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 8月 27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的题目:《我们应该真正害怕中国什么 ?》说实话,不仅引起生活在美国的华人的注意,也一定会让中国国内的读者惊奇!
现在,临近美国竞选年的华盛顿,各路政客炒作中国话题的不在少数,但仔细看来,这篇文章却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中国近年来在科技和专利发明方面取得了快速的进步,在数量方面已仅次于美国,且大有超过美国之势,引发了美国决策者的担忧。但文章的作者认为,这还不太值得美国真正担心,他们应该害怕的是中国的经济转型和推动转型的这股正能量!
最具挑战的是经济转型
在北京中关村的一个咖啡馆里,每天有几十个年轻的创业团队聚集,同时有很多“天使投资者”前来寻找投资机会。德国《明镜》周刊记者曾造访这些年轻人,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些咖啡馆和科技园区正在发生的事情,将有机会在中国催生出21世纪的硅谷。今天的中国社会,很多草根的创业者,或许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
迈入新世纪的中国,经历了非凡的成长。金融危机前后,从世界的富国俱乐部“G7”到所谓的“G2”(指中国和美国)的变化,标志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但毋庸置疑,在经历了 30年高速增长后的今天,中国经济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增长、通胀和转型,其中,最具挑战的是转型。
经济转型,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是从外需导向转向内需导向,欧美危机带来的外需骤降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推动的外力。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产业要增强全球竞争力,从比较落后的下游,迁移到中游或者中上游,这个过程有点儿像鲤鱼跳龙门,我们可以把它称为中国经济的惊险一跳。
历史上很多国家在人均 GDP达到 3000美元-4000美元之后,往往进入一个矛盾多发期,即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最有名的例子是阿根廷,这个在 20世纪之初就迈入中等收入门槛的国家,徘徊了一百年,不幸地经历了经济停滞、贫富分化、腐败多发、金融脆弱等各种社会乱象。社会的进步往往是多重因素的倒逼,经济转型亦是如此,中国需要更具竞争力和更高经济附加值的产业群,这是中国经济面临最大的挑战。
未来十年可谓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期。2010年底,中国人均 GDP超过了 4000美元。大致匡算一下,参照中国“十二五规划”,GDP年均增长7%左右,复利计算十年后人均 GDP正好翻一番,也就是 8000美元;假设人民币升值 20%,就是 10000美元,大致是美国的四分之一,而中国人口大致是美国的四倍多。届时,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总量第一,并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社会也就更有条件推进一些更深层次的改革。所以,无论怎样看,未来十年对中国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十年。
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的主战场
中国需要稳定十年,发展十年,而两者又是互为依存的。怎样才能实现这十年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建好资本市场,用好资本市场。
去年乔布斯的去世,在中国社会激起了广泛的讨论。大家都在问,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的确,乔布斯的热情和天分是难能可贵的,但乔布斯的奇迹是制度的产物,乔布斯和苹果的成长和资本市场息息相关。苹果上市后,并购了很多公司,整合了很多技术,也是在资本市场这个平台上才得以实现。尤其是,乔布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苹果全球的员工有 4.6万人,乔布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动员和组织了这么巨大的群体夜以继日,奇迹般地创造出美轮美奂的 iPhone,靠的是一种激励机制,叫做股权激励。
我们都知道,iPhone的生产组装在中国的深圳,苹果的应用软件很多也都是在加州的中国人所写,甚至苹果产品在中国市场爆炸式的销售业绩增长也是苹果股价一路飙升的重要推手,但中国却没有出现苹果和乔布斯。所以,美国的科技创新是依靠了科技与资本的对接机制,而这个机制的背后就是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
今年中国的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了金融回归于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提出来服务于三农和中小企业,非常引起美国业界的关注。中国一个中部省份的一群年轻人创业,发明了一种地膜,一般的地膜是塑料做的,但是他们发明的地膜是淀粉做的。好处在于,第一,可自然降解、无污染;第二,庄稼长出来后,不需要人工,自己就可以钻出来。这些年轻人创业的动力在哪里?想上创业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市场激发的创业和创新的热情,看到现代农业和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也可以大有作为。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若干年中,在资本市场的牵引下,遍布中国的科技园区和成千上万的创业人群中,或许将走出中国的苹果和乔布斯。
未来十年左右,资本市场将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战场。这一切,不能不引起美国人的害怕!
