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Ge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身心健康、道德责任感强的一代新人。幼儿期是道德责任感形成的关键期。任务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幼儿道德责任感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道德责任感培养的最佳切入点。因此,我们对“如何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幼儿的任务意识,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主要是指幼儿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带动下,有目的、有意识地完成某项任务的愿望。我们的实践证明:对幼儿进行任务意识的培养具有较强的繁重性和艰巨性,它不仅需要教师和家长在各种活动中进行有意的引导教育,而且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对其进行强化和巩固。
  一、强化的含义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观认为:儿童的各种行为都是在一次次的强化训练中形成的。如果儿童的某些良好行为得不到及时的强化,那么这种行为将会很快消退。这就说明:儿童各种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强化”。所谓的强化,是指教师和家长在日常活动中,对幼儿的某一社会认知与行为进行进一步的塑造与巩固。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所以,对他们进行任务意识的培养,最繁重、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强化”。只有在“强化”上下功夫,才能使幼儿完成自己所承担任务的内在愿望由被动到主动、由意识到行为、由自己到他人逐步泛化,从而形成稳固的行为品质。
  二、强化幼儿任务意识的方法
  综上所述,只有老师和家长抓住幼儿日常活动中的每一个有利契机,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及时、不断地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任务意识才能在幼儿无数次的亲身实践中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常用的方法有:
  (一)精神鼓励法
  精神鼓励,即成人通过表扬、鼓励、赞赏或微笑等方法,对幼儿良好的责任行为加以肯定,使这一行为得以进一步强化。处于幼儿期的孩子,知识经验少,情绪和行为易受暗示,非常在乎他人的看法,特别是老师的肯定、父母的赞许。成人的鼓励往往能激发孩子对任务的兴趣,提高幼儿完成任务的信心。俗话说:赞扬是兴奋剂,它会使作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做起事来心情愉快,行动起来有精神,孩子尤其如此。所以,我们在强化幼儿任务意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多赞赏、多鼓励,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心甘情愿地按老师或家长的要求去做,并乐此不疲。
  (二)物质奖励法
  物质奖励,即成人对幼儿所表现出来的良好责任行为用物品或标记的形式加以肯定和奖励,使这一行为得到及时的强化和巩固。这一强化训练方式更适合于小班幼儿。由于小班幼儿对语言指令理解还不够全面,他们对物质强化的反应比对精神强化的反应更为强烈。因此,我们可以设置“红花宝宝”评比栏,对任务完成好、表现突出或有进步的幼儿在其照片下贴一朵小红花,用“小红花”标记来强化训练幼儿的任务意识,使其形成较稳固的责任行为。如小班幼儿刚入园时,玩具玩好了到处扔,不愿收拾。于是,我们开展了“我把玩具送回家”的主题活动。玩好玩具后能主动把它送回家的即为“红花宝宝”,可得到一朵小红花。小朋友对此可重视了,每天放学时都会有很多小朋友高高兴兴地领着家人去看自己得到的小红花。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适当奖励一些他们喜爱的小玩具、动物卡片、五角星、“美人痣”等,让幼儿的任务意识在一次次的“获奖”中得到不断巩固和强化。
  (三)任务布置法
  任务布置,即老师或家长根据需要把某一要求以“任务”的形式提出来,布置下去,并鼓励幼儿自觉完成任务。这是培养幼儿任务意识、促进幼儿自觉完成任务的又一有效的强化训练方法。幼儿是否能自觉完成老师或家长布置的任务,需要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相互支持和配合。因此,在每次给孩子布置任务之前,老师和家长都要先相互“通气”,让对方了解你的意图,便于对方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完成该项任务。例如:春天来了,我想在自然角增加一些小蝌蚪,一方面可以丰富和美化室内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变化过程。于是,我向全班幼儿布置了“为自然角投放一些小蝌蚪”的任务。这项任务是对全班幼儿的要求,没有交给任何人。在乐乐小朋友的带动下,自然角里的小蝌蚪在不断增多,还增添了几条美丽的小金鱼、几只顽皮的小乌龟呢。以后,我经常有意识地给幼儿布置一些他们乐意完成的任务,如“给小商店制作一些糖果”、“为娃娃家增添一些玩具”等。慢慢的,我发现:每当我布置任务以后,很多孩子们都会在家长的帮助下悄悄地行动起来,自觉地完成任务,到后来,几乎每一个孩子都能为此得到他们最喜爱的“美人痣”。通过实践研究发现:我们布置的任务内容不一定要求得太具体,空泛的内容反而能灵活地发挥幼儿的实际能力和创造力,能更有效地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四)个别交代法
  个别交代,即老师或者家长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用交代的方式来要求个别幼儿完成某项任务。这是我们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常用的强化训练方法之一,也是“根据幼儿差异性特点,因人施教”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效果显而易见。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对于个别任务意识比较淡薄的孩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闪光点来不断要求其完成相应的任务。例如:对于会讲故事的孩子,可以让他给家长或同伴讲故事,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奖励。这样,“力所能及,优势互补”,孩子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和兴趣点被有效地激发出来,使其能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各项任务。
