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河北理工大学地质系发展概况,对“矿床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教师从教材选择、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教学团队、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研究,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完善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手段、凝练教学团队、注重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目的为学校培养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为社会输送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地质勘查技术骨干人才。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教学团队矿床学思维矿床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地质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地质工作需要大量的地质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地质人才的结构不尽合理[1-6]。具体表现为高层次人才和生产一线应用型地质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中间层次相对过剩,因此,在教学中建立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迫切的问题[7-14]。本教学团队以《矿床学》教学改革为实例,从教材选择、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教学团队、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期望培养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为社会输送一批热爱祖国、立志现身地质事业、具有扎实的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地质科学研究顶尖人才后备力量。
一、教材选择的综合性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上课内容的依据,必须有前瞻性和贴近性,因此如何选择教材是保证授课质量的关键问题。目前矿床学课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著名矿床学家冯景兰、袁复礼、张炳熹,袁见齐等院士先后任教,创立了我国最早的矿床学学科,开设了《矿床学》课程,编写了《中国矿床学》[15]教材(1961内部教材),为国家培养了地勘行业骨干技术力量;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袁见齐、翟裕生院士和朱上庆、夏卫华、杨廷栋等教授在武汉地质学院恢复了矿床教研室,带领大批师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重建了较为完整的矿床学实验室,并编写出版了《矿床学》(国家统编教材)[16],使矿床学课程水平大大提高;第三阶段是199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矿业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作为矿床勘查理论基础学科矿床学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课程教学改革和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和先进教学技术的引入,大大促进了该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姚书振、胡明安、王思远等教授,在继承发扬老一代教师奠定的矿床学课程特色与优势基础上,继续拓展矿床学学科,相继编写了《资源地质学》、《应用矿床学》[17]等矿床学教材,更新和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使该课程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第四阶段是21世纪初,2006年8月地质出版社出版、姚凤良和孙丰月主编的《矿床学教程》[18],该教材是地质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矿床学基础教程》的重编再版,该教材强化基础,突出“三基”,内容丰富,反映了近代矿床学的新成就,叙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注重系统,并在重要术语上加了英文标注,以便于学生能够对照查阅相关文献。因此我们把姚凤良和孙丰月主编的《矿床学教程》[18]作为主教材,同时参照徐克勤等1964编著的《矿床学》[19]、胡受奚等1982年编著的《矿床学》[20]、袁见齐先生等1985年编的《矿床学》[16]、刘文冶1985年主编的《矿床学》[21]和南大任启江先生等1993年编著的《矿床学概论》[22]以及冯景兰等编写的《中国矿床学》[15]等早期优秀经典教材,使学生既可以熟悉矿床学的研究动态,也可以了解矿床学的发展历史。同时在备课中参考国外优秀的原版矿床学教材:如美国的《Ore Geology and Industrial Minerals》和澳大利亚《Ore Deposit Geology》,做到中外结合,融会贯通。
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矿床学教程是高等院校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一门即古老又新颖、实践性很强、技术经济与地质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地质学科。国内将其作为矿产勘查的先导性学科,西方国家则把两者统称为经济地质学[15-17]。矿床地质学(Geology of Ore Deposits)与经济地质学(Economic Geology)都是研究矿床的学科,前者是计划经济国家的称呼,后者则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名称,这是既相似又有重大差异的两个概念,反映了人们对矿床研究的出发点、目的和方法的不同[18-23]。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矿床的基本概念、矿产的种类、各类典型矿床的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及其分布规律有初步的了解,从而掌握现代矿床学的基本成矿理论、研究方法和发展状况,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利用其掌握的只是能够进行矿产勘查或对矿床进行综合地质勘查、技术经济评价,对学生“授之以渔”,使学生在实际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对各种矿床类型讲授中,理论分析与典型实例课时比例为1:1,即每种类型矿床列举2-4个典型矿床实例,如在对斑岩铜矿讲述中,列举了智利的丘基卡玛塔铜矿床、美国宾厄姆(Bingham)铜矿和我国江西德兴斑岩铜矿,针对其成矿背景、成矿机理、成矿规律和控矿条件等做了详实的阐述,并重点讲述了斑岩型矿床的蚀变分带,使学生不仅掌握各种理论知识,还要在实际中能融合贯通。此外在教学中加大课程网络教学环境和视频教学的建设力度,引导学生课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多源教学资源,提高自我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博览群书,观察万象,察微存疑,勤思审问,遍寻资料,尊重数据,崇尚事实,大量阅读文献掌握最新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研究前沿,明确现时代的地球科学问题[24-27],广泛了解和掌握矿床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用以分析解决地球科学问题[28-33]。
