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就是自由,这也是我个人这些年读书的浅见和经验,首先有一段话和大家分享一下:
使我得救的,是看书。接触文学,接触世界文学,不啻是逃出民族虚荣心的监狱、市侩的监狱、强迫性的地方主义的监狱、愚蠢的学校教育的监狱、不完美的命运和坏运气的监狱。
文学是进入一种更广大的生活的护照,也即进入自由地带的护照。文学就是自由。尤其是在一个阅读的价值和内向的价值都受到严重挑戰的时代,文学更是自由。
——苏珊·桑塔格
这是我最喜欢的美国文学评论家苏珊·桑塔格所写,我正是从这段话得到一个启发。她说文学就是自由,我觉得阅读就是自由。
一
首先回顾下我的阅读经验。
我小学时家里条件还可以,我父母也是比较“文艺”的。20世纪80年代,家里有琼瑶的书,还有小人书,各种演义等等,所以我那时看书比较杂,比如 《水浒传》《三国演义》《少年科学》《十万个为什么》《童话大王》《故事会》等等,我都看。到了初中,就迷上了言情小说、武侠小说。
当时上学是比较宽松的,有一段时间三点多放学,就到小说摊找一本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看完再回家吃饭。当时就觉得除了读书也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上初中开始喜欢读世界名著,当时买了很多,《白痴》,《复活》,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小仲马的《茶花女》,虽然根本读不懂,但非要放在手上拿来读一读,觉得很有档次。
到了高中,我读的还是以武侠小说为主,甚至上课看武侠小说还被老师没收过,也开始涉猎科幻小说,那时我有大量的阅读时间,读了很多世界名著,唐诗宋词。也正是此时,开始涉猎了一些哲学的东西。
二
为什么要回顾我自己的阅读经验呢?刚才苏珊·桑塔格说文学就是自由,其实自由这个词很有意思,以我现在的眼光看,我小时候读书其实是抓到什么就读什么,现在看过去,那些书很一般,甚至看来是“有毒”的。但这个过程给了我自由。
刘仲敬在《论读书之必要浪费和错误》中说:路径要在芜杂中自己显露,才有野草一样的力量。杂质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必读书目当中,删掉的恰好就是杂质。
我觉得这句话传达的意思是阅读就是自由,实际上我们就是要看很多不必要的书,用现在的眼光看非常低级的书,非常幼稚的书,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路径。
后来我有一个反思,就是读书的品位不是强加的,而是在一个人不断阅读中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也走过弯路。刚工作的时候,我把看起来很高深的书,很有档次的书一股脑地推荐给学生去看。我说这本书多么好,多么妙,学生也会感兴趣,但事后去阅读的不多。
其次他们身边的环境也没有多少人读书,无法形成读书的氛围。我就想办法,想怎么样能带着他们读书。在整个过程中,我有两个比较痛的彻悟:首先要有书读;其次读的书要秉承的原则是一定要有趣,读的形式一定要自由,由此能达到一个闲适的效果。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实际上是我个人教学这么多年的体会,学生只要有书他就会去读。其次是环境。我觉得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查《说文解字》,学校的“校”在里面解为“木囚”,即带上一个枷锁。古代学校其实有三种说法——庠、序、校,但不知道为什么最终古人选择了校这个名称。现在有的学校可能无限接近了“校”的本意,那就是木囚,把人关在里面。我们再去看古希腊,我在一个学者的书上看到,学校的本意是悠闲,而教育的本意是玩耍。这是很不同的见解。
回到刚才的问题,通过实践我们知道,要自由地阅读,一定要把阅读当成一种玩耍,不带功利性,不带目的性,不带任何强制手段去阅读,这样才能阅读得好。
三
但是自由也是有前提条件的,一个人必须有选择权才能有自由,现在的学生没有选择权。他们出去见到的环境,比如地摊上、报刊亭全都是青春杂志。当然我不是说青春杂志不好,我也鼓励他们看,但他们只有这些东西,其实是没有选择权的,实际上很多事情因此就被误解了。
我以前相信一个论点,即中国人真的是不爱读书。但是真的吗?我觉得中国人不是不爱读书,是没法爱读书。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选择,周围就是这样的环境,见不到书怎么去读书呢?
