲁迅逝世70周年,虽然官方没有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但是在民间却掀起了一个纪念鲁迅的高潮,国内外先后举行了多次纪念鲁迅的学术研讨会和展览,众多的重要媒体都制作了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的专辑或专版。与社会上纪念鲁迅的热潮相应,中文网络中也掀起了纪念鲁迅的热潮,不仅众多的网站和论坛都制作了纪念鲁迅的专栏,而且网络中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纪念鲁迅的文章。另外,本年度围绕纪念鲁迅的文章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有着广泛影响的论争。这一切都预示着“网络鲁迅”在经过一些挫折之后迎来了第二个高潮。
本年度关于鲁迅的网站和论坛与上一年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除了新增加鲁迅博物馆网站之外,“评读鲁迅网”、“鲁迅左翼文学网”、“新浪网·读点鲁迅”论坛等关于鲁迅的网站和论坛都在平稳而缓慢地发展着。另外,随着“博客”在2005年的兴起,网友在论坛之外又获得了新的发表文章的空间,本年度的中文网络中出现了一大批谈论鲁迅的博客文章,这在“网络鲁迅”发展史上是值得注意的。不过,关于鲁迅的博客也有喜有忧:新浪网的“鲁迅的博客”因为内容方面不合时宜的原因在2006年9月10日被新浪网关闭,而此前在2005年被网易公司关闭的“鲁迅论坛”却以博客的形式重新出现在网络中。
一
2006年度“网络鲁迅”的几个重要事件。
(一)“鲁迅论坛”的复活
2006年1月13日,在网友银狐的努力下,“网易·鲁迅论坛” 以博客的形式在网易公司的博客频道中重新开张,桃木剑、姜洋、康康等一些“网易·鲁迅论坛”的老网友又重新聚集在一起,“鲁迅论坛”QQ群号是:5674120 ,口号是:“真理越辩越明,尽管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目前加入的网友共有93人,访问总量是29043 。①
“网易·鲁迅论坛”原来有8个栏目,因为网易公司现在的博客只能设置6个栏目,所以又对栏目做了调整:增加“诗文”栏目,收集优美诗歌和散文;把原来的“解构”、“言论”、“雄辩”三个栏目合并为“言论”栏目;把原来的“嬉笑”、“怒骂”栏目归并到“另类”栏目;把原来的“关注”栏目并入“反思”栏目;保留“争鸣”和“管窥”两个栏目。从目前的论坛现状来看,论坛大体上延续了原来“鲁迅论坛”的风格,只是在人气上显得较为冷清,这可能是因为经历过被关闭的重创,一时还难以恢复元气。不过正如网友姜洋此前在《我所理解的鲁迅论坛》一文中所指出那样:“看来在鲁迅论坛真不好混,谈政治怕上纲上线,搞学术不能长篇大论,发泄不满弄不好变成了漫骂,搞鲁迅研究又成了废物。那么该怎么办?其实在我看来,很简单。到了鲁迅论坛,只要你带着良知和人性,并把你的良知和人性展露出来,就足够了。”诚哉斯言,“鲁迅论坛”的网友只要带着良知和人性面对鲁迅、关注现实,在中文网络中树起鲁迅的旗帜并弘扬鲁迅的精神就可以了。
(二)新浪网发起的关于鲁迅的调查
2006年10月16日,新浪网和《华夏时报》合作发起了题为“你了解鲁迅和他的作品吗?”的网络调查,共有1709位网友主动参与了这次问卷调查。在回答“你知道鲁迅吗?你了解他和他的作品吗?”问题时,有790位网友选择“读过他的大多数作品,但不是全部,很喜欢”的选项,占总数的46.42%;有758位网友选择“在学校里学过他的作品,毕业后再也没涉猎过”的选项,占总数的44.54%;有140位网友选择“当然知道了,他的作品我全都读过,他的生平我也了如指掌”的选项,占总数的8.23%;有14位网友选择“几乎完全不了解”的选项,占总数的0.82%。在回答“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和了解鲁迅的”问题时,有977位网友选择“在学校里学习关于鲁迅的课文”的选项,占总数的57.45%;有599位网友选择“自己阅读鲁迅的作品和传记”的选项,占总数的35.28%;有113位网友选择“通过阅读研究鲁迅的文章”的选项,占总数的6.65%;有9位网友选择“通过影视作品”的选项,占总数的0.53%。在回答“你对鲁迅的感情如何”问题时,有783位网友选择“很喜欢,很崇拜,他是我的偶像”的选项,占总数的46.22%;有640位网友选择“对他的感情很复杂,说不好”的选项,占总数的37.78%;有184位网友选择“不怎么了解,没啥感情”的选项,占总数的10.86%;有87位网友选择“他为人刻薄古怪,很烦他”的选项,占总数的5.14%。在回答“你认为鲁迅作品中成就最高的是”问题时,有1013位网友选择“杂文,非常犀利,如匕首,似投枪”的选项,占总数的60.41%;有527位网友选择“小说,比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的选项,占总数的31.43%;有132位网友选择“散文集,如《朝花夕拾》、《野草》等”的选项,占总数的7.87%;有5位网友选择“诗歌”的选项,占总数的0.5%。在回答“你对鲁迅作品怎么看”问题时,有1185位网友选择“很深刻,很有蕴味”的选项,占总数的70.2%;有236位网友选择“很尖酸刻薄”的选项,占总数的13.99%;有166位网友选择“很晦涩,很难懂”的选项,占总数的9.84%;有100位网友选择“很诙谐,很有趣”的选项,占总数的5.93%。