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轨上江湖

来源 :报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火车车厢是一个江湖。半封闭的空间,各式各样的旅客,偶然的邂逅与相识,上演着一段段有趣的故事。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飞驰的火车上,形形色色的旅客交织成惟妙惟肖的车厢浮世绘:浪迹天涯的亡命恋人、憧憬幸福生活的淳朴农民、各怀“绝技”的盗贼团伙……一部《天下无贼》热闹了乙酉年电影贺岁档,片中的经典台词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去拉萨的走起!20号T27次,同车的大侠火速联系我。车上接头暗号: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网友“潇湘”在微博上召集火车旅行小组的同伴。虽然计划的旅行时间有限,“潇湘”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火车,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喜欢火车旅行的感觉,漫长的旅途总会遇见一些有趣的人,一声招呼、几局‘三国杀’,大家很快就能熟悉起来。天南海北的朋友,海阔天空地聊一聊,特有武侠小说里江湖豪杰的味道!”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火车车厢的确是一个江湖。半封闭的空间,各式各样的旅客,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白领、小老板、学生、农民、工人、背包客……有的轻装上阵,有的大包小包,有的回家,有的出差,有的惬意旅行,有的疲于奔波,有的一坐下便呼朋引伴、侃侃而谈,有的全程戴着耳机、绝不和陌生人多讲一句。
  旅途是人生的绝妙隐喻,而车厢则是社会的缩影。有人说,在火车上可以读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也可以读懂一段时光、一段历史。车厢仿佛是一个搭好的舞台,每一个人的登场都讲述着一段独特的故事,而人与人之间偶然的邂逅与交流又使彼此的故事产生了交集,而当所有碎片般的故事尽收眼底时,你看到的,也许是火车脚下的整片大地。
  双面“江湖”
  80后女孩薇薇一直记得小时候和爸妈一起乘火车来北京时的场景。同一档卧铺住的恰好也是一家三口,两个大人带着一个比薇薇略大一些的小男孩。健谈的薇薇爸很快便和这一家三口熟络起来,薇薇妈妈拿出带来的零食,忙着招呼新认识的朋友一起分享,对铺的阿姨也把从家里带来的小食品拿给薇薇。小男孩和薇薇很快一起玩了起来,两个人淘气地在车厢里乱穿,看到别的车厢里同龄的孩子,便招呼着一起去玩。
  在薇薇的印象里,火车车厢充满了温暖和温馨。人们一上车,做的第一件事情仿佛就是和邻座的人互相认识。旅途从来与寂寞无关,倒好似一个专门结识朋友的过程。那个时候没有手机、电脑,车上最经常的娱乐便是聊天、看书或者听着广播看风景。穿着笔挺制服的列车员,时而不时地过来倒开水、打扫卫生,有时候广播一响,还会带着旅客们一起做做广播体操,有意思极了。
  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坐火车的经历却并不像薇薇那么美好。火车“江湖”既有热情、有趣的一面,也难免让人觉得鱼龙混杂、风波险恶。
  上个世纪90年代,小雨和爸爸坐火车到省城的大学报到。那时候银行业务并不发达,他们随身带着小雨一年的学费。车上十分拥挤,到处都是人和行李。旅客流动性很大,每到一站,上上下下的旅客都要折腾好一阵子。为了增加旅途的“安全系数”,小雨的爸爸特意穿上了当兵时的军装裤,希望吓退不怀好意的扒手。
  第二年开学,小雨第一次一个人坐火车,失去了爸爸的“护送”,车厢在小雨眼中更是陌生而凶险。那些或谈笑风生、或恹恹欲睡、或亲切热情、或沉默不言的形形色色的旅客,就像她所不熟悉的社会一般,令人恐惧而防备。她紧紧攥着手中的行李,不敢跟任何人说话,睁着眼睛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地硬撑了一整夜。下车一看,手心的汗水把书包背带都染上了淡黄色。
  绿皮车时代的火车是随意而热闹的,“进了车厢就像进了家一样,夏天一堆人光膀子,换其他任何公共场合都会觉得不雅,但列车上不觉得别扭。我这么多年的感觉,一到车厢里,人们就非常放松。”出身铁路系统的摄影家王福春如是说。