截至2010年,我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3076个,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总藏量7.8亿册,听起来好像很多,但人均拥有图书馆的馆藏量是0.58册,也就是说平均44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平均3201平方千米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
所以我发现想要孩子读书,自由地读书,必需的前提条件是:得有书给他们读,有大量的书给他们选择。
四
接手学校文学社后,我把文学社教室改造成了一个图书馆。我把自己家里放不下的书往学校搬,之前是400、500本,现在已经搬去了800本,我的目标是1000—1500本,保证充足的藏书量,提供学生选择的自由。
个人的图书馆建立以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带着学生去读书。读书原则就是有趣、自由、闲适。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读书?我觉得首先不能把读书的意义强调得太高,就把书放在那儿,他们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书目的选择上,我选的一定是有意思的书,我的图书馆里科幻小说是最多的,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科幻小说是最贴近学生的,科幻小说借阅率也是最高的。而且科幻小说延伸的空间非常多,比如时空小说牵扯到很深的物理学原理,机器人小说牵扯到人和物同化异化的问题。
虽然我并不反对学生读武侠小说、玄幻小说、青春小说之类,但是作为老师还是要有所引导,我会尽量把好的书籍呈现在阅览室里面。
开始的时候我让大家随便读,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可以随便地借阅。后来我觉得不行,便想办法“忽悠”大家,方式有几种:一是平时在上课时,能涉及的就在课堂上提起,我会敦促大家去图书馆看。 我印象中最深的是《路西法效应》,讲的斯坦福监狱囚犯实验,一组大学生扮演狱警,一组大学生扮演囚犯,三个月出现虐囚事件的一个实验。我开始给学生看电影《浪潮》,看完组织学生讨论,讨论完我就让大家去看《路西法效应》。看完电影之后他们就有兴趣了,虽然他们不太能读懂,但大多都翻看了。
二是读完要有交流,读完之后一点都不管不问是不行的。所以我每隔一段时间都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他们读的书很多都是我推荐的。
三是按类别推荐书目。我觉得应该写推荐书目,而不是必读书目,更不要说这是你人生中应该读的,必须读的。我觉得列书目就是给对方一个范围,而不是强制学生去读。如果学生觉得有比书目推荐的更好的书,那就去读另一本也无所谓。
后来我开始写书目导读,我把放在阅览室里值得他们读的有意思的书,写了一些导读。当然我野心很大,我打算把高中必修一到五每一本书都列一个推荐书目的范围,每一本我都要写一个导读。
导读的目的就是和学生进行交流,我把我读书的经验与他们分享,也期待他们在随笔、摘抄等等其他的形式之外给我反馈,最近让我高兴的是,这种反馈越来越多。
五
最近一段時间我带着学生读书,我发现,一开始可以开玩笑逗你玩,但最终还是要落到人心上面去。
前一段时间我带学生读完了加缪的《局外人》,说实话这部小说我以前都没有好好读过,我带学生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说出对人物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都非常的精彩。
我就又产生了“荒谬”的想法,我想实际上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读最好的东西,可现实是学生读的一些东西,把他们的胃口都败坏掉了,导致学生最后都不知道该怎么读了。
说来也是很巧,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很快找到了理论依据。我买了一本书叫《什么是杰作》,书的作者丹齐格认为,一流的作品是好懂的,二流的作品往往是不好懂的。
这就是我自己的探索和实验,到现在还没有结束,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要秉承有趣、自由、闲适的原则,不能让学生觉得读书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当然了,读书是要下苦功的,要带有严肃的思考,但是开端要有趣。就像史蒂文斯的两行诗:读者变成了书本,而夏夜就像书本的意识。这样的工作要一步一步做,不期速成。
