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但笔者总觉得我们的课堂过于追求轰轰烈烈,课堂教学的浮躁之风甚浓,学生原生态的生成往往因此成为泡影,这是完全不利于学生阅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在探索如何走出这一窘况。笔者发现,“等待”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生成保持原生态的一把很好的钥匙:让学生充分“读书”,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萌芽;让学生充分“讨论”,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破土;让学生充分“犯错”,原生態生成在等待中拔节;让学生充分“思考”,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开花;让学生充分“表现”,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结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等待;原生态生成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他认为只有“思考”才能知道文章背后的精神;只有“思考”,才能博通所学、善用所学;只有“思考”,才能在所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然而,在我们的小语课堂中,许多老师为实现课堂的“灵动”“鲜活”“高效”等指标,十分害怕课堂上出现学生“思考”时的安静,那些安静的时光往往被课文无意义的朗读、学生形式性的讨论、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述和引导甚至是指责所霸占,课堂的生成质量就可想而知了。要追求课堂原生态的生成,一定要学会使用“等待”这一把钥匙。
一、让学生充分“读书”,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萌芽
记得笔者执教《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课时,是这样切入课文的:“请同学们认真默读全文,说一说这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学生于是一头扎入原文找答案了。
原文中有两处提到了这是一条怎样的铁路:第一处在课本第14页:“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第二处在课本的第15页:“正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许多孩子在按原文的先后顺序读课文,一读到第一外后,马上高高地举起了小手,争着要回答老师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并没有急于马上提问,因为笔者知道,学生并没有充分读书——读完全文。于是,笔者对着高举小手的学生微微一笑说:“都认真读完全文了吗?”大部分学生仿佛听懂了弦外之音,在笔者的暗示下又开始静下心来认真读课文。结果,读完全文后,他们都很准确地找到了两处定义“这是一条怎样的铁路?”的答案,为理解文章对西部建设者的智慧、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打好了基础。
如果,在有学生发现了“第一外时”就急于把学生的发言往自己的思路上拉,那么,学生就失去了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对于课文整体的理解与教学也是毫无益处的——读懂原文的层次都没有达到,那么,何以谈“博通所学”“善用所学”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学习品质的培养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必须保证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创造一个让孩子与原文、与作者对话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地抓住文章的思想与写作章法的精华所在,才有后续教学中的一切原生态生成。反之,课堂的生成只是老师越俎代庖的点缀,因此,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耐心地等待——那就是在孕育原态生成的萌芽了。
二、让学生充分“讨论”,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破土
讨论是我们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阅读教学中多会就个别主要问题或疑难问题而组织展开讨论。本质上,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但就目前而论,我们小语课堂上的讨论相当一部分还流于形式,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等待”。
君不见,刚讲完讨论要求老师在课室巡视一周还没完,学生们还在兴致勃勃地小组讨论,老师就说:“讨论时间到。”同学们还未深入到问题的实质,更别说对分歧的意见进行辩论,自然,课堂的生成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四人小组要真正达到“讨论”的目标,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笔者是这样做的:首先对各四人小组的成员进行小组学习(讨论)角色的分配,一人是担任负责指挥的小组长,一人是负责记录的记录员,两人是负责发言的发言人。然后,共同制定发言的方式与奖罚规则。最后,根据所制定的内容进行小组长的培训,最重要的一步是在课堂上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坚持每一次的小组讨论都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甚至明确没有结果不结束的法则。同时,在班内形成“讨论之后有话说”的围。这样,在领导人——小组长的组织下,小组讨论不是流于形式,真正落到了实处,同学们思维萌芽就会摆脱了最后一层束缚破土而出。