  北上漠河、南下广州……十几万公里的火车行程在王福春的镜头里成为了一组震撼人心的作品——《火车上的中国人》,细微而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火车车厢全景。而透过镜头中那一个个鲜活而亲切的人,我们看到的,仿佛是一个时代的影子。放在背篓里的婴儿、在狭小的空间里打麻将的乘客、硬座上吃东西的一家三口……他们的脸上写满那个时代酸甜苦辣的故事,在火车车厢这个特定的空间中热热闹闹地上演。
  动车上的中国人
  转眼间30年过去,中国铁路连续六次大提速,绿皮车纷纷“下岗”,动车、高铁列车飞驰在一条条新修的铁路线上。列车变成了陆地航班。车厢内外,火车的面貌焕然一新。
  走进动车车厢,王福春看到的,是一幅现代化生活图景:一排排整齐豪华舒适的软座,好象走进飞机里一样;满车厢都是摊开的笔记本电脑,上网的、聊天的、打游戏的、听歌的、看电影的、炒股的;动车上,人们吃的、穿的都和过去不一样了,冷了车上发毯子,人们带着塑料手套吃鸡腿,睡觉时枕着保护颈椎的枕头……“感觉时代变了。”王福春感慨,“人们对时尚的追求、生活品质提高了,过去想也不敢想。我镜头中很多符号都变了。”30年间,车厢内环境的巨大变化再次激起了他的创作热情,一组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作——《动车上的中国人》又在他的镜头中应运而生。
  “过去乘车太艰苦,现在乘车是一种享受,旅客都能在火车上品茶、看电影、上网了……进步多快啊!很多时候我是怀着感恩的心态在拍。”王福春说。
  看《动车上的中国人》,能读到的又是一个新的时代故事。便捷的车上设施、舒适有序的乘车环境、悠然自得的乘客……也许唯一的一点小遗憾来自人们对相机镜头的心态。“上世纪80年代,有相机的人不多,大家觉得新奇,拍摄对象会跟我聊得很好。现在人们开始反感了,因为网络时代,大家有防范心理。”王福春说。
  网络时代在高铁列车上反映得尤为明显。高铁列车速度快,往往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能到达目的地,在许多商旅人士眼中,坐在动车上几乎没有“出远门”的感觉,车上便捷的设施模糊了车上车下的概念,所有车下能做的工作都可以在车上继续进行,想想会议提纲、用电脑整理一下文件,很快就到站下车。文艺小青年们在车上更是忙着刷微博、发短信,延续着车下的网络生活。车上与邻座聊天的人少了,埋头玩手机、看电脑的人多了起来,大家仿佛更习惯于“各自为阵”,或者在网络上与朋友们分享旅途心得。   “那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绿皮车逐渐退出“江湖”,引发了人们的集体怀旧。很多人纷纷追忆起在绿皮车上简陋而亲切的旧时光。薇薇便是其中的一份子。哐当哐当的轮轨声曾把绿皮车上浓浓的人情味深深地镌刻在她的记忆中,直到现在,已经是某外企资深员工的薇薇依然喜欢坐着绿皮车到处旅行。“好像在火车上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变得近了起来。暂时离开电脑、电视、手机的虚拟世界,真真切切地跟同伴或者陌生的朋友面对面交流。也许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我们都有被虚拟的世界隔绝的寂寞吧……”薇薇在一篇博客中写道。
  车厢变形记
  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不经意的开始,就好像在霍格沃兹特快列车上,腼腆的小男孩罗恩礼貌地敲开哈里波特的车厢,小心翼翼地询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其他的车厢都满了……”火车的前方是传说中充满想象的神奇世界,而此刻的车厢,却成为一段忠诚友谊的起点。
  哈里波特系列电影中的霍格沃兹校车虽然属于魔法世界,却也是英国早期火车的真实写照。穿过国王十字车站的墙壁,来到神奇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现代化的列车顿时被喷着蒸汽的霍格沃兹特快取代。老式的车厢、推着糖果售卖的“列车员”、一间间被隔成“雅座”的硬座隔间……
  世界上的第一列火车就诞生于哈里波特所在的国度。我们现在已经很难找到第一列火车内部的构造图,但从现代火车一以贯之的结构来看,似乎所有的火车都有着类似“包厢”的设计理念。也就是说,火车上的座椅几乎全是面对面,座椅两两之间形成一个对坐的“雅座”,有的会在“雅座”旁装上门,形成哈里波特电影里所看到那样的“包厢”。每个“包厢”的人共享一扇窗户,有的时候还会有一张小桌。
  为什么火车车厢的座位是面对面的,而不像飞机那样同朝一个方向?细心的人难免有这样的疑惑。要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应该看看火车出现以前最普遍的交通工具——马车。马车的车厢形态与火车“包厢”颇有相似之处——对坐的两排座椅、共享的窗户。在工业革命早期,火车与马车最大的不同其实只在于轨道和拉车的动力。就像电影《让子弹飞》中演绎的那样,早期的火车甚至是用马拉的。
