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评价:撬动名著阅读课堂转型的杠杆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南京市中考对名著考查的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它以“小明和你阅读《儒林外史》,发现有不少涉及南京的内容,你俩进行了专题探究”为特定情境,继而呈现了“清凉山”“雨花台”“玄武湖”“秦淮河”等几个原著片段,引导学生阅读后,给出相应的情境任务启发学生思考探究。
  给出的情境任务有这样5个:(1)南京是个“好玩的所在”。读了以上片段,你和小明也想去玩玩。你最想去哪一处?为什么?(2)小明对“六朝烟水气”不大理解,你根据以上片段做了概括解说。(3)小明在阅读中疑惑:“看花吃酒”本是雅事,作者却反复写杜少卿手拿一只金杯,这不是把他写俗了吗?你为小明解答。(4)边读边走,你和小明走过了“赏心亭”“燕子矶”“清凉山”“雨花台”等,越发喜爱南京。于是,你写一首小诗献给南京。(5)读书,可以逐章阅读,也可以根据专题进行选择性阅读。下面是小明的专题探究读书报告的提纲,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你的专题阅读报告提纲。
  从引导探究的视角和要求解决的问题来看,这些题目都有了与以往明显不同的特点,答案没有唯一评分标准,问题有了更多思维含量,不再是阅读记忆的简单呈现,而是如蜜蜂采集花粉需要经过自己的消化才能酿造出甘甜的蜜那样,要求阅读者有自己思考创造的过程。这5个题目都有特定的生活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探究,需要学生研究文本、联系自身、思考生活,三者形成互动、交融,才能酝酿出属于自己独特的“蜜”,使问题获得圆满的解答。评价方式也不是原先的标准答案式,而是开放的,分层级赋分。这种评价方式是基于生活情境的真实性评价,它体现了目前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我们可以体会到出题者对于新教改动向的把握,迫切地欲以这样考试评价的方式来提醒一线教师,由此倒逼名著阅读课堂转型的良苦用心。
  所谓“真实性评价”,钟启泉教授将其定位为:“是一种矫正标准测验的弊端而使用的质性评价,测量‘可信赖’的、‘可迁移’的、‘可持续’的‘21世纪型学力’的评价。”[1]钟教授在《能动学习:教学范式的转换》一文中还指出:未来社会期许的教育不是“记忆答案的教育”,而是每一个人“创造答案的教育”[2]。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寻求的是“真实性”——真实性学力、真实性学习、真实性评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必须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被动学习”走向“能动学习”。被动学习,是培养“记忆者”的教学范式;能动学习,是培养“思考者”的教学范式。“学习”是不能脱离生活脉络而实施的活动。PISA2018提出了关于“阅读素养”的最新定义:阅读素养是指阅读者通过对文本进行理解、应用、评价、反思以及沟通,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发展自己的知识和潜能,并投身社会的能力。[3]由此可见,在具体情境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真实性评价的关注点。2019年南京市语文中考对名著阅读的考查评价正体现了这一核心理念。
  一位牛津大学毕业生艾莉逊在日本的《读卖新闻》(2016年10月28日刊)撰文道:“思考力与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她举了两个牛津大学的入学面试题目:“为什么人的鼻子有两个孔,嘴巴只有一个?”“在英国每四人中有一人死于癌症,但在菲律宾每十人中只有一人死于癌症。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在这里考官并不要求获得标准答案,而在于考查学生对这些问题是怎么思考的,又是如何将这些思考表达出来的,是否有创造性与好奇心等。[4]可见,对思考力和创造力的考查也并非不可企及,关键在于评价的方向。测量“21世纪型学力”的真实性评价,将会成为撬动日常名著阅读课堂转型的杠杆。
  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运用真实性评价推动名著阅读的课堂转型,从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首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感氛围。通俗地说,问题情境化就是在设计教学问题时,把学科知识置于与实际生活的关联中,在真实情境中,通过激活学生的思维,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课堂转型从根本上说,是从“知识传递”转向“知识建构”。课堂转型的根本性标志就在于将每一个学生培育成“学习的主权者”,实现“能动学习”。