三、让学生充分“犯错”,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拔节
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中,笔者执教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对于文中“颇耐人寻味”一词的理解,在试教时,学生的理解都是一步到位的,这给了笔者一个假象,这词很好理解。
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却出现这一个意外,一位学生说:“‘耐人寻味’就是很值得赞扬的意思。”当时,笔者的心一阵紧张,完全没有料到学生会这样理解,试教时学生的理解都是一步到位的呀。如何引导,笔者一时也没了反应,但不理解好这个词语,往下的教学就无法展开。于是,笔者决定让他继续“犯错”,说:“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理解?”他回答说:“因为季老先生对于德国民族这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是十欣赏的。”我接着问:“他开始就能从德国人种花这事中领悟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吗?”他回答说:“不是。”此时,他也似乎觉得自己的理解有问题了。于是,他又低头看书,笔者适时地为他争取时间:“是不是觉得自己的理解不够到位?好,再看看书,联系上下文,再想想。”笔者想,此刻他的心里一定也很紧张,如果不等,让他坐下,再请别的同学回答,他一定会松一口气,但是他却享受不了这一个寻找、探索、思考的过程。没有历炼的痛苦,也会失去一个拔节的机会。
当时的情形是:等待成功了。他在笔者的鼓励下很快地调整了自己的理解,说:“这词应该是很值得思考和琢磨的意思。因为,他对德国人为什么把花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一开始是不理解的,他还问过房东‘为什么把花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掌声想起来,在评课中,一位专家也特别说到“这一次等待是老师有底气的表现。”笔者从中悟到了面对课堂中“错误”要给它们追求并正确的机会——那就是“等待”,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只有在一次又一次与病毒作斗争的过程中才会长高;课堂上,学生们也只有在你宽容的等待中才会拔节。 四、让学生充分“思考”,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开花
我们常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们大多没有反应,课室里十分安静,这可是老师最害怕的时候,为了盡快走过这样的冷场,很多老师要么马上从另一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要么换一种方式提出问题,要么抓住一两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继而展开全班的交流,以挽救课堂的气氛,很少有老师选择等待。
记得我校一位老师在执教六年级《儿童诗的欣赏与创造》时,有一个环节给笔者的印象十分深刻,老师收集了几首很有代表性的儿童诗让学生进行欣赏。这个欣赏的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在体味儿童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和童趣、童真的同时,为创作打下基础。老师向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认真地读投影幕上的诗,看你发现了什么?”出现第一首诗的时候,学生大多张着嘴笑,似懂非懂。老师显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她只是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用含笑的眸子望着他们,并不急于去解释什么,也不急于问他们的理解和感受,一首诗、两首诗……宝贵的四十分钟有大约是8分钟左右是让他子们在边读边思考,这似乎是一种“浪费”。然而,后来学生“井喷式”的发言中证明——这一种“浪费”是一种智慧的等待。是老师的智慧等待,让学生对儿童的意境、形式、内涵都有了原生态的理解。
五、让学生充分“表现”,原生态成在等待中结果
阅读教学的课堂中,回答、表演、汇报等环节是学生已经将文本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的外在表现,是原生态生成的表现形式。在这些过程中,老师特别要学会“等待”。
记得执教《晏子使楚》的尾声,笔者让学生说一说“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自信的小手,只有几个学生表现得有些羞涩,他们羡慕地看着那些自信的同学,仿佛在自问:“是不是也要表现一下自己呢?”面对这种情况,笔者没有马上叫其他学生来回答,而是用期待的眼神等待着那些还没有把手举起的学生。在笔者的鼓励下,他们战胜了自己,举起了自信的手;可当第一位同学站了起来之后,一下子仿佛忘了词,面对别的学生“我来!”“让我来!”的呼声,笔者宽容地看着他,等他重新唤起自己的记忆、等他把能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语言重新组织起来,并示意别人也给他一点时间,结果,他妙语连珠;第二个学生站起来,快人快语说完了自己的观点,还意犹未尽地站着,仿佛还有话要说时,笔者亦会耐心地对他说:“不急,等一等,慢慢说。”结果,又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笔者想,面对孩子要求充分表现的天性,我们的等待就是激情的鼓励。