  习惯了乘坐马车的人们很可能在火车车厢的设计中很自然地延续了马车的“包厢”元素。不知道第一列火车的设计者会不会想到,日后在火车上会发生那么多精彩的故事。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设计时一定希望乘车的人们有一个类似马车车厢那样惬意、适于交谈、甚至带有一定私密性的旅行空间。
  “让坐火车的人有种坐马车的感觉”,火车的“包厢”式设计也许是田园牧歌的时代在工业化浪潮里无意识的倔强残存,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人走上火车,当“包厢”的门被拆除、空间被开放时,车厢便越来越成为近代化的绝妙写照:原本隔离的融为一体,个体的小空间被集体的公共空间取代。有趣的是,虽然“包厢”在大部分火车上渐渐被打开,但包厢的元素——面对面的座椅却依旧保留下来。这一切都为车厢里人们的交流和接触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车厢越来越像一个小社会,不同身份和职业的人在这里彼此交谈、发生联系,在一个共同的空间里共度旅途。
  车厢文化变迁的秘密不仅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也藏在小小火车座椅的设计里。走进现代化的动车和高铁列车,面对面的座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飞机机舱般朝向同一方向的座位。人们可以轻松地调节座椅靠背的角度,享受更加舒适的旅途,也可以方便地拿出小桌板,放水杯、食物或者杂志。这样的设计更有效率地利用了车上的空间,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损失的话,也许便是“面对面时代”人与人之间自然而然的交流氛围。
  “人”在旅途
  不管是《爱在日落昏黄时》中火车相遇一见钟情的浪漫,还是《猜火车》中的叛逆与绝望,在电影导演看来,火车是一个绝佳的背景舞台。十几个小时乃至短短几个小时的旅程虽然短暂,却足以演绎出精彩绝伦的悲欢离合。
  很少有人没坐过火车。而实际上,作为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修铁路的目的一开始并不体现在旅客运输上,而体现在资源和货物的运输上。“铁路之父”史蒂芬孙的第一个运输实验是将煤车从矿井拉到泰恩河,中国实际意义上的第一条铁路则是为了运输开平煤矿所产的煤。从清政府到国民党政府,都遵循了筑路重在矿藏开采和经济开发的原则。用句不太恰当的形容,早期的铁路根本不是为了“运人”而修的,而是为“运货”而修的。
  虽然客运并不是早期铁路的主要目的,但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各个地区间交流打开了窗口。人们渴望乘上火车去体验外面的世界。而对于铁路公司来说,让越来越多的人坐上火车并不是一件难事。更重要的是,大量的客流将成为铁路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又何乐而不为呢?在这种情况下,铁路部门抓住商机,努力改善客运服务水平,以便吸引更多旅客。上世纪30年代初,各路局先后办起了营业所、旅馆、车站茶点室等服务点,为旅客提供方便。在列车上,乘警制度也逐渐建立起来,卫生所、医务室也在各火车站设立,保障旅客安全出行。在部分铁路线上,甚至还会为旅客办理人身意外保险。
  虽然早期火车并不以客运为主要目的,然而在火车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因素被逐渐放大,“客运服务”观念也逐渐建立。早期火车以运货为主,因而并没有专门的客车,只在货车上增加一些坐人的车厢;后来客车、货车分开,客运成为独立于货运的运输业务;而在现今的动车时代,“客运专线”的概念也早已被人们所熟悉,铁路运输越来越“以人为本”,车上服务也更加周到而细腻。
  全程护送服务、无干扰服务、提醒服务、引领服务、导游服务、英语服务……从早期简单的端茶送水、打扫卫生,到现在针对不同旅客推出不同的服务方案,铁路客运服务越来越向精细化、标准化发展,美丽大方的“动姐”“高姐”成为铁路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旅客在车厢中的旅途生活也越来越便利、舒适。
  虽几经更新换代,火车仍旧在大地上富有生命力和力量感地飞驰,日新月异的科技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正以微妙的加速度改变我们的生活。不知道未来的火车是什么样子,那时的车厢里,又会上演着怎样的故事呢?
