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是对我国文化进行传播和发扬的重要渠道。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本土文化对整个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大教材中本土文化知识的延伸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初中语文教材课本的知识容量,让初中语文教师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本文主要探讨在教学中结合本土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本土文化;阅读教学;地方特色
语文是语言、文学和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不单单是一门知识学科,它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笔者非常赞同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语文是民族之根。它无声地记载着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记载着民族文化的地质层,母语教育必须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结合本土文化学习语言,品味文化。由于我们所处山区这一客观环境,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视野比较狭窄,教学中涉及的有些知识比较抽象,笔者利用当地文化,学生熟悉的事物类比推理,便于学生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能感同身受,达到感情教育的目标。
一、结合本土文化教学,更容易使学生了解书面语言
语文课本上有时描写的事物相对学生而言是遥远的,这时候就要联系我们熟悉的事物以更好地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特别是景物的书面描写。例如,授课《春》品读“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段语言后,笔者提问:“这段语言是不是很美呀?朱自清先生的《春》美得超出想象,想去一探究竟。那用你自己的话来描述这是一幅怎样的美图画?”这时学生就犯难了,回答时支支吾吾了。其实《春》这篇散文描写了一幅蓬蓬勃勃“春景图”,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但学生可以知道书面语言的美,却没有办法了解书面语言表达了怎样的美。这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春景图,一片枝头开满花的三华李,还有几株桃花,花丛中还有蜜蜂,遍地是野草。这图是笔者特意去本地拍摄的,就是为了学生更好地了解文中的“春花图”“春雨图”,所以,当时学生反映都非常大,非常兴奋。就在这活跃的氛围中,笔者乘胜追击:“谁家栽有三华李呢?这三华李开花是怎样的情景呢?”本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栽种梨树,顿时学生就有话说,七嘴八舌地“炫耀”自家的李花了。再读这文字时,书面语言就活起来了,变成了一幅画。从这个例子可以我们可以看出,利用本土事物去学习书面语言,这种文字记载下来供“看”的语言,会达到更好的结果,所以语文课堂要与本土事物、文化结合。
二、结合本土文化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那么,如何在一堂语文课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初中语文课堂上结合本土事物教学,除了可以便于学生了解知识点,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如上述所讲,看到熟悉的李花会兴奋,活跃课堂氛围。再如,在学习《核舟记》时,笔者也拓展了本土的黑榄工艺雕刻文化。班上张同学家里就是开工艺雕刻工坊的,在授新课前,笔者特意去他家家访,了解黑榄雕刻。在学习新课时,笔者选择激趣导入。先让张同学在课堂上展示他家的工艺成品,学生看到这黑榄核工艺品的时候,无不赞叹,也对核有一个大体印象。紧接着张同学一一介绍这些工艺品,更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工艺雕刻文化,激发了学生对本土黑榄雕刻工艺的热爱,也激发了学生对《核舟记》学习的热情。当后来学习文中“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这些知识点时学生都能掌握得很好。对于“嘻,技亦灵怪矣哉!”这句话,学生更是充满感情,不仅赞叹刘叔远技艺高超,也赞叹本土橄榄雕刻工艺的精美。这节课利用本地事物除了可以把雕刻知识化虚为实外,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扩展了本土事物,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三、结合本土文化教学,更容易达到爱国情感教育目标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过:“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语文教育更侧重感情教育。笔者对教材研读中觉得,人教版侧重爱国教育,选文中从名人到名事,都让我们看到先烈为振兴中华,抛头颅洒热血,爱国爱民的高尚精神。笔者在教学中,特意渗透本土文化,让学生热爱家乡水土,热爱家乡文化,热爱家乡人民,从而达到感情教育的目标一爱国。在学习《中国石拱桥》后,笔者就向学生提问: “你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石拱橋吗?”他们都是迷茫的眼神,摇摇头。于是,笔者告诉他们:“我们学校门口对面这座沙子桥就是石拱桥。”学生们都不禁向窗外望去。班里活跃的许同学就说到每天上学的时候都经过。大家都笑了,其他学生也开始说起“小桥和我的事”了。这座桥承载有学生美好的回忆,也便利了人们的出行。然后,笔者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9.21”水灾的照片,特别明显的是在风雨成灾中屹立不倒的沙子桥。我们看到了沙子桥的坚强、坚固,更赞叹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通过这样的知识扩展,沙子桥在学生中就不单单是一座有着美好回忆的出行桥了,它还代表着当地人民的坚强,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学生对这桥充满了热爱。
笔者觉得爱国是每个公民都要具备的情感,而在教学中也以爱国教育为目标。笔者选择本土文化与教学融合,教育学生热爱这土地的一树一花、一水一物、一砖一瓦,以把这爱家乡情感升华至爱这一片土地、爱国。