在回答“你认为鲁迅一生最大的成就是”问题时,有883位网友选择“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是五四运动的先驱”的选项,占总数的52.5%;有536位网友选择“伟大的思想家,对中国的愤青影响深远”的选项,占总数的31.87%;有198位网友选择“一个文学家,写出了很多传世之作”的选项,占总数的11.77%;有65位网友选择“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的选项,占总数的3.86%。在回答“你如何看待一度很火的否定鲁迅潮”问题时,有649位网友选择“哗众取宠,不值一提”的选项,占总数的38. 52%;有444位网友选择“他们的大多数观点都很牵强,有些方面也有一定道理”的选项,占总数的26.35%;有345位网友选择“不太了解,很难判断”的选项,占总数的20.47%;有247位网友选择“很赞同,鲁迅已经被神化了,不应该人为拔高鲁迅”的选项,占总数的14.66%。在回答“你认为鲁迅作品适合收入中小学课本吗”问题时,有827位网友选择“适合不适合,要看对作品的选择了,选对了就没问题”的选项,占总数的48.62%;有653位网友选择“都很适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经典作品就应该让大家在中学课本里读到”的选项,占总数的38.39%;有197位网友选择“太不适合了,对于那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的选项,占总数的11.58%;有24位网友选择“不好说,我也搞不懂”的选项,占总数的1.41%。在回答“就你对鲁迅已经形成的印象,今天回头看,如果中学课本里不选他的作品,你还会主动阅读鲁迅吗?”问题时,有658位网友选择“当然会,他的作品会是必读的,如果错过是一辈子的遗憾”的选项,占总数的38.71%;有576位网友选择“可能会看一些,但大概不会引发我如此的兴趣”的选项,占总数的33.88%;有199位网友选择“不会,如果课文里没有,我也许根本不知道他是谁”的选项,占总数的11.71%;有155位网友选择“这个就要看机缘巧合了,难说”的选项,占总数的9.12%;有112位网友选择“如果我最早不是从中学课本里读到的鲁迅,我会更喜欢他”的选项,占总数的6.59%。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超过46%的网友很喜欢鲁迅,视鲁迅为偶像,同时也有超过16%的网友讨厌鲁迅。网友中间读过较多鲁迅作品的网友所占的比例和只读了中小学课本中的鲁迅作品的网友所占的比例比较接近,还有近1%的网友对鲁迅几乎一无所知,只有8%的网友比较了解鲁迅的生平并读过鲁迅的全部作品,这也充分表明网友中了解鲁迅其人其作的人还是相对比较少的,从而也导致网络中关于鲁迅的评论在整体水平上不太高,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调查结果也显示有超过60%的网友认为鲁迅的杂文成就最高,有超过70%的网友高度评价鲁迅的创作,认为鲁迅的作品很深刻,很有蕴味,有超过一半的网友认为鲁迅最大的成就“是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是五四运动的先驱”,有超过65%的网友都对社会上否定鲁迅的热潮做出了负面评价,这充分显示出大多数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网友对鲁迅的认识还是比较正确的。
另外,还可以看出有近60%的网友是通过课本接触到鲁迅作品的,有近半数的网友希望能选择适合中小学学生的作品篇目,有近1/3的网友表示如果没有从课本中读到鲁迅作品可能不会对鲁迅产生兴趣,甚至根本不知道他是谁,这也充分表明把鲁迅作品收入中小学课本的方式对于普及和宣传鲁迅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篇目的选择又是影响学生对鲁迅认知的关键。
这次网络调查不仅在问题的设计方面比较全面,而且参与答卷的网友也较多,调查的结果为人们了解鲁迅在网络中的传播状况提供了最新的资料,对于“网络鲁迅”的研究和鲁迅的当代接受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遗憾的是,这一调查结果目前还没有引起鲁迅研究界的充分重视。著名学者李欧梵多年前曾经呼吁知识分子要占领网络,在此笔者也呼吁广大鲁迅研究界的学者不仅要关注中文网络中关于鲁迅的动态,而且也要积极参与“网络鲁迅”的建设,努力发挥对中文网络中关于鲁迅话题的影响力,为中文网络文化的建设做出贡献。
(三)鲁迅被网友评选为国学大师