  在强化训练幼儿任务意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其一,由于幼儿年龄小,有时很难一次完成老师或家长交给自己的任务,老师和家长千万不要着急,对孩子要有耐心和信心,多为他们创造实践的机会。当孩子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哪怕只是完成了任务的一小部分,我们都应及时地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这样,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受老师或家长表扬的机会也增多了,完成任务的自觉性自然而然就增强了。其二,交给孩子的任务要具体,目标要明确,且在任务交给幼儿之后要及时进行了解和检查,看看幼儿是否真的完成了任务。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幼儿要了解情况,继续引导帮助;对于完成任务较好的幼儿要在全班幼儿面前加以表扬,以达到强化全班幼儿任务意识的目的。
  强化训练幼儿的任务意识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利于幼儿责任感的形成,为他们将来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新的社会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实践研究,持之以恒地坚持以幼儿为本,探索出适合每一个幼儿的教育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责任感的形成与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忽视儿童的游戏与交往;家长忙于工作,忙于进修,很少有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有的甚至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亲情变得有些淡漠了。  一、亲子活动的重要性  平等的亲子活动,不但密切了亲子关系,而且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发展。著名的幼教专家陈帼眉教授说过,家长对小孩子的教育,第一就是培养他良好的生活习惯,
期刊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歌唱活动,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提高幼儿对歌曲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情感、知识、技能等全面的发展。如何提高幼儿园歌唱活动的有效性,结合笔者在幼儿园中开展的歌唱活动谈几点体会。  一、适宜的作品是有效开展歌唱活动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适宜的作品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教师在选择歌唱曲目
期刊
建构游戏是幼儿园多种游戏活动中的一种,是幼儿使用建构材料进行建构活动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玩具建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构造建筑模型或物体形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幼儿创新建构游戏就是尝试把建构游戏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和谐地统一起来。一年来,我园通过在小、中、大三个年龄班中开展实验探究,共同探讨摸索在新课程模式下,建构游戏的创新与整合
期刊
活动背景:  大班的孩子们学了《小狗抬轿》这首歌曲后,他们对故事情节非常感兴趣,经常结伴玩小狗抬轿的游戏,并且乐此不疲。根据孩子的这个兴趣点,我制作了一个符合故事情节的乐曲,乐曲里充满了各种各样诙谐、幽默的声音,这些长短、快慢不一的声音构成了各种音乐节奏,幼儿用身体小乐器表现这些节奏的同时充分感受到了音乐节奏的魅力,更加丰富了这个音乐游戏的内涵。  活动目标:  1.认知方面:感受音乐表现的故事情
期刊
讨论情景:  区域游戏开始了,只能容纳四个人的剪纸区很快人满为患。喜欢剪纸的浩浩晚了一步,所以向我求助。我给他建议:先去其他区域玩或者等一会。浩浩选择等待,于是坐了下来。等了一会,他有点不耐烦,又凑到剪纸区,但小朋友都在各忙各的,既不让浩浩,也不怎么搭理他。浩浩虽然不断地催促剪纸区的小朋友,但大家都在兴头上,以至于浩浩要强行挤上去,终未成功。终于,剪纸区的天天说:老师,我剪好了。浩浩立刻搬椅子,大
期刊
《看上去很美》改编自王朔的同名小说,该片的英文名为《LITTLE RED FLOWERS》(直译为小红花),是由国内著名导演张元执导的一部成人儿童影片。2006年,该片获第56届柏林电影节“杰出电影艺术创新奖”,在意大利阿尔巴国际电影节和第三届欧亚国际电影节上均获“最佳导演奖”。影片围绕着“文革”前幼儿园的生活展开,通过小主人公方枪枪的经历,讲述孩子成长的烦恼。但《看上去很美》究竟想传达些什么?或
期刊
区域游戏是幼儿向往的活动,从整个活动场景推测,教师对浩浩的需求采取了不作为的态度,任由孩子们自己相互调节,但从结果来看,这样的放手是失败的,导致浩浩无功而返,情绪沮丧,甚至哭闹。这样的结果不完全是由于孩子去迟了剪纸区造成的,而是因为教师无视或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其一,科学管理。浩浩渴望剪纸,为了满足孩子们类似的需求,教师对活动区域要实行科学管理,比如,可以在一块布上画好各
期刊
一线分析:  当幼儿的游戏意愿与区域环境发生冲突时,我们不能只会做救火员,头痛医头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全面分析才能找到根本原因,从而采取相应对策。  首先,优化区域环境。环境的创设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教师要通过观察、倾听、谈话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创设哪些区域、区域空间大小、位置摆放等由师幼共同商讨决定,在空间的安排上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还要保证每次游戏的时间和游戏的频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期刊
我们的眼睛能准确地传达一些信息,所以人们常说,眼睛会说话。读懂孩子的眼睛,可以让我们准确地领会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过于体贴,过于善解人意反而会限制孩子语言表达、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对孩子有害无益。  我曾经带过一个叫宁宁的小男孩。帅气可爱的小宁宁初入园时却很难适应,近一周的时间,每天都是哭闹着由妈妈抱进活动室。对待初入园哭闹的宝宝,我们是有一套哄劝办法的:给孩子温暖的怀抱、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学校、社会、家庭三者应紧密联系形成合力,对幼儿进行教育。”  案例:  做老师以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家长,有的家长很容易沟通,这些家长能够站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