此外,通过教学研讨和教学实践,利用学校“512质量工程”建设契机,由学院品牌专业建设提供的专项建设经费,增加新的矿床类型实习标本500件,挂图100幅,扩充现有的标本图库和模型库及典型矿床实例库,摄制野外现场教学录像片,使《矿床学》能和矿物学、岩石学和构造线等其他的专业课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进一步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教学方式也应灵活多样,教学内容亦应丰富有趣,并尝试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和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新教学方法[34-38]。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传统教学中过多的教师思维替代了学生的思维,程序化教学痕迹严重。如果采用一言堂式的教学,教师的权威逐渐消磨甚至扼杀学生的灵感和闪光点,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的思维对于得到的信息只能是被动接受,很难内化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采取7:3师生“互动”时间分配,即一节课50分钟,讲课时间为35分钟,学生回答问题和提问时间为15分钟,讲述中有目的性的对学生进行“抛砖引玉”,给学生的思维留有空间和余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在课堂中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实验课上,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矿床的标本,结合矿床地质概况,使学生熟悉并了解矿床的成因和成矿规律。因此教师得适当引导鼓励,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活力,使他们体验在思维的世界中自由翱翔的乐趣,减少了教师对学生过多的干预和不必要的思维束缚。
四、教学团队的合理性
目前,对于教学团队,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刘宝存在《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39]将中将教学团队定义为:“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的远景目标,由某一专业或某一课程的教师组成的、为完成某个教学任务以及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群体”。马廷奇在《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40]一文中认为“教学团队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由为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因此教学团队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共同目的,由数量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教师组成,共同参与教学和科研活动,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依靠团队的力量来解决教学和科研中的问题[41-42]。
目前《矿床学》课程教学团队共有5名教师担任:2名正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和一名助教(2名博士,3名硕士),平均年龄34岁,从学历结构、支撑结构、年龄结构以及学科梯队组成都非常合理,该教学团队共同讲授7们专业基础课,承担和参与了国家项目、省市级项目19项,发表论文70余篇。因此该教学团队学术背景好、理论功底深、实践能力强,在地质专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一定的学术地位,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协调能力,能追踪学术前沿,不仅完善了教学梯队组织建设,还保证教学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完成。
五、教学理念的创新性
有人说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与创业教育相加,也有人说创新教育即是智商教育和情商教育的结合,而以创新教育为主导的教学旨在培养专业型、技能型、复合型的人才[30-36]。目前中国成矿理论研究,可以说更是繁花似锦、异彩纷呈,涌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多因复成成矿论,“三性”、“三观”成矿理论,即实践性、系统性、综合性,以及历史观、环境观、经济观。因此教师在第一次课堂导入时就先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去什么地方进行地质勘探?通过哪些途径来进行地质勘探?学习“矿床学”课程对找矿有什么作用”,学生的回答必然是各种各样,会带着解决地质问题的思想准备去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应以巧妙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备课,培养学习的兴趣,通过发散性思维的模式来创新潜能[37-40]。并对教学中疑点和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启发学生去思考和逐步解疑,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结论:本课程通过“矿床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和探索,教师教学中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完善校内专任教师授课机制;对学生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目的是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地质勘查的技术骨干人才。
基金项目:河北理工大学教研项目(XY0951-09)
[参考文献]
[1]杨承远.地学教育现状及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 2000(1):26-28
[2]李虎杰,易发成,高德政.地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2000(4):55-56
[3]彭远新,赵全科.《地质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4):23-24
[4]王家林.地学教育改革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地质教育.2000(4):42-43
[5]杨承运.地学教育现状及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 2000(1):26-28
[6]辜芝兰. 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日本第三次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及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0.(5):13-15
[7]桂和荣,严加平,陈萍,胡友彪,成春奇,刘文中,吴基文,宋晓梅.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2.(1):46-49
[8]李虎杰,易发成,高德政.地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2000.(4):55-56
[9]孟宪来.地质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地质人才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2006.(4):1-3
[10]赵鹏大.地质教育改革:若干观点、情况及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0.(1):3-7
[11]许保良,阎国翰,尹静华.地质科学发展的若干特点及其教育对策[J]. 中国地质教育.2000.(1):8-12
[12]陈骏,胡文瑄,李成.地质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07.(1):133-139
[13]孙勇,于在平,张云翔,薛祥煦,崔智林.高等地质教育的创新、改革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1.(4):1-4
