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小学语文素养这一内容提出多年,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实施起来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从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三个维度”的相互渗透、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等方面对苏教版语文课例进行分析,以此来促进语文素养的有效整体提高。
【关键词】语文素养 助推器 润滑剂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
一、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是整体提高语文素养的“助推器”
语文基本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它以能力训练为主,重视文化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2011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有了与时俱进的调整,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整体的提高。在写字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三个方面做了比较细致的调整,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将教学内容结合新课标中的新的要求,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一定要求中,提高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从而整体提高语文素养。
二、“三个维度”的评价相互渗透是整体提高语文素养的“润滑剂”
新课标在总目标里提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如,在《愚公移山》一文的教学中,对“愚公移山”一事你持何态度展开讨论,大多数同学表示赞成,并要学习他不怕困难,坚信有志者事竟成。但也有个别同学持反对态度,主张搬家或绕道而行,批评愚公不知变通等。并举事例,同学争论起来一时难分高下,最终焦点落在老师的评价上。于是我说:同学们各有各的理解,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正常的。大家讲的都有道理,特别是持反方意见的同学,发言能与众不同,表述自己独特的见解,真了不起!我尊重学生的意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使学生爱思考,敢思考,会思考。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是整体提高语文素养的“催化剂”
新课标在总体目标和内容提出“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因此,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自己成为能运用学习方法,去主动地获取需要的知识、会学、善学的人。
课例:在小学第一学段中,教授拼音时,有几个字母的形状十分相似,初学拼音的小朋友特别容易搞错,下面介绍你几种辨析的方法:
1.区别基本笔画的位置的方向。如b、d、p、q、a,它们都带有一个半圆,b 和d半圆在下,p和q半圆在上;b和p半圆在右,d和q半圆在左。u和n刚好相反,u的缺口朝上,n的缺口朝下。
2.区别笔画的字少。如m和n,m比n多一笔,u比u多两点。
3.区别笔画的形状。如w和u,w的下面是尖的,而u下面是圆的;w和m,w的缺口在上,下面是尖的,m的缺口朝下,上面是圆的。
4.形象辨析。把字形特征与具体实物联系起来记。如把n看作一道大门,把m 看作两道大门,把k看作机关枪,把h看作小椅子,把r看作小豆芽,把y看作是树叉。
四、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是整体提高语文素养的“兴奋剂”
新课标在总目标和内容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掌握研究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取得结论、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课例: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祁黄羊》,在教学目标上的预设就可以使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学习,探究内容可以预设为从“祁黄羊是否出于公心推荐解狐和自己儿子”。通过小组合作、全班讨论。寻找课文中的语句,老师的引导“ 你们联系祁黄羊辞职的原由,再想想,他会不会因为祁午是他的儿子而推荐他?”最终学生肯定了祁黄羊是出于公心推荐解狐和自己儿子”。 这一个探究式的问题,让学生对文本、对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徐江.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智慧”[J].人民教育.2008.
[2]范慰.小学语文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技出版社.2007.
[4]邓泽棠.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新探[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5]邓泽棠.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新探[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南京市扬子二小)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语文素养 助推器 润滑剂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
一、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是整体提高语文素养的“助推器”
语文基本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它以能力训练为主,重视文化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2011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有了与时俱进的调整,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整体的提高。在写字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三个方面做了比较细致的调整,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将教学内容结合新课标中的新的要求,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一定要求中,提高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从而整体提高语文素养。
二、“三个维度”的评价相互渗透是整体提高语文素养的“润滑剂”
新课标在总目标里提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如,在《愚公移山》一文的教学中,对“愚公移山”一事你持何态度展开讨论,大多数同学表示赞成,并要学习他不怕困难,坚信有志者事竟成。但也有个别同学持反对态度,主张搬家或绕道而行,批评愚公不知变通等。并举事例,同学争论起来一时难分高下,最终焦点落在老师的评价上。于是我说:同学们各有各的理解,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正常的。大家讲的都有道理,特别是持反方意见的同学,发言能与众不同,表述自己独特的见解,真了不起!我尊重学生的意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使学生爱思考,敢思考,会思考。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是整体提高语文素养的“催化剂”
新课标在总体目标和内容提出“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因此,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自己成为能运用学习方法,去主动地获取需要的知识、会学、善学的人。
课例:在小学第一学段中,教授拼音时,有几个字母的形状十分相似,初学拼音的小朋友特别容易搞错,下面介绍你几种辨析的方法:
1.区别基本笔画的位置的方向。如b、d、p、q、a,它们都带有一个半圆,b 和d半圆在下,p和q半圆在上;b和p半圆在右,d和q半圆在左。u和n刚好相反,u的缺口朝上,n的缺口朝下。
2.区别笔画的字少。如m和n,m比n多一笔,u比u多两点。
3.区别笔画的形状。如w和u,w的下面是尖的,而u下面是圆的;w和m,w的缺口在上,下面是尖的,m的缺口朝下,上面是圆的。
4.形象辨析。把字形特征与具体实物联系起来记。如把n看作一道大门,把m 看作两道大门,把k看作机关枪,把h看作小椅子,把r看作小豆芽,把y看作是树叉。
四、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是整体提高语文素养的“兴奋剂”
新课标在总目标和内容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掌握研究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取得结论、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课例: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祁黄羊》,在教学目标上的预设就可以使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学习,探究内容可以预设为从“祁黄羊是否出于公心推荐解狐和自己儿子”。通过小组合作、全班讨论。寻找课文中的语句,老师的引导“ 你们联系祁黄羊辞职的原由,再想想,他会不会因为祁午是他的儿子而推荐他?”最终学生肯定了祁黄羊是出于公心推荐解狐和自己儿子”。 这一个探究式的问题,让学生对文本、对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徐江.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智慧”[J].人民教育.2008.
[2]范慰.小学语文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技出版社.2007.
[4]邓泽棠.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新探[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5]邓泽棠.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新探[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南京市扬子二小)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