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40分钟前,我们能做什么?孔子说:“本立则道生。”我们在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就应该思考它的“本”在哪里。作为品德学科教师,我们更应该从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去寻找一些儿童普遍存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即教学的起点,然后把握它们,引进课堂教学,“对症下药”。
一、科学解读教材,联系“教学原点”
新课标指出:“教材与其他读物之不同在于它要通过教学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学赋予教材以生命。”尽管品德教材力求设置生活化的学习主题,在内容上也考虑不同地区的生活特点和儿童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但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与儿童真实生活有不符之处。因此,我们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不能简单地再现教材,而要把课程与儿童的原本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有机融合起来,使教材焕发新的生命力,使课堂教学具备“本真教育”的基础。
如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册第一单元《竞争与合作》一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生活、学习、工作中充满竞争与合作;培养学生不仅要具有参与竞争的意识,而且还要有集体合作的意识。对于这一课的教学,我在不同班级的教学侧重点就有所不同。通过平时观察,笔者发现学校三(1)班学生个体竞争意识很强,在部分学生身上存在着不良竞争的行为,学生合作意识极其薄弱;三(2)班学生合作意识很强,但个人竞争的能力与意识不强。”因此处理教材时,三(1)班的学习活动侧重于对合作体验和公平竞争的体验;而三(2)班的学习活动则侧重于对感悟竞争的重要性与敢于竞争的体验。这样,因基于“教学原点”的不同,对教材的取舍也不同,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做到真实而富有实效,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本真教育”。
二、真诚直面生活,点击“教学原点”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这些时常自以为是的成年人,究竟离儿童的世界有多远的距离?究竟对儿童的生活了解多少?新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因此,在课前我们要努力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真诚直面学生的真实生活,努力构建本真的生活化课堂。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点呢?
前不久,笔者参加浙江省优质课评比,执教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感受赞美的力量》。学生生活中真实的赞美行为是怎样的?如何寻找教学原点?如何整合教材?如何巧妙再现赞美这一生活场景,使课堂中的赞美“有血有肉”?这是我在备课时最大的困惑。在课前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之后,我聆听到了发自学生内心深处的呼唤,寻找到了本课的“教学原点”:
以下是一个被老师和同学冷落、“遗忘”的学生的心里话:“在学校的五年时光里,我几乎没有受到过表扬,每当看到别人被表扬时,我只能在心底里嘲笑自己有多没用。你们知道吗?我是多么自卑……”一个没有勇气表达赞美的学生内心独白:“明明知道她有很多优点,可我的内心却很矛盾。一方面自己很想对她说‘你真的很棒!’,可另一方面又很妒忌她,没有勇气向她表达。”这样真实的语句出现在学生日记里,也是所有学生关于“赞美”内心感受的缩影。经过认真的常态调查,还发现了令人震惊的数据:
100名五年级学生三天赞美情况跟踪调查情况
这一句句令人心酸的话语,这一段段触动人心的独白,这一组组发人深思的数据,就是儿童关于赞美这个命题的真实生活,就是我们所找寻的课堂教学的起点,也就是我们教学中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三、巧妙设计活动,再现“教学原点”
新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那么如何更巧妙的再现“教学原点”?如何通过精心的预设将“教学原点”更好地融合在课堂活动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挖掘来自学生生活的能反映学生原有道德认知水平的教学因素,将其融入活动中,让活动真实可信,让学生真情流露,让教学更具本真色彩。
笔者在上《感受赞美的力量》一课时,让学生首先来欣赏优秀生,学生们争先恐后、如数家珍地说着其中一位优秀生的优点,这时候在学生心中激荡着的是一种敬佩、仰慕的赞美。紧接着,教师让学生们欣赏一位默默无闻、被人“遗忘”、好像找不出多少优点的学生——潘韵杰。此时,全班学生产生了小小的波动,沸腾的教室安静了许多,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欣赏的范围非常狭隘。这就是学生对赞美的原点状态:赞美更多的是送给优秀生的。就在学生有所困惑的时候,教师真情讲述了这个平凡的潘韵杰鲜为人知的家庭故事。在这个贫困的家庭中,三年来他精心照料病重的母亲……故事的内容牵动着所有学生的情感,拨动了所有学生的心弦,激发了孩子们真诚的赞美。孩子们相拥而泣、握手鼓励、鞠躬言谢……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自然,都是那么深情,所有的听课教师也都为这感人的一幕而热泪盈眶。