[14]王德滋,赵连泽.关于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2.(1):9-13
[15]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编.中国矿床学[M].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89
[16]王思远,李立平,刘晓风.应用矿床学[M].中国地质大学教材科.1993
[17]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矿床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1-8
[18]姚凤良,孙丰月.矿床学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2-15
[19]徐克勤,胡受奚,俞受均.矿床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64
[20]胡受奚,周顺之,刘孝善.矿床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1-5
[21]刘文治主编.矿床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22]任启江等.矿床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3]陈毓川.中国矿床成矿模式[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2-51
[24]赵鹏大.地质教育改革:若干观点、情况和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 2000(1):3-7
[25]教育部人事司组编.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修订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6]毕孔彰,胡轩魁.关于地学教育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 2002.(2):1-3
[27]刘瑞珣,回顾地质事业的发展,思考理科地质教育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J].2002.(2):4-5
[28]刘建朝. 新时期地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国土资源与教育. 2002.(6):81-82
[29]高怀世,陈传胜,徐明.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创新应用型地质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地质教育.2006.(6):39-42
[30]周新民.中国地质教学之我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2(6):51-52
[31]翟裕生.21世纪矿床学研究展望——矿床学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几个领域[J].中国地质.2000.(3):14-17
[32]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 [J].西部教育研究.2010.10(1):10-24
[33]翟裕生.关于矿床学创新问题的探讨[J].地学前缘.2006.13(3):1-6
[34]葛延风.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几点建议[J].中国发展评论.12(1):60-64
[35]赫英,比较思惟与比较矿床学[J].地质找矿论丛.1995.10(1):48-54
[36]翟裕生.走向21世纪的矿床学[J].矿床地质.2001.20(1):10-14
[37]郑明华.现代矿床学的进展[J].学科发展与研究.1989.(4):29-31
[38]张德会,叶荣,龚庆杰.“地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5(3):60-62
[39]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29-31
[40]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40-42.
[41]孙丽娜,贺立军.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J].河北学刊,2007.(5):162-165.
[42]思恩舜.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4):14-15
(作者单位:1.河北理工大学 地质系教研室,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教学团队矿床学思维矿床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地质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地质工作需要大量的地质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地质人才的结构不尽合理[1-6]。具体表现为高层次人才和生产一线应用型地质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中间层次相对过剩,因此,在教学中建立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迫切的问题[7-14]。本教学团队以《矿床学》教学改革为实例,从教材选择、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教学团队、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期望培养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为社会输送一批热爱祖国、立志现身地质事业、具有扎实的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地质科学研究顶尖人才后备力量。
一、教材选择的综合性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上课内容的依据,必须有前瞻性和贴近性,因此如何选择教材是保证授课质量的关键问题。目前矿床学课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著名矿床学家冯景兰、袁复礼、张炳熹,袁见齐等院士先后任教,创立了我国最早的矿床学学科,开设了《矿床学》课程,编写了《中国矿床学》[15]教材(1961内部教材),为国家培养了地勘行业骨干技术力量;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袁见齐、翟裕生院士和朱上庆、夏卫华、杨廷栋等教授在武汉地质学院恢复了矿床教研室,带领大批师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重建了较为完整的矿床学实验室,并编写出版了《矿床学》(国家统编教材)[16],使矿床学课程水平大大提高;第三阶段是199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矿业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作为矿床勘查理论基础学科矿床学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课程教学改革和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和先进教学技术的引入,大大促进了该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姚书振、胡明安、王思远等教授,在继承发扬老一代教师奠定的矿床学课程特色与优势基础上,继续拓展矿床学学科,相继编写了《资源地质学》、《应用矿床学》[17]等矿床学教材,更新和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使该课程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第四阶段是21世纪初,2006年8月地质出版社出版、姚凤良和孙丰月主编的《矿床学教程》[18],该教材是地质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矿床学基础教程》的重编再版,该教材强化基础,突出“三基”,内容丰富,反映了近代矿床学的新成就,叙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注重系统,并在重要术语上加了英文标注,以便于学生能够对照查阅相关文献。因此我们把姚凤良和孙丰月主编的《矿床学教程》[18]作为主教材,同时参照徐克勤等1964编著的《矿床学》[19]、胡受奚等1982年编著的《矿床学》[20]、袁见齐先生等1985年编的《矿床学》[16]、刘文冶1985年主编的《矿床学》[21]和南大任启江先生等1993年编著的《矿床学概论》[22]以及冯景兰等编写的《中国矿床学》[15]等早期优秀经典教材,使学生既可以熟悉矿床学的研究动态,也可以了解矿床学的发展历史。同时在备课中参考国外优秀的原版矿床学教材:如美国的《Ore Geology and Industrial Minerals》和澳大利亚《Ore Deposit Geology》,做到中外结合,融会贯通。