体制机制改革将助推中国崛起
过去的 30年中,尽管过程中遇到很多波折,也有过很多的忧虑和挑战,但中国经济的发展整体呈现加速的态势。在 2000年,世界普遍预计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是 2050年后。去年,全球权威的金融机构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将时点提前到 2016年。
中国经济为什么会超越人们的预期?这个背后有一个宏大的背景,就是 13亿人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是个不可逆和加速的过程。在一个自由交易的市场中,发生交易的可能数目是一个排列组合的过程,2个人参与,可以发生一个交易,3个人是 3个,4个人是 6个,5个人是 10个,6个人 15个……呈现出一个级数增长,或者是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影响经济总量的因素,除去交易对手方的增加,还有基础设施的改进,比如法律体系的完善,交易规则的优化,交易成本的降低,社会文明的进步,等等。资本市场的建设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2008年,在北京郊区的地道战遗址,有一个广告牌,上面有 27个农家菜的广告,肩并肩地排在一起,我想那可能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广告牌。在中国经济的每个环节、每个行业,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丝毫不害怕竞争,全心全意地拥抱市场经济,这就是中国民营经济向前发展的生生不息的动力。中国人从来不缺乏竞争意识。
2010年底,中国跨越了人均 4000美元的门槛。如果时光倒流 100年,1913年,美国和阿根廷人均 GDP都在 4000美元左右,那时,世界在猜测,是美国崛起,还是阿根廷崛起。今天我们发现,美国人均GDP为 4.7万美元,阿根廷只有 0.6万美元。但是,一个世纪后的世界今天又在猜测,是中国崛起,还是印度崛起?中国在走过人均 4000美元之后的竞争力是什么?从美国和阿根廷的百年兴衰来看,不是起点,不是资源,是体制机制。
近期备受世人关注的“南海事件”的背后,是中国崛起态势的加速。世界以极为复杂的心情参与到南海的纷争之中,使得南海一举成为了大国博弈的舞台,或许也标志着中国真正迈入了大国时代。大国的一举一动,必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也难免要百般思量,如履薄冰,因为中国不希望前行的步伐受到羁绊,这是成长的烦恼,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历史有惊人的相似,100年前,当美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在世界舞台,欧洲最流行的理论叫“美国威胁论”。或许,对今天的中国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发展,保持稳定,推进改革。
大国崛起需要不断改革体制机制。中国有一首儿歌,“两只老虎,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中国社会有两只“老虎”:一只叫做改革,一只叫做社会问题。两只“老虎”不知道对方在哪儿,可能都跑得很快,中国人普遍希望改革这只“老虎”跑得比另外一只“老虎”快一点儿,这样中国才能实现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并在此之后走上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实现真正的崛起。中国改革的本质仍然是怎样去推动市场化改革,来释放生产力。今天,中国依然有很多领域需要市场化,也可以市场化,比如金融领域、医疗领域。相信这些领域逐步市场化改革,释放出的生产力,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十年发展和转型的最大动力,这也是美国人最该害怕担心的呢!
(本文作者系美国洛杉矶《DiamondBar City News》副总编,著名华裔经济评论家,近年来曾为本刊撰写过许多特稿。)
现在,临近美国竞选年的华盛顿,各路政客炒作中国话题的不在少数,但仔细看来,这篇文章却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中国近年来在科技和专利发明方面取得了快速的进步,在数量方面已仅次于美国,且大有超过美国之势,引发了美国决策者的担忧。但文章的作者认为,这还不太值得美国真正担心,他们应该害怕的是中国的经济转型和推动转型的这股正能量!
最具挑战的是经济转型
在北京中关村的一个咖啡馆里,每天有几十个年轻的创业团队聚集,同时有很多“天使投资者”前来寻找投资机会。德国《明镜》周刊记者曾造访这些年轻人,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些咖啡馆和科技园区正在发生的事情,将有机会在中国催生出21世纪的硅谷。今天的中国社会,很多草根的创业者,或许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
迈入新世纪的中国,经历了非凡的成长。金融危机前后,从世界的富国俱乐部“G7”到所谓的“G2”(指中国和美国)的变化,标志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但毋庸置疑,在经历了 30年高速增长后的今天,中国经济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增长、通胀和转型,其中,最具挑战的是转型。
经济转型,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是从外需导向转向内需导向,欧美危机带来的外需骤降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推动的外力。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产业要增强全球竞争力,从比较落后的下游,迁移到中游或者中上游,这个过程有点儿像鲤鱼跳龙门,我们可以把它称为中国经济的惊险一跳。
历史上很多国家在人均 GDP达到 3000美元-4000美元之后,往往进入一个矛盾多发期,即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最有名的例子是阿根廷,这个在 20世纪之初就迈入中等收入门槛的国家,徘徊了一百年,不幸地经历了经济停滞、贫富分化、腐败多发、金融脆弱等各种社会乱象。社会的进步往往是多重因素的倒逼,经济转型亦是如此,中国需要更具竞争力和更高经济附加值的产业群,这是中国经济面临最大的挑战。
未来十年可谓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期。2010年底,中国人均 GDP超过了 4000美元。大致匡算一下,参照中国“十二五规划”,GDP年均增长7%左右,复利计算十年后人均 GDP正好翻一番,也就是 8000美元;假设人民币升值 20%,就是 10000美元,大致是美国的四分之一,而中国人口大致是美国的四倍多。届时,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总量第一,并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社会也就更有条件推进一些更深层次的改革。所以,无论怎样看,未来十年对中国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十年。