2006年4月12日,“国学网”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发起了“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评选”活动,截至到5月29日,共收到来自两岸三地以及海外华人通过网络、邮寄和短信等方式投来的120多万张选票,6月9日评选揭晓,王国维、钱钟书、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和冯友兰等10人从50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鲁迅的最终入选和康有为、辜鸿铭的落选在社会上和网络中都引起了较大的争议。支持鲁迅的一位网友指出:“鲁迅才是真正的国学大师,看看中国的近代史,鲁迅是唯一一个给当时的民众以心灵鼓励的战斗的伟人。别的大师我不敢说,但只有鲁迅是当时的民族的旗帜,他的精神是博大的,深刻的。他影响的是一个中华民族,而不是只是一个只知道做学问的人。”反对鲁迅是国学大师的网友则表示了不同的意见。网友林精济指出:“鲁迅的专长以及对历史的贡献,在于文学创作和思想启蒙,其一生,致力于改造中国的社会与思想,并没有致力于所谓国学的研究和弘扬,而是相反,打倒‘孔家店’,把国人从传统文化的束缚和窒息中解放出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是浸淫,更不是恋物,而是批判,把传统文化当成敌手。称呼鲁迅为国学大师并把他列入候选名单,不仅是张冠李戴,而且是逼良为娼。”(以上引文转引自搜狐网站读书频道“鲁迅是不是国学大师”专题)
一些网友对“国学网”发起的这次评选活动提出了批评。网友陈愚在《莫把“国学大师”当“超级女声”》一文中指出,由于大多数网友都不了解何谓“国学”,也不具备评判谁为“大师”的专业知识,所以,用“超女”投票的方式来评选,结果就是谁在公众中有知名度,谁就是大师。?面对质疑,主办方表示,一个学者的知名度和他的学术成就有时候并不一定成正比,“我们组织评选国学大师,并不是想去评论国学大师的学术水平,而是想让大家通过投票参与,通过一些争论能够对此有所了解。从弘扬国学的角度来说,首先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国学是怎么回事。同时,我们也是想知道,究竟哪些人在网友心目中是国学大师。”
从总体上来说,这次评选国学大师的活动是一次典型的商业炒作,主办方“国学网”借此达到了提高该网站知名度的目的。笔者认为,鲁迅虽然在文学史研究和金石学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还不能被冠以国学大师的桂冠,把鲁迅评选为国学大师只能是一场闹剧。
二
2006年度网络中纪念鲁迅的几个专辑。
(一)“天涯社区”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专辑:“民族精魂暗夜丰碑”
2006年10月16日,中文网络中著名的“天涯社区”网站在首页位置制作了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的专辑“民族精魂暗夜丰碑”,在网络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专辑的讨论区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就出现了1000多个留言,一些网友在留言中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有一些网友在留言中攻击鲁迅,彼此之间也产生了一些论争。
专辑策划者在“按语”中指出:“鲁迅先生辞世70年了。70年间,对他的解读和阐释、褒扬和审视、争议和攻讦,几乎从未停歇过,而真实的鲁迅只有一个。”专辑“汇集的纪念各出真诚,真实的鲁迅活在民间”。
专辑设立了“丰碑”(收录了梁由之的《百年五牛图之一:关于鲁迅》、摩罗的《悲 悯 大 地——鲁 迅 组 诗》、石地的《三祭鲁迅:冷眼悲情睿见深》等7篇文章)、“解读”(收录了范美忠的《野草》心解(修订稿)、去年尘冷的《丰富的痛苦——鲁迅的精神历程及其命运》、羽戈的《论鲁迅的“鬼”气&从失语到失魂》等30多篇文章)、“感悟”(收录了仲达的《鲁迅逝世70年祭: 一个“失败者”眼中的鲁迅 》、闻中的《鲁迅:当精神处于弱势的时候》、悠哉的《鲁迅在绍兴会馆的孤独》等7篇文章)、“评说”(收录了崇拜摩罗的《作为祭品的先知》、陈愚的《鲁迅、胡适及其角色定位》、于仲达的《“个的自觉”和“罪的自觉”——重读鲁迅》等40多篇文章)等栏目,收录了网友发表在“天涯社区”各论坛中的比较有影响的文章(只有少数几篇是转载的鲁迅专家撰写的文章),不仅表达了民间热爱鲁迅的网友对鲁迅逝世70周年的真诚的纪念,而且也集中展示出了网友阅读鲁迅、研究鲁迅的水平,显示出鲁迅在民间的影响。另外,从这些文章中也可以看出策划者要在专辑中反应出真实的鲁迅的愿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现,但是距离展示出真实的鲁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说,网易公司在2001年制作的纪念鲁迅诞辰120周年专辑“大家都来‘吃’鲁迅”富有网络的狂欢色彩,充分展示了网友模仿鲁迅文章的水平,那么“天涯社区”在2006年制作的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的专辑“民族精魂暗夜丰碑”则富有厚重的色彩,充分展示了网友理解鲁迅的水平,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网络鲁迅”从2001年到2006年的话题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毋庸讳言,这个专辑中收录的文章大多还是表达网友对鲁迅感性理解的文章,这一方面与网络媒体这个平台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网友对鲁迅的理解还较多的停留在感性层面,还没有真正成规模的进入研究鲁迅的阶段。不过,网络为民间的鲁迅爱好者提供了发出自己声音的平台,他们对鲁迅的理解与解读虽然在水平上还无法与社会上已有的鲁迅研究成果相提并论,但是他们却以其朝气和活力为鲁迅的当代传播和接受研究写下了无法抹去的一页,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鲁迅研究学术史的空白。