“能动学习”是“把学生卷入活动以及关于活动的思考中”。2019年南京市中考名著考查题“南京是个‘好玩的所在’。读了以上片段,你和小明也想去玩玩。你最想去哪一处?为什么?”就是设置了特定的活动情境,将学生卷入活动并进行深入思考,由此评价出学生的真实学力。日常名著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进行效仿,在精心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表达能力。比如,教学《昆虫记》,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和激趣探究:“很多昆虫的神奇本领会令我们惊讶,很多生动的描写和语言的机智幽默会让我们忍俊不禁。让我们走近这只小昆虫:‘这虫类解决幼虫呼吸的方案,同样巧夺天工。它沿着葫芦颈的轴心线,开出一条细细的通道,细到只能插入一支最细的麦秆。这条细通道的内口,开在孵化室顶部;外口开在小葫芦尾突末端,呈半张开的喇叭口状。这就是空气通道。通气道极其狭窄,而且里面设置了似堵非堵的尘土颗粒,这样就防止了来犯者入侵。虽然天真,但是绝妙!我当即发出赞叹。’读到这里,老师也不禁要跟着作者一起发出惊叹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的故事吗?像这样新奇而有情趣的故事,还有哪些呢?课外阅读之余,我们不妨也学学法布尔,把自己当作虫人,深入昆虫的世界,用自己的眼睛发现昆虫的神奇之处,用你的笔将它描绘出来。”
  其次,组织系列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协同性学习能力。“能动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致力于课题达成与问题解决的协同性学习活动。“能动学习”是培育沟通能力——参与建构新的观念与概念的活动,并贡献自己的主张的一种教学范式。我们日常的名著閱读指导和交流,可以通过组织每日课前演讲的交流互动,小组分工合作办阅读手抄小报,结伴进行名著故地文化寻访,全班进行专题教学探究等活动进行。这些活动的组织都需注意联系实际生活,在生活情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等核心素养。
  比如,《西游记》的专题教学,可以就“九九八十一难”的波折启示、“五圣成真”的成长心路历程、“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探究、《西游记》里的中国传统文化探寻等组织系列研讨活动,将名著阅读逐渐引向深处。
  再次,精心指导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所谓反思就是对学习活动中自己思考的内容与思考的方法进行反省性思考,也即明确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学到了什么,怎样学习的”。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阅读与自己的生活相勾连,不仅理解作者在表达什么,也学会追问“我”自己在想什么。比如,《儒林外史》中人物众多,彼此不相关联,作者讽刺手法极高明,几乎不露声色,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一定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拨开迷障,深入内里,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通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对其中的人物进行归类:《儒林外史》中的正面人物有哪些?反面人物有哪些?小说鞭挞了哪些市侩人物形象?作者赞扬与贬抑的标准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些人物?等等。学生通过运用分析、归纳的思维方法对人物进行梳理,在比较中作出反思性评价,让阅读领悟得以走向深处。
  总之,课堂转型实践的目标就是实现学生主体的能动学习,而能动学习实践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探究性学习、协同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由真实性评价而引发的课堂转型思考,正促使教师通过具体实践使学生真正获得“21世纪型学力”,从而使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真正落地开花。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真实性评价”的由来与做法[J] .基础教育课程,2017(17):84-85.
  [2]钟启泉.能动学习:教学范式的转换[J].教育发展研究,2017(08):62-68.
  [3]OECD.PISA2018 Draft Reading Literacy Framworks [EB/OL].[2017-04-09].http://www.oecd.org/pisa/data/PISA-2018-draft-framworks.pdf.
