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顺学而导,利用学生提出的有效问题,引领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通过熟读精思巧妙地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阅读实际提出有效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呢?
一、借助文本因素引导学生提出有效问题
清代学者唐彪认为:“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而疑之难。”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文本的主要因素(如标题、文本内容、插图等),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提出有效问题。
1 在课前预习中提出有效问题。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在预习课文中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又要善于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有利于感知、感悟、理解、鉴赏、拓展文本的有效问题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如,学生在预习《观潮》(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时提出了下列问题:①《观潮》一文写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②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它“奇”在哪里?③作者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说明了什么?④人们在观潮的过程中,心情发生了哪几次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心情变化?⑤钱塘江为什么会出现大潮?纵观学生提出的这5个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只有问题①②③④具有探究价值,因为问题①中的前一问是学生想了解文本的内容,后一问是学生学习文本的线索;问题②是学生学习文本内容的重点;问题⑧是学生学习文本内容的难点;问题④是学生学习文本的疑点。而问题⑤是一个关于科普知识的问题,对学生感知、感悟、理解、鉴赏、拓展文本没有起到关键作用,学生只要上网查阅资料就能解决。
2 依据课文标题提出有效问题。课文标题是课文内容的概括或作者写作目的的体现,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据课文标题引导学生提出与感知、感悟、理解、鉴赏、拓展文本有关的有效问题。比如教学《倔强的小红军》(语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教师在谈话激趣、板书课题后,可以提问:“同学们读一读课题,说一说你从课题中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读课题后,有的说最想知道小红军的倔强体现在哪件事上?有的说最想知道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红军的倔强的?有的说最想知道小红军的倔强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些问题能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3 借助插图提出有效问题。小学语文课文大多配有插图,它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文重点、理解课文难点。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提出与感悟、理解、鉴赏、拓展文本有关的有效问题。比如《争吵》(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文中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是克莱谛和安利柯争吵后,克莱谛一气之下举起拳头准备向毫不示弱的安利柯打去;第二幅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克莱谛微笑着把双手搭在安利柯的肩上,主动向安利柯和好的画面。在学生理解文本之前,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插图并提问:“你们从这两幅图画中想到了些什么?”然后让学生结合画面呈现的形象阅读课文。继续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有的学生说,克莱谛的神态为什么由原来的一气之下会变成后来的微笑?有的学生说,当克莱谛的手搭在安利柯的肩膀上时,安利柯的神态为什么会由争吵时的逞凶变成现在的面红耳赤?有的说,安利柯由举起尺子到放下尺子这个动作变化说明了什么?
二、引导学生梳理解决有效问题的顺序
精读课文的教学大多遵循“整体一部分—整体”这一顺序,大致包括4个教学环节,即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在精读课文教学中,提出的一些有效问题,有的适合于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解决,有的适合于在“抓住重点,深入理解”环节解决,有的适合于在“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环节解决,有的适合于在“积累语言,尝试应用”的环节中解决。综前面所述,学生在预习《观潮》一文后,教师筛选出4个有效问题,为了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解决问题,可以这样安排:问题①侧重安排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解决;问题③和问题④侧重安排在“抓住重点,深入理解”环节解决;问题②侧重安排在“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环节解决。
三、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解决有效问题
赞科夫在《课堂上的生活》中指出:“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不仅对他们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而且对他们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学生提出的有效问题,经过教师顺序后,可以引导他们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勾画、圈点、批注,从中提炼出问题的答案。如学生在预习《观潮》一文后提出的4个有效问题,可以按照梳理后的顺序,引导他们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逐一解决。
1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解决问题①。叶圣陶指出:“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初读文本,感知内容后,可以让他们带着两个问题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答案。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有的说,《观潮》一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和句子有:农历八月十八日、江潮还没有来;午后一点左右、潮来了、过了一会儿;霎时、过了很久。有的说,《观潮》一文是按照观察点的转换来写的,表示观察点转换的词语和句子有:登上大堤、眼前、远处;从远处、水天相接、再近些;奔腾西去、看看堤下。有的说,《观潮》一文是按照人物心情变化来写的,表示人物心情变化的词语和句子有:昂首东望,等着,盼着;人声鼎沸、踮着脚往东望、人群又沸腾起来。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文本的表达顺序,还为理解文本的重点和难点缩小了范围。
2 在“抓住重点,深入理解”环节解决问题③和④。夏丐尊在《怎样阅读》中说:“精读的目的在揣摩,在鉴赏。”学生在解决了问题①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细读、理解、揣摩文本的过程中解决问题③和④。
