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文学类文本阅读提高得分的秘诀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inxia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在高考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分值是20分,能否把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答好,直接关系到考生最后的语文成绩的优劣,更关系到考生是否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作为一线的教师,大家都在探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方法,都在想方设法寻找提高文本类阅读得分的途径。事实上,许多同仁的努力都是收效甚微,有的事倍功半,有的干脆就放弃这块的复习和研究。笔者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必须找准研究的方向,既然高考命题组的专家们这样来命题,这样来设问,我们就应该从命题本身入手,揣摩命题者意图,寻找答题思路,从而提高得分。总而言之,审题才是提高得分的秘诀。
  一、抓住知识性的术语,落实相应考点
  高考命题中往往涉及到一些语文学科的术语,考生在审题时首先就要认识术语,并且抓住术语,弄懂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然后准确答题。
  2006年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的第一题: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5分)这道试题本来是一道容易拿分的试题,结果不少考生粗心大意,没有抓住术语,准确理解命题人的意图,相应的考点没有落实到位,失分非常严重。究其原因,试题中用的是“景物描写”,结果不少考生都看成了“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犯的术语没有抓牢的错误,导致失分。只要术语抓住了,开头两段景物描写的特点非常明显,就是静态和动态描写。
  2007年江苏卷《麦天》的第二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分)这道题审题时要抓住两个地方,一个是“描写”,另一个是“表达特色”。抓准这两个术语思考,就会知道:本句是关于关中麦收生活的描写,对象上写了收割机和麦田,内容上写了机器的颜色、声音、麦秸的香味,可见是从不同感官的角度描写的;手法上除了直接描写外,还用了比拟手法,这样一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分数也就自然而然的来了。
  二、圈画鲜明的提示语,寻找答题方法
  任何一道试题它都会给考生或多或少的提示,帮助考生理解题目的意思,从而让考生得分。2007年江苏卷《麦天》的第三题:“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臂,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6分)这道题鲜明的提示语是“全文结构”和“作用”。由此可见,这是一道作用题,而且答题范围缩小至结构上的作用。先把握这个句子所在的位置,由此初步确定其结构上的作用;再从上下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加以联系思考。从文中看,第六段说“吃苦的日子到了”,第七段描绘了男人的劳累,第八段写忙后的男人该歇歇了:这些叙写贯穿文中,相互照应。
  2010年江苏卷《溜索》的第三题: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6分)这道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分析和理解,命题人生怕考生人物形象要点分析不全,就在题中添加了鲜明的提示语——“比较分散”和“统观全文”,考生如果注意到这些鲜明的提示语,那么答案的要点就应该比较全面,得分就有一定的提高。
  三、理解题中的潜台词,明确解题思路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不可能每道试题都那么直白,有部分试题就有了难度,但是又要让一部分考生能够得分,因此在命题上就有不少的暗示,或者说有些潜台词需要考生读出其中的隐含信息,从而明确解题思路,找出答案。
  无论是教师还是考生,大多数都认为2009年江苏卷《上善若水》阅读理解题很难。诚然文本是比较难,但是命题人为了降低试题难度,在问题的设置上着实研究了一番,给考生提供了不少的潜台词,只要考生善于审题,还是可以考出不错的分数的。比如说第三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2分)这道题就给考生提供了隐含信息,可以说暗送2分给考生,但许多考生都没有拿到这2分。题中说“不以描写见长”,这就是潜台词,那么以什么见长呢,这不就是考五种表达方式中的另外四种吗?答案就是“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2分就到手了。再比如说第一题: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这道题的潜台词就是“开头”,开头通常有哪些作用,“三个问句”分别问什么内容,问句的作用是什么,“文章内容的表达”就是说文章表达了哪些内容,三者结合理解一下,答案也就明白了。“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5分不就来了?
