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B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ggio126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B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一年以来收治的8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给予腹部B超检查,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通过采用胃镜检查,发现6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占75.58%;通过腹部B超检查,86例患者有41例门静脉主干增宽患者,占47.67%,51例脾静脉内径增宽患者,占59.30%。63例脾脏增厚者,占73.26%。两者联合检测出36例增宽者,占41.86%。伴随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不断增加,其门静脉主干增宽、脾脏的厚度增厚及其脾静脉内径增宽的检出率不断增加,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腹部B超具有较好价值,能够提高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部B超;肝硬化门脉高压;应用价值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者多种病因长期或者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1]。而门脉高压是肝硬化患者晚期的主要表现之一,常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为此,必须提高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率,给予及时治疗。本文特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一年以来收治的8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对其给予腹部B超检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一年以来收治的8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范围(41-79)岁,平均年龄(60±19)岁.其中42例病毒性肝硬化,21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6例酒精性肝硬化,7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门静脉压升高或者肝功能减退。
  1.2检验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检查以及病毒学检查等;然后采用电子胃镜检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且对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对于已经出血的患者应给与及时的止血治疗;对其给予腹部B超检查,患者取平卧位或者侧卧位,测量其门静脉主干、脾脏的厚度及其脾静脉内径的大小。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软件SPSS20.0对测量以及检查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计量数据采用均数表示,其检验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胃镜与腹部B超检查的基本情况
  通过采用胃镜检查,发现6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占75.58%;通过腹部B超检查,86例患者有41例门静脉主干增宽患者,占47.67%,51例脾静脉内径增宽患者,占59.30%。63例脾脏增厚者,占73.26%。两者联合检测出36例增宽者,占41.86%。
  2.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门静脉主干、脾脏的厚度及其脾静脉内径的关系伴随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不断增加,其门静脉主干增宽、脾脏的厚度增厚及其脾静脉内径增宽的检出率不断增加,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所示:
  表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门静脉主干、脾脏的厚度及其脾静脉内径的关系
  3.结论
  肝硬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病毒性肝炎所导致的,对于肝硬化的发展过程是比较慢的,在肝硬化临床上将其分为失代偿期以及肝功能代偿期,通常情况下,失代偿期的症状是比较显著的,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减退以及门静脉高压所导致的症状,门静脉高压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晚期的主要因素,对于这一时期的肝硬化患者,身体状况以及营养状况都比较低,身体比较虚弱,同时没有很好的防御能力,并且容易发生其他的并发症,对于失代偿期的患者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就会出现生命危险[2]。为此,对其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率,并采取及时治疗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在临床中,电子胃镜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手段,通过电子胃镜能够及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由于在早期门脉高压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没有发生,因此,阴性结果就不能作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3]。而腹部B超能够较好解决这一问题,具有无创性,操作方便以及可重复性利用的特点,能够评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门静脉主干、脾脏的厚度及其脾静脉内径之间的关系[4]。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腹部B超检查,86例患者有41例门静脉主干增宽患者,占47.67%,51例脾静脉内径增宽患者,占59.30%。63例脾脏增厚者,占73.26%。两者联合检测出36例增宽者,占41.86%;同时发现伴随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不断增加,其门静脉主干增宽、脾脏的厚度增厚及其脾静脉内径增宽的检出率不断增加,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腹部B超具有较好价值,能够提高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浙悦,王晓,金国栋等.腹部B超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4):570-571.
  [2]姚萍,高百春,史芸等.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及曲张程度的早期诊断方法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17(8):665-667.
  [3]付慧玲,张民.慢性肝病病人282例胃镜与B超检查结果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10,25(4):363-364.
  [4]韩春燕.B超诊断肝硬化的价值与超声表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59):15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患有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在临床上的综合诊断方法以及出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发症的相应处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患有急性脊柱创伤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这80例患者对其进行影像学的检查,并对患者采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其椎体前缘的压缩高度和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
期刊
摘要: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手工检验项目正在被逐渐压缩,而且自动化仪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样就导致了临床检验教学和实际应用相互脱离的问题。本校经过研究采取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以及新开设专业方向这两种解决方式,而课程优化整合则从对手工项目学时进行压缩、设置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对形态学教学进行强化、对仪器教学内容进行增加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希望能有效解决当前临床检验教学与实际应用相互脱离的问题。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后腹腔镜保留肾脏手术在肾脏肿瘤的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2月~2014年2月,我院共收治200例肾肿瘤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医务人员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后腹腔镜保留肾脏手术,对对照组患者则实施传统开放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预后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预后质量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肠内和肠外联合阶段性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10月我院诊断为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分别给肠内和肠外联合阶段性营养与单纯肠外营养。比较(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白蛋白和总蛋白变化。(2)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手术率、死亡率和总住院费用。结果:(1)研究组
期刊
摘 要:目的:评价综合促醒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68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应用单纯的盐酸纳洛酮注射,同时为患者实施常规促醒护理;另外观察组应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注射,同时为患者实施综合促醒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胸乳入路腔镜,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切口美观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切口满意度分别为(126.8±16.5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肺结核的方法及临床思路。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采用西药方式治疗,后者采用中药方式治疗,4个疗程(每个疗程需治疗15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远小于观察组(100.0%),P<0.05,差异显著。结论:引起肺结核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阴,多是正气虚弱、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式及效果,为制定最佳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4例疑似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参照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对204例疑似患者作出确诊,依据病情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记录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结果: 204例疑似BAP患者行B超或CT检查,共检出BAP患者45例,占总数的22.1%。其中,轻型BAP28例,重型BAP17
期刊
摘要:目的:对针灸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治疗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在我中心接受治疗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4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针刺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针灸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针灸手法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
期刊
摘要: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过后,临床症状虽有所缓解,但其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经常反复发作,而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  关键词: 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COPD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气流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