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产学研结合推进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新的探索课题。本文在分析产学研合作教育必然及我国创新教育的现状,探索产学研推动高校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主要途径。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型人才;教学模式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可以说创新型人才是最重要的。人才就是效率,人才就是财富。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实践在新的条件下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改革之路。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实现教学、科研、生产过程三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大出发点,造就一批有学问、能做事、善为人,适应经济迅速发展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人才为宗旨,通过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性环节和强化生产实训,来推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锻炼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
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以及逐年大量扩招的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必须进入理性思考,那种一味强调把学科建成高起点、高水平、国内一流或国际领先的口号,难以调节企业需要的人才得不到满足,而高校的毕业生又待业的现实矛盾。面对社会、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产学研结合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产、学、研具有不同的知识运行活动形式,“学”是传承知识、“研”是创新知识、“产”则是应用知识。产学研三者的关系是围绕知识来运行的,“产”依赖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所进行的技术开发,要求不断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更新产业产品;“学”则必须联系生产(社会生活)实际,传承科学和技术的新成就,以此来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研”依赖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和生产实践提出的各类问题,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产学研三者本质上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但也存在着互相联系的重要方面。因此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上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
产学研结合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产学研结合可以推动高校革新办学理念,拓宽办学思路;推动高校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就业渠道。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首先,以高层次人才与创新性成果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是高校的法定职能与责任;其次,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与水平,是高校办学实力与水平的重要体现;最后,要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职能协调发展,必须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到来的现今,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上的结合将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抢占国际竞争战略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的“知识型+能力型+素质型”的研究型及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可靠保障。
二、从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新能力解析创新教育的状况
我国培养的工科类大学生虽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较弱,创新精神不足,学生个性不强等特点。为此毕业生进入社会缺乏竞争力,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总数已达1000万,居世界各国之首,但人均产值却很低。每百万元产值的工程师人数,我国约为美国的16倍,德国的l3倍。不久前中国工程院曾对我国500强中的39个大型企业以及来自50个企业的近4000名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有关创新能力问题的调研。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个人因素、企业环境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以及企业工程链的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若干主要岗位出发,对构成和反映工程技术人员内在创新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创新潜力,但受学校教育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其创新精神和综合创新素质与时代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动力、创新目标和创新毅力都非常缺乏。不少企业反映,工程教育中工程训练不足,只有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训练,这样难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工程综合与设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难以保证,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当今迅速变化的科技与生产发展形势。
三、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
要形成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人才培养新模式,应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研究性活动和生产性劳动,或者把教学活动延伸到研究过程中去,或者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交替进行。培养具有研究开发和工程实践素养,加速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的应用者转化,甚至向知识的创造者过渡。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是适应课堂教学需要而制定的,往往与生产实际之间存在距离而不利于工科人才培养。为此我们尝试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予以改革,通过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改革的原则有三个基本点:一是教育模式需主动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二是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中;三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该模式具体实施特点如下:
1.培养方案与产业结合,专业课程调整灵活。调整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是与时俱进,灵活调整,紧跟行业,企业参与培养方案的修订。构建以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就业适应能力等“逐层递进式”模式的课程体系。其中,专业基本能力培养主要是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即工读结合、工学交替,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两个阶段,学生理论学习阶段在校内学习,实践阶段到校外工作。专业拓展能力培养主要是在专业基本能力基础上,拓展专业口径,提升相关专业业务能力,就业适应能力培养是在课程实习或毕业设计中根据自身的就业岗位或行业导向和多渠道出口选择相应内容,选修相应工程设计课程,最终实现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对接。
2.拓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多样化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应遵循教育部[2007]2号文件中提出的“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求。首先,要改革以知识验证为主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以开放性实验为辅的围绕学生能力培养中心的实验教学体系。其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赛课结合,引导学生科研立项或参与教师的科研开发——研课结合,让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多途经地强化学生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还要共建实习基地,学生顶岗锻炼。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与行业或企业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接触社会和接触生产实际的机会。还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自找门路,寻求多领域、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机会。