该专辑同时还进行了关于鲁迅的网络调查,共有2573位网友参加答卷。在回答“你自认为了解鲁迅吗”问题时,有990位网友选择“比较了解”的选项,占总数的38.5%;有849位网友选择“比较熟悉”的选项,占总数的33%;有734位网友选择“了解一点”的选项,占总数的28.5%。(以下问题共有2572位网友回答)在回答“你读过多少鲁迅文章”问题时,有995位网友选择“20——60篇”的选项,占总数的38.7%;有824位网友选择“20篇以下”的选项,占总数的32%;有753位网友选择“60篇以上”的选项,占总数的29。3%。在回答“你对鲁迅的倾向是”问题时,有2342位网友选择“比较尊崇”的选项,占总数的91.1%;有132位网友选择“无所谓”的选项,占总数的5.1%;有98位网友选择“比较反感”的选项,占总数的3.8%。在回答“你的倾向主要来自”问题是,有2150位网友选择“鲁迅的文字”的选项,占总数的83.6%;有255位网友选择“教育宣传”的选项,占总数的9.9%;有167位网友选择“其他人的评价”的选项,占总数的6.5%。在回答“你准备读《鲁迅全集》吗”的问题时,有1191位网友选择“一定会的”的选项,占总数的46.3%;有814位网友选择“暂时未考虑”的选项,占总数的31.6%;有567位网友选择“已经细读”的选项,占总数的22%。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网友对鲁迅的了解比较多,阅读的鲁迅作品也比较多,对鲁迅还是比较尊重的,比较欣赏鲁迅的文字,有近一半的网友表示会阅读《鲁迅全集》,有近1/4的网友已经读过《鲁迅全集》。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调查结果与“天涯社区”是一个人文、思想类网站有一定的关系,聚集在该网站的网友文化水平通常比较高,有关鲁迅的话题也一直是该网站的热点话题之一,另外能主动参加这一问卷调查的网友可能大多对鲁迅很感兴趣,因此,这一调查结果既是比较准确的,但也需要辩证对待。
(二)搜狐网站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专辑:“70年后一回眸”
搜狐网站读书频道为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制作了题为“70年后一回眸”的专辑,策划者在导语中指出:“在鲁迅辞世70周年之际,我们重思鲁迅留下的精神和文字遗产,我们回眸几十年间鲁迅形象与影响的变迁,所希望表达的,是对这位20世纪中国文化巨人的敬重,更希望通过这样的回顾,为当下提供更多的思考路径。”
专辑的头条文章是张梦阳的《鲁迅的当代价值》一文。张梦阳指出,“鲁迅在中国的价值就是: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
专辑设立了“新闻动态”(收集了一些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相关活动的新闻报道)、“了解鲁迅”(包括周海婴的《鲁迅是谁》和《鲁迅年谱》以及蔡元培、林语堂、老舍等“名家论鲁迅”的文章)、“思考鲁迅”(收录了汪晖的《鲁迅是对启蒙抱有深刻怀疑的启蒙者》、钱理群的《鲁迅:四位一体的智者》等文章)、“争议鲁迅”(设立了“当代人根本没有必要再学鲁迅”、“鲁迅还在青年人的心里吗”、“鲁迅对当代中国还有没有价值”三个话题供网友讨论)、“八卦鲁迅”(收录了《鲁迅PK不过玉女作家真的很正常吗》、《关系神秘传绯闻 鲁迅日记中“许小姐”真相》、《文字透露幽秘信息 鲁迅曾经暗恋过萧红》等文章),不仅有严肃的新闻报道,而且也有关于鲁迅的八卦新闻,不仅有著名学人关于鲁迅的论述,而且也有网友关于鲁迅的评说,虽然水平参差不齐,但也构成了众声喧哗的场面,只是以这种方式纪念鲁迅逝世显得有点不够庄重,与专辑策划者的目的有所背离。
10月19日晚,搜狐网站还邀请鲁迅的长孙周令飞和学者止庵和网友进行了题为“还原鲁迅”的网络聊天,就鲁迅生平和鲁迅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回答了网友的提问。虽然参与本次聊天的网友不多,但却是“网络鲁迅”发展史上鲁迅家人首次通过网络聊天的方式和网友一起来纪念鲁迅。这对于宣传鲁迅、普及鲁迅都有一定的好处。
该专辑同时还进行了关于鲁迅的网络调查,有283位网友参与答卷。从调查结果来看,有近一半的网友喜欢看鲁迅的杂文,有近30%的网友喜欢鲁迅的小说,同时有近一半的网友认为鲁迅在他那个时代起到了冷静的观察者和清醒的批判者的作用,而认为鲁迅起到激励民心、唤醒民众作用的网友也有近30%,这不仅表明喜欢鲁迅杂文的网友对鲁迅杂文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的人是比较一致,而且也表明喜欢鲁迅小说的网友对鲁迅小说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的认识也比较一致,因此本次调查的准确度比较高。
(三)新浪网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专辑:“我们离鲁迅究竟有多远”