总之,老师在课堂中智慧而艺术的等待,学生将会感受到耐心、支持、智慧、宽容、鼓励,会拥有更多思考的时间和成就,从而,我们的课堂就会少一些浮躁与急进,多一些原生态的生成。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等待;原生态生成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他认为只有“思考”才能知道文章背后的精神;只有“思考”,才能博通所学、善用所学;只有“思考”,才能在所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然而,在我们的小语课堂中,许多老师为实现课堂的“灵动”“鲜活”“高效”等指标,十分害怕课堂上出现学生“思考”时的安静,那些安静的时光往往被课文无意义的朗读、学生形式性的讨论、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述和引导甚至是指责所霸占,课堂的生成质量就可想而知了。要追求课堂原生态的生成,一定要学会使用“等待”这一把钥匙。
一、让学生充分“读书”,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萌芽
记得笔者执教《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课时,是这样切入课文的:“请同学们认真默读全文,说一说这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学生于是一头扎入原文找答案了。
原文中有两处提到了这是一条怎样的铁路:第一处在课本第14页:“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第二处在课本的第15页:“正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许多孩子在按原文的先后顺序读课文,一读到第一外后,马上高高地举起了小手,争着要回答老师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并没有急于马上提问,因为笔者知道,学生并没有充分读书——读完全文。于是,笔者对着高举小手的学生微微一笑说:“都认真读完全文了吗?”大部分学生仿佛听懂了弦外之音,在笔者的暗示下又开始静下心来认真读课文。结果,读完全文后,他们都很准确地找到了两处定义“这是一条怎样的铁路?”的答案,为理解文章对西部建设者的智慧、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打好了基础。
如果,在有学生发现了“第一外时”就急于把学生的发言往自己的思路上拉,那么,学生就失去了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对于课文整体的理解与教学也是毫无益处的——读懂原文的层次都没有达到,那么,何以谈“博通所学”“善用所学”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学习品质的培养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必须保证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创造一个让孩子与原文、与作者对话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地抓住文章的思想与写作章法的精华所在,才有后续教学中的一切原生态生成。反之,课堂的生成只是老师越俎代庖的点缀,因此,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耐心地等待——那就是在孕育原态生成的萌芽了。
二、让学生充分“讨论”,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破土
讨论是我们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阅读教学中多会就个别主要问题或疑难问题而组织展开讨论。本质上,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但就目前而论,我们小语课堂上的讨论相当一部分还流于形式,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等待”。
君不见,刚讲完讨论要求老师在课室巡视一周还没完,学生们还在兴致勃勃地小组讨论,老师就说:“讨论时间到。”同学们还未深入到问题的实质,更别说对分歧的意见进行辩论,自然,课堂的生成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四人小组要真正达到“讨论”的目标,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笔者是这样做的:首先对各四人小组的成员进行小组学习(讨论)角色的分配,一人是担任负责指挥的小组长,一人是负责记录的记录员,两人是负责发言的发言人。然后,共同制定发言的方式与奖罚规则。最后,根据所制定的内容进行小组长的培训,最重要的一步是在课堂上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坚持每一次的小组讨论都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甚至明确没有结果不结束的法则。同时,在班内形成“讨论之后有话说”的围。这样,在领导人——小组长的组织下,小组讨论不是流于形式,真正落到了实处,同学们思维萌芽就会摆脱了最后一层束缚破土而出。
三、让学生充分“犯错”,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拔节