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矿床学教程是高等院校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一门即古老又新颖、实践性很强、技术经济与地质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地质学科。国内将其作为矿产勘查的先导性学科,西方国家则把两者统称为经济地质学[15-17]。矿床地质学(Geology of Ore Deposits)与经济地质学(Economic Geology)都是研究矿床的学科,前者是计划经济国家的称呼,后者则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名称,这是既相似又有重大差异的两个概念,反映了人们对矿床研究的出发点、目的和方法的不同[18-23]。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矿床的基本概念、矿产的种类、各类典型矿床的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及其分布规律有初步的了解,从而掌握现代矿床学的基本成矿理论、研究方法和发展状况,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利用其掌握的只是能够进行矿产勘查或对矿床进行综合地质勘查、技术经济评价,对学生“授之以渔”,使学生在实际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对各种矿床类型讲授中,理论分析与典型实例课时比例为1:1,即每种类型矿床列举2-4个典型矿床实例,如在对斑岩铜矿讲述中,列举了智利的丘基卡玛塔铜矿床、美国宾厄姆(Bingham)铜矿和我国江西德兴斑岩铜矿,针对其成矿背景、成矿机理、成矿规律和控矿条件等做了详实的阐述,并重点讲述了斑岩型矿床的蚀变分带,使学生不仅掌握各种理论知识,还要在实际中能融合贯通。此外在教学中加大课程网络教学环境和视频教学的建设力度,引导学生课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多源教学资源,提高自我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博览群书,观察万象,察微存疑,勤思审问,遍寻资料,尊重数据,崇尚事实,大量阅读文献掌握最新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研究前沿,明确现时代的地球科学问题[24-27],广泛了解和掌握矿床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用以分析解决地球科学问题[28-33]。
此外,通过教学研讨和教学实践,利用学校“512质量工程”建设契机,由学院品牌专业建设提供的专项建设经费,增加新的矿床类型实习标本500件,挂图100幅,扩充现有的标本图库和模型库及典型矿床实例库,摄制野外现场教学录像片,使《矿床学》能和矿物学、岩石学和构造线等其他的专业课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进一步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教学方式也应灵活多样,教学内容亦应丰富有趣,并尝试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和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新教学方法[34-38]。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传统教学中过多的教师思维替代了学生的思维,程序化教学痕迹严重。如果采用一言堂式的教学,教师的权威逐渐消磨甚至扼杀学生的灵感和闪光点,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的思维对于得到的信息只能是被动接受,很难内化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采取7:3师生“互动”时间分配,即一节课50分钟,讲课时间为35分钟,学生回答问题和提问时间为15分钟,讲述中有目的性的对学生进行“抛砖引玉”,给学生的思维留有空间和余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在课堂中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实验课上,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矿床的标本,结合矿床地质概况,使学生熟悉并了解矿床的成因和成矿规律。因此教师得适当引导鼓励,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活力,使他们体验在思维的世界中自由翱翔的乐趣,减少了教师对学生过多的干预和不必要的思维束缚。
四、教学团队的合理性
目前,对于教学团队,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刘宝存在《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39]将中将教学团队定义为:“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的远景目标,由某一专业或某一课程的教师组成的、为完成某个教学任务以及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群体”。马廷奇在《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40]一文中认为“教学团队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由为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因此教学团队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共同目的,由数量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教师组成,共同参与教学和科研活动,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依靠团队的力量来解决教学和科研中的问题[41-42]。
目前《矿床学》课程教学团队共有5名教师担任:2名正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和一名助教(2名博士,3名硕士),平均年龄34岁,从学历结构、支撑结构、年龄结构以及学科梯队组成都非常合理,该教学团队共同讲授7们专业基础课,承担和参与了国家项目、省市级项目19项,发表论文70余篇。因此该教学团队学术背景好、理论功底深、实践能力强,在地质专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一定的学术地位,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协调能力,能追踪学术前沿,不仅完善了教学梯队组织建设,还保证教学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完成。
五、教学理念的创新性
