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戏台,一道城墙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on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每天吃晚饭时,总和父母坐在小圆餐桌前,观看那部九吋黑白电视里的《新闻联播》,日复一日下来,就牢牢记住了片头那一组长城画面,对长城充满了向往。后来,我来到北京读大学,开学后第一个周末,就兴冲冲地搭乘长途汽车去了八达岭一偿夙愿,对那种横卧天地间的壮观气象铭记于脑海,至今难忘。毕业后客居京城多年,长城更是去得多了。等到有了车,自驾游成了家常便饭,远在北京范围之外的长城,如天津蓟县的黄崖关,河北滦平的金山岭,秦皇岛的山海关、老龙头等处,也曾经多次叩访。终于慢慢发现,长城对于北京,尤其对于北京北部的各郊区县来说,与其说是一处处散落的景点,不如说是一种永恒的背景。只要驱车行驶在这一带的公路上,长城就会时常撞进视线。那些在远处山顶露出一段极小的城墙,往往已经残破得看不出原来的轮廓,会给面前的视野增添若干古意,让人的心情也变得沧桑起来。
   这些年来,看了这么多长城,始终对八达岭印象最深,觉得慕田峪、居庸关、黄花城等处,和八达岭的磅礴气势相比都逊色了几分,心里模糊觉得,长城的形态,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了。这个印象,就在今年的初夏时节被击碎了,我在昌平境内,太行山北部余脉深处的长峪城村,见到了一处完全不一样的长城。
   那天,应当地作协邀请,我和一些作家朋友前去采风。一行人尚未进村,车子还在山路上盘旋,我就从窗外远远看见一截城墙斜斜倚在远处的山坡上,上下两端渐渐倾圯,显然是原汁原味的古迹。车子沿着山路一直蜿蜒上行,视野越来越开阔,只见山路尽头,在那截城墙之下,有一个小村子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这就是此行目的地长峪城村了。
   进了村,发现除了刚才那截城墙,四面的山顶上还有零零散散的城墙遗迹。当地的朋友说,这一线长城是明朝正德年间开始修的,但和别处长城不同,这里原本是一座瓮城,也就是用来供守城官兵休整操练的。那时这里驻扎的兵员不少,后来陆续有随军的家属也住在这里,渐渐就有了这个村子。我暗暗想,对于古时戍边官兵,自己的妻儿就住在山下的村里,如果真有敌寇来犯境,守城的决心勇气,恐怕会更大些。
   我们一行人开始在村里各自漫游。村里虽有些村民新盖的红砖房,但还是以灰墙黑瓦的旧式宅院居多。不少院子都锁了门,屋顶院里也长满了杂草,可令人意外的是,哪怕是已经破败不堪的院里,堂屋门框上还贴着春联。看得出,宅院的主人虽然已经搬进了城市,但心里仍然为故乡保留着一个位置。
   有中国人的地方,有两个地方一定是少不了的,一个是戏台,一个是庙宇。这个村子也是如此,只是因为谷内平地宝贵,不可能拿出一块地来建专门的戏台,所以,在长峪城村,戏台和庙宇是合二为一的。
   这座庙坐落在半山腰上,比村子大部分房屋都要高些。进了庙门,到了第二进,正面是供着神像的正殿,左边就是一座半米高的戏台。殿门是锁着的,透过门缝,也看不清里面供奉的是哪路神祇。
   没关系,我感兴趣的是戏台。这座戏台很小,就面积来说,大概也就和城里人家的客厅差不多。这是我见过的最小的戏台了,又是我见过的唯一一座建在寺庙里的戏台,还是我见过的唯一一座东西方向的戏台。
   在墙上,还贴着一张褪了色的大红色戏单,上面用流畅的赵体,写着今年正月里当地剧团在这个戏台上演的剧目。按照习俗,这里每年正月从十三到十六,村里的剧团都要连演四天梆子戏,每天还分早晚场,基本都是《打城隍》《白蛇传》《双官诰》之类的传统戏。
   在村委会,我在村里保存的资料上看到过,这种梆子戏已经有了五百多年的历史。我回想着自己看过的各种传统戏曲,京剧,越剧,黄梅戏之类。那些在城里大型剧场里上演的剧目,稍大一些的场景,就是这里难以容纳的。就拿戏单上的《白蛇传》来说,里面水漫金山的那场戏,我就无法想象如何在这里上演。
   村里人介绍,本村的梆子戏,如果按剧种细论起来,不但在北京,在全国可能都是独此一家的。因为靠近河北,这种梆子戏以河北梆子为基础;又因为村里的早年居民来自全国各地,里面又糅合有各地剧种的痕迹。
