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探讨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成为时代的主题,而真正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兼顾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培养,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具有明确的方向,然而很多学校在德育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假、大、空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为此本文对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进行了探讨,思考了新形势下开展生活化小学德育教学的举措,希望以此让学生体会小学德育教学这一课程的实用性,从而努力学习这门课程,并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德育 生活化 小学生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1.062
  纵观我国当下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德育教材,可以发现,德育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未来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中的内容融入德育课堂之中,以此加强生活化教学内容在小学德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感受这一学科的学习价值和意义,为小学生们之后更加自主地进行德育知识、问题的探讨,并将学到的德育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应用,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新形势下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进行了探讨,希望能解决以往小学德育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广大教师进行指导。
  一、引入生活实例,丰富学习内容
  德育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素质教育学科,与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学好这门学科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提升和发展。所以,在未来小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平时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德育的影子,体会德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激发小学生自主德育学习的动力,之后努力學习这门课程,提升自身的认知和素养,最终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并在未来能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总之,生活实例的引入丰富了学习内容,让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探讨更加努力和积极,最终提升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
  例如,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这一品质时,笔者将我国女排在奥运会、世锦赛中的表现以及成绩展示给学生,并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引起情感的共鸣,感受生活中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团结的意识,最后得到自我提升。与此同时,在小学德育教学生活化教学的环节,笔者还从自身教育条件出发,让学生们针对“女排”故事进行模仿、演绎,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重现当年女排在比赛中的场景,以此深化小学生对这一课程中所蕴含德育精神的共情程度,实现小学德育教学的生活化目标;再如,在培养学生互帮互助这一品质时,笔者将运动会中学生们在接力赛中的表现以及成绩引入到课堂中来,让成绩好的同学更多地帮助成绩一般的同学,以此引导学生感受互帮互助在生活中的意义,拓宽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使德育教学变得更加开放。总之,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入生活实例,这样可以让德育教学不再假、大、空,让学生体会到这一学科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自身的成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讲述生活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受年龄的影响,绝大部分小学生都爱听故事,而故事大多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并且大部分生活故事中都蕴含着很多的道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蕴含着德育内容的故事讲述给学生听,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在故事的调动下,深化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实现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勤劳节俭》这节课时,为了实现预期的小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目标,笔者为学生整理并讲述了周总理艰苦朴素的生活故事:“周总理在进北京后第一次做新衣服,做的是一套中山装,而这几件衣服一直穿到1963年,始终光滑整洁,笔直硬挺,究其原因发现,周总理为了防止臂肘磨损,于是将两只套袖套在胳膊上,然而周总理每天工作长达十七八个小时,所以不免会磨损磨破,这时他会请裁缝织补,之后熨烫一下穿起来依然挺挺括括。”讲到这里,学生们被这个故事所吸引,而后,笔者将小学生们存在的一件衣服穿过几次就不再穿的故事一同讲给学生们听,帮助学生在两个故事的对比中,理解到节俭的重要性,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为接下来的探讨做好了铺垫。
  三、开展生活辩论会,拓展学生思维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帮助学生通过德育学习树立正确的思维,提升思维的严谨性,教师还可以开展生活辩论赛的方式,将生活中热点的德育教育案例引入到课程中来,让学生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自我判断、辨析,并在讨论中进行思考,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最终在辩论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今后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和机会。
  例如,在社会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碰瓷”现象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助人为乐思想,那么究竟在现阶段社会环境背景下,面对倒地的弱者,我们究竟是否应给予救援就成为社会广为讨论的课题。基于此,笔者为学生开展了“老人以及弱者倒地后是否应该帮扶”这一辩论会,分别将当下社会中比较主流的两方面论点渗透到课堂中,其中正方认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在生活中要给人们送去温暖,所以当我遇到这种情况时会主动提供帮助”;反方认为“社会中出现了很多碰瓷的不法分子,如果去帮忙,他们不但不领情,而且还会讹诈一些钱财,导致我们的热心助长了这些‘恶虫’,因此我们不会去主动帮忙,只做旁观者”。让学生对这一社会现象选择自己支持的论点,并在确定论点后搜集资料、信息,为后续的课堂辩论会做出准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教育问题的理解、辨析中来,就这样,学生们在笔者的指导下将自己掌握的常识和材料从多角度进行了思考和辩论,并从更深层对道德进行认识,最后教师分析学生的辩论结果,并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引出层次较高的观念,并启发学生对道德进行深入的认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水平,为未来的成长指明方向。
  四、参加生活实践,体验学习意义