  四、理清问题内部关系,明确答题指向
  高考试题都有答题指向,考生要善于从命题当中来寻找,一定要学会理清关系,弄清其中的联系和区别。2008年江苏卷《侯银匠》第三题: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这道题解答时就应注意问题中的“花轿”与“侯菊”之间的关系,答题指向是人物形象与某物象之间的关系。首先应找出文本中能表现花轿与侯菊之间关系的内容,再加以梳理归纳即可。因为文本叙述的主要是侯菊出嫁前后的内容,所以可按出嫁前、出嫁时、出嫁后三个阶段来组织答案。答案就是:①要花轿体现有远见;②改花轿心灵手巧;③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2008年江苏卷《候银匠》第四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这道题看上去是考查“写侯菊的文字为什么多?”的原因题,而实际上考查的是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题目中的侯银匠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同样侯菊也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但是在刻画人物的详略处理上有变化。这正是小说中常见的刻画人物的方法,就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实写暗写相结合的手法。只要围绕其中的一点加以探究,理由充分就可以得满分。
  五、关注问法以及赋分,规范答题意识
  从命题的问法和赋分入手,这也体现一个考生的审题能力。从问法上看,问什么就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问几问就答几答;从赋分上看,4分通常有两点,6分通常有3点:只有这样答题才具有规范性,才有可能提高得分。2010年江苏卷《溜索》第二题: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6分)这道题在解答时就应分成两个大的方面思考:一个是环境描写,另一个是人物刻画,人物刻画方面又分领队、汉子们和“我”。这样的答题思路才比较规范,才符合命题人的意图。另外这道题赋分6分,通常应该有3点,高考中确实有不少考生忽略了分值,只答了对领队和汉子们的作用,没有答到对“我”的作用,就失去了2分。因而,规范的答案应该如下:小说中写牛的恐惧发抖的作用:①环境描写上,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2分)②人物刻画上,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2分)又与领队及汉子们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2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确实是高考复习中的难点,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就应该多加研究,探讨命题者的意图,命题人出题的目的不是让考生做不出来,如果试题考生都不会,那么命题就是失败的。因此,笔者觉得命题人通常在问题的设置上会给考生不少的提示,在今后的复习迎考中,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对学生多加强审题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提高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得分。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搬经中学高三语文组]
其他文献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惬意的志南和尚不怕路遥力衰,扶杖过桥,一路红杏灼灼,绿柳垂荫,方得尽收眼底。这“杖藜”带给志南和尚一片亮丽的春色。语文教师致力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在充当着杖藜的角色。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是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职责。如何履行好语文教师的这一重要职责,笔者有几个不成熟的观点,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着眼最近发展区
学生作文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写作过程的一个段落或对一篇文章的结果进行审慎的回顾、检查与分析。反思是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要指导学生写作成功,不能只教作文之道,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反观自我”,对自己的作文实践进行有效的反思。  (一)注重学生作文反思能促进学生策略性写作  人的学习是双向过程,一方面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识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对认知过程的自我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执行主持: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评议专著]王荣生、郑桂华主编《语文教材建设新探——试教交流(第一辑)》,2008年8月第一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提要]专著通过《国家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实验课本(试编本)》系列教材(王荣生、郑桂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雷雨》中有两对最为复杂的情感纠葛:一是繁漪与周萍,一是侍萍与朴园。相比较而言,前者因乱伦而惊世骇俗,并由此拷问了人性的沉沦与救赎;后者似乎承续了“始乱终弃”的故事模式,并因阶级壁垒的成见遮蔽了我们对他们二人情感生命的理解。阶级分析法虽然有助于解读侍萍与周朴园悲剧的社会根源,但不能完全把握这一悲剧丰富的人性内涵。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中曾尖锐地批评《雷雨》是一部多面投机的作品,他指出:  (曹
悲悯情怀是文艺作品中最能撼动人心的情感因素。  当代作家王英琦,满含深情地关注底层人物的困苦的生活现状和精神状态,用朴实而真挚的叙述代替同情和呐喊,凸现农民们的生活诉求和灵魂挣扎。她的作品以女性特有的柔情,在平和的叙述中让人体悟到一股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看社戏》中,农民买一个红薯都有一种“暖幼温贫”之感。“暖幼温贫”之感,只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群农民生活的穷愁。世代以种田为生的农民们,吃粗粮之余
下雨时我听到刷子刷过马背的声音  下午我看见雨水落在我父亲的后背上  他站在故乡  七里河水库,靠近出水口的一角  雨犹如刷子在刷过一匹黑马  四十年前的马背  他那么年轻,还没有被岁月和生活  压得弯下腰去  在不远处,经过水库  是我母亲的家  他去那里  沿途有树木、庄稼  一只偶然窜出来的野兔  或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水  在下午,这个我又想起他的时刻  他久久地站在那里  雨水  跨过时
士子与歌伎相遇 早已在梦中  当浔阳江头那一袭青衫挽别倾心的客人时,无边的惆怅似江水般绵绵不绝,只有一轮清月与倒影在水中的愁绪互相凭吊。回想两年的苦度,回乡无望。白居易深陷惶恐,这一士子不可自拔。平素的压抑和寂寞等百般情愫在此时此刻被此情此景渲染到了崩溃的边缘。  送别的因素加速了音乐的出现,举酒不成欢,只恨无管弦。两年以来他不断寻觅,可惜“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啁
2008年7月8日,在剑桥大学著名的国王学院里,剑河边上的一块草地上,安放了一块为中国诗人徐志摩而立的白色大理石诗碑。这块诗碑,如今已成为剑桥的一景。  石碑上那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让多少人魂牵梦绕。  在国王学院,从来不缺乏诗人、学者甚至国王和总统,但他们当中再没有人像徐志摩那样,能让国王学院腾出一片土地,专门安放一块能代表他的石碑,这是何等的肯定
《童趣》是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一篇文言文,对于刚刚小学毕业的初中生来说,童年的趣事还萦绕在他们成长的岁月里。应该说,安排这样一篇文章,对于唤起他们童年的记忆,对于他们珍惜成长中的人生体验,从而让他们轻松进入文言文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在《童趣》中,文中讲到了三件简单的趣事:夏蚊成雷,在作者眼里成了群鹤舞空。土墙、丛草、虫蚁,在作者眼里成了林兽丘壑。蛤蟆吞虫,在作者眼里成了拔山倒树的庞然大物。如果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2009年,以王荣生先生及其团队为主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继续大力倡导和致力于有关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研究呈现出逐渐深化的趋势。“这体现在:从探讨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到探讨这节课和其他课之间教学内容的连续性;从着眼教学内容本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