   我站在戏台中间,低头看着空荡荡的台下,寺外那片灰蒙蒙的民居,又抬头望着远处连绵环绕的群山,心里泛起一阵难以言说的沉甸甸的感觉。一出戏的诞生,都是艰难而复杂的,更不用说一种戏——那一定需要更加漫长的岁月。站在这小小的破旧的戏台上,我仿佛看见,守城戍边的将士们和他们的家眷,凭着记忆里的各种曲调词令,在这里吟唱,歌哭。这些,都是他们自小在故乡听惯了的。
   戏台如此狭窄逼仄,台下也不宽敞,站上十几名观众,大概就需要肩碰肩、脚挨脚了。剧团里的演员,都是由村民充任。所以,这出戏的观众,到了下出戏,或许就成了台上的主角。
   对于五百多年前这里最早的士兵和他们的家眷来说,他们远离故土,来到这里戍守、耕种。在劳作的间隙,当他们把故乡的那些腔调词句朝着北国凄冷的夜空,朝着莽莽群山喊出并传之后人的时候,流传下去的还有对故乡的记忆。
   记忆在一代代的流传中总会变得稀薄,而且,穿梭于山岭高处的风,强劲而浩荡,可以轻易撕碎他们的吟唱。这些声音的碎片,就像生物体的DNA一样,在五百年的漫长岁月里,在这小小山村的每一处院落里,悄无声息地重组,拼接。等它们再由新一代戍边的汉子、持家的女人吼出唱出的时候,一个新的剧种也就诞生了。
   或许,在戏曲专家看来,这里的梆子戏,并非是独立的剧种。虽然地处北京,但因为由河北梆子变形改造而来,还是要划入到河北的地方剧种中。那些汇入梆子戏的各类戏曲痕迹,终究只是枝蔓,无法改变河北梆子才是梆子戏最原初的根系,这就像江河永远都是用干流而不是支流来命名一样。但是,对于这里的人们来说,隐藏在一出出老戏中的那些古老信息,无论多么微弱黯淡,若有若无,仍然是先辈留下的关于故乡的一切,有了这些,故乡就不再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名。他们可以循着这些线索,想象出故乡完整的模样。这就是一种文化的基因。
   和很多景点附近的村子一樣,这里凡是临街的房子,几乎都开设了农家乐。出了庙,我和同行的几位作家踱进一家小院。这户人家前院供应餐饮,后院则是客房,供人住宿,就连院子里都扎起了天棚,为的是多摆下几张桌椅。这天游客并不甚多,我们吃过饭,老板也得闲,和我们攀谈起来。他说,因为当年守城的兵来自五湖四海,村子里菜肴的口味也就是庞杂得很,我看了菜单,发现有的菜,的确能和江浙、川陕一代的菜式遥相呼应。而几种京郊常见的家常菜,如干炸花椒芽、侉炖鱼之类,菜单上反而不见踪影。    和老板聊了一阵子,这才发现同行的作家都已经不在四周。有服务员提醒说,他们都到城墙上去了。我有些纳闷,心想那些城墙高高地悬挂在村外的山崖上,攀登起来不是件轻松的事儿,怎么说上就上了。服务员告诉我,他们去的城墙,不是外面山上的,就在村里。
   我不大相信,但还是按照介绍,一路寻去,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发现自己上了一道缓坡,脚下的石灰地,也变成了条石。等到坡地变成平地,我这才看到,自己已经站到了一段城墙上,脚下也已经是大块的城砖了。几位同来的作家,正在前面拍照片。原来,瓮城的城墙,竟然断断续续,一直延伸到了村里。想想也不奇怪,瓮城建成后,容量本就有限,一代代的戍边者,还有他们的家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构筑房舍,时间长了自然会突破城墙的限制。所以,不是城墙侵入了村落,而是村落慢慢溢出了城墙。
   如今这段城墙,已经成了村里的活动中心。城墙边早长出几株高大树木,树影里几位老人正聊天喝茶,下棋打牌。他们表情从容,皱纹里荡漾着轻松的笑意。我和一位作家朋友过去和他们聊了几句,知道他们的孩子都在昌平城区或者北京市内买了房,不会再回村居住。孩子也多次请自己去城里安度晚年,可他们去住了一段时间,都觉得还是山里空气好,风景好,日子更加舒心清净,纷纷搬了回来。
   我们不忍心用好奇心去打扰他们,远远地来到城墙的另一端观看着风景。老人们的笑声语声,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一阵阵传来,看得出,他们对于自己的一生和现在都是满意的。我望着四周连绵的山岭和一处处城墙的遗迹,心想,对于他们,对于峪中的居民,长城既是生命的屏障,又是生活的内容。他们的祖先在长城的臂弯里,在绵长无尽的岁月里,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方式。这些当年的戍边者,无论来自哪里,他们最终在这片狭小的峪中平地上,交付出了余下的生命,也把一代代子孙留在这里。他们就像一块块城砖,把日子过得稳当,坚密,厚实。等到他们逝去,也会变成了一阵阵山风,熨帖着山势的每一处起伏,沉潜于城砖的每一道缝隙之中。
