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原生态生成的钥匙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hua0213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但笔者总觉得我们的课堂过于追求轰轰烈烈,课堂教学的浮躁之风甚浓,学生原生态的生成往往因此成为泡影,这是完全不利于学生阅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在探索如何走出这一窘况。笔者发现,“等待”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生成保持原生态的一把很好的钥匙:让学生充分“读书”,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萌芽;让学生充分“讨论”,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破土;让学生充分“犯错”,原生態生成在等待中拔节;让学生充分“思考”,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开花;让学生充分“表现”,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结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等待;原生态生成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他认为只有“思考”才能知道文章背后的精神;只有“思考”,才能博通所学、善用所学;只有“思考”,才能在所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然而,在我们的小语课堂中,许多老师为实现课堂的“灵动”“鲜活”“高效”等指标,十分害怕课堂上出现学生“思考”时的安静,那些安静的时光往往被课文无意义的朗读、学生形式性的讨论、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述和引导甚至是指责所霸占,课堂的生成质量就可想而知了。要追求课堂原生态的生成,一定要学会使用“等待”这一把钥匙。
  一、让学生充分“读书”,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萌芽
  记得笔者执教《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课时,是这样切入课文的:“请同学们认真默读全文,说一说这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学生于是一头扎入原文找答案了。
  原文中有两处提到了这是一条怎样的铁路:第一处在课本第14页:“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第二处在课本的第15页:“正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许多孩子在按原文的先后顺序读课文,一读到第一外后,马上高高地举起了小手,争着要回答老师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并没有急于马上提问,因为笔者知道,学生并没有充分读书——读完全文。于是,笔者对着高举小手的学生微微一笑说:“都认真读完全文了吗?”大部分学生仿佛听懂了弦外之音,在笔者的暗示下又开始静下心来认真读课文。结果,读完全文后,他们都很准确地找到了两处定义“这是一条怎样的铁路?”的答案,为理解文章对西部建设者的智慧、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打好了基础。
  如果,在有学生发现了“第一外时”就急于把学生的发言往自己的思路上拉,那么,学生就失去了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对于课文整体的理解与教学也是毫无益处的——读懂原文的层次都没有达到,那么,何以谈“博通所学”“善用所学”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学习品质的培养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必须保证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创造一个让孩子与原文、与作者对话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地抓住文章的思想与写作章法的精华所在,才有后续教学中的一切原生态生成。反之,课堂的生成只是老师越俎代庖的点缀,因此,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耐心地等待——那就是在孕育原态生成的萌芽了。
  二、让学生充分“讨论”,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破土
  讨论是我们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阅读教学中多会就个别主要问题或疑难问题而组织展开讨论。本质上,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但就目前而论,我们小语课堂上的讨论相当一部分还流于形式,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等待”。
  君不见,刚讲完讨论要求老师在课室巡视一周还没完,学生们还在兴致勃勃地小组讨论,老师就说:“讨论时间到。”同学们还未深入到问题的实质,更别说对分歧的意见进行辩论,自然,课堂的生成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四人小组要真正达到“讨论”的目标,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笔者是这样做的:首先对各四人小组的成员进行小组学习(讨论)角色的分配,一人是担任负责指挥的小组长,一人是负责记录的记录员,两人是负责发言的发言人。然后,共同制定发言的方式与奖罚规则。最后,根据所制定的内容进行小组长的培训,最重要的一步是在课堂上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坚持每一次的小组讨论都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甚至明确没有结果不结束的法则。同时,在班内形成“讨论之后有话说”的围。这样,在领导人——小组长的组织下,小组讨论不是流于形式,真正落到了实处,同学们思维萌芽就会摆脱了最后一层束缚破土而出。
  三、让学生充分“犯错”,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拔节
  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中,笔者执教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对于文中“颇耐人寻味”一词的理解,在试教时,学生的理解都是一步到位的,这给了笔者一个假象,这词很好理解。
  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却出现这一个意外,一位学生说:“‘耐人寻味’就是很值得赞扬的意思。”当时,笔者的心一阵紧张,完全没有料到学生会这样理解,试教时学生的理解都是一步到位的呀。如何引导,笔者一时也没了反应,但不理解好这个词语,往下的教学就无法展开。于是,笔者决定让他继续“犯错”,说:“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理解?”他回答说:“因为季老先生对于德国民族这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是十欣赏的。”我接着问:“他开始就能从德国人种花这事中领悟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吗?”他回答说:“不是。”此时,他也似乎觉得自己的理解有问题了。于是,他又低头看书,笔者适时地为他争取时间:“是不是觉得自己的理解不够到位?好,再看看书,联系上下文,再想想。”笔者想,此刻他的心里一定也很紧张,如果不等,让他坐下,再请别的同学回答,他一定会松一口气,但是他却享受不了这一个寻找、探索、思考的过程。没有历炼的痛苦,也会失去一个拔节的机会。
  当时的情形是:等待成功了。他在笔者的鼓励下很快地调整了自己的理解,说:“这词应该是很值得思考和琢磨的意思。因为,他对德国人为什么把花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一开始是不理解的,他还问过房东‘为什么把花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掌声想起来,在评课中,一位专家也特别说到“这一次等待是老师有底气的表现。”笔者从中悟到了面对课堂中“错误”要给它们追求并正确的机会——那就是“等待”,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只有在一次又一次与病毒作斗争的过程中才会长高;课堂上,学生们也只有在你宽容的等待中才会拔节。   四、让学生充分“思考”,原生态生成在等待中开花
  我们常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们大多没有反应,课室里十分安静,这可是老师最害怕的时候,为了盡快走过这样的冷场,很多老师要么马上从另一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要么换一种方式提出问题,要么抓住一两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继而展开全班的交流,以挽救课堂的气氛,很少有老师选择等待。