3.大胆尝试毕业设计与企业岗位、科研实际项目相结合。每年学生都要做毕业设计,如果毕业设计与企业的实际项目或企业的岗位、科研实际项目相结合,经产学研合作单位的严格考核,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质性实习,参与实际工作,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深入生产实际,为企业排忧解难,使学生作到了真题真做,有效地提高了综合素质,以达到“零距离就业”为目标,灵活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同时对有科研兴趣的同学进入科研团队,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4.整合资源,多种形式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质。若立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只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难以达到实际意义上的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事先策划、设计,并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的把握,对知识的重组和活化的加工,制造一个需要创造和充满创造可能性的环境,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以达到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同时各院系应打破专业学科间的界限,整合、配置与改造教学资源,并与企业共建联合研究室或技术开发中心,让学生参与校企联合开发的项目,或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或直接承接政府部门的科研项目和企事业单位的课题,实现校企双赢。同时也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小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和小论文等竞赛活动。
5.建立综合全面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应建立符合本专业特色、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科学、先进、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它是衡量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自我调整的重要手段。
6.完善评价体系内容,建立开放性的评价机制,让多方参与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一是研究评价指标、权重以及计算方法,使评价结果的量化更加科学合理。评价体系的内容应该涵盖和反映需要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和能力结构,如文化素质、工程素质、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创造能力等;二是建立开放性的评价机制,如社会和企业多方参与评价,既然在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背景下,参与学生评价的主体和标准就应该是多样的,同时也可以择优引进先进企业的人才评价与评估模式,从而与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一致性与连贯性;三是学生评价体系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结合专业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灵活调整某教学环节的评价细节,创建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多样性,如常规的授课考试成绩、学生实践成绩、参与企业实习成绩、设计论文成绩、解决或提出某建议成绩等可以作为评价体系组成部分,同时研究项目的立项、研究与成果应用、市场开拓等同样可以证明学生具有多方面能力与知识结构,以项目培养人才的方式使评价内容具有可替代性,从而为社会培养多样性人才。
总之,产学研结合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办学水平的强大动力,也是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结合可以推动高校革新办学理念,拓宽办学思路;推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介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加速高校进一步完善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职能协调发展,必将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参考文献:
[1]蒋华林.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高校科技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
[2]陈红喜.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9,(12).
[3]刘德仿.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应用人才的实施体系及效果[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2).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点教改项目(824118)和(0624068)资助,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型人才;教学模式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可以说创新型人才是最重要的。人才就是效率,人才就是财富。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实践在新的条件下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改革之路。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实现教学、科研、生产过程三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大出发点,造就一批有学问、能做事、善为人,适应经济迅速发展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人才为宗旨,通过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性环节和强化生产实训,来推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锻炼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
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以及逐年大量扩招的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必须进入理性思考,那种一味强调把学科建成高起点、高水平、国内一流或国际领先的口号,难以调节企业需要的人才得不到满足,而高校的毕业生又待业的现实矛盾。面对社会、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产学研结合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产、学、研具有不同的知识运行活动形式,“学”是传承知识、“研”是创新知识、“产”则是应用知识。产学研三者的关系是围绕知识来运行的,“产”依赖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所进行的技术开发,要求不断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更新产业产品;“学”则必须联系生产(社会生活)实际,传承科学和技术的新成就,以此来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研”依赖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和生产实践提出的各类问题,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产学研三者本质上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但也存在着互相联系的重要方面。因此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上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
产学研结合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产学研结合可以推动高校革新办学理念,拓宽办学思路;推动高校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就业渠道。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首先,以高层次人才与创新性成果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是高校的法定职能与责任;其次,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与水平,是高校办学实力与水平的重要体现;最后,要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职能协调发展,必须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到来的现今,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上的结合将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抢占国际竞争战略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的“知识型+能力型+素质型”的研究型及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可靠保障。
二、从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新能力解析创新教育的状况
