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童趣 儿童立场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跳跃(水平一)的主要教学内容为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对跳跃活动感兴趣,能够积极参加各项练习;掌握跳跃的基本技能,知道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的动作方法;能够勇于克服困难,与同伴相互合作,完成游戏任务。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他们模仿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敢于表现自我。但因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差,在体育活动中自我意识强,友好合作精神不够,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教学手段,不断变化游戏方法,用游戏引趣、激趣、促趣,促使学生逐步养成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一、教学主要过程
  1.仿生练习,激趣导入。在常规的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和目标、队列练习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快乐体验——仿生练习。让学生在圆内散点,在音乐伴奏下出示动物头像,用形象化的语言,如“一群快活的小鸭子正嘎嘎地唱着动听的歌”、“池塘里的小青蛙正呱呱地捉害虫”、“老母鸡下蛋咕咕咕”启发学生依次模仿鸭行、蛙行、鸡行、鹤行、袋鼠跳、虎行、雁飞的动作,营造了充满童趣的课堂氛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由于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通过欢快活泼的音乐渲染,让学生进行仿生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教学内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角色扮演,掌握要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技能,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够踏跳准确、有力,落地轻巧。为了帮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以“喜羊羊教小羊学本领”的故事引入,教师扮演“喜羊羊”,学生扮演“小羊”,模拟“喜羊羊教小羊学跳小沟摆脱灰太狼的本领”的全过程。“喜羊羊”讲解示范跳“小沟”的动作,简介踏跳区概念,“小羊们”看过示范、听过讲解后复述动作口诀。“喜羊羊”以动作口诀指挥“小羊”练习,动作练习先分解后连贯,速度先慢后快,“小羊”先自练,“喜羊羊”巡视指导,及时反馈。再通过“小羊”示范正确动作和“喜羊羊”表演错误动作,让“小羊”进行对比分析,看看哪只羊会落入狼口。最后分组比赛,看看哪个队伍的“小羊”能顺利逃脱灰太狼的追捕,“喜羊羊”对结果进行归纳小结。有趣的游戏抓住了低年级学生对熟悉的动画故事情境的向往,由浅入深,先练习单脚起跳,再通过让学生模仿进行单脚跳的练习,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融入故事情节,进行单脚前跳双脚落地,再让学生自学、互学、互评,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做、机械模仿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没有了老师,只有一只护羊心切的“喜羊羊”,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在紧张、快乐的游戏中掌握了动作要领。
  3.模仿延续,快乐放松。在放松小结环节,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模仿小兔子活泼地跳跃,师生一起跳起了兔子舞。舞蹈结束,请学生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和需要努力的地方,说说当小羊的感受,老师适时归纳总结,并提出希望,要求孩子们把今天学到的本领表演给家长看,让爸爸妈妈看看我们如何逃离狼口的。这一环节通过让孩子模仿兔子跳起兔子舞,在复习巩固的同时愉快地做了放松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了这节课。
  二、教学反思
  1.童趣盎然,儿童本位。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才能让儿童投入地学。本节课以孩子们熟悉又有趣的卡通情境为主线,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融入其中,突出了故事化、形象化、儿童化,通过教师的引导,融学习、锻炼、娱乐为一体,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发展儿童的多种能力,让孩子在不同场景中有不同的情绪体验,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始终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遵循原则,突出主体。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本节课的规定内容还是其他章节,我们都要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先进行简单的动作练习,尽量让学生自学、互学、互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步骤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更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对个别体质弱、基础差的学生要进行分层教学,重点指导,努力使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及时评价,情感融入。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重视激励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让学生玩在其中、乐在其中、修行在其中,这样,才不会让课堂游戏游戏了我们的课堂。