第一、二小组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③:“作者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说明了什么?”(先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与前一问相关的词语或句子;然后结合对重点词语的感悟,体会每个方面说明了什么。)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有的说,《观潮》一文作者重点描写了潮水到来时和到来后的形状和声音变化,描写潮水形状变化的词语有:一条白线、一道城墙、余波。这些词语说明了潮水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地变化着;描写声音变化的词有: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风号浪吼。这些词语说明了声音由远到近、由近到远地变化着。有的说,《观潮》一文作者重点描写了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江面变化和声音的变化,描写江面变化的词语有:江面很平静;一条白线、一道城墙;余波、平静。这些词语说明了江面由平静到不平静再到平静;描写声音变化的词语有: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风号浪吼。这些词语说明潮水的声音由远到近、由小到大、由大到小地变化着。有的说,《观潮》一文作者主要抓住潮来之时、潮来之后景象的变化进行描写。把这一景象称为“奇观”是因为潮水在极短的时间内由“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到远处的“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的浪潮;由远处的浪潮到近处变成了“白浪翻滚”;由“白浪翻滚”形成了眼前的“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最后由“白色城墙”变成了“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第三、四小组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④:“人们在观潮的过程中,心情发生了哪几次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心情变化?”(先勾画标出描写人们心情变化的语句,然后揣摩变化的原因)。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有的学生说,我从“等着,盼着;人声鼎沸、踮着脚往东望去;又沸腾起来”等词语看出人们在观潮的过程中心情发生了三次变化,这三次变化说明了人们欣赏自然景观的心情是多么急切、多么激动、多么兴奋。有的说,人们在观潮的过程中之所以心情会发生了变化,是因为这种“天下奇观”的景象让人们感到惊讶、惊叹、惊喜、惊奇。有的说,作者细致描写人们在观潮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意在从一个侧面衬托出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充分证明了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是名副其实的。
3 在“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环节解决问题②。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学生在“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这一环节中解决了问题③和④后,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②找出描写钱塘江大潮“奇”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和句子深入体会,仔细品味,通过绘画或写解说词等形式来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奇”。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并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从而解决学什么、怎样学、学得怎么样等问题。
一、借助文本因素引导学生提出有效问题
清代学者唐彪认为:“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而疑之难。”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文本的主要因素(如标题、文本内容、插图等),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提出有效问题。
1 在课前预习中提出有效问题。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在预习课文中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又要善于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有利于感知、感悟、理解、鉴赏、拓展文本的有效问题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如,学生在预习《观潮》(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时提出了下列问题:①《观潮》一文写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②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它“奇”在哪里?③作者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说明了什么?④人们在观潮的过程中,心情发生了哪几次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心情变化?⑤钱塘江为什么会出现大潮?纵观学生提出的这5个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只有问题①②③④具有探究价值,因为问题①中的前一问是学生想了解文本的内容,后一问是学生学习文本的线索;问题②是学生学习文本内容的重点;问题⑧是学生学习文本内容的难点;问题④是学生学习文本的疑点。而问题⑤是一个关于科普知识的问题,对学生感知、感悟、理解、鉴赏、拓展文本没有起到关键作用,学生只要上网查阅资料就能解决。
2 依据课文标题提出有效问题。课文标题是课文内容的概括或作者写作目的的体现,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据课文标题引导学生提出与感知、感悟、理解、鉴赏、拓展文本有关的有效问题。比如教学《倔强的小红军》(语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教师在谈话激趣、板书课题后,可以提问:“同学们读一读课题,说一说你从课题中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读课题后,有的说最想知道小红军的倔强体现在哪件事上?有的说最想知道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红军的倔强的?有的说最想知道小红军的倔强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些问题能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3 借助插图提出有效问题。小学语文课文大多配有插图,它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文重点、理解课文难点。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提出与感悟、理解、鉴赏、拓展文本有关的有效问题。比如《争吵》(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文中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是克莱谛和安利柯争吵后,克莱谛一气之下举起拳头准备向毫不示弱的安利柯打去;第二幅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克莱谛微笑着把双手搭在安利柯的肩上,主动向安利柯和好的画面。在学生理解文本之前,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插图并提问:“你们从这两幅图画中想到了些什么?”然后让学生结合画面呈现的形象阅读课文。继续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有的学生说,克莱谛的神态为什么由原来的一气之下会变成后来的微笑?有的学生说,当克莱谛的手搭在安利柯的肩膀上时,安利柯的神态为什么会由争吵时的逞凶变成现在的面红耳赤?有的说,安利柯由举起尺子到放下尺子这个动作变化说明了什么?
