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中的贵阳茶产业

来源 :贵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fe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余年的努力,贵阳市茶园面积从2007年的5万余亩,发展到2018年的28万余亩,从默默无闻的“贵阳茶”到有“绿宝石”
  “开阳富硒茶”等有市场、有知名度的产品;从各大茶叶赛事上看不见贵阳的身影,到每届省斗茶赛、茶艺赛上贵阳包揽1/3以上的奖项,也几乎包揽了要连续三年获得金奖才能获得“黔茶杯”特等奖的殊荣。贵阳茶产业,正以蓬勃的姿态高速发展着。
  致力建设高标准精品茶园
  截止2018年底,贵阳市茶叶种植面积28万余亩,全市投产茶园21.19万亩。贵阳市的茶企建设,从零星的小作坊式加工到拥有包括国家、省、市龙头企业的120余家茶企,从年产量2035.75吨左右,产值11306.56万元到年产量1.37万吨,产值26.4亿元。贵阳作为贵州的省会城市,农业规模不大,茶园规模不能与省内其它主产茶的市州相比。
  因此,利用生态优势打造成高标准、高品质、茶旅一体化的精品茶园和茶产品,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将贵阳市打造成贵州省茶产业的窗口。从贵阳市开始发展茶产业起,就是以这样的高标准来进行定位的,近年来,贵阳市茶园面积—直稳步提升着。
  严守干净茶产业红线
  为坚持“干净茶”这条产业红线,全面保障贵阳市茶叶质量和品质,贵阳市从茶园投入、产品控制、绿色防控、清洁化生产、茶叶可追溯体系建设、科技力量支撑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等方面全力推进。确保了历年来贵阳市茶产品在国家、省级、市级抽检合格率均为100%。贵阳市茶办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通过改种换植或新建特色品种、自育良种茶园面积、推广茶叶专用肥等,2018年新增“三品一标”认证面积3万余亩,完成优化茶园生态系统推广面积5万亩,划定核心保护区5万亩,开展绿色防控5万余亩,大面积推广黄板、蓝板、杀虫灯和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方式,积极建设出口茶、欧标茶基地。
  其次,贵阳市茶办严格贯彻执行《贵州省茶园间作树木及技术要点》,大力推广林茶相间茶园建设模式。严格贯彻实施《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和《贵州省茶园禁用农药品种名单》,全面禁用水溶性农药及草甘膦。实行茶园用农药专营店(专柜)制度,在开阳县、清镇市、花溪区等茶叶主产区建立专柜。要求所有茶园基地在日常生产管理中进行农事生产记录,做到用药、施肥可查询,规范了贵阳市茶园生产管理。同时,茶办经常组织专项检查,对开阳、花溪、清镇等主要茶区进行专项督查。
  质量为先专业引领
  在基地建设方面,贵阳市推动茶企认证,推进茶叶可追溯体系建设。截止目前,贵阳市正式投产茶企业全都通过SC认证,4家茶企通过HACCP认证。茶企机械化生产水平、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实现全程清洁化生产。7家企业上线贵州省茶叶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在专业方面,贵阳市茶办注重科技提升和人才培训。贵阳市茶办与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大学、贵阳学院等长期合作,充实贵阳市茶产业科技力量支撑。注重形式多样、多层次、多角度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尤其针对薄弱环节,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开展培训,每年在生產关键节点邀请茶学专家到贵阳培训,同时组织人员到西南大学等地开展涉及茶叶种植、加工、审评、冲泡等多方面的培训,并到当地的基地实习,学以致用。
  近年来,贵阳市茶办“请进来、走出去”开展培训千余人次。通过培训,贵阳市茶产业的种植、加工、冲泡、销售的专业人员得到了数量和质量上的提升。贵阳市还在全省率先开展山地茶叶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工作,保障了茶企、茶农的再生产能力,为试点区域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他文献
绿茶的汤色清纯明亮,清汤绿叶,犹如古人诗词一般散发着春天的气息。茶有益思的作用,爱喝绿茶的古人多是喜爱饮酒品茶的文人,诗人、词人、画家、僧家、道家、儒家、帝王家,闲来无事聚集一堂,若非喝完酒就是喝完茶喜爱吟诗作画,有可能将刚刚经历过的一番事记录下来,留作后人参考,为后人学习提供源泉。  古人所写茶诗词涉及之广,从写种茶、品茶、烹茶、茶质、煎茶、斗茶等诗词散文中可以看出,诗人必是懂此间种种,才能有感
期刊