  (徐廷友,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210000)
其他文献
人在一生当中,总会遇到自己感恩的人,或是老师或是朋友或是亲戚,他们曾经扶携我们走过坎坷的岁月,时时关注着我们的成长。在我教学之路上,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我的师傅是史勤蒙老师。他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用现在最流行的话形容是他一个标准的宅男,最喜欢逛的地方居然是菜市场。他说话的声音不高,说话中时常带着他溧阳家乡的口音。很多时候,他都喜欢安静地坐在一旁,或看书、或冥思。可是每当谈论到有关教学的任何问题时,他的
“德心相融”模式中,“德”是内容,“心”是主体。“相融”就是把内容和主体相融合,把德育做到人的心里,让德育走进人的精神,走进人的生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德心相融”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德育过程中内容单一、形式僵化、脱离实际、空洞说教、单向灌输、偏重认知的问题,针对学生对德育厌倦反感,、双重人格、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等现状提出的。我们认为真正的德育应该是、也必须是德与心的相融,此教育模式重点解决的
受访:陈全福(丹阳市界牌中心小学校长)  采访:杨孝如(《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记者)    [学校名片]  丹阳市界牌中心小学坐落在长江之畔全国闻名的“华东灯具城”——丹阳市界牌镇,1948年创办,1979年复校。从1989年起,学校依据地方经济特色,整合社区资源,积极实施劳技教育,先后承担并完成了江苏省“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劳技教育课题研究任务。二十余年来,“以劳育人,全面发展
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的特包之河,流淌的是丝绸文化的基因,奔向的是素质教育的大海。在20余年的历程中走过了从文化特色——学科教学特色——课程特色三个阶段。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    源起:注入文化的基因      我们知道。把特色投进文化的河流就不会枯竭。    一、一个领先十年的课题    1989年,盛泽实验小学在华东帅范大学杜殿坤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开展了“以丝绸文化为背景。提高苏南小城
我喜欢周国平先生的作品已有20多年,一直欣赏他简洁的文字中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更欣赏他文章中透露出对生活的从容和淡定。最近几年,我不仅经常浏览周先生的博客,而且将《周国平文集》这套书摆放在自己案头,时常反复翻阅,细细品读领悟,并且摘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名家谈教育”中的一本,将周先生最近几年与教育有关的文章汇编而成。也许是喜欢周先生作品的原因,在
一、“发现”如何    1.什么是“发现法”  “发现法”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他认为: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指人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从教学的角度看,如果教师只作引导,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概括出原理或法则,他们就会因自己发现所感到的愉快和成就欲的满足而使学习具有强大的动力,所得知识也会深刻而不易遗忘,并能广泛应用于实际,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因此,他甚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老师们逐渐开始关注通过联系学生研究实际、解读范例、及时应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但现实中我们也经常感受到,方法指导的时间、精力投入似乎没有收到预期的成效,许多学生讲起采访和问卷调查的要求来头头是道,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很少能正确合理地运用,运用方法获得的信息不丰富、不准确、不能服务于研究目标的现象屡见不鲜。稍作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导致方法指导实效性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
颜 莹: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但凡熟悉教育科研的媒体和人物,只要说到吴江,都会提起您的名字。是您与教育科研特别有缘吗?  沈正元:关于我跟教育科研,确实应该说有“缘”,这种“缘”不是我天生对教育科研有深刻的认识和超凡的能力,更多的是作为一位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培养起来的对教育科研深厚的感情和一种专业的特质。  回顾我的研究经历,可以说是经历了懵懂——忐忑——探索三个阶段  1980年,我在八坼的一个
那天下午,学校举行教师篮球赛。为防止裤袋里的手机跑丢,我把它交给了一名学生,请他暂时替我保管起来。谁知,那名学生在家经常拨弄手机,对手机上的一些功能不但了解,还会操作。手机到他手后,就忍不住地“研究”了起来。  开始并不知道手机正在他的手里折腾着。当全班学生在他的周围围成一团,而且大呼小叫时,我才不得不临时退场去看个究竟。  原来,他在我的手机里发现了我给学生们拍的照,大家都争着要看自己的照片呢。
摘要:强化理论是当代学习心理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广义上的强化理论包括桑代克的效果律、斯金纳的操作强化理论和班杜拉的认知强化理论。发展的强化理论已从S-R条件作用理论转向为认知交互作用理论,强化因此而被赋予了特殊的涵义。  关键词:效果律;操作强化;认知强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5-0015-03    强化理论是当代学习心理学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