其他文献
秋天,David和几个朋友十分“冲动”地跳上了从班加罗尔到古城亨比的火车,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印度铁道之夜”。  Q:本刊记者  A:David,美国某大学博士在读,长年负笈海外,曾在印度实习半年  Q:在去印度之前,你对印度的火车有了解吗?  A:照片上看过一些,感觉非常拥挤,条件也很简陋,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还有“挂票”。  Q:真的有“挂票”吗?  A:印度真的有挂着的人!连公交车也是这样的,门
期刊
柳传志说,联想到了“展翅高飞,高到被全世界看见”的时候。近期一系列的大手笔海外并购,展示了联想为国际化3.0而战的决心。  今年4月,杨元庆用流利的英文,在美国举行的誓师大会上,向台下2000多名美国员工发表了半个多小时的演讲,其间还饱含着不少西式的幽默。当演讲完毕,所有美国员工主动站起来,尽情地为他们的中国老板鼓掌。  而在十年前,业界很多人都知道,杨元庆的英文十分的不流畅,还有点腼腆的理科生模
期刊
Q:本刊记者  A:法恩莎总经理严邦平  Q:国内卫浴行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A:30多年前,中国卫浴行业基本处于一片空白,都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早些年,国内也基本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品牌,去和TOTO这样的国际大品牌竞争。那时候,行业里都有一些不成文的做法,比如说星级宾馆采用的卫浴洁具,都是要用进口品牌的,因为都认为国内的产品不行,只有国外的才是最好的。  Q:这对你们品牌的定位产生了什
期刊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是会引来“赔本赚吆喝”的噪音。万达鲸吞AMC的代价可谓不菲,成本收益究竟如何就显得比较扎眼。  今年2月,中美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就原本每年引进20部电影的基础上增加14部IMAX或3D电影,这意味着中国观众将看到更多的美国电影。而美国电影票房分账也因此从13%提高到25%。于是,人们惊呼中国电影业“狼来了”。  三个月之后,万达在占领中国影院市场之后,
期刊
三一在国际化征途上步伐坚实而有力:从卖产品到建工厂,从并购冲突到本地化。这一次深入德国腹地,重新书写了混凝土泵的市场格局。  今年初,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以数亿欧元收购了德国普茨迈斯特,这家公司以生产“大象牌”混凝土泵而闻名于世。收购消息甫一公布,立刻引起业界一片惊奇。混凝土,这一专业化细分领域,原有市场格局将因此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离谱的天价?  此次收购,三一德国公司联合中信
期刊
生活的压力使人们回归家庭,家庭观念日益强烈。基于此,KingCamp正式推出“家庭户外”的品牌定位,开启了户外运动的家庭时代。  户外扎营,走出去拥抱大自然,正日益成为很多人生活的新诉求。尤其的,随着近两年中国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中产阶层群体日渐形成,民众对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的追求,就显得甚是急切。  “随着带薪休假制度出现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近些年户外行业发展十分迅速,每年都维持着50
期刊
Q:本刊记者  A:KingCamp品牌创始人徐国庆  Q:目前,国内的户外运动装备市场现状如何?  A:户外运动进入中国比较晚,实际上真正开始起来是2002年,也恰是KingCamp开始发展起来的那个时候。最近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尤其2008年奥运会之后。但是,就整个户外行业来讲,还是一个处女地状态,这个行业还会持续快速增长,真正爆炸的时代还没有来。  Q:怎么理解你所说的爆炸时代?  A:从去
期刊
一些厌倦了炫耀性消费的中国新富群体正在“去LV化”,但他们为何又愿将购买马桶的预算提高十倍?中国的富人,早已不再满足于标签的价值。  一款售价约4万元人民币的马桶,此刻正在中国富人圈中流行。但即便是在欧美的有钱人中,愿意为一款马桶支付这样价格的消费者也不多。“我们曾经以为美国的销售情况会是最好的,但现在中国的销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科勒集团亚太区总裁阮家明说。  这款马桶方正的外形很简洁,难觅奢华元
期刊
6月15日,保监会印发《中国保监会关于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保监发【2012】54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称: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投资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保险业支持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有序地进入保险行业,支持民营保险企业科学健
期刊
海外代购模式近来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要获取足够的价格优势,可能陷入报关环节的灰色操作,面临法律风险;另一方面,消费者也有可能质疑奢侈品网站。  近日,某航空公司空姐因多次大量携带从韩国免税店购买的化妆品入境而未申报,偷逃海关进口环节税高达113万余元一案宣判。该空姐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  正是因为这起案件,将一向低调的代购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  业内俗称“买手”的海外代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