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慕平和洁净的理想世界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drm225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多角度的诗歌朗读训练;
  2.感受诗人对平和洁净世界的渴盼。
  教学重、难点:
  深入品味語言,于无疑处生疑,把握作者深层次情感,提升诗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1.查资料,了解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
  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甚缥缈陈列珍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书上标出朗读节奏,以及韵脚。
  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不读漏、不重复,停顿正确,力求流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常说“三分诗七分读”,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街市呢,请大家自由读诗,找出能够概括天街特点的词语。(明确:美丽)
  二、感受美丽之境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想象画面。
  同学们微闭双眼,把心沉静下来,听我把这首诗读一遍。边听边想象画面,用散文化的语言来描述“街市”的美丽。学生讨论,交流。
  2.同学们生动贴切地描述,如涓涓细流浸润了我的心。你觉得在读这首诗时分别用什么样的语调和节奏来读最合适呢?
  学生自由读。明确:语调—柔和节奏—缓慢
  3.让我们敞开胸怀,放声朗读。
  要求: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好记录,记录停顿、重音等。指明男女生分别朗读,其他学生相互讨论、评价,发表意见,选出“朗读冠军”。
  三、品味美丽之情
  《天上的街市》是郭老早期写的一首优美动人的抒情诗,让我们的心灵跟随着诗歌,在遥远的天空中尽情地漫游,尽情地驰骋。
  明确:第一节用叙说故事的语气,“远远的街灯”五个字轻而慢,重音放在“街灯”上;“明了”则要读得轻快些,以表现出一种惊喜的心情;第二节中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用肯定的语气表现出赞美的语气;第三节里牛郎织女骑牛来往,怀着欢乐的心情慢读;第四节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双双游逛天街,这是何等幸福美好的生活,读出甜美的情感。
  一首好的诗歌,不仅有美丽的氛围和意境,读起来更是身心愉悦,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在结合学生自己讨论的基础上,着重从语言特点、表现方式的角度点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语言特点,这首诗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是我们须用心揣摩的地方。你能举例说说吗? 明确:“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用“明了”而不是“亮了”。从科学知识角度看,星星没有从暗到亮的过程,只有由隐到现的过程,用“亮了”也和“明”星重复了。流星用量词“朵”,而不是“颗”,使人联想到流星如“白云”、“鲜花”般美丽可爱,似乎降低了流星的速度,几乎与“闲游”同步,表达出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表现方式,“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和“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这两句可以颠倒吗?明确:先看到的是实景,然后由街灯联想到明星,由明星想象到天上的街灯,由街灯再想象到天上的街市,想象到天上的人物。这实际上是由实到虚的过程。首先是联想,然后是想象。
  四、探究美丽之因
  作者为何如此渴望光明幸福的理想社会呢?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及核心意象“牛郎织女”来谈。
  明确:知人论世: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先后三次回国。这时的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他在五四高潮时期对祖国的憧憬陡然归于破灭,曾经的兴奋激动陷入了苦闷伤感,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
  品味“牛郎织女”意象:传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到天上以后是不幸福的,他们被阻隔在天河两岸,一年只得一度相会,但在《天上的街市》一诗中,天河变得“浅浅的”、“不甚宽广”,它不再妨碍情侣们自由往来。因而牛郎织女可以双双游逛天街,诗人甚至看到了他们手中提着的灯笼。这虚幻的景象在作者笔下竟显示出生动的真实感,作者所描绘的美丽幸福的天街向读者提供着人间情趣。
  五、总结向慕之情
  郭沫若的诗,常常蕴含着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天狗》一诗有着消灭一切的气势,《凤凰涅槃》则如奔腾咆哮的江水;而本诗恬淡平和,意境优美,清新素朴。一个夜晚,忧愤的诗人走在海边,仰望美丽的天空、闪闪的星光,心情变得开朗起来,诗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于是他在诗中将这种理想写了出来,孩子们,回头来看这首诗,你体会到这个理想究竟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师总结:《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清朗隽美的夜歌,诗人向往的是一個“平和洁净”的理想世界,广大人民会过上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美琪学校(225009)
其他文献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同时,这一成语现也成为了很多语文老师一节课下来的口头禅。它意在表达两种意思,一方面是说所教的内容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另一方面也是在“痛心疾首”地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不爱学习,上课不爱听讲。可以说,笔者曾经也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对牛弹琴的后续故事:对牛弹琴的公明仪先生发现他弹的琴曲未能引起牛的触动后,一直在琢磨究