“贵阳市茶产业大发展的这12年,我一直身在其中,这些年,看着它,就像看到自己孩子,从出生到幼儿园、小学、初中、大学……成长的点点滴滴,都看在眼里、捧在手里、放在心里。”龚静微笑着说。  学习:永无止境  2007年,《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7)6号)文件出台,贵州省结合绿茶的优势,响亮地提出了“贵州绿茶·秀甲天下”的奋斗目标。贵阳市茶办随即在贵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原本从事大
期刊
我国茶界对茶艺掀起了一场争鸣,这是一场非常及时有益的讨论。茶艺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复兴已有近四十年,随着时间推移,褒贬越来越两极化,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尖锐。说它有益,因为现在是自媒体时代,茶艺理论说什么的都有,相当混乱,老茶客们感到痛心疾首,青少年爱茶者感到无所适从。理不辩不明,我们应当正视问题,从理论上辩明是非,才能指导茶艺实践健康发展。  那么,当前中国的茶艺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个人认
期刊
改革开放之初,百业待兴,人才稀缺,1978年,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增设“机械制茶专业”并向全国招生,两年后,莫荣桂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安徽农学院机械制茶专业。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寒来暑往,4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1984年7月,学有所成的莫荣桂按分配到贵州省土产公司茶叶科工作,这一干,便是34年。  一叶香茗见证历史变迁  “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从全省收购标准实
期刊
景德镇由青花茶器名声在外的主要是三家:春风祥玉(老贵和祥)、九段烧和小雅,景德镇小件青花最好的就是这三家吗?当然不是,还有很多不知名的但东西一流的窑口等待大家去挖掘。先说小雅,小雅在九十年代就被称为小件王,到目前为止,很多人仍然说小雅是小件之王。  小雅的起名,小而雅致,不登大雅之堂的含义,体现了品牌的含蓄与低调,与小雅大部分产品都是小件相符。《诗经》中《小雅》篇也有待客之道的含义。  小雅的作品
期刊
无法标签的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大文豪苏轼(苏东坡),一生传奇,一生爱茶,留下了80多首脍炙人口的茶诗。  说到苏东坡,到处都能看见他的故事,无论语文书上还是在历史书上,甚至在各种野史八卦里,他跟我们平时接触的历史人物稍有不同,其他人,不管是做什么的,我们第一印象他会有一个标签:比如说李清照、辛弃疾,是词人。冯梦龙、曹雪芹,是小说家。我们基本上都会有一个标签来理解他们。  但说起苏东坡,他到底是个
期刊
“明前茶,贵如金”,清明来临之际,茶叶拍卖市场一阵热闹。十年前,早春茶拍卖市场唱主角的,是江南茶。近年来,贵州绿茶,在茶叶市场慢慢挺直了腰杆,量价齐升。贵州茶在品质上声名鹊起,在冲泡手艺上,“贵式冲泡”也因其“离经叛道”而受到关注,按贵州冲泡的首倡者胡继承总结“贵州冲泡”十六字经:“高水温、多投茶、快出汤、不洗茶、茶水分离。”逐步在贵州乃至全国市场打晌了名气,让“贵茶”之味,飘香世界。  古法礼遇
期刊
2016年初闻“小罐茶”风声,心中感叹,运营团队必是高人。经多方打听,果不其然,一系列成果跃然眼前:橡果国际、背背佳、E人E本、8848……那时,还不识杜国楹。  “好听吗?好听就是好茶!”此广告视频应是“小罐茶”推出的第一条广告。听,干茶撞击之声是能初步判断一些基本品质,比如声音上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干茶的紧结度、断碎率。只凭听就判断,有武断之嫌和做作之疑,大家只在茶席间笑谈之……  叫、罐茶,
期刊
习茶问水不器,这是一杯茶背后的践行,真实平淡。在数千次的冲泡关联中,我把自己泡进了这一杯茶汤中。如意把玩、通感体认,联想其凡,加之,寻理入法、琢磨分合,与业界前辈同行交流、切磋,现以道学象、数、理为道,入茶循味,得道茶三昧。  “道茶”之“象”取于《易经》义理学及五行学基础之上,这也是中国古代先哲们的智慧结晶,其中的精华就是“阴阳五行论”及“易理变数”。现以茶入引,循循而进,尽其妙用。  伺茶之人
期刊
“小时候我家就住在街上,旁边一整条街都是喝茶的,我每次去叫爸爸吃饭的时候就会路过那条街,四川人喜欢在茶馆里喝茶打长牌,每天爸爸会泡一杯很浓的茶,从那个时候起,茶就注定会伴随我一生了o”李玲好像又回到了记忆中的老茶馆。  茶馆里有世间百态  李玲是一位来自四川的“贵州茶人”,她工作的地方——熙苑茶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明河畔,在茶馆这种人来人往、烟火气十足的地方生活,李玲感到欣慰又满足。  进入熙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