  实践作为升华理论教育的关键,为了让学生体会德育教学的意义,教师除了给学生开展理论教学之外,还要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确保学生们能够在未来的成长中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促使学生将课堂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实践,感受德育教学的必要性,并在生活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整体素养,最终能够纠正自身的行为,树立正确的思想,为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生活实践的开展是新形势下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师必须加以重视和实施。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实现小学阶段从生活入手启迪小学生德育理念的目标,笔者就带领班级小学生们走进了当地的养老院,一方面,让学生们在养老院里为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卫生、梳头发等,另一方面,笔者组织小学生为老人表演节目,并在护工阿姨们的帮助下为老人们整理了被褥。事后,笔者对参与这一养老、敬老活动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次生活实践不仅为老人们送去了温暖和爱心,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体会老人群体的不易,深化了小学生对中华传统“孝”的理解,启迪了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德育内容的感悟。之后笔者在回来时让学生们在公交车上为孕妇以及比自己小的孩子让座,培养学生谦让的品德,这一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做好了铺垫。再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笔者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为学生讲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为了祖国的繁荣我国人民付出的努力和艰辛,让学生从文物中真正地体会爱国情操,并抓住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奋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可见,通过以上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实践,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并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对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学与我们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这一特点,将生活内容与德育课程进行融合,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本质和实用性,最后实现自我提升,为今后的成长树立目标,从而发展成国家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 林碧霞《论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对策》,《才智》2017年第14期。
  [2] 孙敏《浅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第6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将科学的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初中教学管理,进而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幸福感。  关键词:人文关怀 初中 教学管理  所谓的人文关怀理念简单来讲就是“以人为本”理念。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初中教学管理就是指“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
摘 要:名著需要慢慢咀嚼,对于离我们生活年代比较久远的名著,学生很难在课后坚持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做持续的引导。名著阅读的教学应该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与学生共同经历个性化阅读,注重个性、关注情感,让学生在名著阅读中体验成长。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对名著的认知,抵达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喜欢阅读。阅读名著应该成为学生的一次精神成长体验,是学生与名著的一次时空互动,一次心灵对话。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更好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使校本教研与历史教学相结合,规范教师的历史教学方法,增强教师校本教研的意识,形成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开展校本教研为主的教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 校本教研 体会  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如何领悟新课改的理念,完善历史教学方法,是摆在广大历史教师面前的共同问题。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必须增强教学改
摘 要:新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而更加倾向于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依据语文课程要求,明确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作为新的教学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普遍,实施效果较好。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除了关注课程内容外,也非常重视小学生的素质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占有重要的分量,既是重要的知识点,又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的育人功能。在教学当中,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来拓展古诗词教学的内容及形式,让学生真正读懂、读透这些传统文化的菁华,浸润于古诗词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主动去学,去探究,调动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既拓展知识面,又提升学习的深度,使古诗词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
摘 要: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开展科学文化教育,也要开展德育教育。教师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将素质教育、人文教育渗透入其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笔者针对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德育教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
摘 要:如今,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重要的教学培养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与发展需求,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策略,丰富教学内容,有效提升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本文结合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现状,分析将核心素养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课 核心素养 渗透式教学  高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其中幼儿家园共育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本文在阐释幼儿家园共育概念和意义的基础上,对目前幼儿家园共育问题存在的主观原因进行了剖析和阐释,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 家庭教育 家园共育 问题 对策  幼儿时期是儿童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教育的关键期。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的帮助与教导。幼儿教育工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性格比较倔强,自制力较差,犯错误时往往会出现屡教不改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对整个班级管理有很大影响,而且对学生的心理、性格、学习状态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构建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每一位小学班主任需要研究的事情。  关键词:小学 班级管理 和谐师生关系  当前小学班级管理
摘 要:倡导教学的个性化,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语文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每一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认知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效实施差异教学。本文针对学生差异,推行学生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等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其在原有基础得到进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差异教学 分层策略  一、差异教学问题的提出及认识  当前教育观念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