期刊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习汉语言文化的必经之途。但文言文由于年代久远,与现代汉语、日常用语存在一定的差异,包括词汇、用法、古今歧义等,这给学生阅读文言文带来一定的困难,严重影响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信心与兴趣。而兴趣又是语文学习的动力,长此以往,后果可想而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笔者认为,趣味教学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一、谐趣预设,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
期刊
文言文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在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中学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大多为古代文学作品之精华,对学生文言文学习影响重大。然而,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笔者反思教学实践,认为南宋朱熹提出的“熟读精思”可谓古代语言教育方法的典范,即使是在现代,仍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因此,笔者将从“熟读”与“精思”两方面谈
期刊
目前有些中学生,受家庭及社会等方面的诸多影响,对待身边的人漠不关心,遇事很消极、偏激,对众多问题毫无兴趣。所以,在他们的作文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无动于衷,编造他人的故事,只想着把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故事讲完,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倾注感情,文章如同白开水,淡而无味;二是无病呻吟,以为频频出现的感叹句和堆砌起来的形容词就是感情浓烈的象征,实则虚情假意;三是“情”“事”分离,或者是光有情而没有人和事,使情无
期刊
初中写作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强调创新意识和真实情感,摆脱“形而上”的思维定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写作向主动写作转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引入网络资源能较好的满足现行教育对初中写作的要求。  一、激发创作欲望,释放真实个性  写作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过多的束缚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生若在写作中失去个性,就不能直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网络有丰富的资源,包括文字、声音、影像、图片,它们可以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新课改的实施,在初中阶段,对语文教学活动有了新的要求。初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初中学生具有年龄小、好动性强的特点,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往往不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同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感到生活氛围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以下,笔者将就语文生活化教学方式做简要介
期刊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与经验都比较欠缺,作业中的错漏也比较多。但他们又十分敏感,批评容易使他们感到紧张、焦虑。同时,他们也十分渴望独立,希望成年人能够承认、尊重他们的想法,获得平等的待遇。因此,在批改作业这一重要的语文教学环节上,教师应以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中心,了解、尊重他们,缩小与他们的心理差距。同时,采用适合他们的多种方式进行批改,最终培养他们自批自改的能力,实现脱离老师进行自主批改语文作业的目
期刊
新课改明确指出,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当前“用教材教”的理念已被很多教师认同,但怎样“用教材教”,目前众说纷纭。就语文学科而言,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教学观仍有指导意义,它开启了“用教材教”的思路,需要我们首先认真地解读教材,思考怎样充分运用教材去掌握其本身包含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实现其认知价值。诚然,解读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第一步,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解读教材要解决两个问题
期刊
自主学习具有强烈的自为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消除对他人的依赖、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初中阶段,拥有了逐渐明显的独立性思维,随之而来的便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兴趣意识的持久和参与意识的增强。与此同时,随着他们的社会接触面逐渐增大,对内的自省与向外的体验需求也在日益扩张。针对这些心理特点,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心理活动幅度的大小,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序地贯穿于整个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从而为学生
期刊
“学讲”方式突出自主先学、独立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和兴趣,提高自主阅读的素养和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些都值得探讨。下面,结合初中语文教学案例——《紫藤萝瀑布》,探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学讲”下,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意识,提高自主阅读能力的主要策略。  一、放下资料,培养自主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