我最后的反思把自己前面做的事情颠覆掉了,因为伍尔夫曾经说过:事实上,关于读书,一个人可以给另一人的唯一建议是不要接受任何建议。我们如今只能按照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学生交流,或者说,只有我们对他们了解才能推荐他们去读,不然我们的阅读建议只能是空中楼阁。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使我得救的,是看书。接触文学,接触世界文学,不啻是逃出民族虚荣心的监狱、市侩的监狱、强迫性的地方主义的监狱、愚蠢的学校教育的监狱、不完美的命运和坏运气的监狱。
文学是进入一种更广大的生活的护照,也即进入自由地带的护照。文学就是自由。尤其是在一个阅读的价值和内向的价值都受到严重挑戰的时代,文学更是自由。
——苏珊·桑塔格
这是我最喜欢的美国文学评论家苏珊·桑塔格所写,我正是从这段话得到一个启发。她说文学就是自由,我觉得阅读就是自由。
一
首先回顾下我的阅读经验。
我小学时家里条件还可以,我父母也是比较“文艺”的。20世纪80年代,家里有琼瑶的书,还有小人书,各种演义等等,所以我那时看书比较杂,比如 《水浒传》《三国演义》《少年科学》《十万个为什么》《童话大王》《故事会》等等,我都看。到了初中,就迷上了言情小说、武侠小说。
当时上学是比较宽松的,有一段时间三点多放学,就到小说摊找一本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看完再回家吃饭。当时就觉得除了读书也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上初中开始喜欢读世界名著,当时买了很多,《白痴》,《复活》,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小仲马的《茶花女》,虽然根本读不懂,但非要放在手上拿来读一读,觉得很有档次。
到了高中,我读的还是以武侠小说为主,甚至上课看武侠小说还被老师没收过,也开始涉猎科幻小说,那时我有大量的阅读时间,读了很多世界名著,唐诗宋词。也正是此时,开始涉猎了一些哲学的东西。
二
为什么要回顾我自己的阅读经验呢?刚才苏珊·桑塔格说文学就是自由,其实自由这个词很有意思,以我现在的眼光看,我小时候读书其实是抓到什么就读什么,现在看过去,那些书很一般,甚至看来是“有毒”的。但这个过程给了我自由。
刘仲敬在《论读书之必要浪费和错误》中说:路径要在芜杂中自己显露,才有野草一样的力量。杂质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必读书目当中,删掉的恰好就是杂质。
我觉得这句话传达的意思是阅读就是自由,实际上我们就是要看很多不必要的书,用现在的眼光看非常低级的书,非常幼稚的书,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路径。
后来我有一个反思,就是读书的品位不是强加的,而是在一个人不断阅读中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也走过弯路。刚工作的时候,我把看起来很高深的书,很有档次的书一股脑地推荐给学生去看。我说这本书多么好,多么妙,学生也会感兴趣,但事后去阅读的不多。
其次他们身边的环境也没有多少人读书,无法形成读书的氛围。我就想办法,想怎么样能带着他们读书。在整个过程中,我有两个比较痛的彻悟:首先要有书读;其次读的书要秉承的原则是一定要有趣,读的形式一定要自由,由此能达到一个闲适的效果。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实际上是我个人教学这么多年的体会,学生只要有书他就会去读。其次是环境。我觉得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查《说文解字》,学校的“校”在里面解为“木囚”,即带上一个枷锁。古代学校其实有三种说法——庠、序、校,但不知道为什么最终古人选择了校这个名称。现在有的学校可能无限接近了“校”的本意,那就是木囚,把人关在里面。我们再去看古希腊,我在一个学者的书上看到,学校的本意是悠闲,而教育的本意是玩耍。这是很不同的见解。
回到刚才的问题,通过实践我们知道,要自由地阅读,一定要把阅读当成一种玩耍,不带功利性,不带目的性,不带任何强制手段去阅读,这样才能阅读得好。
三
但是自由也是有前提条件的,一个人必须有选择权才能有自由,现在的学生没有选择权。他们出去见到的环境,比如地摊上、报刊亭全都是青春杂志。当然我不是说青春杂志不好,我也鼓励他们看,但他们只有这些东西,其实是没有选择权的,实际上很多事情因此就被误解了。
我以前相信一个论点,即中国人真的是不爱读书。但是真的吗?我觉得中国人不是不爱读书,是没法爱读书。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选择,周围就是这样的环境,见不到书怎么去读书呢?