新浪网的博客频道为了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而制作了纪念鲁迅的博客,文章都选自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网友发表在新浪网中各自博客里的文章。策划者在导语中指出:“鲁迅离开我们已经70年了。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不断被塑造成各种伟大的雕塑,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他的影响,有滋润,也有遮蔽。革命年代,他是硬邦邦的偶像,笼罩着我们卑下而需每日反省的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触摸到他越来越柔软的部分。鲁迅正在走出评论家和政治家的注释,成为我们日常经验与情感的来源。关于他是否过时的争论,每隔若干年就要口舌一番,那也正是不朽人物才能享有的待遇。事实上,他离我们已经很近很近了。”
专辑设立了“鲁迅在今天还有没有价值”(收录了黄鸣的《阿Q是鲁迅》、摩罗的《鲁迅:正题反作的思想家》、傅国涌的《鲁迅是酒、胡适是水》、孙郁的《鲁迅精神是药,胡适精神是饭》等10篇文章)、“真实的鲁迅以及关于他的争论”(收录了陈丹青的《我喜欢鲁迅的几个理由》、笃志的《他成了一个被割裂的偶像》、阿平的《鲁迅究竟是谁?》等10篇文章)、“老百姓眼里的鲁迅和鲁迅精神”(收录了子鱼的《高贵的鲁迅 一如高雅的古琴》、茨威格的《鲁迅,危险的愤青!》等10篇文章))等栏目,虽然文章的水平参差不齐,但却是“网络鲁迅”发展史上首次由博客中的文章组成的纪念鲁迅的专辑。与摩罗、傅国涌、孙郁等学者的文章相比,子鱼、茨威格等网友的文章固然在对鲁迅理解的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鲁迅在民间的真实形象,因而也是值得关注的。
专辑另外还同时进行了题为“鲁迅离我们有多远”的网络调查,共有3962位网友参加答卷。在回答“你觉得鲁迅对当代中国的价值”问题时,有3463位网友认为“很大”,占总数的87.41%;有303位网友认为“一般”,占总数的7.65%;有133位网友认为“说不清楚”,占总数的3.36%;有63位网友认为“没有”,占总数的1.59%。在回答“你理解的鲁迅精神”问题时,有1675位网友选择“揭露国民性”,占总数的42.28%;有1143位网友选择“独立人格”,占总数的28.85%;有750位网友选择“批判姿态”,占总数的18.93%;有394位网友选择“解剖自己”,占总数的9.94%。在回答“你对鲁迅的态度”问题时,有3561位网友选择“喜欢”,占总数的89.88%;有276位网友选择“无所谓”,占总数的6.97%;有125位网友选择“不喜欢”,占总数的3.15%。在回答“你买过鲁迅的作品吗”问题时,有3188位网友选择“买过”,占总数的80.46%;有774位网友选择“没有”,占总数的19.54%。在回答“你觉得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问题时,有2002位网友选择“痛苦”,占总数的50.53%;有777位网友选择“可爱”,占总数的19.61%;有701位网友选择“幽默”,占总数的17.69%;有377位网友选择“刻薄”,占总数的9.52%;有105位网友选择“快乐”,占总数的2.65%。
应当说,本次调查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网友都认为鲁迅对当代中国的价值很大,近半数的网友所理解的鲁迅精神是揭露国民性,近90%的网友表示喜欢鲁迅;超过80%的网友买过鲁迅的著作;有超过一半的网友认为鲁迅是个痛苦的人,只有不到3%的网友认为鲁迅是一个快乐的人。这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网友眼里的鲁迅形象,表明网友离真实的鲁迅越来越近,而且也表明广大网友并没有忘记已经逝世70周年的鲁迅,在民间仍然拥有众多的鲁迅追随者和爱好者。
三
2006年度网络中几篇重要的文章。
(一)《关于鲁迅(百年五牛图之一)》
2005年12月28日,网友梁由之在“天涯社区·关天茶社”发表的《关于鲁迅》一文中宣布自己开始写作《关于鲁迅(百年五牛图之一)》的系列文章,这是他计划撰写的《百年五牛图》的最后一个“牛”,此前他已经写完了《百年五牛图》(之二:蔡锷;之三:张季鸾;之四:陈寅恪;之五:林彪)的写作,并在中文网络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梁由之向网友介绍了自己的写作提纲:一,岂有豪情似旧时(开篇);二,身后是非谁管得(身后毁誉);三,老归大泽菰蒲尽(与左联及国共两党的关系);四,怒向刀丛觅小诗(与青年作家的关系)五,风波浩荡足行吟(鲁迅在上海。关于经济);六,送客逢春可自由(鲁迅与自由主义);七,以沫相濡亦可哀(婚姻、家庭);八,有弟偏教各别离(与周作人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九,心事浩茫连广宇(鲁迅的思想、性格);十,偶开天眼觑红尘(关于文学创作);十一,高丘寂寞竦中夜(创作准备期);十二,谁令骑马客京华(鲁迅在北京,公务员时期。与许寿裳、蔡元培等人的关系);十三,故乡如醉有荆榛(在绍兴。教员生涯);十四,扶桑正是秋光好(鲁迅在日本。