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武术融入中小学体育课中的可行性探究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w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校园武术引入中小学体育教学,既是丰富学生体育学习选项、拓宽学生体育学习空间的重要体现,也是赋能体育教学,助力文化传承的现实需要。在当前创新、优化中小学体育课程结构时,要植根武术传承生态,扎根学生武术学习兴趣培养,通过营造校园武术文化,促进传统武术与体育教学、校园文化实现深度融合。本文重点论述了校园武术融入中小学体育课的可行性,并提出具体融合建议。
  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积极引入校园武术,是发现武术魅力,感受武术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的重要手段。通过利用中小学体育课堂的驱动效应,增强武术运动的教育属性与文化内涵,精准探寻校园武术与中小学体育的融合点与衔接点,实现传统武术的良性传承。
  1 校园武术融入中小学体育课中的可行性
  为充分发挥武术在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需要综合武术运动特点、中小学体育课基础条件等多元因素,论述校园武术融入体育课的具体可行性。
  1.1 校园武术的精髓与中小学体育教学理念一致
  校园武术是对传统武术的“校园化”改造,通过以传统武术为实践基础,在融入校园特色的基础上,以符合校园教学的方式所形成的运动形态,其中所倡导的健体健魂、武德礼仪等内容与创新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尤其是“德体一体”的综合优势,更有助于实现中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此外,校园武术的“崇德尚礼”精神,也传递了区别于现代竞技体育的礼仪文化,对丰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有重要优势。
  1.2 校园武术的育人功能与中小学体育教学相匹配
  武术运动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族属性,通过开展校园武术教育,能夠从强体、启智和育德等多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习武育德,完善中小学体育的德育功能。武术运动历经长期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武德规范,习武者想要有效感受武术精髓,也需要以德感悟,这与“德体一体”育人理念不谋而合。二是习武启智,提升体育教学效能。学生在理解武术动作、掌握武术技巧时,需要以智思考,有助于实现启智的育人目标。三是习武强体,学生参与武术学习训练,既孕育了优秀品质,也在攻防套路学习中,形成了强健体魄。因此,校园武术与中小学体育具有同向、同行的育人目标与功能,将两者有效融合,为创新体育教学提供了优势动能。
  1.3 校园武术与中小学体育优势互补
  目前中小学体育在向生活化与融合化方向发展,将校园武术引入中小学体育课堂,既丰富了学生体育学习选项,也弥补了小学体育课堂的现实短板。其一,优化了中小学体育课堂内容结构,补充了学生的选择项。武术运动种类多元,将部分便于组织教学推广的武术项目纳入体育课堂,改善了体育教学供给的内容结构。其二,丰富了中小学生的体育课外生活。通过发挥武术运动的参与优势,激发了学生课下参与锻炼的良好动机。其三,推动文化融合,弥补文化差异。将校园武术融入中小学体育课,使东方武术文化与现代体育竞技深度融合,使体育课堂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2 校园武术融入中小学体育课的相关建议
  校园武术既有强健体魄的育体优势,也具备崇武尚德的育魂特色,将武术运动以合理的方式融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不仅符合“德体一体”的课程改革要求,也有效弥补和优化了体育教学结构。因此,要从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实际出发,围绕校园武术的特征,探索合理的推广与实施建议。
  2.1 化枯燥为有趣:坚持兴趣主导,改善学生体验
  综合武术蕴含的精神理念、武德规范,应该重视发挥其应用优势,通过合理的教学改造,使其成为驱动体育教学创新的优质素材。一方面,要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化诉求为基础,适当降低武术动作的学习难度,使所有学生均能从武术学习中获得趣味体验。另一方面,要结合智慧教学现状,综合中小学生对新奇技能的关注心理,利用武术视频、微课等方式,为学生营造武术学习的良好情景,全面激发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通过以智慧媒介为基础,尝试推进武术+仿真练习、游戏学习等多种个性化学习,优化武术学习形态,增加学生对武术运动的理解与认识。
  2.2 探现象求本质:丰富内容素材,优化教育模式
  要引导学生超越武术套路学习,积极探寻武术蕴含的武德文化、精髓理念,实现“武德”与“技艺”的统一学习。其一,要为学生设置难度不断增加的武术学习情境,通过将武术运动进行合理的课堂改造,使学生在有效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切实提高武术习练水平。其二,要从中小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状态、学习能力等客观基础出发,通过对武术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相融合,促进学生掌握武术技能。比如,在“少年拳”学习过程中,通过将拳术动作习练与扎马步等基本功有效衔接,实现学生武术习练与体能训练的一体融合。
  3 结语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推动武术积极融入体育课堂,使其获得了新的发展与传承空间。面对当前学生多元化的武术学习需求,为提高校园武术教育质量,需要立足学生本位,通过对传统武术进行合理化改造,开发高质量的武术课程、开展体系化的武术赛事活动和建设高质量的武术协会,实现武术与体育课程的互动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南汇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以阅读教学为核心,学生拥有优秀的自主阅读习惯后可以学习更多相关知识,也使学生整体语文素养提高。然而,现如今仍有教师上语文课时机械授课,仅仅注重学生的阅读成绩,并不注重能力和兴趣培养,这样往往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该根据语文的阅读内容,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制定出更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让高中体育田径训练变得更加重要,因为人们越来越注重对于田径的教育,所以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来符合田径比赛。就目前的运动实践来说,田径运动更加注重对于学生速度和力量的测试,这时就需要运动员拥有较强的肌肉力量,这样才能让学生拥有较好的体能因素,这样能够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运动技术,同时也能够獲得良好的运动成绩。  1 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田径的重要性  教师教学时要结合