截至2010年,我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3076个,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总藏量7.8亿册,听起来好像很多,但人均拥有图书馆的馆藏量是0.58册,也就是说平均44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平均3201平方千米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
所以我发现想要孩子读书,自由地读书,必需的前提条件是:得有书给他们读,有大量的书给他们选择。
四
接手学校文学社后,我把文学社教室改造成了一个图书馆。我把自己家里放不下的书往学校搬,之前是400、500本,现在已经搬去了800本,我的目标是1000—1500本,保证充足的藏书量,提供学生选择的自由。
个人的图书馆建立以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带着学生去读书。读书原则就是有趣、自由、闲适。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读书?我觉得首先不能把读书的意义强调得太高,就把书放在那儿,他们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书目的选择上,我选的一定是有意思的书,我的图书馆里科幻小说是最多的,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科幻小说是最贴近学生的,科幻小说借阅率也是最高的。而且科幻小说延伸的空间非常多,比如时空小说牵扯到很深的物理学原理,机器人小说牵扯到人和物同化异化的问题。
虽然我并不反对学生读武侠小说、玄幻小说、青春小说之类,但是作为老师还是要有所引导,我会尽量把好的书籍呈现在阅览室里面。
开始的时候我让大家随便读,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可以随便地借阅。后来我觉得不行,便想办法“忽悠”大家,方式有几种:一是平时在上课时,能涉及的就在课堂上提起,我会敦促大家去图书馆看。 我印象中最深的是《路西法效应》,讲的斯坦福监狱囚犯实验,一组大学生扮演狱警,一组大学生扮演囚犯,三个月出现虐囚事件的一个实验。我开始给学生看电影《浪潮》,看完组织学生讨论,讨论完我就让大家去看《路西法效应》。看完电影之后他们就有兴趣了,虽然他们不太能读懂,但大多都翻看了。
二是读完要有交流,读完之后一点都不管不问是不行的。所以我每隔一段时间都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他们读的书很多都是我推荐的。
三是按类别推荐书目。我觉得应该写推荐书目,而不是必读书目,更不要说这是你人生中应该读的,必须读的。我觉得列书目就是给对方一个范围,而不是强制学生去读。如果学生觉得有比书目推荐的更好的书,那就去读另一本也无所谓。
后来我开始写书目导读,我把放在阅览室里值得他们读的有意思的书,写了一些导读。当然我野心很大,我打算把高中必修一到五每一本书都列一个推荐书目的范围,每一本我都要写一个导读。
导读的目的就是和学生进行交流,我把我读书的经验与他们分享,也期待他们在随笔、摘抄等等其他的形式之外给我反馈,最近让我高兴的是,这种反馈越来越多。
五
最近一段時间我带着学生读书,我发现,一开始可以开玩笑逗你玩,但最终还是要落到人心上面去。
前一段时间我带学生读完了加缪的《局外人》,说实话这部小说我以前都没有好好读过,我带学生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说出对人物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都非常的精彩。
我就又产生了“荒谬”的想法,我想实际上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读最好的东西,可现实是学生读的一些东西,把他们的胃口都败坏掉了,导致学生最后都不知道该怎么读了。
说来也是很巧,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很快找到了理论依据。我买了一本书叫《什么是杰作》,书的作者丹齐格认为,一流的作品是好懂的,二流的作品往往是不好懂的。
这就是我自己的探索和实验,到现在还没有结束,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要秉承有趣、自由、闲适的原则,不能让学生觉得读书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当然了,读书是要下苦功的,要带有严肃的思考,但是开端要有趣。就像史蒂文斯的两行诗:读者变成了书本,而夏夜就像书本的意识。这样的工作要一步一步做,不期速成。
我最后的反思把自己前面做的事情颠覆掉了,因为伍尔夫曾经说过:事实上,关于读书,一个人可以给另一人的唯一建议是不要接受任何建议。我们如今只能按照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学生交流,或者说,只有我们对他们了解才能推荐他们去读,不然我们的阅读建议只能是空中楼阁。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