早期的阅读、创作和思想);十五,少年哀乐过于人(时代,故乡,家族,环境。少年时期);十六,血沃中原肥劲草(结尾)。1月1日,该文的第二章“身后是非谁管得”作为祝贺网友新年的礼物发表在“关天茶社”,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在一些网友鼓励同时也有一些网友质疑的情况下,梁由之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10月19日写完全文,为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梁由之在文章最后特别介绍了自己撰写此文的目的:“回顾历史,接近这些刚劲强健的灵魂,重温他们的思考和选择,是写作《百年五牛图》的初衷之一。目前各式各样的讨论,在理论上往往未能超越20世纪前期先贤思想之范围,深度和广度甚至常常不能及。不少议论都是矮人看场,人云亦云,隔靴搔痒,似是而非。看多了这样的争论,越发感到重新阅读、了解、思考、认识前辈的必要。检讨和反思他们对现实的态度和道路的选择,也许会给人们在当今时势下如何有所作为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可以说,梁由之在文章中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而且也影响到一批网友像他那样重新认识历史名人,从历史汲取经验。
这篇长文虽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描述鲁迅的一生的重要经历,但也较为全面的描述出鲁迅一生的主要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一部鲁迅传,而且也可以说中文网络中出现的第一篇从自由主义立场出发撰写的鲁迅传记。需要指出的是,作者不仅对鲁迅的生平史实非常熟悉,而且能够较为全面地评述鲁迅的活动,这显示出作者在鲁迅研究方面已经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不过,因为该文是作者断断续续地写成的,而且作者在后期为了赶在鲁迅逝世纪念日之前完成,所以该文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小问题,如后面的几章就略嫌仓促,没有前几章写的那样扎实。但是,这些小毛病无损于该文成为2006年中文网络中关于鲁迅的最有影响的文章。另外,该文也可以说是“网络鲁迅”发展史上第一篇由众多网友参与互动而写成的长文,从这篇长文中可以看出,梁由之在写作本文的过程中基本上是从自由主义立场出发去描述鲁迅,虽然他也通过与网友的交流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努力使自己的描述更加客观,但在真实、客观地描述出真实的鲁迅形象方面仍存有距离。
(二)石地的《三祭鲁迅》系列文章
2006年10月3日,网友石地在“天涯社区”开始陆续发表了《三祭鲁迅》等三篇文章,系统地评述了鲁迅的《呐喊》、《野草》这两部代表作品和鲁迅本人的思想。
石地在《〈呐喊〉探源——三祭鲁迅之一》中指出:“正是这样的追求和执着、隐忍和深思,这种早年的灿烂胸襟、青年的壮怀激烈、遇挫时的不苟流俗、锲而不舍,才成就了这样的鲁迅,才孕育了这样的‘呐喊’。” 在《〈野草〉眺望——三祭鲁迅之二》一文中,石地认为:“编定于1927年的《野草》,是鲁迅一生的一个分水岭:此前是激越的奔流,此后是深沉的汪洋。这片苍茫的野草漫生在激流和汪洋的连接处,既是鲁迅早年生活的总结,也是晚年鲁迅定型的基调。”在《冷眼悲情睿见深——三祭鲁迅之三》一文中,石地重点分析鲁迅的性格和思想的关系:“如果你能沿着鲁迅先生的心迹,去了解他的一生,就不难体察酿成那双凛冽冷眼的无尽悲情——正是常人难以承受的艰难,淬炼出那罕见的冷峻;是无数次明枪暗箭的中伤和猝不及防的攻击,使他‘不惮于用最坏的想法,去揣度中国人’” ,“而正是这样的悲情和冷眼,使鲁迅的目光无比犀利,对社会弊端及其思想根源的洞察力,远远超过同时代人。”
从这三篇文章可以看出,石地不仅对鲁迅的生平和著作十分熟悉,而且他对《呐喊》、《野草》以及鲁迅思想的评论虽然在鲁迅研究史上并不算什么新的观点,但也都是比较准确的,这样的富有文采和见解的关于鲁迅的文章在网络中也是不多见的。事实上,中文网络中近年出现的一些热爱鲁迅的网友大多都是业余的鲁迅的爱好者(笔者曾在博士学位论文中把他们命名为“鲁迅迷”),并不是专业的研究鲁迅的人,他们在网络中发表一些关于鲁迅的文章更多地是出于本人对鲁迅的热爱,因此也无法用专业的鲁迅研究标准来审视他们的文章。笔者认为恰恰是他们这种发自内心的对于鲁迅的热爱而不是文章的水平才是最值得关注的,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写作,他们在阅读和理解鲁迅方面会有明显的进步。
四
2006年度网络中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的几篇重要文章。
在媒体掀起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热潮的背景下,网友也组织相关的纪念活动,10月7日,资深网友陈愚在“天涯社区”网站向网友发出了撰文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的倡议,得到众多的网友的响应,网友野火在“天涯社区”网站发起了凭吊鲁迅先生墓并在鲁迅先生墓前举行鲁迅思想讨论会的活动,一些在上海的网友参加了这次活动。本年度的中文网络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的文章,仅“天涯社区”网站就出现了数十篇。