   行走在这段城墙上,和在其他各处长城上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在别处,登上了长城,基本上也就登上了某道山岭的峰巅。透过垛口极目四望,只见天高地阔,山势逶迤,脑海里会不由自主浮现出一个狼烟四起、箭矢如雨的古战场,震耳的喊杀声中,两支军队正在这里合演着一场攻城大战,无数人的命运会因为这场血战的结局而改变。面前每一块城砖,都沉淀着一部王朝更迭,鼓角争鸣的历史。尤其是站到了烽燧的頂部,简直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自己脚下,城墙上有千军万马供自己调遣,自然也就会不由自主地吟哦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之类的豪迈诗句。
   而在这里,视线被四面的山崖牢牢挡住,只能很清晰地看见面前这小小的村落里房前屋后的玉米,院子里堆放的柴火。当然,这里也能看见烟,但不是狼烟,是炊烟。正值午饭时分,家家户户烟囱里冒出的烟还不少。风斜斜一吹,吹散了炊烟,还把不知谁家柴火燃烧的木料香、饭菜烧熟的米香肉香大批送进鼻子。此时人想得起的诗句,自然也只有“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之类。总之,人站在这里,闭上眼睛都能感觉到浓重的烟火气息,人间味道。人的思绪,也就断断不会和江山社稷之类扯上关系。
   距离产生美。对于游客,长城自然极美极壮观,对于毕生都生活在长城脚下的村民,长城却只是山普普通通的一部分,和山上别的东西没什么区别。而在更多世人眼中,长城是一个灰色的巨大建筑物,超然世外,远离人群,沉默地矗立在中国北方的山岭上,听凭风雨的吹打,岁月的流逝,孤独而无语,似一只有力的长臂,一道浓重的笔迹,划破大地,分开了农耕和游牧两个世界。
   是的,长城佑护着大山这边的人们,但,人们又何尝不是在守卫着长城,成就了长城?长城和它无数的建造者、戍守者,一起缔造了地球上这段绵延万里的千古传奇。有了他们,长城就不再是一处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土木工事。城墙是长城的一部分,在城墙之上守御的士兵们,所有围绕着长城的传说,也是长城的一部分。在长峪城,古老的瓮城是长城的一部分,瓮城内外的那些宅院,那座小小的寺庙、戏台,所有在这座小小山村里来过又离开,活过又死去的人,也都是长城的一部分。正如这一天,我虽然没有踏上过一步山岭上的城墙,却无时不在长城之上。
   从竣工那天起,长城就是有生命的。或许,这才是长城最大的秘密,最真实的本质。
其他文献
陈剑晖  散文创新是近年来散文界的热门话题,也是困惑和导致不少散文家和研究者焦虑的问题。这种困惑与焦虑既有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守成与变革的冲突、定义不清与文体边界模糊纠葛的原因,更是由缺乏创新意识,在艺术上画地为牢、固步自封所导致,这必然从整体上制约当代散文的发展壮大。因此,有必要从艺术形式角度,对新时代散文的创新与突破进行思考。  散文创新主要分为散文观念、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三大方面。就散文观念来
期刊
吴周文  对于中国散文的传统,毫无疑问必须予以继承。近期,我在《散文特有的文化自信与文体自觉》(《上海师大学报》2019年第2期 )一文中,强调、阐说了继承散文传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中国散文具有国粹性、教化性和典艺性的传统属性,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文化“宝库”。惟其如此,我在这里谈散文突破传统而创新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必须强调散文传统的继承。中国散文的传统,可以追溯到甲骨文、钟鼎文的记事。除《老子》是
期刊
一   灯塔,其实也是路灯。   普通的路灯照耀眼跟前那一截子路,照寻常路。灯塔也是照耀寻常路,但当一艘远归的船处于危机和迷惘中的时候,就不寻常了。灯塔的魅力在于站位高,而且有方向感。   学问家与一般学者的区别,不在知,在识,在于清醒的认识力和洞察力,在于给人带来方向感。梁漱溟说,有主见就是学问。学问是以学的态度去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有了自己的突破和建立,就是学问家。   张华兄是学问家。二  