事实告诉我们,课堂40分钟之前,教师必须要用心灵去触摸儿童的真实生活,用智慧去分析儿童原有的道德认知与生活经验水平,并以此为课堂教学的生发点,在课堂40分钟里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会生活。这样的品德教育才能充分体现儿童生活世界的本真,让儿童道德的学习成为一种具体、可感、可触的、能够为儿童所理解的道德实践活动。
一、科学解读教材,联系“教学原点”
新课标指出:“教材与其他读物之不同在于它要通过教学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学赋予教材以生命。”尽管品德教材力求设置生活化的学习主题,在内容上也考虑不同地区的生活特点和儿童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但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与儿童真实生活有不符之处。因此,我们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不能简单地再现教材,而要把课程与儿童的原本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有机融合起来,使教材焕发新的生命力,使课堂教学具备“本真教育”的基础。
如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册第一单元《竞争与合作》一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生活、学习、工作中充满竞争与合作;培养学生不仅要具有参与竞争的意识,而且还要有集体合作的意识。对于这一课的教学,我在不同班级的教学侧重点就有所不同。通过平时观察,笔者发现学校三(1)班学生个体竞争意识很强,在部分学生身上存在着不良竞争的行为,学生合作意识极其薄弱;三(2)班学生合作意识很强,但个人竞争的能力与意识不强。”因此处理教材时,三(1)班的学习活动侧重于对合作体验和公平竞争的体验;而三(2)班的学习活动则侧重于对感悟竞争的重要性与敢于竞争的体验。这样,因基于“教学原点”的不同,对教材的取舍也不同,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做到真实而富有实效,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本真教育”。
二、真诚直面生活,点击“教学原点”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这些时常自以为是的成年人,究竟离儿童的世界有多远的距离?究竟对儿童的生活了解多少?新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因此,在课前我们要努力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真诚直面学生的真实生活,努力构建本真的生活化课堂。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点呢?
前不久,笔者参加浙江省优质课评比,执教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感受赞美的力量》。学生生活中真实的赞美行为是怎样的?如何寻找教学原点?如何整合教材?如何巧妙再现赞美这一生活场景,使课堂中的赞美“有血有肉”?这是我在备课时最大的困惑。在课前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之后,我聆听到了发自学生内心深处的呼唤,寻找到了本课的“教学原点”:
以下是一个被老师和同学冷落、“遗忘”的学生的心里话:“在学校的五年时光里,我几乎没有受到过表扬,每当看到别人被表扬时,我只能在心底里嘲笑自己有多没用。你们知道吗?我是多么自卑……”一个没有勇气表达赞美的学生内心独白:“明明知道她有很多优点,可我的内心却很矛盾。一方面自己很想对她说‘你真的很棒!’,可另一方面又很妒忌她,没有勇气向她表达。”这样真实的语句出现在学生日记里,也是所有学生关于“赞美”内心感受的缩影。经过认真的常态调查,还发现了令人震惊的数据:
100名五年级学生三天赞美情况跟踪调查情况
这一句句令人心酸的话语,这一段段触动人心的独白,这一组组发人深思的数据,就是儿童关于赞美这个命题的真实生活,就是我们所找寻的课堂教学的起点,也就是我们教学中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三、巧妙设计活动,再现“教学原点”
新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那么如何更巧妙的再现“教学原点”?如何通过精心的预设将“教学原点”更好地融合在课堂活动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挖掘来自学生生活的能反映学生原有道德认知水平的教学因素,将其融入活动中,让活动真实可信,让学生真情流露,让教学更具本真色彩。
笔者在上《感受赞美的力量》一课时,让学生首先来欣赏优秀生,学生们争先恐后、如数家珍地说着其中一位优秀生的优点,这时候在学生心中激荡着的是一种敬佩、仰慕的赞美。紧接着,教师让学生们欣赏一位默默无闻、被人“遗忘”、好像找不出多少优点的学生——潘韵杰。此时,全班学生产生了小小的波动,沸腾的教室安静了许多,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欣赏的范围非常狭隘。这就是学生对赞美的原点状态:赞美更多的是送给优秀生的。就在学生有所困惑的时候,教师真情讲述了这个平凡的潘韵杰鲜为人知的家庭故事。在这个贫困的家庭中,三年来他精心照料病重的母亲……故事的内容牵动着所有学生的情感,拨动了所有学生的心弦,激发了孩子们真诚的赞美。孩子们相拥而泣、握手鼓励、鞠躬言谢……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自然,都是那么深情,所有的听课教师也都为这感人的一幕而热泪盈眶。
事实告诉我们,课堂40分钟之前,教师必须要用心灵去触摸儿童的真实生活,用智慧去分析儿童原有的道德认知与生活经验水平,并以此为课堂教学的生发点,在课堂40分钟里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会生活。这样的品德教育才能充分体现儿童生活世界的本真,让儿童道德的学习成为一种具体、可感、可触的、能够为儿童所理解的道德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