一些网友重点抒发了对鲁迅的怀念之情。网友as10800296在《愤青之王-鲁迅》(关天茶舍2006-10-20 20)一文中说:“鲁迅先生是我的偶像,虽然他的文章我读过的不多,读过的也差不多忘了,但他是我的偶像,我是他的粉丝,我是‘迅驰’”。网友subwolf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关天茶社2006-10-23)一文中说:“鲁迅先生(我们总是称您先生的),在70年后,我们可以告诉您,那的确是曙光,真正的曙光。我们现在真的走进了朝阳下的黎明。我们还可以告慰您,这个时代的中国,有了一些和你相似的人。”
一些网友重点反思了鲁迅的当代价值。网友陈愚在《鲁迅逝世七十周年祭》(关天茶社2006-10-19)一文中指出:“七十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鲁迅那里得到精神的慰籍。在这七十年里,这片广袤的土地常常显出精神的荒寒,也曾有过持续的无望。但是,他的存在,除了总是让一部分人不快,也总是让一部分人温暖。只要社会不公仍然存在,鲁迅的杂文,就会一遍又一遍地被引用;只要生命依旧虚无,鲁迅的散文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击中灵魂;只要文学还有价值,鲁迅的小说就会一代又一代成为艺术的源头。这就是我们今天仍然无法忘却鲁迅的理由。”网友junli6363在《鲁迅70年杂想》(关天茶社2006-10-21)一文中说:“鲁迅还没有被忘掉,鲁迅仍然被尊敬,不完全是由于鲁迅文字的精美,也不完全是鲁迅精神的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这个民族自鲁迅之后,……哪一天我们不再崇拜鲁迅的愤怒,或者甚而至于忘掉鲁迅的冷峻,那便是这个民族思想上真正解放,政治上真正民主,精神上真正成为自尊、自立的‘人’的时代!”
从上述网友的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的文章可以看出,一些网友不仅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鲁迅的精神,而且还能由此及彼来认识鲁迅的价值,他们对鲁迅先生评价虽然不够全面、深入,但正如古人云“礼失则求诸野”,当鲁迅走下圣坛并正在走向民间之时,民间涌现出一批热爱鲁迅并通过网络表达对鲁迅喜爱之情的人,这不仅对于鲁迅是一大幸事,而且对于中华民族也是一大幸事。
五
戏仿鲁迅。
本年度,网友四川曾颖在“天涯社区”网站发表了《鲁迅门下走狗之未庄新时代系列杂文》,在网络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并被网站放在首页推荐。
这个题为“未庄新时代”的系列的杂文包括《阿Q后传》、《爱庄水》、《当阿Q成为时尚》、《未庄形象工程》、《未庄大案》、《未庄选美大赛》、《一朝成名》、《建设未庄的曼哈顿》、《未庄的和谐》等9篇,主要把未庄的人物和当前社会上的一些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用幽默的文字借历史来讽刺现实。
这种戏仿鲁迅作品的形式不仅可以使读者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用历史现象关照现实,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鲁迅作品的深刻性,因此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并不同于网络中流行的“恶搞”。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四川曾颖的这几篇文章虽然自称为“系列杂文”,但在写法上却更像讲述幽默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杂文的议论色彩,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杂文”。在此也希望广大热爱鲁迅的网友能学习鲁迅的杂文艺术,多创作一些关注社会、关注卫生针砭世事的杂文。
六
2006年度网络上的几次重要的论争。
(一)关于《变态的鲁迅》一文的论争
2006年10月20日,网友姚小远在自己的新浪网博客里发表了《变态的鲁迅》一文,要“从跟鲁迅反目成仇或者被鲁迅痛骂的那些人的人格和结局入手来论证这个被我们穿着华美神袍的鲁迅其实是一个变态的人,还这个人以本来的真实面目。”这篇文章在网络中引发了较大的反响,也是“网络鲁迅”发展史上第一篇引起大规模论争的关于鲁迅的博客文章。截止2006年11月3日晚上21点,该文被点击11200余次,并有330多位网友在该文之后留言予以评论。虽然也有一些网友在留言中附和姚小远的观点,但是大多数的网友都在留言中对姚小远进行了批驳。