有人说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与创业教育相加,也有人说创新教育即是智商教育和情商教育的结合,而以创新教育为主导的教学旨在培养专业型、技能型、复合型的人才[30-36]。目前中国成矿理论研究,可以说更是繁花似锦、异彩纷呈,涌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多因复成成矿论,“三性”、“三观”成矿理论,即实践性、系统性、综合性,以及历史观、环境观、经济观。因此教师在第一次课堂导入时就先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去什么地方进行地质勘探?通过哪些途径来进行地质勘探?学习“矿床学”课程对找矿有什么作用”,学生的回答必然是各种各样,会带着解决地质问题的思想准备去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应以巧妙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备课,培养学习的兴趣,通过发散性思维的模式来创新潜能[37-40]。并对教学中疑点和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启发学生去思考和逐步解疑,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结论:本课程通过“矿床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和探索,教师教学中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完善校内专任教师授课机制;对学生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目的是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地质勘查的技术骨干人才。
基金项目:河北理工大学教研项目(XY0951-09)
[参考文献]
[1]杨承远.地学教育现状及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 2000(1):26-28
[2]李虎杰,易发成,高德政.地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2000(4):55-56
[3]彭远新,赵全科.《地质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4):23-24
[4]王家林.地学教育改革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地质教育.2000(4):42-43
[5]杨承运.地学教育现状及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 2000(1):26-28
[6]辜芝兰. 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日本第三次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及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0.(5):13-15
[7]桂和荣,严加平,陈萍,胡友彪,成春奇,刘文中,吴基文,宋晓梅.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2.(1):46-49
[8]李虎杰,易发成,高德政.地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2000.(4):55-56
[9]孟宪来.地质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地质人才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2006.(4):1-3
[10]赵鹏大.地质教育改革:若干观点、情况及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0.(1):3-7
[11]许保良,阎国翰,尹静华.地质科学发展的若干特点及其教育对策[J]. 中国地质教育.2000.(1):8-12
[12]陈骏,胡文瑄,李成.地质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07.(1):133-139
[13]孙勇,于在平,张云翔,薛祥煦,崔智林.高等地质教育的创新、改革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1.(4):1-4
[14]王德滋,赵连泽.关于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2.(1):9-13
[15]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编.中国矿床学[M].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89
[16]王思远,李立平,刘晓风.应用矿床学[M].中国地质大学教材科.1993
[17]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矿床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1-8
[18]姚凤良,孙丰月.矿床学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2-15
[19]徐克勤,胡受奚,俞受均.矿床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64
[20]胡受奚,周顺之,刘孝善.矿床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1-5
[21]刘文治主编.矿床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22]任启江等.矿床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3]陈毓川.中国矿床成矿模式[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2-51
[24]赵鹏大.地质教育改革:若干观点、情况和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 2000(1):3-7
[25]教育部人事司组编.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修订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6]毕孔彰,胡轩魁.关于地学教育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 2002.(2):1-3
[27]刘瑞珣,回顾地质事业的发展,思考理科地质教育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J].2002.(2):4-5
[28]刘建朝. 新时期地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国土资源与教育. 2002.(6):81-82
[29]高怀世,陈传胜,徐明.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创新应用型地质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地质教育.2006.(6):39-42
[30]周新民.中国地质教学之我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2(6):51-52
[31]翟裕生.21世纪矿床学研究展望——矿床学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几个领域[J].中国地质.2000.(3):14-17
[32]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 [J].西部教育研究.2010.10(1):10-24
[33]翟裕生.关于矿床学创新问题的探讨[J].地学前缘.2006.13(3):1-6
[34]葛延风.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几点建议[J].中国发展评论.12(1):60-64
[35]赫英,比较思惟与比较矿床学[J].地质找矿论丛.1995.10(1):48-54
[36]翟裕生.走向21世纪的矿床学[J].矿床地质.2001.20(1):10-14
[37]郑明华.现代矿床学的进展[J].学科发展与研究.1989.(4):29-31
[38]张德会,叶荣,龚庆杰.“地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5(3):60-62
[39]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29-31
[40]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40-42.
[41]孙丽娜,贺立军.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J].河北学刊,2007.(5):162-165.
[42]思恩舜.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4):14-15
(作者单位:1.河北理工大学 地质系教研室,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