我国培养的工科类大学生虽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较弱,创新精神不足,学生个性不强等特点。为此毕业生进入社会缺乏竞争力,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总数已达1000万,居世界各国之首,但人均产值却很低。每百万元产值的工程师人数,我国约为美国的16倍,德国的l3倍。不久前中国工程院曾对我国500强中的39个大型企业以及来自50个企业的近4000名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有关创新能力问题的调研。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个人因素、企业环境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以及企业工程链的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若干主要岗位出发,对构成和反映工程技术人员内在创新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创新潜力,但受学校教育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其创新精神和综合创新素质与时代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动力、创新目标和创新毅力都非常缺乏。不少企业反映,工程教育中工程训练不足,只有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训练,这样难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工程综合与设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难以保证,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当今迅速变化的科技与生产发展形势。
三、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
要形成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人才培养新模式,应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研究性活动和生产性劳动,或者把教学活动延伸到研究过程中去,或者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交替进行。培养具有研究开发和工程实践素养,加速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的应用者转化,甚至向知识的创造者过渡。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是适应课堂教学需要而制定的,往往与生产实际之间存在距离而不利于工科人才培养。为此我们尝试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予以改革,通过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改革的原则有三个基本点:一是教育模式需主动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二是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中;三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该模式具体实施特点如下:
1.培养方案与产业结合,专业课程调整灵活。调整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是与时俱进,灵活调整,紧跟行业,企业参与培养方案的修订。构建以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就业适应能力等“逐层递进式”模式的课程体系。其中,专业基本能力培养主要是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即工读结合、工学交替,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两个阶段,学生理论学习阶段在校内学习,实践阶段到校外工作。专业拓展能力培养主要是在专业基本能力基础上,拓展专业口径,提升相关专业业务能力,就业适应能力培养是在课程实习或毕业设计中根据自身的就业岗位或行业导向和多渠道出口选择相应内容,选修相应工程设计课程,最终实现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对接。
2.拓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多样化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应遵循教育部[2007]2号文件中提出的“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求。首先,要改革以知识验证为主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以开放性实验为辅的围绕学生能力培养中心的实验教学体系。其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赛课结合,引导学生科研立项或参与教师的科研开发——研课结合,让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多途经地强化学生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还要共建实习基地,学生顶岗锻炼。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与行业或企业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接触社会和接触生产实际的机会。还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自找门路,寻求多领域、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机会。
3.大胆尝试毕业设计与企业岗位、科研实际项目相结合。每年学生都要做毕业设计,如果毕业设计与企业的实际项目或企业的岗位、科研实际项目相结合,经产学研合作单位的严格考核,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质性实习,参与实际工作,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深入生产实际,为企业排忧解难,使学生作到了真题真做,有效地提高了综合素质,以达到“零距离就业”为目标,灵活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同时对有科研兴趣的同学进入科研团队,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4.整合资源,多种形式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质。若立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只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难以达到实际意义上的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事先策划、设计,并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的把握,对知识的重组和活化的加工,制造一个需要创造和充满创造可能性的环境,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以达到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同时各院系应打破专业学科间的界限,整合、配置与改造教学资源,并与企业共建联合研究室或技术开发中心,让学生参与校企联合开发的项目,或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或直接承接政府部门的科研项目和企事业单位的课题,实现校企双赢。同时也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小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和小论文等竞赛活动。
5.建立综合全面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应建立符合本专业特色、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科学、先进、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它是衡量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自我调整的重要手段。
6.完善评价体系内容,建立开放性的评价机制,让多方参与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一是研究评价指标、权重以及计算方法,使评价结果的量化更加科学合理。评价体系的内容应该涵盖和反映需要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和能力结构,如文化素质、工程素质、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创造能力等;二是建立开放性的评价机制,如社会和企业多方参与评价,既然在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背景下,参与学生评价的主体和标准就应该是多样的,同时也可以择优引进先进企业的人才评价与评估模式,从而与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一致性与连贯性;三是学生评价体系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结合专业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灵活调整某教学环节的评价细节,创建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多样性,如常规的授课考试成绩、学生实践成绩、参与企业实习成绩、设计论文成绩、解决或提出某建议成绩等可以作为评价体系组成部分,同时研究项目的立项、研究与成果应用、市场开拓等同样可以证明学生具有多方面能力与知识结构,以项目培养人才的方式使评价内容具有可替代性,从而为社会培养多样性人才。
总之,产学研结合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办学水平的强大动力,也是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结合可以推动高校革新办学理念,拓宽办学思路;推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介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加速高校进一步完善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职能协调发展,必将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参考文献:
[1]蒋华林.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高校科技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
[2]陈红喜.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9,(12).
[3]刘德仿.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应用人才的实施体系及效果[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2).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点教改项目(824118)和(0624068)资助,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