回顾本次论争,可以看出姚小远的文章不仅观点比较片面,而且论证也没有什么说服力,许多网友已经指出了他的致命硬伤。但是这么一篇漏洞百出的博客文章为何会有1万多次的点击并吸引330多位网友参加论争就值得注意了。笔者认为这与姚小远的文章起了一个耸人听闻的题目有很大关系,《变态的鲁迅》这一标题会吸引一些读者的目光和阅读兴趣,而读者在阅读文章之后对原文进行反驳的众多留言也会引起更多的读者来关注此文。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一些网友在留言中使用了粗俗的语言对姚小远进行谩骂,他们的出发点虽然是捍卫鲁迅,但是这种使用粗俗语言捍卫鲁迅的方式却是应当批评的。在网络中此起彼伏的攻击鲁迅的言论面前,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心平气和的方式是最佳的,也是最容易取得捍卫鲁迅、爱护鲁迅的真正效果的。
(二)关于脂砚斋攻击鲁迅的系列文章的论争
2006年的中文网络中突然冒出了一个网名为脂砚斋的网友,他自称为“北大教授的教授”,在一年之中不停地变换网名在各大中文论坛反复发表《鲁迅并非大师级作家的的四点理由》、《鲁迅的国民性改造,是开历史的倒车》、《对鲁迅的批判,是中国思想界的胜利》、《鲁迅十批判书》、《神化鲁迅,必然堕入新的精神愚昧》、《鲁迅精神pk现代意识的智能困境》等攻击鲁迅的文章,在中文网络中引起了一些反响,其中《鲁迅并非大师级作家的的四点理由》一文 “在天涯、网易、中华网、新浪等各大网站首页亮相后,遭到网友二千多跟贴的围剿和唾骂。”脂砚斋也因此成为本年度攻击鲁迅的最著名的网友之一。
综观脂砚斋的这几篇攻击鲁迅的文章,不仅其观点可以说是哗众取宠,不值一驳,而且其文也强词夺理,毫无逻辑性可言。值得一提的是,脂砚斋经过反复地在各大中文论坛发表这几篇漏洞百出的文章不仅达到了在网络中博得了一定的知名度的目的,而且也通过贬低鲁迅来达到赞美《红楼梦》的真实目的。脂砚斋采取这种方式来突出《红楼梦》的价值无疑是不恰当的,希望脂砚斋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些推广《红楼梦》的正事。
七
回顾2006年的“网络鲁迅”可以看出,在经过一段低潮期之后,“网络鲁迅”在2001年纪念鲁迅逝世120周年之际达到第一个高潮之后又迎来了第二个高潮,鲁迅又成为年度中文网络中的热点话题:不仅新出现了一些关于鲁迅的新的博客、专辑,而且著名的“鲁迅论坛”也重新开张了;不仅新出现了大量的具有一定水平的谈论鲁迅的文章,而且也多次出现了具有一定水平的关于鲁迅的论争;不仅一些热爱鲁迅的网友在本年度发表了一些重要的文章,在理解和研究鲁迅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而且一些知名的学者也开始加入“网络鲁迅”的阵营,在网络中发表了一些研究鲁迅的文章,虽然这些文章也可能会在平面媒体上发表,但它们的首次发表却是在网络中。这一切都表明,2006年度的“网络鲁迅”在鲁迅思想和作品的阐释方面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以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为契机,开始从自发的无序状态走向自为的有序状态,通过在网络中发起的一系列的有组织的纪念活动在纪念鲁迅的热潮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也是 “网络鲁迅”发展史上热爱鲁迅的网友首次有组织成规模地发出自己的声音。需要指出的是,以梁由之、于仲达、崇拜摩罗、陈愚等网友为代表的中文网络中的鲁迅爱好者虽然也明显地受到社会上或鲁迅研究界流行的一些学术观点的影响,但他们更多的还是坚持自己对鲁迅的认识与理解,认同自己心目中的鲁迅形象,在网络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声音虽然略显稚嫩,但却是鲁迅先生所期望青年发出的那种“真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网络(或民间)鲁迅研究与社会上的鲁迅研究所不同的一些特点。从总体上来说,网络中的鲁迅爱好者更多的是从自由主义立场来理解鲁迅,不仅不太认同社会主流所塑造的鲁迅形象,而且也比较反感一些掌握话语权的鲁迅研究学者的观点,比较认同林贤治等一些鲁迅研究学者的观点,这种现象在2006年度比较突出。笔者认为,虽然从自由主义立场理解与阐释鲁迅在90年代以来的学术界比较流行,并且影响较大,但是仅仅从自由主义的立场来理解鲁迅无疑会抹杀鲁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种思想倾向需要广大热爱鲁迅的网友给予注意。另外,在 “网络鲁迅”一派欣欣向荣的表象的背后也有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本年度“网络鲁迅”取得的第二个高潮是和社会上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的热潮紧密相关的(其实第一个高潮也与纪念鲁迅逝世120周年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个背景,2006年度的“网络鲁迅”很可能不会这么快的就迎来第二个高潮,因此,也希望热爱鲁迅的网友继续努力,认认真真地研读鲁迅的作品,踏踏实实地弘扬鲁迅精神,进一步推动“网络鲁迅”向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马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