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中,笔者执教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对于文中“颇耐人寻味”一词的理解,在试教时,学生的理解都是一步到位的,这给了笔者一个假象,这词很好理解。
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却出现这一个意外,一位学生说:“‘耐人寻味’就是很值得赞扬的意思。”当时,笔者的心一阵紧张,完全没有料到学生会这样理解,试教时学生的理解都是一步到位的呀。如何引导,笔者一时也没了反应,但不理解好这个词语,往下的教学就无法展开。于是,笔者决定让他继续“犯错”,说:“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理解?”他回答说:“因为季老先生对于德国民族这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是十欣赏的。”我接着问:“他开始就能从德国人种花这事中领悟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吗?”他回答说:“不是。”此时,他也似乎觉得自己的理解有问题了。于是,他又低头看书,笔者适时地为他争取时间:“是不是觉得自己的理解不够到位?好,再看看书,联系上下文,再想想。”笔者想,此刻他的心里一定也很紧张,如果不等,让他坐下,再请别的同学回答,他一定会松一口气,但是他却享受不了这一个寻找、探索、思考的过程。没有历炼的痛苦,也会失去一个拔节的机会。
当时的情形是:等待成功了。他在笔者的鼓励下很快地调整了自己的理解,说:“这词应该是很值得思考和琢磨的意思。因为,他对德国人为什么把花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一开始是不理解的,他还问过房东‘为什么把花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掌声想起来,在评课中,一位专家也特别说到“这一次等待是老师有底气的表现。”笔者从中悟到了面对课堂中“错误”要给它们追求并正确的机会——那就是“等待”,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只有在一次又一次与病毒作斗争的过程中才会长高;课堂上,学生们也只有在你宽容的等待中才会拔节。 四、让学生充分“思考”,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开花
我们常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们大多没有反应,课室里十分安静,这可是老师最害怕的时候,为了盡快走过这样的冷场,很多老师要么马上从另一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要么换一种方式提出问题,要么抓住一两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继而展开全班的交流,以挽救课堂的气氛,很少有老师选择等待。
记得我校一位老师在执教六年级《儿童诗的欣赏与创造》时,有一个环节给笔者的印象十分深刻,老师收集了几首很有代表性的儿童诗让学生进行欣赏。这个欣赏的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在体味儿童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和童趣、童真的同时,为创作打下基础。老师向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认真地读投影幕上的诗,看你发现了什么?”出现第一首诗的时候,学生大多张着嘴笑,似懂非懂。老师显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她只是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用含笑的眸子望着他们,并不急于去解释什么,也不急于问他们的理解和感受,一首诗、两首诗……宝贵的四十分钟有大约是8分钟左右是让他子们在边读边思考,这似乎是一种“浪费”。然而,后来学生“井喷式”的发言中证明——这一种“浪费”是一种智慧的等待。是老师的智慧等待,让学生对儿童的意境、形式、内涵都有了原生态的理解。
五、让学生充分“表现”,原生态成在等待中结果
阅读教学的课堂中,回答、表演、汇报等环节是学生已经将文本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的外在表现,是原生态生成的表现形式。在这些过程中,老师特别要学会“等待”。
记得执教《晏子使楚》的尾声,笔者让学生说一说“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自信的小手,只有几个学生表现得有些羞涩,他们羡慕地看着那些自信的同学,仿佛在自问:“是不是也要表现一下自己呢?”面对这种情况,笔者没有马上叫其他学生来回答,而是用期待的眼神等待着那些还没有把手举起的学生。在笔者的鼓励下,他们战胜了自己,举起了自信的手;可当第一位同学站了起来之后,一下子仿佛忘了词,面对别的学生“我来!”“让我来!”的呼声,笔者宽容地看着他,等他重新唤起自己的记忆、等他把能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语言重新组织起来,并示意别人也给他一点时间,结果,他妙语连珠;第二个学生站起来,快人快语说完了自己的观点,还意犹未尽地站着,仿佛还有话要说时,笔者亦会耐心地对他说:“不急,等一等,慢慢说。”结果,又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笔者想,面对孩子要求充分表现的天性,我们的等待就是激情的鼓励。
总之,老师在课堂中智慧而艺术的等待,学生将会感受到耐心、支持、智慧、宽容、鼓励,会拥有更多思考的时间和成就,从而,我们的课堂就会少一些浮躁与急进,多一些原生态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