二、引导学生梳理解决有效问题的顺序
精读课文的教学大多遵循“整体一部分—整体”这一顺序,大致包括4个教学环节,即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在精读课文教学中,提出的一些有效问题,有的适合于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解决,有的适合于在“抓住重点,深入理解”环节解决,有的适合于在“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环节解决,有的适合于在“积累语言,尝试应用”的环节中解决。综前面所述,学生在预习《观潮》一文后,教师筛选出4个有效问题,为了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解决问题,可以这样安排:问题①侧重安排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解决;问题③和问题④侧重安排在“抓住重点,深入理解”环节解决;问题②侧重安排在“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环节解决。
三、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解决有效问题
赞科夫在《课堂上的生活》中指出:“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不仅对他们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而且对他们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学生提出的有效问题,经过教师顺序后,可以引导他们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勾画、圈点、批注,从中提炼出问题的答案。如学生在预习《观潮》一文后提出的4个有效问题,可以按照梳理后的顺序,引导他们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逐一解决。
1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解决问题①。叶圣陶指出:“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初读文本,感知内容后,可以让他们带着两个问题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答案。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有的说,《观潮》一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和句子有:农历八月十八日、江潮还没有来;午后一点左右、潮来了、过了一会儿;霎时、过了很久。有的说,《观潮》一文是按照观察点的转换来写的,表示观察点转换的词语和句子有:登上大堤、眼前、远处;从远处、水天相接、再近些;奔腾西去、看看堤下。有的说,《观潮》一文是按照人物心情变化来写的,表示人物心情变化的词语和句子有:昂首东望,等着,盼着;人声鼎沸、踮着脚往东望、人群又沸腾起来。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文本的表达顺序,还为理解文本的重点和难点缩小了范围。
2 在“抓住重点,深入理解”环节解决问题③和④。夏丐尊在《怎样阅读》中说:“精读的目的在揣摩,在鉴赏。”学生在解决了问题①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细读、理解、揣摩文本的过程中解决问题③和④。
第一、二小组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③:“作者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说明了什么?”(先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与前一问相关的词语或句子;然后结合对重点词语的感悟,体会每个方面说明了什么。)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有的说,《观潮》一文作者重点描写了潮水到来时和到来后的形状和声音变化,描写潮水形状变化的词语有:一条白线、一道城墙、余波。这些词语说明了潮水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地变化着;描写声音变化的词有: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风号浪吼。这些词语说明了声音由远到近、由近到远地变化着。有的说,《观潮》一文作者重点描写了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江面变化和声音的变化,描写江面变化的词语有:江面很平静;一条白线、一道城墙;余波、平静。这些词语说明了江面由平静到不平静再到平静;描写声音变化的词语有: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风号浪吼。这些词语说明潮水的声音由远到近、由小到大、由大到小地变化着。有的说,《观潮》一文作者主要抓住潮来之时、潮来之后景象的变化进行描写。把这一景象称为“奇观”是因为潮水在极短的时间内由“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到远处的“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的浪潮;由远处的浪潮到近处变成了“白浪翻滚”;由“白浪翻滚”形成了眼前的“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最后由“白色城墙”变成了“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第三、四小组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④:“人们在观潮的过程中,心情发生了哪几次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心情变化?”(先勾画标出描写人们心情变化的语句,然后揣摩变化的原因)。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有的学生说,我从“等着,盼着;人声鼎沸、踮着脚往东望去;又沸腾起来”等词语看出人们在观潮的过程中心情发生了三次变化,这三次变化说明了人们欣赏自然景观的心情是多么急切、多么激动、多么兴奋。有的说,人们在观潮的过程中之所以心情会发生了变化,是因为这种“天下奇观”的景象让人们感到惊讶、惊叹、惊喜、惊奇。有的说,作者细致描写人们在观潮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意在从一个侧面衬托出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充分证明了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是名副其实的。
3 在“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环节解决问题②。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学生在“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这一环节中解决了问题③和④后,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②找出描写钱塘江大潮“奇”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和句子深入体会,仔细品味,通过绘画或写解说词等形式来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奇”。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并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从而解决学什么、怎样学、学得怎么样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