总的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本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学会有效地将本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本土文化;阅读教学;地方特色
语文是语言、文学和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不单单是一门知识学科,它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笔者非常赞同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语文是民族之根。它无声地记载着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记载着民族文化的地质层,母语教育必须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结合本土文化学习语言,品味文化。由于我们所处山区这一客观环境,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视野比较狭窄,教学中涉及的有些知识比较抽象,笔者利用当地文化,学生熟悉的事物类比推理,便于学生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能感同身受,达到感情教育的目标。
一、结合本土文化教学,更容易使学生了解书面语言
语文课本上有时描写的事物相对学生而言是遥远的,这时候就要联系我们熟悉的事物以更好地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特别是景物的书面描写。例如,授课《春》品读“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段语言后,笔者提问:“这段语言是不是很美呀?朱自清先生的《春》美得超出想象,想去一探究竟。那用你自己的话来描述这是一幅怎样的美图画?”这时学生就犯难了,回答时支支吾吾了。其实《春》这篇散文描写了一幅蓬蓬勃勃“春景图”,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但学生可以知道书面语言的美,却没有办法了解书面语言表达了怎样的美。这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春景图,一片枝头开满花的三华李,还有几株桃花,花丛中还有蜜蜂,遍地是野草。这图是笔者特意去本地拍摄的,就是为了学生更好地了解文中的“春花图”“春雨图”,所以,当时学生反映都非常大,非常兴奋。就在这活跃的氛围中,笔者乘胜追击:“谁家栽有三华李呢?这三华李开花是怎样的情景呢?”本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栽种梨树,顿时学生就有话说,七嘴八舌地“炫耀”自家的李花了。再读这文字时,书面语言就活起来了,变成了一幅画。从这个例子可以我们可以看出,利用本土事物去学习书面语言,这种文字记载下来供“看”的语言,会达到更好的结果,所以语文课堂要与本土事物、文化结合。
二、结合本土文化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那么,如何在一堂语文课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初中语文课堂上结合本土事物教学,除了可以便于学生了解知识点,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如上述所讲,看到熟悉的李花会兴奋,活跃课堂氛围。再如,在学习《核舟记》时,笔者也拓展了本土的黑榄工艺雕刻文化。班上张同学家里就是开工艺雕刻工坊的,在授新课前,笔者特意去他家家访,了解黑榄雕刻。在学习新课时,笔者选择激趣导入。先让张同学在课堂上展示他家的工艺成品,学生看到这黑榄核工艺品的时候,无不赞叹,也对核有一个大体印象。紧接着张同学一一介绍这些工艺品,更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工艺雕刻文化,激发了学生对本土黑榄雕刻工艺的热爱,也激发了学生对《核舟记》学习的热情。当后来学习文中“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这些知识点时学生都能掌握得很好。对于“嘻,技亦灵怪矣哉!”这句话,学生更是充满感情,不仅赞叹刘叔远技艺高超,也赞叹本土橄榄雕刻工艺的精美。这节课利用本地事物除了可以把雕刻知识化虚为实外,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扩展了本土事物,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三、结合本土文化教学,更容易达到爱国情感教育目标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过:“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语文教育更侧重感情教育。笔者对教材研读中觉得,人教版侧重爱国教育,选文中从名人到名事,都让我们看到先烈为振兴中华,抛头颅洒热血,爱国爱民的高尚精神。笔者在教学中,特意渗透本土文化,让学生热爱家乡水土,热爱家乡文化,热爱家乡人民,从而达到感情教育的目标一爱国。在学习《中国石拱桥》后,笔者就向学生提问: “你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石拱橋吗?”他们都是迷茫的眼神,摇摇头。于是,笔者告诉他们:“我们学校门口对面这座沙子桥就是石拱桥。”学生们都不禁向窗外望去。班里活跃的许同学就说到每天上学的时候都经过。大家都笑了,其他学生也开始说起“小桥和我的事”了。这座桥承载有学生美好的回忆,也便利了人们的出行。然后,笔者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9.21”水灾的照片,特别明显的是在风雨成灾中屹立不倒的沙子桥。我们看到了沙子桥的坚强、坚固,更赞叹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通过这样的知识扩展,沙子桥在学生中就不单单是一座有着美好回忆的出行桥了,它还代表着当地人民的坚强,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学生对这桥充满了热爱。
笔者觉得爱国是每个公民都要具备的情感,而在教学中也以爱国教育为目标。笔者选择本土文化与教学融合,教育学生热爱这土地的一树一花、一水一物、一砖一瓦,以把这爱家乡情感升华至爱这一片土地、爱国。
总的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本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学会有效地将本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