期刊
一   无聊可能是童年的美学核心。尤记我坐在老厝阴暗的客厅里,望着外面天井。天下着雨,水帘子从屋檐上垂挂而下,造成我与世界的阻隔。我能做的事只有一件,就是傻坐,漫长又空白地,隔着雨帘,看向天井。   以一个孩童的视线来看老厝,它是影影幢幢的。花木茂盛促进这个印象:天井里由水泥搭建成几层的架子,从低到高摆着百日红三角梅龙吐珠,最中间也是最顶端,是一个大莲缸。莲花是花中亮点,甚为矜贵。如果开花前小孩用
期刊
为庆祝中国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各行业都有行动,文学界颇具影响力的“我和我的祖国”“大片”,莫过于中国作家网推出的《文学的力量》系列视频。在其正式上线之前,作为精彩预告的“官宣”文章有一段话,我们不妨抄录于此:   即使隔着千年的时光,我也能辨认出那些从未见面而世代熟知的面庞,那是因为文学;   即使隔着万里的距离,我也能与那些至亲至情的人共一片月光,那也是因为文学;   即使身处无限的黑暗,我
期刊
《高逸图》是一幅残卷,本应是《竹林七贤图》,嵇康、向秀、阮咸三人画像均已遗失,不知所踪。如今只存山涛、王戎、刘伶、阮籍四人。四位高士依次席坐在花毯之上,另有侍者侧边而立。每位主要人物段落之间有树木花石相隔,错落有致,优雅静穆。右首美须长者,赤衣袒肚,披襟抱膝而坐,目光微眺,若有所思者,山涛山巨源也;侍者手托长琴,静立一边。第二人跣足趺坐,手持长柄如意,嘴角微微上扬,目淡神闲,此乃善作“如意舞”的王
期刊
在新时期中国文学研究中,小说研究无疑是备受推崇的显学,而散文研究则相对薄弱得多。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散文研究甚至被视为君子不为的“末技小道”。当下的散文研究与小说研究相比,呈现出泾渭分明的差异性。从小说来看,其创作已经成为主导当今文学创作的主潮,小说研究尤其是小说研究的资料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相对完整的系统性;从散文来看,其创作似乎居于文学主潮的边缘,散文研究尤其是散文研究的资料建设,整体性和
期刊
同行者去登塔了,“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   关于这塔,其实我们还是所知甚多的。   譬如,它名为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著名的玄奘和尚,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它;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眼前所看到的七层塔身,数据详尽到通高64.517米
期刊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三千年下,春天的灿烂和新婚的喜悦,依然给力地扑到你的面前,而其标志意象,便是盛若云霞的桃花。   我们今天吃到的水果干果,大多从域外传来。葡萄当然直接就是外语译音,核桃本名胡桃,苹果也是音译和意译的结合。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丝绸之路仿佛从尘封的历史中重新活起来。其实,丝绸之路从未被湮灭,我们每天一衣一食,都承泽着她的恩惠,却是日用而不自知。   桃
期刊
周作人在1921年6月8日《晨报》发表的短论《美文》,公认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最早的散文理论建设名篇。他开篇就说:“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作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这里边又可以分出叙事与抒情,但也很多两者夹杂的。”对于其中的关键词“论文”和“美文”,他没作更明晰的定义,后人的解释也有些歧义,这涉及现代散文概念的词源、命名和释义等问题,应继续加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