期刊
近年来,大同市举办了多项体育赛事,虽然这些赛事对大同市的城市形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赛事总体来说,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作用还是相对有限的,当然,这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的原因造成。因而,城市决策者有必要关注体育赛事对提升大同市城市形象的研究。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大同市的城市形象和典型体育赛事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知网、维普数
期刊
公共参与素养是中学政治课教学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课堂始终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生活实践?这种实践如何实现通过教学得到提升?本文就上海市娄山中学倪丽尧老师执教的 2021 年网络研修道德与法治选课《基本经济制度》一课为例,借助课堂探究活动,分析公共参与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策略。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如何提升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认可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首要问题。生活化教学方法无疑为突破教学禁锢提供了广阔的思路,教师应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优势,加快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以生活视角审视小学数学,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途径展开探讨。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体系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教材方面的应用和设计方面,其内容和知识更符合当前教育环境和当前的人文素养。高中数学集合知识作为高中数学学习的开端,对高中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很多教师都采用集合思想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培养。通过集合思想培养的方法,让学生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特别是在高中数学函数、方程式、不等式以及概念类、逻辑类问题当中的应用,集合思想的实施体现出了很大的可操作性。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教育界人士越来越多的都在提倡创新教学,我认为现阶段不仅是教师的教育方法需要创新,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学生自身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他们在学习高中数学时才能举一反三,真正去学好高中数学。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高中数学教师在讲授高中数学课程时,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从而使教师达到教学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传统文化教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日益获重视,给现代教学理念的创新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内容。在学校教育体制下,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传统经典文化的培养,使历史文化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获得传承和新生。本文将对国学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作为一名优秀的射击运动员在具有极高设计水平和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具有强大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比赛心态,射击运动员在射击比赛过程中的表现主要由其自身的技术和心理情况进行控制,这就要求射击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要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和敏捷性的反应能力,以此来应对赛场上的各種突发状况,适应外部环境和因素的变化。心态是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表现方面,受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影响较大,面对激烈的比赛竞争、富于变化性的比赛形
期刊
信息技术让数学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教学内容得以拓展。所以,教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导过程中,需要不断开拓自己的教学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利用好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模式创新,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