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的主战场
中国需要稳定十年,发展十年,而两者又是互为依存的。怎样才能实现这十年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建好资本市场,用好资本市场。
去年乔布斯的去世,在中国社会激起了广泛的讨论。大家都在问,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的确,乔布斯的热情和天分是难能可贵的,但乔布斯的奇迹是制度的产物,乔布斯和苹果的成长和资本市场息息相关。苹果上市后,并购了很多公司,整合了很多技术,也是在资本市场这个平台上才得以实现。尤其是,乔布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苹果全球的员工有 4.6万人,乔布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动员和组织了这么巨大的群体夜以继日,奇迹般地创造出美轮美奂的 iPhone,靠的是一种激励机制,叫做股权激励。
我们都知道,iPhone的生产组装在中国的深圳,苹果的应用软件很多也都是在加州的中国人所写,甚至苹果产品在中国市场爆炸式的销售业绩增长也是苹果股价一路飙升的重要推手,但中国却没有出现苹果和乔布斯。所以,美国的科技创新是依靠了科技与资本的对接机制,而这个机制的背后就是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
今年中国的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了金融回归于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提出来服务于三农和中小企业,非常引起美国业界的关注。中国一个中部省份的一群年轻人创业,发明了一种地膜,一般的地膜是塑料做的,但是他们发明的地膜是淀粉做的。好处在于,第一,可自然降解、无污染;第二,庄稼长出来后,不需要人工,自己就可以钻出来。这些年轻人创业的动力在哪里?想上创业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市场激发的创业和创新的热情,看到现代农业和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也可以大有作为。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若干年中,在资本市场的牵引下,遍布中国的科技园区和成千上万的创业人群中,或许将走出中国的苹果和乔布斯。
未来十年左右,资本市场将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战场。这一切,不能不引起美国人的害怕!
体制机制改革将助推中国崛起
过去的 30年中,尽管过程中遇到很多波折,也有过很多的忧虑和挑战,但中国经济的发展整体呈现加速的态势。在 2000年,世界普遍预计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是 2050年后。去年,全球权威的金融机构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将时点提前到 2016年。
中国经济为什么会超越人们的预期?这个背后有一个宏大的背景,就是 13亿人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是个不可逆和加速的过程。在一个自由交易的市场中,发生交易的可能数目是一个排列组合的过程,2个人参与,可以发生一个交易,3个人是 3个,4个人是 6个,5个人是 10个,6个人 15个……呈现出一个级数增长,或者是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影响经济总量的因素,除去交易对手方的增加,还有基础设施的改进,比如法律体系的完善,交易规则的优化,交易成本的降低,社会文明的进步,等等。资本市场的建设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2008年,在北京郊区的地道战遗址,有一个广告牌,上面有 27个农家菜的广告,肩并肩地排在一起,我想那可能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广告牌。在中国经济的每个环节、每个行业,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丝毫不害怕竞争,全心全意地拥抱市场经济,这就是中国民营经济向前发展的生生不息的动力。中国人从来不缺乏竞争意识。
2010年底,中国跨越了人均 4000美元的门槛。如果时光倒流 100年,1913年,美国和阿根廷人均 GDP都在 4000美元左右,那时,世界在猜测,是美国崛起,还是阿根廷崛起。今天我们发现,美国人均GDP为 4.7万美元,阿根廷只有 0.6万美元。但是,一个世纪后的世界今天又在猜测,是中国崛起,还是印度崛起?中国在走过人均 4000美元之后的竞争力是什么?从美国和阿根廷的百年兴衰来看,不是起点,不是资源,是体制机制。
近期备受世人关注的“南海事件”的背后,是中国崛起态势的加速。世界以极为复杂的心情参与到南海的纷争之中,使得南海一举成为了大国博弈的舞台,或许也标志着中国真正迈入了大国时代。大国的一举一动,必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也难免要百般思量,如履薄冰,因为中国不希望前行的步伐受到羁绊,这是成长的烦恼,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历史有惊人的相似,100年前,当美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在世界舞台,欧洲最流行的理论叫“美国威胁论”。或许,对今天的中国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发展,保持稳定,推进改革。
大国崛起需要不断改革体制机制。中国有一首儿歌,“两只老虎,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中国社会有两只“老虎”:一只叫做改革,一只叫做社会问题。两只“老虎”不知道对方在哪儿,可能都跑得很快,中国人普遍希望改革这只“老虎”跑得比另外一只“老虎”快一点儿,这样中国才能实现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并在此之后走上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实现真正的崛起。中国改革的本质仍然是怎样去推动市场化改革,来释放生产力。今天,中国依然有很多领域需要市场化,也可以市场化,比如金融领域、医疗领域。相信这些领域逐步市场化改革,释放出的生产力,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十年发展和转型的最大动力,这也是美国人最该害怕担心的呢!
(本文作者系美国洛杉矶《DiamondBar City News》副总编,著名华裔经济评论家,近年来曾为本刊撰写过许多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