  [4]钟启泉.课堂转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99.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
  (栏目编辑:葛  杰)
其他文献
统编语文教材系统融入了名著阅读的整体设计与思考。那么,如何对学生的名著阅读进行指导?特别是当阅读对象是外国科幻作品,阅读群体是农村初中学生的时候。  去年,指导学生阅读《海底两万里》这部名著时,笔者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后,概括每章的情节,总结人物形象。结果发现,学生阅读的速度很慢,兴致不高。是不是学生普遍对这部名著不感兴趣呢?调查下来,却发现事实恰恰相反,许多学生很喜欢这部名著。那么,教师对学生名著阅
期刊
【编者按】“新优质初中”特指此前比较薄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集中,本地生源流失明显,如今教育部门不仅在财政投入、硬件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更是通过课程开发、学科教研、科研送教等方式提升其教育质量的一批学校。“补偿教学”是指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以减少其课业学习困难和增进课业学习能力。一般情况下,这种针对性的补偿教学行为是“后置”的,强调知识的训练与巩固。但根据新优质初中学情,学生知识缺漏、学习动力不
期刊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方式还原教材情境,人为创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场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即达到“景”“情”“语”浑然一体的境界。  下面笔者就在实际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如何有效地创设情境,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1.利用多媒体创设艺术情境,引发学生想象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声音、画面等多媒体手段,将情境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进入情境,
期刊
在《关雎》中,对“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两个章节内容比较普遍的理解是“幻想说”,戴君恩、程俊英、刘毓庆等名家都持此说,因此沿袭下来。这种说法成为诗学研究中较为通行的观点,落实到中小学教学,教学参考书上也取此解。笔者在教学此诗的过程中,读到的不是“幻想”反而是一种顺理成章的推进,姑且名之为“真实说”。笔者查询资料,细读诗歌,试为“真实说”寻得更多的合理性。此观点仅代表笔者的一点探索,并不意味着否定“
期刊
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有任务情境的设计,要有写作技能的传授,要有病文的指导修改,才能激发学生“写”的动力,凝聚学生“写”的功力,保持学生“写”的定力,让学生的文字以更好的状态输出、呈现。本文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一课为例,探讨写作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情境导入,激发写之动力  “情境”顧名思义即“情景、境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入真实而有意义的教学场景,能够带给
期刊
《世说新语·咏雪》记述了东晋名士谢安大雪之日于家中与“兄子胡儿”谢朗以及“兄女”谢道韫咏雪的逸事,表现了谢家儿女杰出的文学才华,同时透出谢安家族家庭生活的雅趣。笔者试就“公大笑乐”之缘由做探究。  一、源于创作现场的精彩表现  1.赞叹于兄女的咏絮之才。从形上看,雪若柳絮,显出其轻盈、随风起舞的特点,也照应了“白雪纷纷”一句;从神采上说,该比喻带着美好的意味,柳絮翩翩,凭借风儿展示着柔美的身姿。“
期刊
史传类文本是一种特殊的文本,经历了时间的淘洗和检验,具有史学和文学的双重特色。作为史学著作,它通过记人叙史来总结历史规律,探寻事理逻辑,揭示人生哲理;作为文学作品,它用语精要,构思独特,表现古人对是非善恶、荣辱沉浮等历史、人事的思考总结,融汇了人们对历史的睿智评价。这种文质兼美的文本更有利于学生在积累文言知识的同时,感悟文字叙述的情理之美,进而走进历史,思考人生。本文拟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来例释
期刊
随着语文课程与教材改革的推进,语文评价改革也正不断深入,表征之一就是作为评价的考查——中考也正悄然转型。语文中考改革有许多探索,情境化考查只是其中一种,其正成为中考语文转型的方向。这种考查方式起初只是少数地区的“试水”,如今已经发展到众多地区的自觉探索。笔者对全国各地56份中考语文试卷逐份、逐题分析统计发现,设计情境化考查的试卷有36份,占比约为64.3%。与前几年相比,2019年情境化考查覆盖面
期刊
试卷讲评最忌讳的是简单对答案,一节课甚至半节课就完成教学任务,敷衍了事。同样,试卷讲评也不能一张试卷讲几天,每道题都细讲详析,没有重点,不分主次。因此,教师在讲评前首先要做好统计分析的准备工作,用好量表设计,做深错题归因。这样的试卷讲评课才能做到明确讲评目标,突出重难点,细化讲评内容方法,让试卷讲评成为学生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提升学科素养的有效环节和抓手。  一、统计:设计分析量表,评估学生能力 
期刊
四个老头晒太阳——在任何有阳光的地方,是司空见惯的场景;这“四个老头”,或者是五个、六个、七个、八个,直至一大群,没准其中之一有自己的爷爷或外公——对一名小学生或是初中生来说。  这个场景是不是不能写成作文?  他们为什么要晒太阳?他们不能做点别的吗?比如组织起来老有所为、勤劳致富,成群结队去宣传戒赌戒毒,动员大家搞好小区卫生,为精神文明做贡献……但是,他们已经老了,为什么要“做点别的”而不能晒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