  记得我校一位老师在执教六年级《儿童诗的欣赏与创造》时,有一个环节给笔者的印象十分深刻,老师收集了几首很有代表性的儿童诗让学生进行欣赏。这个欣赏的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在体味儿童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和童趣、童真的同时,为创作打下基础。老师向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认真地读投影幕上的诗,看你发现了什么?”出现第一首诗的时候,学生大多张着嘴笑,似懂非懂。老师显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她只是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用含笑的眸子望着他们,并不急于去解释什么,也不急于问他们的理解和感受,一首诗、两首诗……宝贵的四十分钟有大约是8分钟左右是让他子们在边读边思考,这似乎是一种“浪费”。然而,后来学生“井喷式”的发言中证明——这一种“浪费”是一种智慧的等待。是老师的智慧等待,让学生对儿童的意境、形式、内涵都有了原生态的理解。
  五、让学生充分“表现”,原生态成在等待中结果
  阅读教学的课堂中,回答、表演、汇报等环节是学生已经将文本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的外在表现,是原生态生成的表现形式。在这些过程中,老师特别要学会“等待”。
  记得执教《晏子使楚》的尾声,笔者让学生说一说“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自信的小手,只有几个学生表现得有些羞涩,他们羡慕地看着那些自信的同学,仿佛在自问:“是不是也要表现一下自己呢?”面对这种情况,笔者没有马上叫其他学生来回答,而是用期待的眼神等待着那些还没有把手举起的学生。在笔者的鼓励下,他们战胜了自己,举起了自信的手;可当第一位同学站了起来之后,一下子仿佛忘了词,面对别的学生“我来!”“让我来!”的呼声,笔者宽容地看着他,等他重新唤起自己的记忆、等他把能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语言重新组织起来,并示意别人也给他一点时间,结果,他妙语连珠;第二个学生站起来,快人快语说完了自己的观点,还意犹未尽地站着,仿佛还有话要说时,笔者亦会耐心地对他说:“不急,等一等,慢慢说。”结果,又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笔者想,面对孩子要求充分表现的天性,我们的等待就是激情的鼓励。
  总之,老师在课堂中智慧而艺术的等待,学生将会感受到耐心、支持、智慧、宽容、鼓励,会拥有更多思考的时间和成就,从而,我们的课堂就会少一些浮躁与急进,多一些原生态的生成。
其他文献
【摘要】新科学课程标准增设了一、二年级学段的科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初期,好奇心强,带有边游戏边学习的心理,这很显然是学习动机不明确,主动学习持续性差,如何让他们主动地走进科学课堂,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并尊重他们的心理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展开科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激发;低年级;科学;热情  2017年修订了科学课程新标准,其中要求在小学一至六年级开设科学课程,这与此前
[摘 要]民办幼儿园在当前的幼教事业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然而民办幼儿园良莠并存,差异较大,如何提高民办幼儿园在当前幼教格局中的竞争力,是一项综合工程。本文从外部和内部因素进行思考,强调只有按照幼儿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办事,民办幼儿园才能赢得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发挥好它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竞争力  一、民办幼儿园的概念和特点  (一)民办幼儿园的概念  按《社会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为了深入探索实施县级教育事业发展路径,促进县级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笔者开展了专题调研,就县级学前教育(以海丰县为例)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一、我县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1.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重点,形成了学前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城镇及农村地区基本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
【摘要】语文教学是对我国文化进行传播和发扬的重要渠道。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本土文化对整个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大教材中本土文化知识的延伸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初中语文教材课本的知识容量,让初中语文教师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本文主要探讨在教学中结合本土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本土文化;阅读教学;地方特色  语文是语言、文学和文化的简称,包括
【摘要】美术教育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为根本目的。艺术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是艺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如何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身在前沿的艺术教师共同的目标。  【关键词】形式多样;作品展示;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
【摘要】对很多学生而言,学过的知识是一些“散装”的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时候的系统整理。智慧课堂就像是引导学生找到串联知识点的红线,把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小学英语;复习课;智慧课堂  随着时代变迁和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字化教学正在逐渐参透到英语教学中。智慧课堂如同一颗
【摘要】 新课标下的中学作文教学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出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话语空间的全新理念。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从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话题空间、找准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重视积累作文素材等几个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有利和广阔的话语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习惯。  【关键词】话语空间;切入点;积累;写作兴趣
【摘要】小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期,良好的德育工作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习得做人的道理,提升思想品德素质。本文从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指出了加强小学德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几点适应小学德育工作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现状;改进策略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变得越来越多,农村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学生受到的家
【摘要】现阶段我们的课堂更多的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效率,也严重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最好的学就是让学生给别人讲”,让学生来当“小老师”,采取“小老师来备课”“小老师打擂台”“小老师有妙招”“小老师魅力展”“小组老师对对帮”、“课前小练我来讲”等方式,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学生当“小老师”,这不仅是为自己的课堂服
本报综合消息 9月27日-28日,根据省总工会、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通知》,省教育研究院、省教科文卫工会组织的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省直属中小学初赛,分别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广东实验中学高中部三个地点举行。来自省直属各中小学的青年教师们同台竞技,共展教学风采。  省教育研究院与协办学校共同成立由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